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细菌学监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细菌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检测血液透析液及透析用水中细菌的含量及细菌种类. 结果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的平均菌落数为486 CFU/ml,透析器出口处透析液的平均菌落数为490 CFU/ml,反渗水的平均菌落数为103 CFU/ml,常见细菌为枯草杆菌、类白喉杆菌及某些革兰阴性杆菌. 结论透析液在配制的过程中,有多种环节可能造成污染,应加强透析液的监测工作,并建议修改透析液细菌监测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室透析液细菌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泉州市血液透析室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定期对本市3家医院透析室透析器出、入口透析液进行细菌含量检测。[结果]出口处透析液合格率高于入口处透析液,透析器入口处的透析液细菌污染较严重,平均合格率68.3%。[结论]入口处透析液在配制过程有多种环节可能造成污染,应加强透析液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的情况,分析其主要污染的菌株。方法采用倾注法对水及透析液中细菌含量进行检测,采用常规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定性凝胶法对水及透析液中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透析用水的平均菌落数为132CFU/mL,其内毒素的阳性率为6.1%,透析器的入口处透析液的平均菌落数为263CFU/mL,透析器出口处平均菌落数为651CFU/mL,透析时透析液中平均菌落高于透析用水,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污染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及球菌。不同时间其细菌含量不同,在4~10月份其平均细菌含量较同年其它月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液在制备、运输等多个环节中均可能引起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再次污染,对水路进行合理设计及定期消毒是减少透析用水再次污染的主要措施,同时建立定期开展细菌学监测。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的原因,找出污染途径和环节。方法 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测细菌含量。结果 血液透析器入口液菌落总数平均为3896CFU/ml,超过标准19.4倍,对透析液配制系统进行监测,结果发现透析用水(反渗水)的浓缩A液无污染,污染来源为浓缩B液,菌落总数为6289CFU/ml。结论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主要来源是浓缩B液,由于配制容器设备未消毒灭菌导致污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配制透析液过程中的污染因素,寻找控制污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分两阶段即装透析液的容器消毒和不消毒,收集各采样点的水标本和透析液标本做细菌培养,根据结果分析污染原因。结果透析用水、透析器入口液细菌培养结果均达到相关标准,即透析用水菌落数≤200CFU/mL,透析液菌落数≤2 000CFU/mL。未消毒容器内透析B液细菌污染严重,分装前检出菌落数为(474.00±292.22)CFU/mL,分装后为(492.22±311.11)CFU/mL;消毒容器内透析B液细菌控制在理想范围,分装前为(9.38±6.19)CFU/mL,分装后为(5.04±4.38)CFU/mL;容器消毒与否,透析B液细菌检出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保证高质量的透析液,除了应加强水处理系统、送水管道、配液容器、透析机和血路管、透析器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消毒外,还需严格监控自配透析液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液的细菌学监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血液透析系统包括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透析液、透析器及其他辅助装置,合格的透析液是高质量的透析治疗的保证,该系统的污染可直接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和热原反应.  相似文献   

7.
梁丽 《中国校医》2019,33(10):779
目的 了解徐州市血液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污染状况,分析污染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方法 对2014—2018年徐州市开展血液透析的24家医院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监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集反渗水258份、透析液900份,微生物监测总合格率分别为89.92%、82.89%。反渗水和透析液微生物监测合格率逐年升高。近端反渗水的合格率高于远端(χ2=4.28,P<0.05),透析机入口的透析液合格率高于出口(χ2=4.63,P<0.05),二级医院的反渗水和透析液合格率均高于三级医院。结论 徐州地区血液透析用水合格率偏低,医院及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确保血液透析安全。  相似文献   

8.
赵芹 《医疗装备》2010,23(10):56-56
透析器是由透析膜及其支撑的结构组成,用来代替肾脏功能。透析膜是透析器的主要部分,它将血液和透析液分开。透析时,血液和透析液在膜的两侧反向流动,水和溶质通过半透膜进行交换。透析器的性能决定透析的效果。是制定血液透析方案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9.
马永娟  孟庆敏  王彬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86-1887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透析用水、透析液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采集佳木斯市8家医院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对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用鲎试剂定性检测内毒素。结果反渗水细菌培养有2家医院阳性,细菌总数均为300 CFU/ml,内毒素检测均〈2 EU/ml;A浓缩透析液内毒素均〈2 EU/ml;B浓缩透析液内毒素均〈2 EU/ml;透析器入口细菌培养3家阳性,内毒素检测有2家〉2 EU/ml。结论目前,佳木斯市部分血液净化中心仍存在反渗水及透析液的细菌污染,应定期检测反渗水、透析液的内毒素水平及进行细菌培养,定期消毒反渗水装置及透析液容器,对减少热源反应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器出入口液细菌含量超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查找血液透析器出、人口液细菌含量超标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使其符合血液透析器出、入口液评价标准.方法 合理调整工作流程,加强培训,配备干粉自动搅拌机,对盛装A、B浓缩液容器、自动搅拌机、配制程序、环境制定科学有效的消毒管理制度;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检测细菌含量,鉴定细菌种类.结果 血液透析器出、入口液平均细菌菌落数分别由整改前(2152.95±826.45)、(579±541.04)CFU/ml降至整改后(5.33±15.76)CFU/ml和(2.06±5.09)CFU/ml,经卡方检验,透析器入口液X2=15.92,P<0.01,出口液X2=14.9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浓缩液、A、B干粉、反渗水无细菌生长.结论 血液透析器出、入口液细菌污染主要来源是B浓缩液,B浓缩液配制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液前瞻性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了解透析相关医院感染情况,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对我院血液透析液进行前瞻性细菌学监测。结果 血液透析液细菌数严重超标现象,经现场调查,通过加强透析水路、透析液配制过程中的清洁消毒和无菌操作等环节的严格管理,及时得到控制。结论 对血液透析液进行微生物学前瞻性监测,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雷骞  马军 《医疗装备》2023,(7):117-118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升,肾衰竭患者的生命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其通过血液与透析液的溶质交换,利用透析器清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可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其寿命[1-4]。血液透析机是为患者体外循环血路、透析液流动及精确排水提供动力的设备[5],主要由透析液通路、血液通路、透析器、显示与控制装置等组成。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目前配置血液透析机89台,其中日机装系列血液透析机35台,主要型号为DBB-06S,本研究列举了该型号设备运行过程中的3例常见故障案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系统包括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透析液、透析器及其他辅助装置。血液透析系统各环节的不完善及工作人员操作的不当可造成血液透析液的污染。血液透析污染是引起血传播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合格的透析液是高质量的透析治疗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透析液与透析用水细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血液透析系统合格的透析液是高质量的透析治疗保证,而血液透析系统各环节的不完善及工作人员操作的不当可造成血液透析液的污染.笔者对某医院血透室2003年1月-2008年12月透析液和透析用水的细菌污染进行追踪调查监测.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找出血液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的原因、污染途径、环节,以加强管理。方法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测细菌含量,进行查找原因和管理效果观察。结果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对透析液配制系统进行监测,污染来源为B液、反渗水;经加强消毒措施和严格无菌操作,B液、反渗水、透析液培养合格。结论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主要来源是反渗水、B液,由于水处理系统的消毒不完善和B液配制容器的污染所导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液集中供液系统消毒不同间隔时间中的透析液入口、出口细菌菌落总数,制定最佳管理方案。方法在血液透析中心随机选取血液透析机,按集中供液系统消毒后7、10、15、30 d分为A、B、C、D4组,分别采集入口、出口透析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消毒后7 d与10 d集中供液系统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7 d与15 d及7 d与30 d菌落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净化透析液集中供液系统消毒最佳间隔时间为7~10 d。  相似文献   

17.
将血液透析机的电路作一些改动,用血液灌流器代替透析器,使血液透析机在没有透析液的情况下也能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分析血液透析用水污染状况和探讨采样方法,促进医院加强对血液透析用水管理.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8-2011年徐州市10~12所医院血液透析用水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对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对监测采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 反渗水细菌总数检测值范围0~5600 CFU/ml,总合格率75.58%,致病菌检出率22.09%,近端反渗水中游离氯、硝酸盐和钙3种化学污染物超标,合格率分别为93.02%、86.05%和97.67%;透析液细菌总数检测值范围0~25 000 CFU/ml,总合格率78.10%,致病菌检出率15.33%;近、末端反渗水细菌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接取法和注射器抽取法采集透析液作微生物监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地区透析用水污染尤其细菌污染较为普遍和严重,有潜在发生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的可能,必须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透析液细菌含量超标的原因,以确定有效地解决措施,选择一种更符合无菌技术的采样方法。方法 对血透室透析液采用A、B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现场采样,倾注培养,计数细菌菌落数。结果 2005年5—11月份血液透析器入口监测显示,细菌菌落数超标主要集中于Ⅲ、Ⅳ号机型,合格率分别为54.55%、72.97%;A方法采样合格率为100.00%;B方法采样细菌超标平均为18.48%,超标样品平均达17份。结论 透析机因机型的不同,其细菌污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操作人员采样方法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感染控制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为如何控制和保障透析质量,防止血液透析感染事件发生提供依据。结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对血液透析中心管理有关要求,从人员、环境及设备器材要求、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及透析器复用等方面规范操作,加强血液透析中心管理,落实相关预防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