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肿瘤出血的影像表现,旨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临床和影像资料的56例病例数不少于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重点观察脑肿瘤出血的CT和MRI影像表现特点。结果①56例患者中,32例CT和15例MRI影像表现为血肿与肿瘤组织共存,血肿边缘结节或团块状占位呈等密度或等信号或等低混合密度或混杂信号;5例CT和4例MRI表现为单纯性脑出血,出血灶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②随访复查中肿瘤周围水肿持续存在并有增大,占位效应加大。③23例CT增强和15例MRI增强扫描,肿瘤组织表现为结节强化,不规则团状强化或花环状强化。榆随访复查2周以上在MRIT2加权上14例病灶周围含铁血黄素环不完整且厚度不均,5例含铁血黄素环缺失。结论脑肿瘤出血具有CT和MRI特征影像表现,早期增强和短期复查对定性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诊疗意义。  相似文献   

2.
梯度回波 T2*WI诊断脑出血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是指出血进入脑组织及造成脑组织破坏,而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CMB)是脑血管周围间隙内含铁血黄素沉积引起的梯度回波T2加权MR的局灶性(常为点状)低密度信号,其周围无水肿,无脑实质血肿。这种出血可能是直接的微量出血,也可能是血液通过病变血管的漏出。由于缺乏相应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脑微出血(CMBs)是一种亚临床的终末期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CMBs多无临床症状,常规MRI不能发现。在T2加权梯度回波(GRE)序列表现为均匀一致,直径2~5mm的卵圆形信号减低区,周围无水肿。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尽管其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意义尚在探讨之中,但不同卒中类型中CMBs的发病率不同,对脑卒中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是一种由蛛网膜下腔慢性出血造成含铁血黄素在脑和脊髓表面沉积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临床主要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小脑性共济失调和锥体束损伤,腰穿可见脑脊液黄变,MR可见脑和脊髓表面沉积的含铁血黄素低信号。常见的造成出血的原因有血管畸形、动脉瘤、肿瘤、颅脑椎管内手术、硬脊膜缺损、外伤等。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影像学明确出血灶并行外科手术切除,人工耳蜗植入和口服驱铁剂是目前对未发现明确病灶或病灶不能切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2例苏建辉刘瑞平河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050051)关键词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放射造影术;尘肺/放射造影术中图号R563.7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原因不明,是由于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所致肺内含铁血黄素沉积,继发两肺广泛间质纤维性...  相似文献   

6.
MR检查6例脊髓内血管畸形,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4例动静脉畸形(AVM),T1、T2加权成像脊髓内显示迂曲的信号流空。T2加权成像在高信号脑脊液中显示更加清晰。1例AVM行增强MR扫描,显示条状不均匀强化。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静脉性血管瘤在T1、T2加权成像上呈现高低混合信号,显示病变内或周围有陈旧血块或含铁血黄素沉着。MRI显示受累脊髓增粗。MR诊断这些畸形相对直接,没有必要行增强扫描,认为M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青少年幕上间变型室管膜瘤MR、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且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18例青少年幕上间变型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直径、位置、形态、周围水肿情况及增强表现。结果18例幕上室管膜瘤均位于脑实质,其中12例位于侧脑室旁。CT扫描显示了9个蔬菜状等密度肿瘤,9例呈混杂密度。7例呈散在沙粒样钙化,5例呈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的固态部分和囊壁呈现不均匀的中等增强。MR扫描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4例瘤内出血,18例肿瘤周围可见水肿。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呈中度不均匀强化,囊壁、周围血肿区及出血区域无明显强化。结论幕上间变型室管膜瘤的CT、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囊变、出血、钙化、实性部分显著强化是其常见的影像学征象,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可进一步对术前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足腱鞘巨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31岁女性的足腱鞘MRI、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足腱鞘巨细胞瘤典型表现为紧贴或包绕肌腱、腱鞘生长的异常软组织肿块,有完整的包膜,MRI表现为T1WI大多与肌肉信号相似,T2WI根据肿瘤内有无囊变、出血、水肿及含铁血黄素沉着而信号各不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注意辨别,增强扫描病变实性成分呈均匀、不均匀中等或显著强化,分隔无强化,囊变区无强化。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腱鞘巨细胞瘤的内部结构,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潜  尤庆波  张磊  郭志强 《安徽医学》2020,41(7):822-825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CT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鉴别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63例及其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脑出血30例,脑肿瘤卒中33例,所有患者均行SWI、CT 检查,比较患者SWI、CT的影像学表现,并比较SWI、CT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SWI显示,脑肿瘤卒中患者出血完全覆盖肿瘤实质11例,边缘轻度强化22例,结节肿块型出血完全覆盖肿物病变区,未见增粗迂曲血管低信号12例,其余21例可见;单纯性脑出血患者无明显强化14例,轻度强化16例,均未见血管低信号。CT显示,脑肿瘤卒中患者有锐利均匀、明确的高密度出血灶,且边界清晰,瘤体14例,另外19例未见瘤体,出血灶周围大片水肿,形态指状低密度影或不规则,与单纯性脑出血病程不对称17例。SWI、CT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单纯性脑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0.00%、63.33%、80.00%和84.85%、54.55%、87.88%,SWI、CT及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脑肿瘤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6.67%、42.42%、84.85%和83.33%、66.67%、86.67%,联合检查诊断单纯性脑出血、脑肿瘤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容易混淆,SWI和CT联合检查可提高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卒中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徐谷 《浙江医学》2006,28(4):291-292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以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积于肺内为特征的少见疾病,好发于婴幼儿及儿童,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其临床表现复杂,影像学上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21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颅内室管膜瘤13例MRI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结果 脑室系统室管膜瘤10例,其中四脑室室管膜瘤3例、侧脑室室管膜瘤7例,其MRI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呈不均质强化。脑实质室管膜瘤3例,幕上2例、幕下1例,肿瘤实质MRIT1WI信号稍低于脑实质,T2WI似灰质信号或稍高于灰质信号,肿瘤周围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轻到中度强化。结论 MRI表现有助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室管膜瘤的MR表现。结果脑室系统室管膜瘤10例,其中四脑室室管膜瘤3例、侧脑室室管膜瘤7例,其MRI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增强扫描呈不均质强化。脑实质室管膜瘤3例,幕上2例、幕下1例,肿瘤实质MRI T1WI信号稍低于脑实质,T2WI似灰质信号或稍高于灰质信号,肿瘤周围有轻度水肿,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呈轻到中度强化。结论MRI表现有助于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胶质瘤MRI特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光全  张贵祥  付勇  韩月东  赵海涛 《医学争鸣》2002,23(24):2268-2270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与人脑胶质瘤MRI表现的关系 ,探讨胶质瘤影像学表现的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蛋白质水平检测 2 2例人脑胶质瘤和 3例正常脑组织的VEGF表达 ;术前均行MRI检查 ,T2加权像测定瘤周脑水肿大小 ,并与瘤体体积相比较计算水肿指数 ;静脉注射钆 喷替葡甲胺 (Gd DTPA)后T1加权像观察肿瘤增强情况 .结果  2 2例胶质瘤中 ,2 0例表达VEGF ,I级胶质瘤有 2例未表达 .VEGF表达水平与瘤周脑水肿系数呈显著正相关 (r=0 .811,P <0 .0 1) .注射Gd DTPA后 19例均呈不同程度强化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均表达VEGF ;3例低恶度 (WHOI Ⅱ级 )胶质瘤无强化 ,其中 2例I级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既无VEGF表达也无强化 .结论 颅内胶质瘤VEGF表达与瘤周脑水肿及肿瘤强化呈正相关 .VEGF表达与胶质瘤MRI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可为阐明胶质瘤影像学表现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评价和治疗胶质瘤提供有价值信息 .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比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控制。方法 3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依照病人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11例以药物治疗(A组).15例以立体定向抽吸加尿激酶治疗(B组),13例以开颅手术去除血肿(C组)。利用头颅CT扫描影像来测量血肿及脑水肿的体积:血肿体积系于手术前(发病1—3天内)测量,而脑水肿体积则于脑出血后每隔5—7天测量1次。以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组病例的血肿及最大水肿体积的不同,藉以评估三种治疗的疗效。结果 病人脑水肿最严重的时间是在脑出血后5—15天。最大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呈现高度相关性(P<0.05)。计算最大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三组分别为:A组3.280,B组0.745及C组0.863.A组数值明显比B、C两组大,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 以立体定向法及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皆可明显减轻继发性脑水肿,而前者更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有利于深部脑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脑血吸虫病的MRI诊断(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脑血吸虫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2例单发;7例多发,分布于顶颞枕叶皮层和皮层下区,其中2例同时见于小脑和脑干;(2)平扫:T1WI虫卵肉芽肿病灶为稍长T1略低信号,呈斑点状或结节状,同周围低信号水肿分界欠清;T2WI为等T2信号,常被水肿高信号掩盖;(3)Gd DTPA增强扫描,病灶大多呈明显均一强化;(4)灶周水肿较重而占位效应相对较轻;(5)吡喹酮驱虫治疗,病灶缩小,水肿消退。结论:结合病史与脑脊液血吸虫免疫学试验,MRI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ffeSUm6 Objedif Determiner ie r6le du facteur de croiamnce de l'endotndium ~ulaire (~)dens ie ddvelO~t de l'~ Mtumoral du cervcou. abet~ L'expreSSion de ~ a did etudidechez ac malabos edingiewteux. L'anticorps monoclonal de ~ Provenan t de souris a ate employs airmarquer ies cellules tumorales, ies cellules endothelialeS msculaires et ies cellules interstitielles. An cavity del'~ cdrdbel dtait dwilude per ies ammers RM on CT scion l'4quation suiwinte: indice ~teux =Vim -/Vtw. An relati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X刀治疗脑内病变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对283例X刀治疗的脑瘤和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为1~8年,平均(2.05±4.66)年.结果:82例转移瘤消失35例(42.7%),缩小28例(34.1%),无变化11例(13.4%),增大8例(9.8%);61例胶质瘤消失10例(16.4%),缩小19例(31.1%),无变化16例(26.2%),增大16例(26.2%);55例动静脉畸形消失29例(52.7%),缩小20例(36.4%),无变化6例(10.9%);17例海绵状血管瘤缩小4例(23.5%),无变化13例(76.5%);35例脑膜瘤消失5例(14.3%),缩小15例(42.9%),无变化13例(37.1%),增大2例(5.7%);12例神经鞘瘤消失3例(25.0%),缩小6例(50.0%),无变化2例(16.7%),增大1例(8.3%);10例生殖细胞瘤消失8例(80.0%),缩小2例(20.0%);11例其他肿瘤消失2例(18.2%),缩小4例(36.4%),无变化4例(36.4%),增大1例(9.0%).影像检查还发现病灶有坏死表现99例,囊性变19例,周边环状强化73例,胶质细胞增生20例,暂时性反应性肿大23例,放射性脑水肿28例.结论:X刀对小型脑肿瘤和血管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X刀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放射性脑水肿.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结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5例淋巴结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淋巴结结核共累及43个区域的淋巴结,其中累及Ⅰ区(颏下和下颌下淋巴结)6例(14.0%),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13例(30.2%),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8例(18.6%),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6例(14.0%),Ⅴ区(颈后三角淋巴结)9例(20.9%),Ⅵ区(颈前隙淋巴结)1例(2.3%)。CT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平扫密度均匀,增强扫描类似于周围肌肉组织强化5例(10.2%);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全瘤不均匀强化,周围脂肪间隙存在11例(22.4%);淋巴结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周边环形强化,周围脂肪间隙存在14例(28.6%);淋巴结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成分隔状强化或环状强化,但周围脂肪间隙消失19例(38.8%)。结论 螺旋CT能够对肿大的淋巴结进行诊断,并能显示淋巴结结核的发生部位、数目、形态和周围间隙的情况,对淋巴结结核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后继发血管源性脑水肿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自发性脑出血 (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后血管源性脑水肿 (vasogenicbrainedema ,VBE)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实验性ICH模型 ,免疫组化、组化染色和HE染色分别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内皮细胞粘附因子 (CD3 4 )、小胶质细胞、白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白细胞浸润及小胶质细胞染色 ,而CD3 4 阳性微血管数最多 ;ICH 12h见血肿周围CD3 4 有所下降 ,72h达最低 ,7天后缓慢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 ;②于ICH 6h血肿周围开始表达小胶质细胞 ,至 4 8h达高峰 ,持续 2周仍可见其少量表达 ;③ICH 12h可见白细胞浸润 ,4 8h数量最多 ,以后逐渐减少 ,2周时基本消失。各组之间及各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④ICH后小胶质细胞和CD3 4 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r =- 0 .770 ,P <0 .0 5 )。结论 ICH后血肿周围的炎症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了继发性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