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及对其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简称“M系统”)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PHF)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8例成人P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便利抽样法分为C组和O组,各54例。C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PHILOS),O组实施M系统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肱骨颈干角、肩关节活动度、疼痛、并发症情况。结果:O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组,手术、骨折愈合、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P<0.05)。术后3、6个月,O组的肱骨颈干角大于C组,肩关节中立位外旋、前屈、外展的活动度均大于C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系统和M系统均能有效治疗成人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且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而M系统的优势在于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骨愈合时间,并有效减少肱骨颈干角丢失,利于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Multiloc髓内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PH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博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老年PHF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Phlios钢板治疗,研究组给予Multiloc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骨折复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主动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lios钢板治疗方案与Multiloc髓内钉治疗方案在PHF老年患者治疗中骨折复位效果相似,但后者在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早期功能活动及改善肩关节活动方面更具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结合MIPO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Neer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36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手法复位结合MIPO技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促进其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对照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中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侧柱支撑重建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为常规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内侧柱支撑重建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肩关节、肘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侧柱支撑重建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维持手术治疗效果,加速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0月建瓯市立医院收治的12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肘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术前及术后1周、4周骨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影响、主动活动范围、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影响、主动活动范围、稳定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旋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4周,观察组骨保护素(OPG)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肩、...  相似文献   

8.
目的:更进一步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07/2016-07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及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所有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肱骨骨折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创面切口以及不良并发症方面,交锁髓内钉治疗的观察组明显优于锁定钢板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锁定钢板还是交锁髓内钉治疗手段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但在手术时间、患者切口以及并发症方面交锁髓内钉疗法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动力髋钉(DHS)治疗,观察组给予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实施近端锁定钢板术治疗的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可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5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骼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肱骨近端功能的恢复,缩短骨骼愈合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型切口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型切口肩峰前外侧入路(观察组,n=19)和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对照组,n=23)。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21个月。观察组在切口长度(6.21±1.03)mm、手术时间(66.05±10.35)min、失血量(91.05±16.29)m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T型切口肩峰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方法固定,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P)固定。记录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总分为(87.95±6.95)分,高于对照组的(80.71±5.21)分(P<0.05)。结论:两种固定方式均能够较好地完成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但与PFLP固定方式相比,PFNA更具优势,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早的优点,且并发症更少,更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T"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02.7±23.2)min、(112.3±25.4)ml及(13.3±5.4)周;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6.5±21.3)min、(129.7±26.1)ml及(15.3±5.7)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及"T"型钢板固定均可有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但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研究夹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型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90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型骨折病患,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随机划分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例各为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观察组采取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病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根据Neer评分,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即P0.05。讨论在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型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来予以治疗,所获成效显著,愈合时间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锁定钢板与AO钢板应用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以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AO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e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Neer评分比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12.12%)比对照组低(3.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O钢板相比,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讨肱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和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组,40例髓内钉固定组和40例钢板内固定组,观察患者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并发症总发生率,髓内钉固定组(7.5%)低于钢板固定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评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肱骨干骨折疾病可在掌握各项手术指征状况下确定手术方式,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内固定方式所取得疗效基本相当,建议采用髓内钉方式,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49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8例,分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组(27例)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22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Nerr评分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等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人工肱骨头置换组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大。而两组患者在Nerr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度和上肢肌力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接近,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永泰县医院收治的10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PFNA内固定,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对比弹性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6月建瓯市立医院诊治的78例锁骨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施行弹性髓内钉治疗,随访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3 d视觉模拟疼痛评估量表(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锁定钢板相比,弹性髓内钉治疗锁骨骨折患者效果更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后疼痛较轻,可促进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肱骨干骨折患者应用髓内钉与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比钢板治疗更具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