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读过1957年4月号“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刊载梁少甫老先生发表的“对于伤寒温病之辨惑及金元四大家著作的看法”一文,发生了一些感想。梁老先生推崇吴鞠通温病条辨的著作,这完全是正确的。可是,他认为不能执治伤寒之法以治温病的看法,这简直是发展到寒温对立,冰炭不相容的一种看法了,我是难于同意的。考当时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也是渊源于仲师“伤寒论”太阳温病的条文。仲师指出温病不可误汗,实际上已说明不可用辛温发汗,而当用清法。吴氏根据仲师伤寒论清法中白虎汤、竹叶石膏汤、麻杏石甘汤等方的精神因而创立银翘散与桑菊饮等辛凉清温的疗法。他说:“温病初起于手太阴,到了中焦,也在阳明胃  相似文献   

2.
伤寒与温病     
读本刊四期“对于伤寒温病之辨惑及金元四大家著作的看法”后,觉得梁老先生以耄耋之年,对伤寒和温病提供了几十年来的心得和个人意见,这种好学不俗,刻苦钻研的精神,是值得钦佩的。惟我对推崇吴氏的著作,“在不能执伤寒法以治温病”的见解,有些不同意见,略述如下。素问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是说明一切  相似文献   

3.
(一) 祖国医学对于热性病症的认识很早,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古代对急性发热病症统称之为“伤寒”(广义的);从病因、症状的分类,又有各种热性病的病名,如温病和伤寒(狭义的)等等。病名是一个概念性的名词,中医病名更具有概括的意义。“温病”虽然在难经中属于广义伤寒下的一种病症,但从历代温病学说的发展来看,同样地,它也是包含很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就载  相似文献   

4.
读上海中医药杂志本年四月号,梁少甫先生“对于伤寒温病之辨惑及金元四大家著作的看法”一文,先生以八旬高年,为了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尚能抖擞精神,提供不少宝贵材料,所谓“姜桂之性,愈老愈辛”,诚属难能可贵!又介绍了可读的伤寒善本,提示了养生的各种理论,使后进有所遵循,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可是原文中也有矫枉过正,脱离实际,含糊矛盾的地方,谨就管见所及,提出几点不同的意见于后,并希医界同道予以指正。作者认为伤寒与温病,迥然为两种不同之病,治伤寒法确不能用来治温病,应以叶桂的“温热论”,尤其是吴鞠通的“温病条辨”,  相似文献   

5.
先父名老中医时逸人(1896~1966)在沪上行医十余载,擅长内科、妇科、儿科。毕生主张汇通中西医学理论,融贯古方今方,俾切合临床实用为目的。融伤寒温病于一炉先父主张伤寒与温病应当统一起来研究,因为两者的受病来源、发病经过,大抵相同;但不同意“伤寒就是温病,温病就是伤寒之说”,认为其中几微之间,仍有详细辨别之必要。1928年先父在上海任教时,专授古今疫症,结合临床实践,于1930年出版了《中国时令病学》,探讨了时令病的病名,以融伤寒、温病于一炉。1933年又出版了《中国急性传染病学》,汇集整理了各种古代已经从伤寒、温病中独立出来的一些急性热病。两书合观,对中医热病学有一定贡献。伤寒与温病均论述了部分疫病。仲景曰:“太阳病,  相似文献   

6.
“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论是古代医家根据下法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应用规律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从古至今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都对这句话有所探讨,其中不乏有精辟论述者,然而尚未有医家对此论有过系统全面的阐释。笔者通过研究伤寒与温病学主要文献著作,沿着温病学的发展历史,分别从此论出现的源头、伤寒及温病下法析疑三个方面探讨“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深层含义,认为伤寒、温病下法并没有“迟”“早”之别,应该根据伤寒、温病各自病机发展阶段适时应用下法,医者若只将此论表面意思奉为圭臬,临证不能圆通,便会辨证不明而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有许多病名、证名、症名,与目前临床中现代医学的病名相同,但其含义则截然不同,学习时必须搞清楚,以免混淆。一、伤寒“伤寒”这一名称,在古代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之总称,即《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  相似文献   

8.
<正> 在“寒”、“温”之争的历史上,人们对使用下法也有过分别.如清·戴北山说:“温病下法,亦与伤寒不同: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待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把急性热病中应用下法的目的和时机,划了个深深的鸿沟,使之成为对立的两个天地.这种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弄清是非,今将《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三书中有关承气汤证的论述,作一比较,以见伤寒和温病在使用下法的原则上有无区别.  相似文献   

9.
伤寒与温病都是外感病,其辨证论治的理论同出一源,但在祖国医学史上,尊崇伤寒学说或温病学说的医家却形成了两大学派,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治伤寒之法可以统治温病;而温病学派则认为伤寒与温病是寒、温异气,截然不同,治伤寒之法不可混治温病。温病学派反对伤寒学派最突出者,是元末王安道,他首先把温病的名称、治法、发病机制与伤寒截然分开。指出:“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不可正乎。”又  相似文献   

10.
回溯上古,伤寒本为热病,热病便归温病,温病即是伤寒。一一细研内、难、伤寒诸经自晓其义。然而,数百年来,寒温之争聚讼纷纭,相互抨击,各鸣门户,神乎其神,玄而又玄。或曰:寒温冰炭各自有别;或曰:古今时异辨治当殊;……直致判若泾渭,悬隔霄壤。此委实无稽之谈,大可不必也。读者只需将伤寒,温病辈病证稍聚类,略探原委辄昭然矣。近时,许多医家纷纷提出"伤寒温病应为一体"之论,剖今追昔,博引旁证,力纠中医理论界之宿弊,对我启迪颇大。揭示于我们,中医理论未固封于汉代,亦未受明清徘徊之扰,而是要承起  相似文献   

11.
泻下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泻下药性多峻猛,用之不当可导致不良后果。《伤寒论》与《温病条辨》均记载了泻下法,且为临床广泛使用。在此,对两者的不同略作讨论,与同道共同探讨。1 病因病机不同伤寒(指狭义伤寒)与温病,是外感病中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即它们的基本矛盾是不同的:寒邪伤阳是伤寒的基本矛盾,而热邪伤阴是温病的基本矛盾。所以中医治疗伤寒,使用汗、下法时固守“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的原则,以辛温苦寒直折其邪,此系服从于伤寒伤阳的基本矛盾而设;治疗温病时,则“泻阳之有余,实其阴以补其不足”,有忌汗、忌利…  相似文献   

12.
对溫病与伤寒的看法温病创始千金刘元素,但能成为一种專門系統的学说,则始自清代吳鞠通的温病条辨。温病与伤寒,名称虽然不同,但是它們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例如温病的“护胃”“宣白”“導赤”“牛黄”等承气湯,原是在防寒論的承气湯基礎上而增减的,又在麻子仁丸的基礎上創造了增液汤及增液承气湯。其他如上焦所用白虎湯、瓜蒂散等,中焦所用梔子豉汤、五苓散等,下焦用的白头翁湯、抵当湯等,也都是仲景用以治伤寒的方剂。  相似文献   

13.
《温病条辨》妙用桂枝汤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第一方使用桂枝汤,被后世医家所质疑,认为温病的治疗,温者凉之是最起码的常识。而他却把第一方列为桂枝汤,明显违反了治疗原则,伤寒与温病是一对矛盾范畴,风温与中风病证不同,哪能在风温初起使用桂枝汤,伤寒与温病的辨证不能简单地以恶风寒与否作为辨证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清·杨栗山著《伤寒温疫条辨》,论治温病诸方。杨氏认为,仲景虽然指出“伤寒”、“温病”之不同,但在论治时则重“伤寒”而略“温病”,因此使后世医家只知治伤寒而亦略于温病。直至金、元时代,刘河间始则极力反对以辛温治疗伤寒,创双解、凉膈等寒凉方剂,为外感热病之治疗另辟了蹊径;元末明初之王安道提出伤寒“治以辛温解  相似文献   

15.
读本刊1958年7月号黄耀人先生关于“温病条辨第一方用桂枝汤的一些意见”之后,个人有点不同看法,特发表意见如下,请同志们指正! 吴氏温病条辨,总结了清代以前的温病学说,发挥了叶氏“须究三焦”与“辨卫气营血”的倡议,诚如黄同志所说:“实为清代温病学派中最完善、有系统、较科学的论著。”我们知道,任何著作,不可能完美无缺,当然有某些不能令人满意的部分,但吴氏温病条辨的缺点,我认为不在“第一方的桂枝汤”,而在它的全  相似文献   

16.
评吴鞠通     
吴瑭(1758—1836),“乾嘉之间游京师有名,学本于桂(叶桂),以桂立论甚简,著《温病条辨》,以畅其义’(《清史稿》)。此言确然。其著《温病条辨》以三焦分病部属,此源于天士“伤寒分六经,温病当分三焦”之说;其说温病自上而下,亦实由叶氏“温邪上受”而来,故其学术思想主要是继承叶天士。其著书之意,实为专论治温而写,过去医家每将伤寒、  相似文献   

17.
中医病名诊断是临床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到能否准确地辨证用药,能否客观地反映病情的轻重变化及疾病预后,能否进一步总结提高中医药疗效及诊治疾病的规律.有人认为“中医辨证就是中医诊断”,或认为“中医病名诊断简单,易于判定”.上述看法显然是误解,中医病名诊断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其不同含义.对某些病情复杂的病人,作出准确、完整的病名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近来,看到有的中医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中,出现了对于规律概念的滥用现象,使笔者联想到一些中医教材在伤寒、温病传变规律的提法上也有类似情况。如有的中医教材认为:循经传、越经传、直中、阴病转阳都分别是伤寒传变的“一个规律”,这四者的总合又是伤寒“传变的一般规律”,有的则认为“伤寒六经传经的一般规律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顺次而传。”对于温病,不少教材则把病情按卫气营血的次序发展叫作传变的“通常规律”或“一般规律”,反之则视为“不按通常规律发展”或“传变规律不是固定不变的”等等。我以为,上述关于伤寒、温病传变规律的提法是  相似文献   

19.
<正> 温热顾阴的涵义温热顾阴是中医治疗温热病的大法。温热病致病因素是热邪,与伤寒致病因素迥然不同。温热顾阴,与伤寒顾阳相对而言。喻嘉言说:“寒病之伤人十之三,温病之伤人十之七……缘真阴为热邪久耗,无以制亢阳,而燎原不熄也。以故病温之人,邪退而阴气犹存一线者,方可得生……总当回护阴之根底……兹特提出手眼,以印证先人之法则”。以后叶天士更具体的说:“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朱武曹说:“伤寒必当救阳,温病必  相似文献   

20.
湿温病多发于长夏初秋之季,与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颇为相似,湿温病的治疗历有禁“汗、下、润”之说,对于“禁下”仲景早有“湿家下之,额上汗微喘,小便利者死”的论述,吴鞠通更强调“湿温下之则洞泄”认为“湿气弥漫,本无形质,以重浊药治之,愈治愈坏。”自此以后湿温禁下列为戒观,后人毫不敢轻越雷池半步,特别在病初更是严禁用下,因而影响了中医治疗湿温病的疗效。我们认为前人所论固有一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