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中老年男性雄激素水平的改变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老年男性随着增龄雄激素水平的变化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 84例中老年男性分为 50~ 80岁等 4个不同年龄组 ,测定其睾酮水平并分析不同年龄组的变化。选择 2 4例中老年男性 ,分别测定其睾酮水平和骨密度 ,并进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男性随年龄的增长 ,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 ,50~ 80岁年龄组的睾酮水平分别为 (2 5 92± 2 54)nmol/L ,(2 1 0 0± 1 92 )nmol/L ,(1 8 37± 2 49)nmol/L和 (1 4 75± 2 38)nmol/L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F =2 83 ,P <0 0 5) ,80岁与 50岁年龄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而且 80岁年龄组睾酮的个体水平差异最大 ;睾酮水平与骨密度有极显著相关性 (r =0 80 ,P <0 0 1 )。结论 男性随年龄增长 ,总睾酮和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睾酮水平均逐渐下降 ,影响雄激素重要的靶器官骨骼 ,造成骨形成减少和骨吸收增加 ,并可形成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正>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乏综合征(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in the aging male,PADAM),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且PADAM的临床表现比较微妙,使得人们容易忽视它,仅认为是老龄化的必然结果。1998年联合国指出, 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首次超过15岁以下的儿童人口,13个国家的8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10%。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老年男性雄激素、雌激素水平和比值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将84例51~89岁中老年男性分为4个不同年龄组,测定其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并计算其比率(T/E2),分析不同年龄组各指标数值的变化。并测定其中24例的骨密度(BMD),与T、E2和T/E2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各年龄组E2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T/E2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各年龄组的T、T/E2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4例不同年龄的男性的T、T/E2与BMD呈正相关,(r分别为0.80和0.92,P<0.01),E2与BMD无直线相关性。结论:在中老年男性因增龄而发生的骨量丢失中,雄激素的减少是比雌激素变化更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杨晖  厉娜  王燕 《中国医药》2010,5(8):748-750
目的探讨长期酒精摄入对中老年男性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抗骨折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在我院查体中心进行体检的982例45~79岁的中老年男性为调查对象,如有饮酒史则至少5年,按酒精摄入量分为4个等级:不饮酒,少量饮酒(〈50g/d),中等量饮酒(50g~100g/d),大量饮酒(〉100g/d);按开始饮酒年龄分为〈20岁、20~30岁、〉30岁3个等级。采用统一的问卷进行调查,测定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BG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脱氧吡啶啉(DPD),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结果①与不饮酒组相比,饮酒者血ALP和骨钙素水平明显降低,且随日酒精摄入量的增加以及开始饮酒年龄的提前而降低更为明显(P〈0.05)。②受试者各组间腰椎骨密度无显著差别,〈50g/d组受试者的股骨颈、Ward’s三角区和大转子骨密度亦无显著改变(P〉0.05),但50~100g/d、〉100g/d组和〈20岁、20~30岁组受试者的股骨颈、Ward’s三角区和大转子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且其抗骨折能力和下肢最大肌力亦显著降低(P〈0.01)。③982例受试者髋部骨密度测定共检出骨质疏松者为423例(47.5%),50~100g/d组和〉100g/d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组和〈50g/d组(P〈0.05);〈20组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高于小饮酒组、〉30岁组和20~30岁组(P〈0.01)。结论长期大量饮酒可抑制中老年男性骨的转换,降低股骨颈骨密度,从而降低股骨颈的抗骨折能力。  相似文献   

5.
老年男性109例骨密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骨质疏松的策略。方法对109例老年男性采用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情况调查表作问卷调查,并应用美国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左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区骨密度。结果老年男性股骨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高于腰椎;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与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年龄是骨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子,运动及BMI是骨量减少的保护因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和预防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阿仑膦酸钠后的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变化。方法:两组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均给予综合性的常规治疗,并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在其他治疗上,均给予钙剂补充,但治疗组额外进行清晨空腹给药阿仑膦酸钠,观察两组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经治疗后的校正体位结果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均有增加(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痛改善情况也有显著性差异,效果明显。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减少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4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出现骨密度减少现象,为观察组,另20例患者未出现骨密度减少,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与男性精神分裂症骨密度减少相关的因素包括康复训练和血清泌乳素含量上升;而康复训练可减缓骨密度减少速率,血清泌乳素含量上升会促进骨质密度减少;预测结果与实际诊断结果对比显示,灵敏度为91.40%,特异度为20.65%,预测结果正确的百分率为71.52%。结论针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建议多参加康复训练,同时减少利培酮等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及与女性的区别。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晋江市第二医院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的年龄≥50岁的男性患者340例,同时收集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年龄配对。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对比男性不同骨量及脆性骨折之间的特点,比较男女各年龄段不同骨量与脆性骨折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BMI和吸烟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可能存在关联(P<0.1),饮酒与是否骨质疏松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抽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是保护因素(P<0.05)。男性不同年龄组间脆性骨折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男性随着骨量减少,骨折风险增高(P<0.05)。男女性低骨量组对比,男性骨折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 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风险高,年龄、抽烟是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是保护因素。男性随着增龄骨折风险增高,低骨量组骨折风险男性高于女性,提示关注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OP)和2型糖尿病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但2型糖尿病是否容易合并骨质疏松尚有争议,因此本研究对48例2型糖尿病的骨密度(BMD)进行测定,以探讨2型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中老年超声诊断的脂肪肝与血脂、血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中老年脂肪肝患者96例(观察组)和中老年非脂肪肝健康查体者32例(对照组)的血脂、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的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合并甘油三脂、血糖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单纯胆固醇增高与脂肪肝的发病率无明显关系。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血糖的增高关系密切,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中老年膝骨关节炎(KOA)发病病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KOA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将确诊的125例KOA病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收集125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有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来收集KOA发病的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分析KOA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438)、肥胖(OR=1.852)、常居潮湿阴暗环境(OR=1.982)、不锻炼(OR=3.680)、重体力劳动职业(OR=3.445)、骨关节炎家族史(OR=6.746)、营养不良(OR=2.568)均为KOA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KOA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肥胖、常居潮湿阴暗环境、缺乏体育锻炼、从事重体力劳动职业、有骨关节炎家族史及长期营养不良,应针对这些可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制订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南昌市社区4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方法 应用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测仪测量南昌部分社区6015例年龄大于40岁女性跟骨骨密度.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检测肝肾功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其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获得有效例数5999例.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者(P< 0.01)进一步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 (1)女性OP的总患病率为10.8%,年龄标化后的总患病率为11.7%;(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饮牛奶、收缩压、HDL-c、LDL-c、TG、TC、HbA1c、BMI、WHR、体力劳动、孕次、产次、初潮年龄、绝经状态、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哺乳等是OP的可能影响因子(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无配偶、多产次、已绝经、长绝经年限和大WHR是OP的可能危险因素,分别为OR=1.66(95%CI:1.19-2.75),OR=1.3605%CI:1.02-1.80),OR=1.18(95%CI:1.02-1.36),OR=1.31 (95%CI:1.05-2.35),OR=1.06 (95%CI:1.04-1.08),OR=1.34(95%CI:1.12-2.52);经常饮用牛奶、晚绝经年龄、高BMI为其可能保护性因素,分别为OR=0.49(95%CI:0.39-0.62),OR=0.97(95%CI:0.94-0.99),OR=0.93(95%CI:0.87-0.99).结论 (1)随着年龄的增加,OP患病率明显增加.(2)增龄、绝经、无配偶、多产次以及中心性肥胖为OP可能危险因素;饮牛奶、合适的体质指数、晚绝经年龄可能有助于减少OP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进行干预前调查、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及血压监测等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干预组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老年短暂性完全遗忘(TGA)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TGA的临床及近期预后分析,随访半年预后情况。结果 21例经治疗后随访半年未见发作,3例发展成脑梗死,2例出现一次发作。结论 TGA经抗凝、降纤对症处理,症状可控制,多种病因可能与记忆相关的边缘系统短暂可逆功能障碍有关,中老年TGA重视预防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贾全心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713-3715
目的观察缬沙坦、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清蛋白尿、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50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厄贝沙坦组,分别进行为期36周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微量尿蛋白、血压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8、2.79、1.24、1.54,均P〈0.05),但是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9个月的收缩压均低于观察组(F=1.64、3.26,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9个月的舒张压低于观察组(F=1.56,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微量尿白蛋白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7、4.96,均P〈0.05)。结论厄贝沙坦比缬沙坦对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更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入选中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115例(A组)及血压正常者91例(B组),记录血压并测量骨密度值,对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比较骨密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骨密度值低于B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In an open triple crossover study in 8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the possibility has been investigated of whether the blood pressure lowering effect of hydrochlorothiazide 50 mg once daily was attenuated by co-administration for 4 weeks of ibuprofen 400 mg t.i.d., diclofenac 25 mg t.i.d. or sulindac 200 mg b.i.d. Only a slight, statistically non-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fter 4 weeks treatment with ibuprofen. There was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the blood pressure response during treatment with all three NSAIDs, with slight rises in blood pressure in 13 out of 24 periods. Body weigh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on treatment both with ibuprofen and diclofenac, whereas the increase on sulindac was less and was transient. No significant change was found in various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cluding plasma electrolytes, plasma renin activity (PRA), aldosterone, albumin and creatinine, in haematocrit or in the 24-h urinary excretion of sodium and potassium. The sole exception was a decrease in PRA during ibuprofen treatment. From these observ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ibuprofen and diclofenac differ from sulindac in 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diuretic action of hydrochlorothiazide. It appears that all three NSAIDs can safely be combined with hydrochlorothiazid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but blood pressure should be monitored carefully when an NSAID are add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老年心脑血管病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455例住院患者予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高尿酸血症、血脂的关系,又按年龄分成3组,分析组间各因素间关系.结果: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高尿酸血症与斑块形成有显著关系(p<0.05).中年期脑梗死、糖尿病与斑块有显著关系,老年前期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与斑块有显著关系,老年期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与斑块有显著关系.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斑块形成与冠心病、脑梗死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简便、无创、重复性好,对在不同年龄段并有相关疾病及危险因素的中老年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早期斑块及性质判断,可以提供临床积极干预的依据,及时预防治疗临床心脑血管事件,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