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脑内KCNJ4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亚单位基因KCNJ4 mRNA及其编码的蛋白产物Kir2.3在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和急性脑外伤患者脑内的表达差异,从分子水平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12例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手术切除的颞叶组织,10例急性脑外伤患者相应部位颞叶组织,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蛋白印迹检测(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间KCNJ4 mRNA(KCNJ4 mRNA/β-actin)与Kir2.3通道蛋白(Kir2.3/β-actin)的表达.结果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与脑外伤患者比较,颞叶组织KCNJ4 mRNA(0.438±0.178)及Kir2.3通道蛋白(0.063)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CNJ4 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及其编码产物Kir2.3通道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是难治性颞叶癫癎发生发展的重要的分子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颞叶癫(癎)(TEE)大鼠致(癎)后不同时点海马组织中内向整流钾通道(Kir)2.3亚单位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及通道特异性开放剂替尼达普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Kir2.3通道与TLE发病机制的关系,并为临床应用钾通道开放剂作为抗癫(癎)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匹罗卡品诱导大鼠产生癫(癎)持续状态(SE),持续观察2周,成模为慢性TLE大鼠.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及致(癎)组大鼠SE终止后0、6、72 h和2周后海马组织中Kit2.3通道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趋势;随后以慢性期2周作为观察时间点,检测替尼达普对大鼠海马Kir2.3通道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致(癎)组SE终止后0、6、72 h和2周时Kir2.3 mRNA/β-actin比值分别为0.080±0.030、0.103±0.045、0.164±0.026、0.132±0.024和0.011±0.008(F:23.684,P<0.01);各时间点Kir2.3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比值分别为0.305±0.030、0.263±0.028、0.767±0.167、0.498±0.077和0.176±0.026(F=44.183,P<0.05),其表达呈现急性期增高、慢性期明显降低的动态变化趋势.在慢性期,替尼达普给药组大鼠Kir2.3 mRNA/β-actin与Kir2.3蛋白/GAPDH比值分别为0.021±0.006和0.636±0.140,与未给药组相比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216、47.355,P<0.05、0.01).结论 Kir2.3通道mRNA和蛋白在慢性期表达下调,可能是难治性癫(癎)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替尼达普通过增加Kir2.3通道的表达,最终可能减少(癎)样放电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癎)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7年2月我科手术治疗的72例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按我国谭氏标准,满意:59例;显著改善:2例;良好:3例;效差:2例;无改善:5例;死亡:1例.结论 手术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癎)疗效确切可靠,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颞叶癫(癎)大鼠海马组织中miRNA分子表达谱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相关miRNA在颞叶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对同一父系和母系的子代大鼠,利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化学诱导方法制备慢性颞叶癫(癎)大鼠模型.分别提取1只正常和3只颞叶癫(癎)大鼠海马组织的miRNA,采用高通量的miRNA微阵列芯片杂交,筛选颞叶癫(癎)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内源性miRNA.结果 在大鼠海马组织中共检测到125个miRNA基因.与正常大鼠相比,颞叶癫(癎)大鼠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有23个,其中有5个miRNA下调,18个miRNA上调.结论 与正常大鼠相比,颞叶癫(癎)大鼠海马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分子,差异表达的miRNA分子可能参与癫(癎)的发病过程,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4"字征在颞叶内侧癫(癎)(MTLE)致(癎)源定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3例确诊为MTLE并行手术治疗和术后长期随诊(≥4年)无发作的患者术前发作录像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重点关注54次继发性全面强直.阵挛发作(sGTC)出现的"4"字征与致(癎)源侧别的关系.结果 在33例MTLE患者的共54次sGTC中,有10例(30%)患者的23次(43%)sGTC出现了"4"字征,所有"4"字征的上肢伸直侧均位于致(癎)源(切除侧)的对侧.结论 在本组MTLE患者中,尽管"4"字征的发生率低,但有较高的致(癎)源定侧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难治性癫(癎)患者手术切除的颞叶脑组织中GFAP表达的变化,以探讨颞叶癫(癎)的发病机制.方法 以12例难治性癫(癎)患者为实验组,2例意外死亡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组颞叶脑组织中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颞叶GFAP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参与了癫(癎)发生的病理过程,GFAP的表达上调可能是难治性癫(癎)发病的分子学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轴突导向因子EphrinA2在难治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探讨颞叶癫(癎)的发病机制.方法 难治性癫(癎)患者(实验组)颞叶标本12例,正常(对照组)颞叶脑组织标本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phrinA2在患者颞叶和正常颞叶组织中表达变化.结果 癫(癎)患者颞叶组织细胞中EphrinA2呈阳性反应,细胞体积较对照组膨胀增大,细胞黄染,胞浆内为棕黄色的阳性反应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对照组细胞体积正常,胞浆为蓝色.实验组EphrinA2的OD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hrinA2参与了癫(癎)的病理生理过程,EphrinA2在癫(癎)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在颞叶癫(癎)患者轴突出芽和突触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8.
认知障碍在癫癎患者中是常见的现象[1],癫癎的群体化研究表明癫癎患者的认知障碍高达30%~40%,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助手减少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多种无创性定位手段在颞叶内侧癫(癎)患者术前癫(癎)灶定位中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间在我院行前颞叶内侧切除,随访1年以上,预后为Engle I级的40例患者,回顾性地总结这组病例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发作症状、头颅MRI、发作问期SPECT所提供的定侧定位信息,分析其在癫疴灶定位中的价值.结果 (1)发作间期颞前尖波:出现单侧独立尖波者37例(92.5%),其中35例(94.6%)与癫(癎)灶侧别相符;(2)发作期脑电图:32例获取了发作期脑电图,26例(81.2%)的发作期脑电图可提供定侧信息,其中25例(96.2%)与癫(癎)灶的侧别相符;(3)发作症状:23例(57.5%)患者的发作症状可以提供癫(癎)灶侧别信息,其中19例(82.6%)提供的侧别信息与癫(癎)灶侧别一致;(4)头颅MRI:38例(95.0%)头颅MRI提示一侧海马及颞叶的信号或结构异常,其中37例(97.4%)与癫(癎)灶侧别相符;(5)发作间期SPECT:23例患者行同位素检查,22例(95.7%)可提供癫(癎)灶侧别信息,其中18例(81.8%)与癫(癎)灶侧别相符.结论 颞叶内侧癫(癎)术前无创性定位定侧方法中,提供定侧信息比较敏感的方法依次为SPECT、MRI、发作问期脑电图、发作期脑电图和发作症状,而定侧信息可靠性的高低依次为头颅MRI、发作期脑电图、发作间期脑电图、发作症状和SPECT.  相似文献   

10.
脑电刺激治疗为不适合手术的难治性癫(癎)病人提供了一种选择,主要包括脑深部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和闭合环路刺激.前两者主要通过调控丘脑-皮质通路来抑制皮质兴奋性,减少癫(癎)发作;后者通过早期预警触发刺激来抑制发作的传播扩散.本文就几种脑电刺激治疗的原理、方法、疗效和并发症等方面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小儿顽固性颞叶癫痫的临床病理学表现.方法 80例小儿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术后随访1-5年,根据Engel分级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切除组织病理学表现以单纯海马硬化(26例)、良性肿瘤(20例)、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10例)和海马硬化合并颞叶其他病变(9例)四大类型为主.癫痫发作控制结果提示EngelⅠ级58例,Ⅱ级11例,Ⅲ级6例,Ⅳ级5例.结论 小儿顽固性颞叶癫痫病理表现多样,以海马硬化、良性肿瘤和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最常见;颞叶切除疗效肯定;病理类型与手术效果之间的关系仍待更多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Vav3的表达,探讨其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形成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Vav3蛋白的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Vav3蛋白表达结果,并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发现Vav3蛋白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841,P〈0.015。实验组患者海马组中Vav3染色评分2分和3分占总体的76.93%(10/13),而在颞叶组中Vav3染色评分1分和2分占总体的64.71%(11/17),可见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海马组织较颞叶组织神经元中Vav3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Vav3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海马和颞叶脑组织中表达增强,提示其有可能参与了难治性颞叶癫痫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发作期录像脑电监测(IVEEG)在难治性非病变性颞叶癫痫(TLE)致痫源术前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对15例药物难治性TLE患者术前定位资料及术后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在行长时间IVEEG监测中均捕获到临床发作。在15例患者中,有13例IVEEG显示出一侧起源的局灶爆发性节律性电活动,该放电侧均与最终切除侧相一致,且有11例患者术后效果较好。结论 IVEEG监测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发作类型,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大多数难治性非病变性TLE患者可提供较可靠的致痫源定侧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颞叶癫痫对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vent-based prospective memory,EBPM)和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ime-based prospective memory,TBPM)的影响,验证颞叶参与前瞻性记忆的神经机制假说.方法 采用McDaniel等建立的前瞻性记忆神经心理学试验方法,测试62例颞叶癫痫患者(33例服用抗癫痫药物和29例未服用药物,颞叶癫痫组)和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EBPM和TBPM.结果 颞叶癫痫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数字广度测试(DS)、词汇流畅性测试(VFT)的成绩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MMSE、VF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 EBPM测试(6.83±1.34)分,TBPM测试(5.00±1.70)分]相比,颢叶癫痫组的EBPM测试[(3.95±2.77)分]和TBPM测试[(3.08±2.42)分]的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2、4.39,均P<0.01),且TBPM测试得分均低于EBPM.其中服药和未服药两组间EBPM测试成绩[(3.82±2 70)、(4.10±2.9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P >0.05),两组间TBPM测试成绩[(2.55±2.20)、(3.69±2.55)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5).结论 颞叶癫痫患者存在前瞻性记忆损害,提示颞叶参与前瞻性记忆的神经机制过程;与EBPM相比,TBPM损害更明显,提示TBPM需要更多的自我发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深部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颞叶癫癎的疗效。方法对94例无明显病灶的颞叶癫癎病人采用深部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海马杏仁复合体热凝毁损术,术后随访癫癎控制效果。对其中27例行手术前后神经心理学检查,评价手术对脑功能的影响。结果80例获1~7年随访,其中发作完全消失47例(58.8%),减少75%以上18例(22.5%),减少50%~75%9例(11.2%),无变化6例(7.5%)。神经心理学检查表明手术前后智力、记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选择合理手术入路及术中应用深部电极取代以往的解剖学定位,达到理想有效的毁损范围,有助于提高颞叶癫癎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F-FDG-PET在颞叶癫痫灶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发作间期 18F-FDG-PET进行颞叶癫痫灶定位的方法,探讨发作间期18F-FDG-PET在颞叶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行 18F-FDG-PET检查、手术后随访效果达到 Engle Ⅰ级的82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 18F-FDG-PET在颞叶癫痫灶中定位敏感率和特异性进行分析,并与脑电图监测和MRI进行比较.结果 发作间期 18F-FDG-PET检查中癫痫灶表现为低代谢灶,其中68例位于癫痫灶侧颞叶或以颞叶为主合并其它区域,9例位于癫痫灶侧颞叶以外,5例未见低代谢灶.18F-FDG-PET对癫痫灶定位诊断准确率为82.9%(68/82),显著优于MRI和脑电图(P<0.05),且在MRI阴性和需要埋置电极进行脑电图检查定位的患者中分别有77.4%(41/53)和75%(15/20)可以达到准确的定位癫痫灶.病理阳性者18F-FDG-PET定位准确率显著高于病理阴性者(P<0.05).结论 18F-FDG-PET定位颞叶癫痫灶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特点,对MRl阴性和需要埋置电极进行检查的颞叶癫痫灶也有良好的定位价值,合理的应用还可能进一步提高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B受体亚单位(GABAB1R)在人类难治性颞叶癫癎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难治性颞叶癫癎患者手术切除海马标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blot)方法检测患者GABAB1R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与非癫癎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标本相比,难治性癫癎患者手术标本中GABAB1R mRNA(0.366±0.023)和蛋白(145.56±3.55)的表达均有上调(P<0.05).结论GABAB1R可能参与了人类难治性癫癎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