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藏族药小檗皮药材中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含量的方法,并比较茎内皮、茎木、茎栓皮、根内皮、根木和根栓皮中4种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应用Inert Sustain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70 nm。结果:小檗皮不同部位之间的生物碱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根内皮及茎内皮中4种成分的含量明显高于茎木、茎栓皮、根木和根栓皮。此外,茎内皮比根内皮含有更多的木兰花碱,但小檗碱的含量明显低于根内皮,而两药用部位之间的总生物碱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檗皮药材的质量评控。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角度考虑,建议小檗皮药材取消根内皮而只以茎内皮入药。  相似文献   

2.
三颗针植物中生物碱分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i D  Wang Q  Ma Z  Jiang S 《中药材》2004,27(2):83-86
目的:建立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的HPLC法,同时测定小檗碱、药根碱、小檗胺、巴马汀含量的方法,并应用该法考察小檗属植物中生物碱的分布状态.方法:采集甘肃不同产地小檗属植物的茎木、根木、茎皮、根皮样品,用本文建立的HPLC法分析.结果:小檗碱、药根碱、小檗胺、巴马汀线性范围分别为:0.028μg~4.74μg(r=0.9998);0.012μg~2.0μg(r=0.9996);0.026μg~0.52μg(r=0.9999);0.015μg~2.56μg(r=0.9998).结论:不同产地、不同部位三颗针植物中生物碱的含量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藏药小檗皮的质量标准,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该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测定小檗皮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以主要有效成分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为指标,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该药材的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18批药材的测定结果表明水分为8.39%~12.23%,总灰分为4.50%~9.96%,酸不溶性灰分为0.10%~0.69%,浸出物为20.62%~37.13%,药材中木兰花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5.98%,0.63%,0.30%,2.50%。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小檗皮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三颗针不同部位小檗碱含量动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阐述了计算机应用程序FoxBASE 2.10对三颗针中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胺^2四种生物碱在茎木、茎皮、根木、根皮四个药用部位含量高低数据的系统处理,组合不同的影响因素分类整理,重点以小檗碱含量为依据标准,对同种同地不同季节,同地同季不同种以及不同部位不同化学成分三套设计方案逐一排序整理,归纳出多因素限制下三颗针不同部位小檗碱含量的动态分布规律,分布确定了最佳采集时间、优选种以及最佳产地。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甘肃产小檗属植物不同部位的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三颗针植物不同部位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胺含量的HPLC法 ,并进一步考察11种甘肃产小檗属植物不同部位生物碱的分布状态。方法 :检测波长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为346nm ,小檗胺 212nm。流动相乙腈 0.02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梯度条件 0~8min ,乙腈 32 %~36% ;8~20min ,36%~51%。流速1.0mL·min-1。结果 :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胺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分别为 :Y =4.074×105X+8 080 ,r=0.9998,0.028~4.74μg ;Y=4.588×10 6X+16780 ,r=0.9996 ,0.012~2.0μg ;Y =3.743×106X +21247,r =0 .9999,0.026~0.52μg ;Y =4.473×106X+363420 ,r =0.9998,0.015~2.56μg。 结论 :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三颗针植物中生物碱的含量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五种小檗不同部位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5种小檗的根皮、根木、茎皮,茎木及叶中小檗碱的含量,分布状态以根皮、茎皮较高,木部较低,叶中微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三颗针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及盐酸巴马汀含量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4.6 mm×150 mm,5 μ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1)℃.结果 三颗针样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药根碱及盐酸巴马汀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3%(RSD=3.35%),98.41%(RSD=3.09%)和99.29%(RSD=3.72%).结论 该方法可靠、简便、快速,可用于三颗针药材含量测定,为合理开发利用三颗针药用资源及其质量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小檗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小檗根药材粉末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及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及测定盐酸巴马汀及盐酸小檗碱。结果:制定了小檗根药材显微鉴别方法;制定了薄层鉴别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生物碱含量。结论:以上3种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小檗根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峨眉野连不同部位总生物碱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峨眉野连不同器官的总生物碱和小檗碱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峨眉野连根茎、须根、叶片和叶柄中,均含有生物碱和小檗碱。结论野连地上器官含有较高的总生物碱和小檗碱,对濒危植物的组织培养及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金花小檗根、茎和叶及根、茎提取物的总生物碱及其组分含量,研究根、茎提取物及组分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金花小檗根、茎、叶和根、茎提取物及组分的总生物碱含量,以HPLC法同时测定药根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的含量。用东莨菪碱制备记忆障碍小鼠模型,ig不同剂量的金花小檗根、茎提取物及组分30 d,以跳台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根、茎提取物及组分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结果金花小檗提取物及水溶性组分显著延长小鼠跳台实验的潜伏期(P0.01),显著减少错误次数(P0.01);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水迷宫的定位航行时间(P0.01),并显著减少错误次数(P0.05)。根、茎提取物和水溶性组分能显著提高小鼠体内T-SOD活性(P0.05、0.01),而显著降低MDA水平(P0.05、0.01)。结论金花小檗根、茎提取物及水溶性组分对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其体内抗氧化能力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4种不同栽培模式下黄连的质量。方法:连续2年选取简易棚下、柳杉林下、白马桑林下、厚朴林下4种栽培模式下的黄连样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其总生物碱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4种栽培模式下黄连总生物碱含量和盐酸小檗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总生物碱的含量变化幅度在13.88%~17.41%,盐酸小檗碱在6.95%~9.47%,均显著高于药典1990年版对黄连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的规定(7.0%)和药典2005年版对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规定(3.6%)。结论:4种栽培模式下的黄连根均可作为黄连药材入药,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季可可  谢红旗  蔡松  曾建国 《中草药》2014,45(23):3462-3466
目的 分析黄皮树不同生长树龄、不同采收季节、不同采收部位中小檗碱和黄柏碱的质量分数变化规律,为增加中药材种植收益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小檗碱和黄柏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黄皮树中小檗碱和黄柏碱的累积高低顺序均为根皮>茎皮>根;2种生物碱的量逐年变化,前3年量变化趋势明显,且第3年的茎皮量接近5%,显示"幼龄黄柏"有开发价值,第3年后2种生物碱量变化趋势减缓;同一树龄10月份采收的黄柏,其黄柏碱和小檗碱较高.结论 小檗碱和黄柏碱代谢累积规律的分析和总结,为黄柏药材采收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黄连、胆黄连及其水煎液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研究猪胆汁炮制对黄连中生物碱类成分溶出效果的影响,探讨胆黄连寒性增强的炮制机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黄连、胆黄连及其水煎液中总生物碱含量,检测波长345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连、胆黄连及其水煎液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磷酸三乙胺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 min,25%~30%A;15~20 min,30%~55%A),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45 nm。结果:黄连水煎液、胆黄连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的转移率分别为71.17%和78.50%;黄连水煎液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分别为73.93%,51.59%,56.16%;胆黄连水煎液中三者的转移率分别为80.42%,64.21%,64.79%。结论:黄连经猪胆汁炮制后能够增加黄连中生物碱类成分在水煎液中的溶出,可达到寒性增强的炮制目的。  相似文献   

14.
黄连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转化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黄连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4种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转化。方法:大鼠分别灌胃黄连总碱、小檗碱,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的血浆、组织、胃肠道中黄连4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出现2个峰值,达峰时间分别2,5h,其中血药浓度分别为Cmax3.7,2.8mg.L-1;小檗碱在大鼠血液中可以转化为药根碱;给大鼠灌胃黄连总生物碱后,小檗碱在大鼠胃中的浓度单调下降,而黄连碱、巴马汀和药根碱逐渐增加,表明在大鼠的胃中小檗碱可转化为药根碱;小檗碱和巴马汀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肺部,其次分布在肝脏中,而药根碱和黄连碱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肝脏中,其次分布在肺部。结论:小檗碱可以转化为药根碱,根据胃肠道推进实验部分解释了小檗碱在血液中出现2次峰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黄连总生物碱靶向微丸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S100和eudragit L100-55双层包衣制备pH依赖型黄连总生物碱结肠靶向微丸。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进行了体外释放度和大鼠体内释放的初步评价。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盐酸小檗碱在人工胃液中2 h累计释放度<0.1%,在人工小肠液中4 h累计释放度<10%,在人工结肠液中3 h累计释放度>90%;体内试验表明在大鼠体内包衣微丸大部分能完整到达盲肠或结肠部,并在上述部位开始崩解释放。结论:pH依赖型黄连总生物碱靶向微丸能够实现结肠的定向释放。  相似文献   

16.
作为2015版《中国药典》项目——豆豉姜的质量标准增订工作的一部分,本研究对豆豉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技术分离得到了7个异喹啉生物碱,并通过MS,1D和2D NMR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相比对等方法,分别鉴定为(+)-去甲波尔定(1)、(+)-波尔定(2)、(+)-瑞枯灵(3)、(+)-六驳碱(4)、(+)-异波尔定(5)、(+)-N-甲基六驳碱(6)、小檗碱(7),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本属中分离得到。利用BV-2和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作用,化合物1,2,5和7显示中度至微弱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连参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该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对当归、辛夷、肉桂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UV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检测波长350 nm;运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检测波长345 nm。以总生物碱、盐酸小檗碱含量及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连参颗粒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1.0 h,利用水蒸气蒸馏提取5.0 h;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0h;干膏率、总生物碱及盐酸小檗碱提取量分别为25.91%,512.34 mg,130.81 mg。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连参颗粒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分光光度法测定岩黄连不同部位总生物碱的含量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来测定岩黄连总生物碱含量,为岩黄连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氯仿超声提取岩黄连不同部位样品,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以盐酸小檗碱为对照,溴甲酚绿为指示剂,在416 nm波长下比色测定样品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吸光度值与生物碱含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回收率为101.91%,RSD为1.75%;测定结果在3 h内稳定,RSD为1.09%;岩黄连根部生物碱含量最高,达到48.77 mg/g,叶和夹果其次,花和茎中最低。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岩黄连质量控制;部位不同总生物碱含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