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肤镜、荧光染色在甲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诊甲真菌病患者。收集甲屑,均行氢氧化钾(KOH)直接镜检、皮肤镜检查和荧光染色。统计皮肤镜、荧光染色与KOH直接镜检结果,对甲真菌病患者临床亚型和皮肤镜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皮肤镜、荧光染色对甲真菌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收集98例疑诊甲真菌病患者,经皮肤镜检查诊断为甲真菌病的共有86例(87.76%),经荧光染色诊断为甲真菌病的共有84例(85.71%)。KOH直接镜检阳性的87例甲真菌病患者共165个病甲,其中检出亚型包括远端侧位甲下型85个(51.52%),全甲毁损型38个(23.03%),白色浅表型42个(25.45%)。皮肤镜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锥形甲角化25个,全部为全甲损毁型;纵行条纹41个,其中全甲毁损型最多,(21个,51.22%);锯齿状边缘106个,其中远端侧位甲下型最多(74个,69.82%)。皮肤镜和荧光染色诊断甲真菌病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4.25%和90.80%、63....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比较临床常见黑甲性疾病的皮肤镜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行皮肤镜检查的4种常见黑甲皮损皮肤镜图像特征。结果 共纳入266例黑甲性皮损,其中甲黑素瘤64例(24.1%),甲母痣52例(19.5%),甲下出血89例(33.5%),甲真菌病61例(22.9%)。甲黑素瘤及甲母痣多发于指甲,甲黑素瘤发生于拇指甲的比例高(62.8%),甲母痣则更多发生于2 ~ 5指甲(73.9%);甲下出血及甲真菌病多发于趾甲,其中甲下出血51例(57.3%),甲真菌病46例(75.4%)。甲黑素瘤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49例,76.8%),其余3组疾病则多见于40岁以下患者。甲黑素瘤皮肤镜表现主要为纵向规则条带(35例,54.7%)或不规则条带(25例,39.0%),87.5%的病例色素带宽度大于3 mm, 36例(56.3%)Hutchinson征阳性, 15例(23.4%)破溃,颜色以黑褐色为主;甲母痣表现为单一规则色素带结构(52例,100%),36例(69.2%)色素带宽度小于3 mm,26例(50%)Hutchinson征阳性,无破溃病例;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斑疹(74例,83.1%),85例(95.5%)见暗红色或黑色出血小球结构;黑甲性甲真菌病表现为黑褐色纵向不规则条带(54例,88.5%)。结论 皮肤镜下,甲黑素瘤可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条带宽幅大于3 mm,甲母痣多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污斑,甲真菌病可表现为纵行不规则条带。皮肤镜可用于鉴别黑甲性皮损,为甲黑素瘤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皮肤镜下甲真菌病的特征性表现及模式。方法 对2017年2 - 7月在安徽宣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皮肤科病区住院的患者进行甲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者诊断为甲真菌病,对病甲拍摄皮肤镜照片,分析甲真菌病的皮肤镜下特征及皮肤镜模式。结果 共调查205例患者634个病甲。甲板特征中大理石样浑浊区300个(47.3%)、色素沉着196个(30.9%)、出血碎片116个(18.3%)、甲剥离84个(13.2%)。远端侧位型和全甲毁损型病甲大理石样浑浊区、色素沉着、甲剥离的出现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09、31.23、18.19,均P 〈 0.01)。210个(33.1%)甲增厚,168个(26.5%)甲下角蛋白及碎屑沉积。全甲毁损型病甲甲增厚和甲下角蛋白及碎屑沉积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远端侧位型病甲(χ^2值分别为44.3和18.52,均P 〈 0.01)。甲周皮肤干燥脱屑在全甲毁损型病甲中的比例高于远端侧位型(χ^2 = 16.07,P 〈 0.01)。634个病甲中,短刺状模式141个(22.2%)、纵向条纹模式210个(33.1%)、线状边缘模式202个(31.9%)、远端不规则中断模式193个(30.4%)。结论 大理石样混浊区、甲下角蛋白及碎屑沉积、甲周皮肤干燥脱屑是甲真菌病皮肤镜下主要特征性表现,短刺状模式、纵向条纹模式、线状边缘模式、远端不规则中断模式是甲真菌病皮肤镜下特征性模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的皮肤镜特征。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集就诊的甲真菌病和甲银屑病患者各128例,对病甲皮肤镜图像进行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结果 甲真菌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锯齿状边缘69例(53.91%)、纵行条纹72例(56.25%)、锥形甲角化30例(23.44%)、甲板增厚21例(16.41%)、甲黑点5例(3.91%)、甲剥离26例(20.31%)和甲变色23例(17.97%)。其中,锯齿状边缘和纵行条纹在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锥形甲角化在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2.020,P<0.001),甲板增厚、甲黑点、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甲真菌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银屑病出现7种皮肤镜模式,分别为点蚀征61例(47.66%)、油滴征41例(32.03%)、裂片形出血41例(32.03%)、甲床毛细血管扩张23例(17.97%)、甲板增厚20例(15.63%)、甲剥离20例(15.63%)和甲变色13例(10.16%),其中油滴征在寻常性和关节病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亚型(P = 0.019),甲床毛细血管扩张在脓疱性银屑病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亚型(P = 0.047),点蚀征、裂片形出血、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在4种银屑病临床亚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甲真菌病皮肤镜下特征包括锯齿状边缘、纵行条纹、锥形甲角化和甲黑点,银屑病甲皮肤镜下特征包括点蚀征、油滴征、裂片形出血和甲床毛细血管扩张,二者同时出现的镜下表现包括甲板增厚、甲剥离和甲变色。  相似文献   

5.
皮肤镜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并应用于皮肤科疾病诊断的新兴技术,用于无创性观察皮肤表面及以下微细结构.目前皮肤镜已用于色素痣及恶性黑素瘤等色素性皮肤病以及其他非色素性皮肤病的辅助诊断,但国内外对其用于皮肤附属器,如指(趾)甲的研究很少.本文对117例甲损害患者进行皮肤镜下的特征性征象观察,探讨皮肤镜技术在甲真菌病与银屑病甲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甲下骨疣在皮肤镜下的特征表现,为皮肤镜辅助诊断甲下骨疣进一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020年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甲下骨疣患者,对其皮肤镜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甲下骨疣的患者中,1例并发甲沟炎;皮肤镜中出现黄色角化结构40%(6例)、白色角化60%(9例)、红白色均质结构100%(15例)、线状血管扩张67%(10例)、规则边缘93%(14例)、红褐色均质结构27%(4例)、甲周红斑7%(1例)。组织病理中均可见角化过度100%(15例)、纤维软骨帽100%(15例)、成熟骨组织100%(15例)、成熟软骨组织100%(15例)。结论:皮肤镜所见黄白角化和组织病理角化过度比例接近,红白色均质结构和纤维软骨帽比例一致,因此黄白色角化和病理角化过度有一定相关性;红白色均质和病理纤维软骨帽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甲真菌病是真菌感染指(趾)甲形成的甲病,是皮肤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甲病.该文对比《中国甲真菌病诊疗指南(2015年版)》,对美国继续医学教育系列文章《甲真菌病临床概述与诊断》和《甲真菌病治疗与预防复发》进行解读:病史、查体、皮肤镜等临床表现为诊断甲真菌病提供了重要线索,确诊依赖于实验室真菌学检查.治疗方案包括口服和局部...  相似文献   

8.
甲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调查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半定势调查问卷,由皮肤科医师对确诊为甲真菌病的患者逐项询问.在全国421家医院进行.结果 共调查55602例甲真菌病患者,其中有效病例47638例,男22616例(47.5%),女25022例(52.5%).指甲真菌病为55.4%,趾甲真菌病为70.6%,指、趾甲共患率26%.甲真菌病对生活质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85.3%的患者主观感到存在健康问题,83.1%的患者具有情感受影响,79.5%出现思维受影响,而社交障碍达到73.3%.甲真菌病对14~30岁年龄组、病程在6个月至1年之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显著,对女性患者生活质量(主观感受、情感受影响、思维受影响和社交障碍)的影响显著大于男性(P<0.001).感染指/趾甲数目越多,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结论 甲真菌病不仅是一个病理和美容问题,还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表现为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评价降低,影响患者情感、思维并出现社交障碍.  相似文献   

9.
皮肤镜技术在医学领域越来越受关注,是一种非侵入性、实时、在体成像检测技术。可以显示肉眼通常无法看到的各种指甲微妙变化的临床模式,评估指甲的特定征象,将宏观临床皮肤学和微观皮肤病理学联系起来。甲真菌病是最常见的指甲感染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其形态类型分成四种: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distal and later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DLSO)、近端甲下甲真菌病(proxim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PSO)、浅表白色甲真菌病(superficial white onychomycosis,SWO)、全甲营养不良甲真菌病(total dystrophic onychomycosis,TDO)。皮肤镜检查可以直接放大肉眼可见明显的症状,在各型甲真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在成本、简便性及快捷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提供即时和准确的信息。各型甲真菌病在镜下有特定的征象,探讨其形成机制,并与正常指甲和其他指甲疾病镜下特征进行比较。该文将主要对皮肤镜在甲真菌病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分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53例甲真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及真菌分离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3例甲真菌病患者病甲总数699个,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394个(占56.37%),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TDO)212个(占30.33%),浅表白甲型甲真菌病(SWO)69个(占9.87%),近端甲下型甲真菌病(PSO)24个(占3.43%)。共培养出致病真菌67株,皮肤癣菌51株(占76.12%),其中红色毛癣菌48株(占71.6 4%),念珠菌属1 4株(占2 0.9 0%),霉菌1株(占1.4 9%),混合感染1株(占1.49%)。结论兰州地区甲真菌病临床类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最为多见,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次之;其病原菌主要为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最多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延安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致病菌种分布特征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2012年1月-2015年6月确诊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发病情况,分析其致病菌种、年龄、性别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确诊的1 422例皮肤浅部真菌病中,前三位依次是足癣471例(33.12%),甲真菌病284例(19.97%),手癣202例(14.21%);致病菌中前三位依次是红色毛癣菌772株(54.29%),须癣毛癣菌173株(12.17%),白念珠菌147株(10.34%);患病人数最多者为31~40岁年龄组393例(27.64%);男女均以足癣比例最大,分别为264例(34.29%)和207例(31.75%)。结论延安地区浅部真菌病以足癣、甲真菌病和手癣较常见,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白念珠菌为主,好发于中青年。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96年5月至1997年7月,在甲病专科门诊中,应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93例,并在停止治疗用药8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追踪随访,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在甲病专科门诊中,经临床确诊为甲真菌病患者93例,男35例,女58例;年龄16~68岁。指甲真菌病28例,趾甲真菌病10例,指(趾)甲同时感染者55例。受累指甲118个,受累趾甲331个。二、服药方法及疗效观察每天服药200mg,分别于餐中或餐后即服100mg,每月连续服药75天(每盒15片)为一疗程,休息3周后继续下一疗程。每例患者选择一个受累最重的甲为靶甲,按受累指(…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4年4月以来使用比利时杨森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治疗甲真菌病,现将疗程结束、停药后能定期随访6月以上的40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40例均为门诊病人,有典型的指(趾)甲改变。指甲癣31例,趾甲癣9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17~64岁。病程4月~40年,其中全营养不良性甲真菌病32例,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6例,近端甲下真菌病2例。患者病甲1~13个,手指病甲110个,足趾病甲53个,共计病甲163个。其中合并足癣100%,合并手癣98%。40例患者甲中35例曾外用不同药物治疗无效,1例曾服用酮康唑治疗痊愈后复发。甲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病种及致病菌种的种类和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就诊后拟诊断为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皮肤标本,共1 008例。取镜检阳性的标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平板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板上进行真菌培养和鉴定,对培养结果为酵母菌属的真菌采用科马嘉(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鉴定,对于无法直接鉴定的菌落采用VITEK ATB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取镜检阳性或培养为阳性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08例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病种前三位为甲真菌病244例(24.21%)、花斑糠疹184例(18.25%)、足癣182例(18.06%);致病菌种前三位为红色毛癣菌307株(30.46%)、马拉色菌255株(25.30%)、须癣毛癣菌187株(18.55%);甲真菌病女性多于男性(χ2=8.02,P<0.001),股癣男性多于女性(χ2=29.1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病菌种在性别构成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  相似文献   

15.
对136例老年甲真菌病患者的甲标本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真菌培养,分析致病真菌分布与各.因素之间,临床类型与致病真菌之间的关系.结果:远端侧位甲下甲真菌病(DISO)占69.9%,全甲不良性甲真菌病(TDO)占23.5%,无甲沟炎的近端甲下甲真菌病(PSO)占3.7%,合并有甲沟炎的PSO占2.9%.DLSO与其它临床类型相比显著增多(P<0.001).分离出136株致病真菌,皮肤癣菌52.9%,酵母菌38.2%,非皮肤癣菌占8.8%,本研究发现本社区医院老年甲真菌病的病原菌,以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为主.单一致病真菌可以引发一种以上的甲真菌病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及致病菌种分布特征和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门诊2008-2010年诊治的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发病情况,分析其致病菌种、年龄、性别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共收治皮肤浅部真菌病3637例,镜检见真菌菌丝和孢子2205例,男1378例,女827例。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股癣(26.58%),花斑糠疹(19.82%),甲真菌病(13.83%)。<12岁共264例(12.34%)。主要致病菌种为红色毛癣菌(70.32%)、念珠菌(20.46%)和须癣毛癣菌(6.14%)。不同年龄段、性别、病种及致病菌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宁波地区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发病以股癣居多,儿童组浅部真菌病发病逐渐增多,婴儿真菌病有明显的临床特征。致病菌种主要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念珠菌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的情况及特点。方法观察176例SLE患者的甲真菌病及口腔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致病真菌构成情况。结果 176例SLE患者中,104例合并真菌感染。甲真菌病61例(34.66%),口腔念珠菌病69例(39.20%),其中二者同时发生26例(14.77%)。甲真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为红色毛癣菌,临床类型主要为远端侧位甲下型(52.46%)。口腔念珠菌病主要病原体为白念珠菌。甲真菌病的患病率随着SLE病程延长而增加。口腔念珠菌病的患病率受泼尼松每日用量、接受甲强龙冲击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影响。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病情严重程度对二者的发生均有影响。结论 SLE易发生甲真菌病和口腔念珠菌病,要早期检查并关注存在危险因素患者的甲及口腔黏膜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儿童、青少年甲真菌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致病菌的种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年龄18岁)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致病菌种类。结果:22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3个月~17岁,儿童、青少年甲真菌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是远端侧缘甲下型(50.45%)和白色浅表型(42.27%)。趾甲较指甲感染常见,共分离出病原菌228株(混合感染8例),其中皮肤癣菌199株(87.28%)、念珠菌属27株(11.84%)、曲霉菌属2株(0.88%)。在199株皮肤癣菌属中红色毛癣菌192株(96.48%),趾甲真菌病多为红色毛癣菌,指甲多为念珠菌属。结论:儿童、青少年甲真菌病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念珠菌属。  相似文献   

19.
甲真菌病的临床及真菌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真菌病占皮肤真菌感染的 30 % ,占自然人群发病率的 2 %~ 13% [1,2 ] 。而且 ,该病的发病率似在上升 ,临床特征和真菌学方面也在变化。为了分析这些情况 ,我们对 1985年~ 1998年 14年间我院甲真菌病的临床及真菌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 以 1985年~ 1998年 ,在我科门诊就诊的临床症状典型、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均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作为总结病例。共 1396例 ,其中男 830例 ,女 56 6例。临床资料  1396例甲真菌病患者 ,指甲受累 816例 ,趾甲受累 580例。 1985年~ 1993年患者 6 6 1例 ,1994年~ 1998年患者 735例。 735例…  相似文献   

20.
青岛地区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于2007年4月~2008年4月对青岛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海慈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直接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6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菌种。结果613例患者中男228例,女385例;且以26~50岁者居多,占72.59%;职业以工人居多(141例),其次为家务劳动者(98例)、退休职工(75例)等。分型: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329(53.67%)例,全甲损毁型甲真菌病(TDO)152(24.80%)例,近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PSO)87(14.19%)例,白色浅表型甲真菌病(SWO)45(7.34%)例。真菌培养阳性470例,阳性率76.67%,共分离出481株真菌,其中皮肤癣菌386(80.25%)株,酵母菌75(15.59%)株,霉菌20(4.16%)株。结论青岛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为酵母菌和霉菌,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皮肤癣菌,临床以DLSO型居多,其他依次是TDO、PSO和SWO。以26~50岁年龄段最多见,女性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