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笔者于2000年5月~2001年8月间采用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腰穿置管间歇性引流的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2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6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7例 ,女9例 ,年龄21~68岁 ,平均38 4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SAH的诊断标准[1]。26例均有持续性剧烈头痛 ,脑膜刺激征 :其中3例有一过性意识障碍 ;4例有烦躁、谵妄等精神症状 ;2例有动眼神经麻痹情况 ;均无其它神经系统局灶性定位体征。入院后腰穿CSF均呈血性 ,开放式玻璃脑压计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在入院后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腰大池引流,B组在入院后仅采用常规治疗。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头痛症状、脑脊液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后期有无继发脑积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适当时候采用腰大池引流可明显提高患者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对63例SAH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33例)实施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流脑脊液,对照组(30例)行间断腰椎穿刺放脑脊液。结果:治疗组头痛或轻程度,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增加再出血、脑疝发生率及病死率。结论: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稳压引流脑脊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SAH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淡冰  易勇  曾义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9):2897-2898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方法:对92例TSAH分为对照组44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冶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采用腰椎穿刺加腰大池置管脑脊液(CSF)引流疗法冶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总结评估.结果:治疗组恢复良好45例,轻残3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2例,轻残17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生存1例,死亡1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TSAH具有疗效好、方法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费用低及材料易得等优点,便于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5.
毛桂康  陈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87-188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每天腰穿术放脑脊液治疗;治疗组32例进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评分(GCS)、治疗中的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每日脑脊液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头痛持续时间、脑脊液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62.5%高于对照组的46.4%(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SAH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腰穿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目前常采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仍为反复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此法因反复穿刺,每次操作时间长,病人痛苦而难以接受。自2001年来我们改为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SAH1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做一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14~65岁,平均年龄40岁,均为SAH~其中12例由CT提示腰椎穿刺确诊后置管引流,5例因伴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形成,而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术中见广泛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于开颅术后2~3d置管引流。1.2方法:在局麻下于L3~4间隙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见血性脑脊液流…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法舒地尔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头痛、脑脊液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比较中,除了再出血的机会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脑积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导致脑积水的原因很多,脑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是其中的一种。它引起蛛网膜粘连,使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及其表浅的血管间隙、神经根周围间隙发生闭塞,脑脊液吸收障碍。从而使脑脊液在脑室积聚,使脑室扩大,间质水肿,颅内压增高。2003年—2008年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持续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30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2例)和对照组(153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标准治疗+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对照组只进行标准治疗.观察2组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和临床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分别为21.1% (32/152)和36.6% (56/1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研究组患者24 h平均引流脑脊液(135±14)ml,平均引流时间(5.2±1.1)d.研究组局灶性缺血者和意识障碍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8.5% (13/152)比20.9%(32/153),7.2%(11/152)比9.2% (14/153)](P=0.015,P=0.036),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3%(35/152)比31.2% (48/153)] (P=0.036),需要持续脑脊液腹腔分流者占比低于对照组[4.6%(7/152)比7.8% (12/153)] (P =0.024).在第10天和6个月,研究组改良的Rankin评分0~2分者占比分别为55.3%(84/152)和81.6%(124/152),而对照组分别为34.6% (53/153)和80.4%(123/153),第10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7).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持续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能降低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率,改善早期临床结果,但对出血后6个月时的临床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谭飞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45-146,149
目的 总结持续腰大池外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术,观察置管引流期间的护理问题,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228例患者进行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术后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精神症状明显缓解;平均住院天数为30 d,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7 d,共发生堵管5例,4例经冲洗后引流通畅,1例重新置管并引流通畅;发生颅内感染1例,经细菌培养证实为颅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根据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无一例发生低颅压综合征.所有患者脑脊液由淡红色逐渐转为无色澄清后好转出院.结论 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简单、安全、有效,精心观察和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积血及或脑积水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对脑室积血及或脑积水患者进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结果生存并好转者20例,死亡2例,其总有效率为90.9%(生存并好转例数/总例数)。结论颅骨钻孔侧脑室引流是治疗脑室积血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实施该操作时要讲求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即在穿刺部位上还有待改进,在引流方式上要注重体位,在引流时间上要把握期限(14 d),在溶酶应用上要参照引流液等等。  相似文献   

14.
侯黎明  裴敬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41-1943
目的:探讨脑室铸型出血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2007年11月治疗的96例脑室铸型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血肿平均清除时间为5.3 d,对照组血肿清除时间7.6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 d神志清楚26例,占48.15%,对照组2 d神志清楚11例,占26.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GCS评分,治疗组优良20例,轻残19例,重残4例,死亡1l例:对照组优良8例,轻残14例,重残10例,死亡10例.以优良和轻残视为有效,治疗组有效率72.22%,对照组为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梗阻性脑积水13例,占24.07%,对照组为19例,占45.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穿刺加腰穿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室引流加腰穿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科2001年6月~2008年6月收治52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措施,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术后随访6个月,完全恢复日常生活6例(11.5%),部分恢复日常生活14例(26.9%),生活需要照顾或护理27例(51.9%),死亡5例(9.6%)。结论:脑室引流加腰椎穿刺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病程缩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脑室穿刺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穿刺加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的疗效。方法在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持续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进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铸型34例(治疗组),与内科常规治疗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脑室通畅时间、脑脊液正常时间、神志转清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再出血发生率(8、82%)较对照组(10.oo%)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20、60%)较对照组(80.oo%)显著下降(P〈0.01),治愈率(44.10%)较对照组(6.70%)显著提高(P〈0.01),存活病例致残率(44.40%)较对照组(66.70%)低(P〈0.05),迟发性脑积水(7.40%)较对照组(33.30%)显著下降(P〈0.01)。结论在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持续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的基础上,进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并注入尿激酶,是救治脑室出血铸型患者的一种积极、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腰穿置管引流术在预防额颞部重症脑挫裂伤后并发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05~2005-05行手术救治的GCS3~8分额颞部重型脑挫裂伤260例。其中A组170例,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手术+腰穿置管持续引流;B组90例,单纯额部或颞部骨瓣开颅手术。结果A组患者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且病死率和致残率亦明显低于B组,二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腰穿置管引流术可降低重症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6例迟发性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随访期为1~5年,综合头颅CT、MRI、术后症状改善及并发症评价其预后。结果26例患者中,25例症状得到改善.22例明显改善。本组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术后少量硬膜下血肿1例,少量硬膜下积液1例,未作特殊处理,保守治疗后吸收,1例术后半年分流管堵塞,行分流管调整术后缓解。此外,1例患者术后症状无改善。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积水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