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置管已成为临床血液透析病人建立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解决了病人穿刺困难,内瘘未成熟,内瘘手术不易成功,血流量小,病情危重在救治中建立血管通路难等问题.它具有安全,血流量充足,操作简便,痛苦小,减少血管损伤提高内瘘手术成功率等优点.但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性并发症成为影响其使用的主要因素,导管感染是颈内静脉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11年5月的71例血液透析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术,通过积极的临床预防和护理实践,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长期维持血透老年患者不同类型血管通路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长期为持续血透患者120例资料,根据类型选用合适的血管通路,建立动静脉内瘘,其中,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99例(肘窝、鼻咽窝、前臂远端动静脉内瘘),腕部动静脉内瘘6例,长期静脉置管15例,统计临床结果.结果:不同类型血管通路患者瘘成熟时间、一次成功率无差别,P>0.05;长期静脉留置管患者的血栓形成率、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血管通路患者,P<0.05.肘窝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手肿胀发生率高于其他血管通路患者,P<0.05.结论:腕部动静脉内瘘、肘窝动静脉内瘘是长期维持血透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能预防并发症,提高血透效果,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3.
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静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555-2556
<正>1961年Sliai-don等首次用该技术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随着技术的发展,经皮中心静脉置管越来越广泛,并成为各种血液净化治疗的首选[1]。美国使用穿刺深静脉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血透患者占透析总人数的14%~17.5%。我院肾内科自2000年来采用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技术,使上百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受益,该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肘正中静脉与颈内静脉PICC置管在妇科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40例,A组经肘正中静脉行PICC置管,B组经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置管成功率两组均为100.0%。操作时间A组(17.23±2.36)min,B组(18.16±2.4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9,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30.0%,B组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结论经肘正中静脉置管和经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相当,但经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置管类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输液置管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效果。 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完成的42例心肺复苏抢救患者的资料(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53~8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骨髓腔置管组,比较3组建立补液通道所用的时间、置管补液后血压恢复的时间、置管成功率及导管相关性感染率。 结果骨髓腔输液通道所用时间短为(2.03±0.44)min,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组(3.51±2.57)min,锁骨下静脉置管组(3.01±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腔置管组成功置管后血压恢复时间较其他两组缩短[(12.33±0.95)min vs(14.97±2.02)min,(13.97±1.0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腔置管成功率[100%(10/10)]高于颈内静脉置管组[83.5%(10/12)]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87.5%(1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腔置管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于其他两组(0% vs 6.25%,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建立骨髓腔内通路操作简单、快捷、方便、时效性最佳,值得在心肺复苏患者救治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导航技术在颈内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超声显像颈内静脉管腔、走形及与其它血管的毗邻关系,精确定位皮肤穿刺落点,测量进针深度。分两组进行比较研究,超声导航置管组(Ⅰ组)42例,盲穿置管组(Ⅱ组)46例,分析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首针成功率,两针成功率,失败率,和操作全程所用时间长短比较。结果Ⅰ组首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Ⅱ组,Ⅰ组两针穿刺成功率高于Ⅱ组,且置管完成时间明显短于Ⅱ组。结论超声导航技术在穿刺颈内静脉方面具有精准定位,实时引导及预防术中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穿刺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蒋贤琴 《职业与健康》2003,19(6):147-148
有效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血透)的基本保证。对于血管条件差,不能继续施行内瘘手术,且不愿或无条件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目前已成为维持性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形式[1]。我院自1998年4月~2002年10月对18例血透患者经皮下隧道留置永久性带涤纶套导管于右颈内静脉进行血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透析血管通路的建立与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时机与方法.方法 分析11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情况,分为内瘘组(49例)、直接穿刺组(38例)和留置导管组(28例),观察各组血管通路建立原因、使用期限、血流量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65例患者为先透析后进行内瘘手术,手术成功率75.38%(49/65).内瘘组血流量(231.71±19.73)ml/min,并发症发生率42.86%,使用期限(28.50±2.87)个月;留置导管组血流量(210.96±20.28)ml/min,并发症发生率46.43%,使用期限(8.30±1.36)个月;直接穿刺组血流量(194.63±19.65)ml/min,并发症发生率76.32%,使用期限(25.70±3.38)个月.三组比较内瘘组血流量最大且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结论 动静脉内瘘是糖尿病肾病首选的血管通路,应于氮质血症期提前做好内瘘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颈内静脉置管应用于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8例肝、脾破裂大出血急诊手术麻醉配合过程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抢救措施;观察记录颈内静脉总穿刺成功率、一次试穿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穿刺成功的时间、置管完成时间及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穿刺总成功率为100·0%,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6%,穿刺成功的时间为(17±6)s,置插管完成时间(130±38)s,误穿动脉3例,置管困难3例,没有气胸、血胸及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发生。经积极抗休克,48例病人手术成功率达到100·0%。结论颈内静脉置管应用于肝、脾破裂出血性休克手术安全、操作容易、穿刺置管成功率及一次穿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皮下潜行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与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比较,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脊柱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皮下潜行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记录总穿刺成功率、一次试穿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并均于术后摄胸部平片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记录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结果 A组穿刺总成功率97.50%,一次试穿成功率90.00%,无误穿动脉、气胸、血胸及导管异位等并发症发生,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A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15.2±2.3)d,无导管相关性感染,B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9.5±1.5)d,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10.00%)。 A组导管相关感染率明显低于(P=0.04),而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高于B组(P=0.00)存在明显区别。结论皮下潜行法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容易、安全性大、导管留置时间长、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低等特点,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