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儿胃膀胱扩大成形术刘国华,等。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3):151采用胃膀胱扩大成形术,用于小儿下尿路再建以保护上尿路,控制尿失禁并评价其疗效。3例女性患儿(平均年龄9岁)行带血管蒂胃组织片膀胱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8个月至2年。3例患儿膀胱...  相似文献   

2.
马晋  阮浩然  董文瑞  廖凯  范地兵  母绍琼 《四川医学》2005,26(10):1183-1184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后替代膀胱的方法.方法 13例膀胱癌作全膀胱切除,1例先天性膀胱外翻作输尿管开口周围的外翻膀胱切除.切下胃窦部保留胃网膜右血管下移至盆腔,与膀胱颈作吻合.作Billroth 1式胃肠道重建.结果 13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7d死于急性肾衰竭,13例患者移置的胃代膀胱均存活,储尿和排尿能力良好.结论胃扩大膀胱优于肠代膀胱.  相似文献   

3.
目的楔形胃代膀胱术与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根治膀胱癌的远期功能评价与并发症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8~2008年159例膀胱癌根治原位新膀胱患者临床资料,其中83例行楔形胃代膀胱术(胃代膀胱组),76例行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结肠代膀胱组),比较两组患者新膀胱远期贮尿功能和远期排尿功能,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结肠代膀胱组患者新膀胱远期贮尿功能优于胃代膀胱组(P<0.05),胃代膀胱组新膀胱远期排尿功能优于结肠代膀胱组(P<0.05),胃代膀胱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结肠代膀胱组(P<0.05)。结论楔形胃代膀胱术储尿功能较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稍差,但排尿功能参数更接近于生理膀胱,远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采用带血管蒂下半胃代膀胱实验研究,其目的是探讨下半胃代膀胱能否克服肠代膀胱的缺点,达到生理学要求。通过13只犬实验结果表明,下半胃膀胱基本克服了肠代膀胱的缺点,下半胃膀胱容量正常,排尿符合生理要求。未发生电解质紊乱、上行性尿路感染,残余尿少,无肾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
李在山 《新疆医学》2011,41(5):57-61
外科手术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主要手段,食管外科手术中最核心的部分并不是肿瘤的切除,而是病变食管切除后食管的重建,食管重建常用的替代器官有胃、空肠和结肠,其中胃的使用率最高,但传统的全胃代食管进行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方法存在术后胃潴留、胃扩张而影响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等缺点,而管状胃成形术重建后的上消化道更符合生理和解剖,更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胸外科医师应用管状胃作为替代物进行食管重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管状胃的相关内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附加幽门成形术在胃上部癌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6例胃上部癌患者分成两组,A组(30例)行近端胃切除附加幽门成形术;B组(26例)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4 d、1个月、3个月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和体重变化;术后3个月残胃与"代胃"的容量及钡剂排空时间;术后6个月残胃与"代胃"的吻合口炎及反流情况。结果 A组在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和体重变化方面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残胃与"代胃"的容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0.0±30.0)m L vs(110.0±25.0)m L,P0.05)]。A组残胃与"代胃"的钡剂排空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0.5)h vs(1.2±0.3)h,P0.05)]。两组术后6个月吻合口炎及反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附加幽门成形术是胃上部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一种较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食管重建手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报告采用吻合口纵切横缝加胃体、吻合口减张成形术治疗该类手术吻合口狭窄患者12例,效果显著,作者认为:吻合口纵切横缝加胃体,吻合口减张成形术是治疗食管重建手术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回肠折叠包埋式输尿管抗返流在低压回肠代膀胱术中的应用孟凡学,周荣祥,迟玉友,燕东亮,尹洪山(滨州市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滨州市256603)关键词膀胱肿瘤,癌,尿路分流术,输尿管,回肠,低压回肠代膀胱术,膀胱低压回肠代膀胱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尿路重建手术。为...  相似文献   

9.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体会李家秋杨超群(四川南充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对膀胱癌患者,以往多采用膀胱全切胃代膀胱术[1],施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国内文献尚少见报导。我科1996年9月至1997年4月成功实施了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5例。本术是膀胱全切...  相似文献   

10.
浸润性膀胱癌或范围较大分散多发性浅表性肿瘤,不宜局部切除,目前采用的低压可控性回、结肠代膀胱手术,是做膀胱全切除后重建膀胱的一种改良办法,具有两便不改道,控制排尿、膀胱容量大压力低可避免尿液逆流致感染等优点,容易为患者接受。我院自1993年4月先后为两例患者施行此手术,获得成功,现将这2例手术手术期的配合及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病历简介例1:患者男性64岁,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半年,膀胱镜显示:膀胱左侧壁浸润性癌。例2:患者男性76岁,系膀胱肿瘤术后复发者,膀胱镜显示;膀胱内多发性肿瘤。2手术期配合的护理2.1术前…  相似文献   

11.
膀胱粘膜代尿道Ⅰ期成形术的护理体会吴银花(广西柳州地区三江县医院三江县545500)关键词尿道成形术;膀胱;粘膜;护理先天性尿道下裂在泌尿外科中较为常见,其手术难度大,要求高,手术的成败除了手术技巧外,且与术后护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院外科于199...  相似文献   

12.
胃液对膀胱癌细胞系生长抑制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胃代膀胱术对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了胃液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系BIU 87的影响,并用稀盐酸、阿霉素、无药培养液作为对照,发现胃液在高浓度时对BIU 87有显著的杀伤、抑制作用,而在低浓度时对BIU 87有促进生长作用,从而为临床开展胃代膀胱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膀胱全切。重建可控性低压回肠代膀胱术是继Bricker回肠膀胱术后,治疗膀胱癌的新方法。我院1991~1996年共为6例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本文主要简述膀胱全切后重建可控性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膀胱肤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因病情需要,部分病人需行膀胱全切术,以往全膀胱切除术后,需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腹部终生佩带尿袋,给生治带来很大不便。我院开展的可控性低压回肠代膀胱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压力低、可自控排尿的优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  相似文献   

14.
胃膀胱成形术是膀胱全切除后利用胃幽门窦部行膀胱重建术,是一种理想和有效的替代膀胱的方法。自1991年5月起对8例膀胱癌患者行此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8例均为男性,年龄33~69岁,平均49.9岁。1例为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5.
膀胱肿瘤,严重的间质性膀胱炎,先天性膀胱疾患(如膀胱外翻等)及神经原性膀胱患者等,由于丧失膀胱或膀胱功能严重损伤,需要采用肠道代膀胱术。我们在Mainz回肠、盲肠膀胱术的基础上〔1〕,设计了经脐部阑尾造口回盲结肠代膀胱成形术,已完成两例,效果满意。现...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92~2003年共行全膀胱切除胃代膀胱术26例,随访4个月~7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胃代食管术在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采用胃代食管术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评价临床疗效。结果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其3年生存率为75%,5年生存率为40%。结论胃代食管术是治疗下咽及颈段食管癌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胃代膀胱术对膀胱肿瘤复发的影响,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了胃液对膀胱移植细胞癌细胞系BIU-87的影响,并用稀盐酸、阿霉素、无药培养液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9.
膀胱优全切,可控性回结肠膀眈成形术,可控性结肠代膀胱成形术,近年来已在国内逐渐开展。本术式的关键是利用回肠神代替膀眈或结肠代替膀眈,在病人体内贮存尿液,使患者腹部呈有病口.但不需安装贮尿器,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辞。1987年以来.我院泌尿外科为5例浸润性膀眈癌患者施行膀眈切除术.并行回结肠膀味成形术4例.结肠代膀眈成形术1例,木后均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巴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交谈.J”解其心理动态。并向其介绍与手术有关的知识.如手术的必要性和预期的效果.手术的特点、注意事项、术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胃管状成形术的术式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2003年4月-2008年5月实施以直线切割缝合器胃小弯侧切除,管状胃成形术33例替代食管治疗食管癌。结果33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少,愈合良好。结论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形胃一种安全、实用,术后并发症较之全胃代食管对生理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