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卫中  吕波 《陕西中医》1995,16(11):501-502
从益气养阴、敛肺治喘,培土生金、健脾治喘,温肾填精、固肾治喘三方面论述了“喘生休耗气”的意义,指出:“喘生休耗气”是虚性喘证的治疗原则,肺气不敛、脾气不健、肾气不固是喘证反复发作的根本。喘证属肺气虚者宜收敛不宜宣散,宣散则更耗肺气;属脾气虚者宜温补不宜清降,清降则更耗脾气;属肾气虚者宜温固不宜寒凉,寒凉则更耗肾气。  相似文献   

2.
儿童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患,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明·戴元礼在《秘传证治要诀·卷六哮喘》中指出因有“宿根”,一般认为哮喘系邪实正虚,发作时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元代的朱丹溪就提出过“未发以扶正气为主”的缓解期治疗原则,后世基本以此为准则,不少医家认为,治疗哮喘其难不在止哮而在防哮,治哮必防哮,因此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尤其重要.现笔者对近10年儿童哮喘缓解期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舒  季光 《吉林中医药》2009,29(7):561-562
季光教授认为,哮喘病机复杂,缠绵难愈。首先应根据病程、病位及临床表现辨明虚实、寒热。治疗时明确主次,分期治疗,同时标本兼顾,做到“治实不忘其虚,补虚必顾其实”,通过调补脾肾、整体治疗,驱除病邪,扶助正气,以期根治。遣方用药时可禀承古方,明辨邪气性质,活用化裁,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4.
哮喘临床以呼吸急促,喉间痰鸣为特点。属于哮、喘病范畴,二者《医学正传》指出:“喘以气息言,哮以声响言”。由哮必兼喘,故一般习称哮喘,而喘来必兼哮。历代医家在实践中对其发病及治疗积累了宝贵经验,迄今为后人所用。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云:“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证治汇补·哮病》云:“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可见其病主要是内有伏痰被外邪所动,致肺气壅滞、痰气交阻而成。又如清·叶桂提出本病“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揭示了肺肾二脏司呼吸主摄纳功能失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医结合防治支气管哮喘的探讨沈自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可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即发作期和缓解期。中医对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并非其长处,收效不如西医药之迅捷;而对缓解期的治疗则是中医所擅长。远在明代就已提出“治喘咳不离乎肺,不只于肺”,“发时治肺,平时治...  相似文献   

6.
洪波 《吉林中医药》2001,21(6):17-17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病之一,简称哮喘,常常反复发作,难以迅速根治,有的甚至遗患终身。笔者就多年来对本病的临床治疗体会略抒管见如下。1 辨证论治1.1 发作期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多表现为实证或本虚标实之证。肺为清肃之赃而主气,以降为顺,上升为逆。痰浊内壅,肺气阻塞,奔迫上逆,发为喘促痰鸣。本着“既发时以攻邪为主”及“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采用平喘止咳化痰之法。 基本方:炙麻黄、杏仁、甘草、炙紫苏子、地龙、浙贝母、前胡、姜半夏。 加减:若见痰少而粘,咽红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者加生石膏…  相似文献   

7.
刘扬  史锁芳 《吉林中医药》2013,33(3):237-238
中西医防治哮喘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在缓解期的治疗上,完全符合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理论思想.处于哮喘缓解期的患者症状较轻,可如常人,病理性质常以本虚为主,或可兼夹邪实.故中医对此期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考虑哮喘缓解期中常见的病理因素,针对不同病情,通过内治、外治或者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手段,提升患者的正气,祛除体内“夙根”,力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武维屏教授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武维屏教授 ,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 30余载 ,治学严谨 ,学验俱丰 ,辨治肺系疾患尤具匠心 ,机圆法活。在支气管哮喘诊治方面 ,武教授认为 ,哮喘发作是正邪交争 ,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 ,病性总属本虚标实 ,强调风、痰、气、瘀、虚为哮喘发作的基本病机特点。治疗上擅以病机特点辨证施治 ,参以西医辨病治疗 ,疗效显著。现将其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介绍如下。1 风哮武教授认为 ,哮喘发作之诱因首推外感六淫 ,而风为六淫之长 ,故以风邪外袭诱发者最为多见。临床上哮喘多发病迅速 ,骤发骤止 ,反复发作 ,与风邪“善行而数变”特…  相似文献   

9.
眩晕一证,常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甚则不能站立、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其病机属虚者居多。《景岳全书·眩晕》曰:“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 本病的发生,属于虚者居多。如阴虚易肝风内动,气虚则清阳不展,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的发生。故治疗应以滋补肝肾、  相似文献   

10.
明辨虚实,治分急缓:一般而言。儿童以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多属实证。而缓解期多属虚证,故其治疗无非虚实两端。正如古人所云:“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姜先生认为:哮喘证有寒热虚实不同,治之先后方法各异,虚实中夹寒热,寒热中有虚实,治喘需分寒热虚实,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挫其势。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故急性发作期以祛邪治标,缓解期则以补虚治本以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方出《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其主要功能为和解少阳,是张仲景用治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证的著名方剂。笔者运用小柴胡汤方化裁,治疗哮喘定时性发作41例,效果颇为满意,兹报道如下,以求同道验证。临床资料:本组41例,男15例,女26例;年龄为15~78岁;病程为0.5~15年。发病特点均以夜半子时末至寅时初哮喘发作,移时即轻或停止。每次哮喘发作持续时间最短的1.5小时,最长的3小时。临床表现:哮喘伴胸闷气急,呼吸困难者35例;痰涎壅盛、喉中痰鸣27例;口干渴不欲饮23例;恶心呕吐或干呕32例;出虚汗,张口抬肩,鼻翼煽动,喘咳倚息不能平卧者13例;小便频数不利,或尿遗不禁15例;舌质淡,苔薄白而滑者13例;舌红无苔,有裂纹者14  相似文献   

12.
丽荣 《光明中医》2002,17(4):40-42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情较重的特点 ,为呼吸系统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 ,历代医家对本病进行了长期摸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代医家不断总结祖国医学经验 ,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 ,对本病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这里将近年来对本病的研究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方面哮喘发作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由多种因素作用于机体所致 ,目前除了传统理论论述外 ,又有了新的创立 ,而且也为哮喘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 1 肾虚为本 肾虚是哮喘发作的根本 ,沈自尹[1] 教授认为大多数哮喘患者表现为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13.
从正虚伏痰辨治小儿哮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反复发作性特点。中医学认为哮喘是由于脏腑亏虚,痰瘀留伏,外邪引发所致的本虚标实之证。正如《证治汇补》中所言  相似文献   

14.
胡克强 《中医研究》2001,14(1):54-54
近年来 ,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加强补肾、化瘀治疗哮喘 ,收到较好疗效。1 病因病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虚实兼杂症。由于宿痰内伏于肺 ,遇诱因如风、寒、暑、湿邪 ,饮食生冷海腥或恼怒气逆 ,劳倦等 ,使气机升降发生逆乱 ,触动肺中伏痰 ,则痰升气阻而发病。正如《症因脉治·哮喘病》所说 :“痰饮留伏 ,结成窠臼 ,潜伏于内 ,偶有七情之犯 ,饮食之伤 ,或外有时令之风寒 ,束其肌表 ,则哮喘之症作矣。”本证发作日久 ,多累及诸脏 ,使肺脾肾虚。肾气虚弱 ,则本虚难复 ,使病情缠绵难愈。因此 ,肾虚、血瘀在哮喘发作日久的患者中占有突出地位 ,…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的外治疗法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226001)姚石安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顽固性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患者多因禀赋亏虚,复感外邪而致病,属本虚标实之证。而预防本病的发作,“治未病”调动机体的抗病免疫力尤为必要,临床观察表明,外治用药的选择及辅以...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诊治支气管哮喘体会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医结合诊治支气管哮喘体会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州350003)林求诚三十多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已经总结过“发作期治肺,缓解期治肾”的治则。但支气管哮喘乃本虚标实之证,最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又有新的认识:发作期虽以邪实为主,但也有本虚的一面,尝...  相似文献   

17.
黎炳南教授治疗顽固性哮喘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世明 《新中医》1994,26(12):10-11
黎炳南教授治疗顽固性哮喘经验黎世明主题词哮喘/中医药疗法,黎炳南顽固性哮喘,指哮喘发作频繁,或发作持续,迭用中西药物难以缓解者。传统治疗方法,是以“发时治肺”,治标攻邪为主,临床分寒性、热性哮喘为治。黎炳南教授研究、治疗哮喘多年,认为顽固性哮喘病机复...  相似文献   

18.
哮喘是一种常见疾病,发作时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病情严重的哮喘患者甚至需要随身携带缓解哮喘的药物,以避免危险情况发生。哮喘多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临床发病率高,多与遗传、过敏等诸多因素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哮喘的病理基础为痰瘀伏肺,病机为风盛痰阻、气逆血瘀、正气亏虚。外风引动内邪是哮病发作的始动环节,痰瘀内伏为哮喘发病的主要夙根,气逆是哮喘发作的病机关键,正气亏虚是哮喘发病的内在条件。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王洋教授认为,该病患者多属于过敏性体质,外感风邪容易诱发哮喘。治疗选方上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模式,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将哮喘分为发作期、缓解期。根据该病不同时期的特点选取治疗基础方,再根据患者所表现的证候特点辨证选药,临床治疗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效果。文章结合案例介绍王洋教授治疗哮喘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14岁,学生。患“过敏性哮喘”5年,发作不分季节,以春夏季为甚,几乎每晚发作。发作时气紧,鼻塞,胸闷,须喷激素后可缓解。对花粉及鸡蛋、牛奶等多种食物过敏。查见患者形体适中,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诊断为喘证。中医辨证为肺肾气虚。治拟补益肺肾,纳气平喘。取天突、肺俞、肾俞、定喘。  相似文献   

20.
旋覆代赭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为治疗胃虚呕哕所设,其原文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第161条)。仲师原意,旨在治伤寒汗吐下解后余邪挟饮作痞之证。笔者根据旋覆代赭汤的药物组成及功效,将其运用于某些疑难顽症的治疗,获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兹举验案报告如下。1 过敏性哮喘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