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对大鼠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俊  黄祖汉 《针灸学报》1992,8(5):31-32
  相似文献   

2.
采用核团微穿刺和放免技术,检测针刺对大鼠β-内啡肽(B-Ep)含量。结果表明,针刺可致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β-Ep含量显著降低,垂体后叶和脊髓腰段内含量升高,外侧视前区、垂体前叶和血浆内含量无明显变化。提示β-Ep参与针刺镇痛可能通过PVN、SON、PA G和脊髓等神经结构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为治则,选取主穴水沟、内关针刺治疗,并以血浆中β-内啡肽(β-EP)含量的改变为指标,探讨醒脑针刺法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临床筛选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8~75岁,平均61.5岁;病程3~15d。均符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刺少阳经穴对偏头痛患者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血桨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观察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少阳经组和阳明经组,均采用针刺治疗,少阳组选风池、外关、阳陵泉、丘墟穴,阳阳组选头维、偏历、足三里、冲阳穴.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头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的评分情况;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β-EP含量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β-EP含量.结果 少阳经组治疗4周后疼痛综合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治疗后β-EP含量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头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0只雄性大白鼠随机分成5组。脑闩下蛛网膜下腔注射微量青霉素G-K制造大白鼠三叉神经痛样反应模型。分别观察模型组、假手术组、面针组、头针组与卡马西平组大白鼠血浆中P物质及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各组间疗效比较。结果:卡马西平组、面针组、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P物质含量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卡马西平组、面针组、头针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卡马西平组、面针组、头针组与假手术组、模型组比较,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卡马西平组、面针组、头针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对坐骨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脑干、下丘脑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以RIA法检测电针组、手针组、对照组坐骨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β-EP水平的变化.结果:电针组β-EP水平的变化呈抛物线形,手针组及模型对照组呈斜线上升形,正常组呈直线形,各组之间以电针组β-EP水平的变化明显,反映出良性调节作用.结论:电针在镇痛、调节应激反应、促进神经根损伤的修复等方面有明显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介导物质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揭示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于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模型组造模后不做任何处理,灸命门组灸命门穴、灸关元组灸关元穴、灸非穴组灸关元穴左侧旁开0.5 cm...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RA在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方面的β-Ep机制。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为模型,用艾灸和电针两种方法,观察大鼠痛反应的变化,并以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炎症组织中β-Ep含量。结果:AA大鼠痛阈降低,炎症组织中β-Ep含量升高,治疗后痛阈升高,血浆及炎症组织中β-Ep含量升高,且两者结合疗效明显好于单针单灸组。结论:针灸可以通过增加血浆及炎症组织中β-Ep含量实现对AA大鼠外周镇痛效应和免疫调节作用。神阙穴应作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穴,在RA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NA干扰(RNAi)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反义基因工具,较以往的重组反义DNA,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效率更高,细胞内少许siRNA分子就能发挥显著基因下调作用[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在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治疗组、预防组,每组8只。采用乙醇灌胃法造成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治疗组先造模后针刺,预防组先针刺后造模;模型1组和模型2组的造模时间分别同治疗组和预防组。穴选"足三里"中脘"内关",针刺干预5 d。实验结束前1 h各组用10%炭粉混悬液灌胃,然后取材,计算炭粉推进百分率(胃肠推进百分率),肉眼观察大鼠的胃黏膜形态,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和下丘脑中β-内啡肽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两个模型组的胃肠推进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5),肉眼可见胃黏膜损伤明显,损伤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血浆及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与相应的模型组相比,预防组的胃肠推进百分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和预防组大鼠的胃黏膜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能促进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提高胃肠功能,与其降低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增加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有关。针刺"足三里"中脘"内关"预防胃黏膜损伤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郑氏消肿止痛汤对软组织损伤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与β-内啡肽及IL-6含量影响。方法:选取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3组,正常组、观察组、模型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进行局部打击法造成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组灌胃郑氏消肿止痛汤,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软组织损伤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与β-内啡肽及IL-6含量情况。结果:和正常组相比,受损3、7、15、21天观察组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受到抑制,大鼠β-内啡肽含量上升,大鼠IL-6含量减少;和模型组相比,受损3、7、15、21天模型组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受到抑制,大鼠β-内啡肽含量增多,大鼠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消肿止痛汤可抑制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大鼠β-内啡肽含量,降低大鼠IL-6含量,从而改善大鼠软组织损伤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调周法对卵巢早衰(POF)模型大鼠的外周血及下丘脑的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与POF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SPF级健康雌性8周龄SD大鼠,选出有动情周期为受试动物,除空白组(A)外,其余大鼠均给予注射环磷酰胺致POF模型.环磷酰胺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克龄蒙组(C)、滋肾填精汤高剂量组(D1)、滋肾填精汤低剂量组(D2)、温肾填精汤高剂量组(E1)、温肾填精汤低剂量组(E2)、益肾调周法高剂量组(F1)、益肾调周法低剂量组(F2),针刺治疗组(G).A,B组给予每日灌胃两次蒸馏水,中药各组实验当日冷开水配置所需动物灌胃浓度,每日灌胃1次;针刺治疗组每日治疗1次.以上治疗均连续20天.于实验末次给药后,各组大鼠眼眶取血,分离下丘脑.采用放射免疫计数仪测定外周血和下丘脑中β - EP值.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滋肾填精高剂量组、滋肾填精低剂量组的外周血β - EP水平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滋肾填精高剂量组、滋肾填精低剂量组、温肾填精高剂量组、温肾填精低剂量组的下丘脑β- EP的含量均有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的外周血β- EP的水平和下丘脑β - EP含量均有升高,空白组、克龄蒙组、温肾填精高剂量组、温肾填精低剂量组、益肾调周法高剂量组、益肾调周法低剂量组、针刺治疗组的外周血β - EP的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纽、克龄蒙组、益肾调周法高剂量组、益肾调周法低剂量组、针刺治疗组的下丘脑β - EP含量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克龄蒙组比较,模型组的外周血β - EP的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组、益肾调周法高剂量组、益肾调周法低剂量组的外周血β - EP的水平升高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克龄蒙组比较,模型组、滋肾填精高剂量组、滋肾填精低剂量组下丘脑β - EP含量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治疗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滋肾填精高剂量组、滋肾填精低剂量组的外周血β - EP的水平和下丘脑β- EP含量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EP变化与POF有着密切的关系;益肾调周法与针刺法均可提高外周血和下丘脑β-EP水平,调节POF紊乱的NEI网络系统,进而防治POF.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旨在通过观察针刺对AA模型大鼠淋巴结、下丘脑、垂体不同组织中β-内啡肽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作用规律,探明大鼠免疫功能失调状态下β-内啡肽水平变化的特点,以揭示针刺免疫调控的机理。方法:以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作为研究对象,电针刺激任脉六穴及关元穴,采用放免法测定β-内啡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A模型组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呈升高趋势,无显著性差异;AA模型组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均升高,呈显著性差异。与AA模型组比较,AA六穴组淋巴结β-内啡肽含量无明显变化,AA关元组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呈显著性差异;AA六穴组和AA关元组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均降低,除关元组下丘脑呈显著性差异,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针刺能降低AA模型组大鼠垂体、下丘脑β-内啡肽含量,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2)关元穴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抗生丸的研制及对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亚锋  罗朝莉 《中成药》2007,29(4):I0004-I0005
我院自1972年以来自制抗生丸治疗骨质增生,临床应用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抗生丸的研制及对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报告如下。1抗生丸的研制1.1处方白芍、红花、木瓜、续断、甘草、千年健、川楝子、牛膝。1.2粉碎将上述药材混合粉碎过100目筛。1.3炼蜜制丸蜂蜜按操作规程炼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大鼠中枢及血浆β-内啡肽(β-endorphine,β-EP)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n,ACTH)含量的变化及调肝治法方药-加味四逆散的影响。方法采用限制大鼠活动空间的方法,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β-EP和ACTH。结果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内β-EP水平明显降低,血浆含量明显升高;下丘脑、血浆ACTH水平均明显升高。调肝方药可以明显升高下丘脑、垂体内β-EP水平,降低血浆β-EP含量以及下丘脑和血浆ACTH水平。结论加味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其机制与其调控中枢阿片促黑皮质激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细胞分泌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16.
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对痛经大鼠β-内啡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中芍药与甘草不同配伍比例对痛经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采用催产素所致的大鼠子宫剧烈收缩作为痛经模型,以大鼠扭体次数及扭体发生率为观测指标进行镇痛疗效观察,以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β-EP含量.结果:芍药甘草汤三种配伍比例(1:1、2:1、3:1)均能明显抑制催产素诱发大鼠扭体反应次数(P<0.01),升高大鼠血浆β-EP的含量(P<0.01).在三种配伍比例中,痛经大鼠血浆β-EP的含量以3:1的比例组升高更为显著.结论:提示芍药甘草汤能对抗催产素所致的大鼠扭体反应,其临床治疗痛经症的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浆中β-EP含量有关,且芍药与甘草比例为3:1时镇痛作用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频率电针对荷瘤小鼠脑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电针对荷瘤小鼠脑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癌性疼痛的最佳治疗参数。方法:采用接种S-180肉瘤细胞于小鼠皮下建立肿瘤小鼠模型,用电针仪对荷瘤小鼠耳穴进行不同频率刺激并与正常小鼠对照,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检测电针后小鼠脑β-EP含量。结果:(1)正常小鼠脑β-EP含量比荷瘤未电针小鼠低,P<0.05;(2)2Hz、20Hz、100Hz、疏密波4种不同频率电针组小鼠脑β-EP含量与荷瘤未电针小鼠组相比较,P<0.05,疏密波组小鼠脑β-EP含量最高,且与2Hz、20Hz、100Hz 3种固定频率电针组相比较,P<0.05;(3)2Hz、20Hz、100Hz 3种固定频率的电针小鼠脑β-EP含量相互之间P<0.05。结论:(1)荷瘤小鼠脑β-EP含量比正常小鼠脑β-EP含量高;(2)不同频率电针均可增高小鼠脑β-EP含量,疏密波组小鼠脑β-EP含量最高;(3)2Hz、20Hz、100Hz 3组中,随着频率增高小鼠脑β-EP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电针大鼠双侧"足三里"30min,胃肠道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含量显著升高,垂体前叶和血浆内含量无明显变化。这提示"足三里"调整胃肠道功能,可能是通过胃肠道自身的内源性阿片肽的调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大鼠缺血脑组织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方法:用三动脉阻断法造成急性不完全脑缺血模型,运用荧光分光光度测定法和放射免疫法测量各组大鼠大脑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LAA)和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复方仙灵脾组5-HT含量上升,5-HIAA含量相应降低,与川芎嗪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β-EP含量降低,与川芎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可改善缺血脑组织单胺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代谢失衡,纠正化学突触传递紊乱而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20.
补骨脂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及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骨脂水煎剂对去卵巢大鼠体重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按体重(220±3)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和补骨脂组。分别行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后,观察补骨脂对大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的影响,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雌激素的水平。结果①体重:手术组高于假手术组和补骨脂组(分别P<0.001,P<0.05)。②TC,TG和LDL水平:3种指标手术组都高于假手术组(分别P<0.001,P=0.002,P=0.0032,),手术组的TG和补骨脂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雌激素水平:手术组和补骨脂组都低于假手术组(均P<0.01)。结论补骨脂水煎剂可降低去卵巢大鼠的体重和血TG水平,表明补骨脂对去卵巢引起的脂代谢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