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凤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47-1047
目的:总结全方位型腹部手术牵开器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情况及围术期护理,了解其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自2003年以来,有2880例病人使用全方位型腹部手术牵开器情况进行回顾。结果:全方位型腹部手术牵开器具有充分显露手术视野、安装简便和节省助手体力的优势。结论:手术室护士应熟悉全方位型腹部手术牵开器的性能与护理,更好地配合手术医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部切口裂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8年来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因素。结果 及结论切口裂开是多方面因素,其中切口感染、腹胀、缝合技术失误,缝合组织少,张力过大,均易发生切口裂开。黄疸、腹水、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可影响伤口愈合。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相关疾病的处理。可以有效防止腹部手术切口裂开,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433例患者切口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433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结果:433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5.08%,各类切口感染率以Ⅰ类切口最低,Ⅱ类切口次之,Ⅲ类切口最高(P<0.01);放置外科引流情况下手术感染率上升(P<0.01);手术时间长短对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切口分类、引流的放置与否、手术时间的长短等.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裂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1998年1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30例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裂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并对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腹部切口裂开多发生于手术后的7~9天或拆线后的1~2天,占腹部手术的0.18%,经重新缝合后有3例死亡,死亡率为1O%。结论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裂开与病人全身因素、切口因素及腹部因素有关。通过术前术后提高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减少感染,心理护理及降低腹内压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术后切口裂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赵伟  王春庆 《贵州医药》2007,31(10):891-891
腹部手术Ⅱ、Ⅲ类切口较多,术口污染机会大,术后切口感染率高.笔者在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切口周围封闭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早期未形成脓肿者2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妇产科腹部手术的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切口的解剖学特点。方法 100例进行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100例接受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中,76%的患者切口如期甲级愈合,出现切口不良反应的患者占24%。切口不良反应主要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贫血、围手术期对切口的处理等有关。结论 要注意对妇产科手术的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切口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7.
徐飞鹏  林琳  黄哲  黄先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26-2126,2128
目的 探讨切口保护套在腹部急症手术中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一种腹部急症手术保护套,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28例腹部急症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术中使用切口保护套对切口进行保护,选择之前术中未使用切口保护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使用切口保护套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部急症手术中应用切口保护套可显著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曹兴菊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72-2673
目的:探讨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年来针对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实施的护理.结果:通过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对切口进行的严密护理和康复指导,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结论:通过对本科100例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患者切口良好,均痊愈出院,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手术的风险,避免了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2月至2004年1月发生的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病例15例。结果及时清创,减张缝合,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13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重视对手术前、后危险因素的处理,正确运用缝合技术,可有效地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裂开。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力的广泛应用 ,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明显增多 ,特别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明显增多。1资料和方法1 1对象 :我院普外科从1998年~2003年近6年间进行的各种腹部手术 ,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病例共14例 ,其中男4例 ,女10例 ,年龄30~58岁 ,平均42 2岁。上腹部手术2例 ,下腹部手术12例 ,其中肥胖者13例 ,正常体型1例 ,手术过程中用电刀者13例 ,未用电刀者1例。1 2观察内容 :所有病人于手术后5~7天 ,在检查切口换药时或自诉切口敷料上有黄色渗液 ,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 ,按压切口边缘可发现皮下有少量或较多渗液 ,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就诊的50例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的主要因素是肥胖、贫血以及糖尿病等,因此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腹部手术脂肪液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切口理疗及清创换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减张清创缝合接负压吸引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切口愈合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皮下深层于前鞘的前面放置无菌橡胶管持续负压吸引的治疗方法,妇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治疗过程缩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腹部手术774例临床资料,分析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效果。结果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43例,发生率为5.56%。肥胖与非肥胖组以及术中使用电刀与不使用电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或P〈0.01);术后切12给予和未予红外线照射理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肥胖和术中使用电刀是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与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西力欣预防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腹部手术病人术前应用西力欣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同期住院进行腹部手术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前应用西力欣,对照组术前未用抗生素,术后观察切口甲,乙,丙级愈合率。结果:治疗组甲级愈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术前应用西力欣是预防老年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SSI)以及切口裂开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以及切口裂开患者90例,并进一步探索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预防和治疗对策。结果:年龄、皮下组织厚度、手术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年龄、营养、肥胖、术后咳嗽、糖尿病、SSI是切口裂开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是二者的共同影响因素,SSI是切口裂开的原因之一。结论:术前评估及充分准备,改善患者全身营养情况,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治疗基础疾病,可预防切口感染;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程度,降低腹压,避免危险因素,术后抗感染治疗,可有效预防切口裂开。  相似文献   

16.
腹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44-2145
目的:探讨腹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利弊。方法:对经腹部小切口与传统手术切口的病例作临床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两组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例数、恢复饮食时间、拆线时间等指标,腹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传统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少、愈合快、恢复早等优点。结论:腹部小切口胆囊切除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性手术。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总结临床防治经验。方法对本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所行的243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切口感染22例,切口感染率9.05%。结论抗生素使用、营养状况、缝合技术、电刀使用、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等与切口感染有关。合理使用抗生素、改善营养状况、注重术中细节、规范操作等是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降低切口感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12月经过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裂开的患者3例,对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切口裂开与患者的体质、手术操作、术后感染及围手术期护理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引起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进行有效防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行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感染的原因和相应的感染防治对策。方法 对行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抽样,选取286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切口感染程度、感染类型等,做好总结和观察。结果 286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有46例,感染率为16.1%,具体为:Ⅰ类手术患者的感染例数为6例,感染率为21.4%,Ⅱ类手术患者的感染例数为25例,感染率为12.6%,Ⅲ类手术患者的感染例数为15例,感染率为25.0%。急诊手术患者中感染例数为38例,感染率为35.2%,择期手术患者中感染例数为8例,感染率为4.5%。结论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直接影响到感染率的因素为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抗生素的使用、患者的手术环境等,针对患者的切口感染,医院需要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高抗感染意识,降低切口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420例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切口感染发生率,对腹部切口感染(观察组)与无腹部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可能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应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对其感染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2420例腹部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共40例(1.65%),观察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有基础疾病、急诊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夏季手术、手术时间、应用电刀高于对照组(P<0.05),是引起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在所难免,应积极预防以逐步降低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