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幕上深部位脑出血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最常见类型,致残率、病死率较高。钻颅抽吸引流,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准确地选择钻颅点、钻颅方向及置管深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作者应用自行研制的快速定向钻颅仪治疗高血压性幕上深部位脑出血,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常发生在幕上基底核、丘脑部位,二者均为脑内重要功能核团,这两个部位的出血致残、致死率较高。丘脑、基底核出血位置较深在,开颅手术即使可清除血肿,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亦较大。经皮钻颅置管引流因操作简单、减压迅速有效、手术创伤小,近年已普遍应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我们应用钻颅定向仪钻颅置管抽吸引流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内血肿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T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法治疗双侧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侧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取CT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病死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法治疗双侧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单方便,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李燕敏  王新玲 《山东医药》2005,45(18):83-84
1997年6月至2004年3月,我们采用CT引导下早期锥颅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3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硬通道微创锥颅置管术治疗脑出血时,穿刺路径与脑动脉血管网构筑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对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在福建省晋江市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脑出血患者行简易立体定向电驱动锥颅置管术治疗,术后待血肿引流量>90%后,拔管前行脑血管造影成像(CTA),以了解穿刺针及血肿穿刺路径与脑动脉血管网构筑的关系。结果 对所有脑出血患者在微创锥颅置管术后CTA分析发现,穿刺针在穿刺血肿靶点的路径中均可安全滑过相关颅脑动脉,标点穿刺针位置准确;未见置管及引流过程中穿刺针明显损伤,相关重要脑动脉血管引流效果好。患者术后恢复快,预后良好率达到61.67%。结论 硬通道微创锥颅置管术及术后引流过程中,穿刺针不易损伤脑动脉血管网,穿刺路径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骨窗开颅与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治疗(试验组)和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每组40例。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后恢复良好率是77.50%,对照组术后恢复良好率是72.50%,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χ~2=2.53,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治疗与小骨窗开颅相比,二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率并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操作及并发症方面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治疗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分析血肿部位、体积、大小、手术死亡相关因素及其术后疗效等。方法应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置管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注入尿激酶。结果术后1月内良好率及轻残率分别为25.2%和29.8%,死亡率9.3%,2.44例随访2个月至7年,良好率及轻残率分别为39.3%和27.9%,死亡率12.3%。结论立体定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能使本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死残率显著下降。认为立体定向技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开颅手术创伤较大,致死致残率高,我们经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机器臂抽吸血肿置管尿激酶引流微创治疗脑深部出血2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侧脑室置管引流、注射尿激酶溶解加腰穿脑脊液灌洗治疗脑出血脑室铸型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脑出血病人均椎颅侧脑室置管引流注射尿激酶溶解加腰穿脑脊液灌洗。结果26例中2例死亡,24例存活,并不同程度地恢复了生活能力。结论侧脑室引流注射尿激酶溶解加腰穿脑脊液灌洗是治疗脑出血脑室铸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颅脑CT定位,行锥颅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或加行一侧侧脑室引流术治疗18例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结果治愈11例,好转3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行锥颅抽吸血肿腔引流术,能明显提高重症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生存率及促进功能恢复,该疗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细针穿刺创伤小,不受年龄及重要脏器功能限制,可在局麻下完成,便于病房床边紧急手术抢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1.
在神经内、外科经常要进行脑组织活检,脑出血、脑脓肿、脑囊性肿瘤的穿刺引流,侧脑室的穿刺引流或置管分流术。这些都需要有脑立体定向技术的支持,特别是在脑出血微创穿刺手术时,由于出血大都位于基底节区,血肿的前后、左右径大,而层面小,而且外侧是侧裂池。穿刺最好以一定的角度避开侧裂池的血管。下面我们就以脑出血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技术为例,介绍一种简易的颅内穿刺定位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79例,并与同期采用传统颞部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比较.于手术后7、14及30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脑疝、再出血、脑积液等并发症及死亡率的观察比较.结果 术后14及30 d,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术后30 d,观察组总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经额后部入路锥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作为一种全新微创手术方式,其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颞部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经CT定位实施立体定向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8例。术后早期死亡17例,再出血13例(均发生在术后24h以内)。术后6个月随访106例,恢复良好45例。立体定向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愈后,术前证实有出血倾向者慎行该疗法。  相似文献   

14.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至2003年,我院神经外科对13例单病灶出血量15ml以上的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cute multiple cerebral hemorrhage,AMCH)患者,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内置管抽吸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高血压脑出血(HICH)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的预后效果优劣并未得出明确结论,临床上对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术式选择等均存在一定争议〔1〕。本文对比分析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显微清除术和钻颅置管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HICH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并与同期采用保守治疗的35例病人(对照组)进行比较.根据出血量将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分为两个亚组,出血量50 mL~80 mL者分别为Ia组和Ⅰb组,出血量>80 mL者分别为Ⅱa组与Ⅱb组,治疗组用改制的上面有可调节钻入深度的限位器的钻头,钻穿颅骨,置入硅胶管抽吸部分血肿后,接引流.对照组保守治疗则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改良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引流治疗出血量在50 mL~80 mL(Ⅰa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治疗(Ⅰb组)病人.用于治疗出血量>80 mL病人,疗效评定显著进步和进步的病人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微创钻颅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方法简单、费用低,术后血肿扩大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以来 ,我院应用膀胱穿刺造瘘套管针代替 PTCD导管引流治疗腹腔内脓肿 47例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腹腔内脓肿 47例 ,男 19例 ,女 18例 ,年龄 9~ 6 7岁 ,平均 5 1岁。肝脓肿 2 4例 ,术后并发腹腔脓肿 14例 ,其它原因引起的腹腔内脓肿 9例。多发脓肿 3例 ,最多 1例达 4处脓肿。 47例共穿刺置管 5 2条 ,其中置管 1条 44例 ,置管 2条 2例 ,置管 4条 1例。方法 :经 B超定位后 ,明确脓肿位置 ,并测量脓肿大小依此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和深度。随后在穿刺点施以局麻 ,试穿成功后 ,切开皮肤约 8m m,按预定方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排空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排空手术患者108例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术后再出血分为术后再出血组20例与无术后再出血组8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排空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史、血肿大小、血肿范围、脑组织移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降颅压药物应用、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BMI、合并糖尿病、IL-6水平和合并冠心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史、血肿大小、血肿范围、脑组织移位、GCS评分和降颅压药物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血肿大小、血肿范围、脑组织移位、GCS评分和降颅压药物应用为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并发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排空术后再出血影响因素较多,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接受PICC置管期间,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接收患者时间段介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间,随机开展规范的分组操作。对照组针对所纳入的4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所纳入的4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指标检测值等指标情况与对照组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病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PICC置管操作期间,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其一次性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明显提升,置管时间明显延长,并发症风险较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老年病人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省老年病医院接受TIAP植入的204例老年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植入方式不同,将病人分为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定位组(A组,n=133)和常规体表定位穿刺联合X线定位组(B组,n=71),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计划外取港情况。结果 2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9.2%和91.5%,A组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77%(9例)和3.01%(4例),B组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8%(24例)和23.94%(17例),2组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组计划外取港率分别为2.26%(3例)和11.27%(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联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有利于提高输液港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使用寿命,在老年肿瘤病人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