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丽  陈华根  宋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68-2969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明确病原体临床作出早期诊断、对症治疗非常重要。研究显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除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常见细菌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日益增多,如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1-3],实验室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性病原体感染多见,主要菌种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实验室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帮助临床诊治疾病,这是运用广泛而且经典的方法。近年来,人们发现呼吸道疾病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s)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日渐增多,造成病情迁延加重,逐渐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是此病常见的发病原因.其中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包括腺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相似文献   

4.
宋全忠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51-951
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引起上感的病原微生物90%以上是病毒,细菌的原发性感染只占少数。引起上感的常见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常见的细菌有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等。患病毒性上感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可继发细菌感染。由于感冒的病原体中病毒性占绝大多数,因为怕细菌感染而预防性给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热带医学杂志》2021,21(8):1001-1005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7 892例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菌、真菌培养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药敏结果统计。结果共分离1 503株非重复菌株,阳性检出率为19.04%,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70株(44.58%),革兰阳性球菌644株(42.85%),革兰阴性球菌105株(6.99%)及真菌83株(5.52%);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卡他莫拉菌为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多重耐药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3.91%,二者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中产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6.84%和97.14%,但两者对加酶抑制剂复合物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均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14.52%,中介率高达30.65%,明显高于头孢他啶。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儿童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有较高价值。细菌多重耐药现象明显,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临床疗效,延缓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6.
徐慧  陈敏  孙永峰  程星  王琦  靳蓉 《广东医学》2020,41(23):2394-2397
目的分析贵阳地区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原学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将支气管肺泡灌液采用支气管镜取出进行细菌培养、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MP)检测。结果(1)98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检出阳性716例,阳性率72.40%,细菌、病毒、支原体检出率分别33.27% (329例)、22.45%(222例)、31.45%(311例)。(2)细菌感染中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阳性菌株(G+);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G-)。培养菌株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第1、2、3代头孢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吡肟、拉氧头孢、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均无耐药发生。(3)病毒感染检出222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31例,腺病毒检测49例,流感病毒6例(A型2例,B型4例),副流感病毒36例(1型3例、2型4例、3型29例),病毒检出率以0~12月龄组最高,RSV、ADV感染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4)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31.45%(311例),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以3~5岁组最高。结论贵阳地区重症肺炎中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重要的细菌病原。重要病毒为腺病毒和呼吸道病毒为主,1~12月龄组的病毒感染检出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肺炎是指生后1个月-3岁,因致病微生物的侵袭肺部引起的炎症,为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肺炎的病因为细菌和病毒.细菌感染的以肺炎链球菌多见.病毒主要是呼吸道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CR法和培养法对儿童肺炎易感细菌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CR法及细菌培养法对1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3例临床标本中,培养法检测阳性率46.9%(53/113),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例,大肠埃希菌8例,肺炎克雷伯菌15例,肺炎链球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表皮葡萄球菌6例,铜绿假单胞菌7例。PCR法检测阳性率69.9%(79/113),在79例阳性标本中检出病原菌85株,其中73例标本检测出单一病原,6例标本为混合感染。流感嗜血杆菌18例,大肠埃希菌8例,肺炎克雷伯菌17例,肺炎链球菌1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表皮葡萄球菌10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结论与培养法相比,PCR法可以提高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较难培养细菌的检出率,应将PCR法与培养法结合作为肺炎易感细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生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对小儿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儿科小儿严重肺部感染患儿15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对照组予全身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影像学检查。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8.0%(59/75),对照组为12.0%(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8,P0.001)。肺泡灌洗液及相关血液检查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6例,肺炎克雷杆菌感染5例,鲍曼不动杆菌5例,嗜麦芽寡单胞菌感染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3例,甲型流感(H1N1型)2例。腺病毒感染1例,溶血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感染1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2例,大肠埃希菌2例,肺炎链球菌感染2例,卡他莫那氏菌感染1例,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白假丝酵母菌1例。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全身抗感染综合治疗,对小儿严重肺部感染疗效明确;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肺炎克雷杆菌感染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较多。  相似文献   

10.
《北京医学》2012,34(6)
目的 探讨PCR法和培养法对儿童肺炎易感细菌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PCR法及细菌培养法对11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13例临床标本中,培养法检测阳性率46.9%(53/113),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例,大肠埃希菌8例,肺炎克雷伯菌15例,肺炎链球茵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表皮葡萄球菌6例,铜绿假单胞菌7例.PCR法检测阳性率69.9%(79/113),在79例阳性标本中检出病原菌85株,其中73例标本检测出单一病原.6例标本为混合感染.流感嗜血杆菌18例,大肠埃希菌8例,肺炎克雷伯菌17例.肺炎链球菌1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表皮葡萄球菌10例,铜绿假单胞菌6例.结论 与培养法相比,PCR法可以提高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较难培养细菌的检出率,应将PCR法与培养法结合作为肺炎易感细菌的检测方法.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生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于小五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702-3703
本文从儿童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出发,提出了临床医生在使用抗生素方面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儿童用药的合理性。1儿童呼吸道病原学特点90%以上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为病毒,以鼻病毒、冠状病毒为主(60%)。此外,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EB病毒、埃可病毒等。细菌感染约占10%,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大肠杆菌、厌氧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肺炎支原体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占儿童肺炎病原体的10%~20%,在肺炎支原体流行期间可高达30%以上[1],其次还有肺炎衣原体、真菌等。2抗生素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指征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生素。普通感冒常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当症状持续7d~10d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或伴发热、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时,中耳炎出现全身、局部症状较重,有高热、耳痛、哭闹、鼓膜充血膨出、外耳见血性脓液时,才应用。鼻窦炎细菌感染的指征:非特异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即流涕、鼻塞伴咳嗽)持续≥10d~14d而无改善或较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即发热≥39℃、鼻分泌物持续呈黏液脓性、面部肿胀、鼻塞并压痛、头痛和上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该院呼吸病房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4年12月该院呼吸病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菌(或纤维支气管镜吸取分泌物)培养阳性标本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细菌20余种共522株,革兰阴性杆菌411株(78.7%),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不动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球菌111株(21.3%),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流感及副流感嗜血杆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对美洛培南、舒普深、头孢吡肟敏感,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肺炎链球菌对美洛培南、左氟沙星敏感性好,对青霉素大部分耐药。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且常见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严重,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某医院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病原学分布及特点,为CAP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北京市某三级医院425例CAP病人的病原学分布特点。结果 425例CAP病人,253例病原学检测阳性,阳性率59. 5%,其中142例检出支原体,阳性率33. 4%; 125例细菌检测阳性,阳性率29. 4%,其中肺炎链球菌65例,阳性率15. 3%,流感嗜血杆菌46例,阳性率10. 8%; 104例病毒检测阳性,阳性率24. 5%,其中检出甲型流感25例,阳性率5. 9%,副流感病毒18例,阳性率4. 2%,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93例,阳性率21. 9%,以支原体混合细菌感染及细菌混合感染为主。各类病原体中以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多见。结论支原体为北京某院CAP病人感染的首位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次之,甲型流感病毒为首位病毒病原,初步揭示了该院CAP病原学分类特点,为经验性治疗CAP提供病原学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Yang Y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9):584-586
儿童社区感染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高居门诊就诊数、住院数和病死数的首位。其病死率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可达20%。获得性呼吸道感染(acquir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病原有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一般而言,上呼吸道感染中病毒病原较多,但中耳炎、鼻窦炎可由流感嗜血杆菌(Hi,常是不定型,NTHi)、肺炎链球菌(Sp)和卡他莫拉菌(Mc)等引起,A族链球菌(GAS)常是化脓性扁桃体咽炎的病原;下呼吸道感染中肺炎常常由细菌引起,尤其是严重肺炎,细菌感染的可能更大。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体外细菌群感效应对呼吸道生物被膜菌的生物膜形成和铜绿假单胞菌色素产生的影响。方法:从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用改良平板法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及上述混合菌的生物膜,观察两者形成生物膜的差别。用液体培养法观测混合菌对铜绿假单胞菌色素产生的影响。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单独培养需7 d可形成生物膜,与其他细菌混合培养48 h即可形成生物膜;肺炎链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混合培养24 h可促进其绿色素的形成。结论:不同菌种之间的群感效应能改变细菌某些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6.
肺炎为西医病名,中医称其为"咳嗽"、"风温"、"喘证"等。成人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感染(链球菌、厌氧菌、金葡菌等),儿童和青年人常见感染是支原体,婴儿和儿童肺炎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支原体,非典型肺炎为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发病急,表现为寒战、高热、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等。老年人症状不典型,痰和血的细菌检查和X线、CT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合并肺内感染的病因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方法 肺癌合并肺内感染住院患者共78例,同时采用集痰,咽拭子,支气管镜取痰等办法检测痰中病原微生物,及采取静脉血检测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结果 本组患者细菌阳性率高达79.5%,真菌阳性率8.9%,肺炎支原体6.4%,肺炎衣原体5.1%,它们依次是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茵,真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具特征性。结论 提示肺癌合并肺内感染患者的细菌感染率高,菌种多样,复杂,耐药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原体混合感染肺炎患儿的治疗措施及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儿科病房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住院治疗的106例MP肺炎病例,对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和病毒检测,并对其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支原体混合感染性肺炎均有咳嗽症状,部分患儿还存在发烧的情况。不同年龄段患儿支原体混合感染的肺炎的种类有所不同。106例MP肺炎患儿中有56例合并了其病原体感染(52.8%),其中合并病毒感染25例(23.6%),合并肺炎衣原体感染16例(15.1%),合并细菌感染15例(13.2%)。检查出的病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10例(9.4%),副流感病毒1型8例(7.5%),腺病毒5例(5.7%),柯萨奇病毒1例(0.9%)、流感病毒A 1例(0.9%),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2型、副流感病毒3型未检出。痰培养阳性11例,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4例(3.8%)肺炎链球菌2例(1.9%),大肠埃希菌2例(1.9%),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1.9%),鲍曼氏不动杆菌1例(0.9%),铜绿假单胞菌1例(0.9%)。结论: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儿童肺炎较单纯MP感染性肺炎症状更重,病程更长。在治疗方面,确诊MP感染后,应尽快应用有特效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治疗,如疗效不明显时,应考虑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立即做病毒学检测、衣原体及痰培养检查,根据相应检查结果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菌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病原谱及药敏结果,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送检BALF培养的1 159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结果等。结果:检出致病菌株165例,其中男99例(占60.0%),女66 例(占40.0%)。临床诊断肺炎最多见,为116例(占70.4%),其中支气管肺炎91例,大叶性肺炎25例;其次是毛细支气管炎合并细菌感染19例(占11.5%),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12例(占7.3%)。165株细菌革兰染色阳性112株(占67.9%),其中肺炎链球菌最多见,为102株,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革兰染色阴性53株(占32.1%),其中以流感嗜血杆菌最多见,为14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3株,大肠埃希菌8株。65例(占39.4%)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其中呼吸道畸形最多见,共22例,主要为气管和(或)支气管软化、狭窄,其次是支气管哮喘,共14例。102株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敏感25株,对青霉素中介35株,对青霉素耐药42株,提示以青霉素不敏感菌株为主(占75.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以耐甲氧西林菌株为主,但无耐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菌株。流感嗜血杆菌对青霉素及二代头孢菌素耐药率高,对三代头孢菌素仍较敏感。大肠埃希菌8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5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3株。结论:BALF细菌培养阳性患儿临床诊断以肺炎最多见,其次是毛细支气管炎合并细菌感染和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细菌病原以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混合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辉  张春丽  刘喜 《医学综述》2013,19(13):2456-2458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组成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痰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及胸片检测,对于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的患儿同时做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及对肺泡灌洗液做培养。结果在30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中有156例患儿混合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52.67%),其中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者80例,占51.28%(80/156),混合病毒感染者46例,占29.49%(46/156),混合细菌感染者30例,占19.23%(30/156),年幼患儿(≤3岁)以混合病毒感染为主,年长患儿(>3岁)以混合肺炎衣原体感染为主。与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比较,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的热程显著长于肺炎支原体非混合感染组,且发生胸腔积液的概率也显著增加(P<0.05)。影像学方面,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组较肺炎支原体肺炎非混合感染组更容易出现大片状阴影(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患儿混合感染较为常见,混合感染率占半数以上,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率最高,其次为病毒混合感染率,细菌混合感染率最低。年幼儿童以病毒混合感染为主,而年长儿童则以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