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37-42周,先兆临产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80例,2组均行催产处理,其中观察组加用经阴道徒手旋转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矫正手法,比较2组生产结果。结果:观察组有58例经阴道分娩,占82.65;对照组仅19例经阴道分娩。2组比较,差异有意义(X^2=52.21,P<0.001)。结论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可降低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妊娠37—42周。先兆临产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行催产处理,其中观察组加用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胎背为脊前方位的矫正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卧位指导,即让产妇朝向胎背的对侧方向侧卧,比较两组生产结果。结果 观察组有35例经阴道分娩,占83.3%;对照组仅12例经阴道分娩,占25.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30.55,P〈0.01)。结论 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可降低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37~42周,先兆临产经B超检查证实为枕后位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80例.2组均行催产处理,其中观察组加用经阴道徒手旋转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矫正手法,比较2组生产结果.结果观察组有58例经阴道分娩,占82.6%;对照组仅19例经阴道分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2.21,P<0.001).结论活跃期施行徒手矫正持续性枕后位可降低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自美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3):254-255
持续性枕后位(POPP)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头枕骨不能转向前方,于分娩后期仍然位于母体骨盆后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者。持续性枕后位是最常见的异常头位分娩,占头位难产中的首位。降低POPP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我院选择进入活跃期后产程阻滞的POPP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及经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联合手法纠正枕后位,成功率达80%.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卧位徒手旋转法纠正胎儿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00例产程进入活跃晚期呈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经行侧卧位徒手旋转为枕前位及阴道分娩的情况。结果产妇先行侧卧位,继之手法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为枕前位,降低头位难产的剖宫产率,成功率达78%。结论侧卧位徒手旋转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可使胎背转向母体腹壁面,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使胎儿顺利娩出,可降低头位难产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52例胎方位呈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行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法,观察分析徒手转位成功率.结果:本组转至枕前位41例,失败11例,成功率为78.85%,且成功率与新生儿体重、头盆评分及四项评分等相关因素有关.结论:徒手旋转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可降低头位难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
持续性枕后位是头先露中一种常见的胎方位,占头位难产的首位,降低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4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及围产儿预后。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479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研究组)和随机抽取同期分娩479例枕前位(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情况及围产儿预后。结果①研究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参研究组产钳助产、剖宫产、静滴催产素,软产道损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研究组宫口扩张延缓、胎头下降延缓、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常见的头位异常,产程中及早发现,积极处理,部分枕横位及枕后位可机转为枕前位分娩,如处理不当,导致难产、母婴危险性增高,围产儿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性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0例持续性枕后位(枕后位组)和90例枕前位(枕前位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异常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枕后位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较枕前位组延长(P<0.01),产程异常发生率、阴道手术产率、剖宫产率及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枕前位组(P<0.05,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处理不当可使母婴并发症增加,及时正确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春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1):40-41
目的观察手转胎头纠正枕位异常的效果,探讨施术时机、手法、注意事项。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枕位异常者43例,采用手转胎头方法纠正。并设50例为对照组比较。结果手转胎头组43例成功37例,失败6例,成功率86%。两组结果提示,手转胎头组顺产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并发症无增加。结论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可有效纠正异常胎位,变难产为顺产,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持续性低补体血症的临床特点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76例SLE病人 ,C3 或C4 低于正常持续6个月或以上称持续性低补体血症 ,按SLEDAI活动积分增加6点或以上称复发 ,分析SLE持续性低补体血症的临床特点及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76例SLE病人中 ,共有28例(36.8%)存在持续性低补体血症,其发生与病人性别 ,年龄、确诊时SLEDAI积分 ,肾脏受累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等无关 ,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期间 ,28例中12例 (42.9% )有器官受累 ,而无持续性低补体血症的48例中 ,仅6例 (12.5% )有上述器官受累 ,p<0.01;共有26例SLE病人29例次复发 ,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有11例(37.9 %)出现14例次SLE复发 ,而无持续性低补体血症组有15例 (31.2 % )出现15例次SLE复发 ,p>0.05。结论 SLE病人出现持续性低补体血症期间 ,器官受累较多见 ,持续性低补体血不是预测SLE复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改变产妇体位矫正胎方位异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通过改变产妇体位以矫正胎方位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潜伏期经B超确诊为枕后位的初产妇1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5例.研究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同侧侧俯卧位,利用胎儿的重力,羊水的浮力,子宫间歇收缩时的合力作用,使胎头在下降时逐渐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娩出,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组有72例(84.71%)胎儿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经阴道娩出,剖宫产13例(15.29%).对照组经阴道娩出仅28例(22.94%),剖宫产57例(67.06%).2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研究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为308.2 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57.9 min.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为492.6 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105.8 min.2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在产程中指导产妇取同侧侧俯卧位来矫正胎头枕后位是将难产转变为顺产的有效方法,也是降低剖宫产率及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倪加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
目的比较两种体位安置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成人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传统组患者安置手术体位为截石位;改良组患者取平卧位,两侧髋关节外展,双下肢水平分开100~110°。记录体位调整15 min后的心率、无创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值、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随访术后24 h内不适主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无差异(P>0.05),气道峰值及24 h内不适主诉发生率传统组高于改良组(P<0.05)。结论改良组体位安置方便,术中手术野暴露满意,可以预防和减少传统手术体位引起的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常频机械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8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频通气等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0.5~2.0mg/(kg·次)鼻饲,1次/6h,直至撤机。结果治疗组肺动脉压力和肺动脉/体循环收缩压比值在治疗后逐步下降(P〈0.05);治疗后2组pa(O2)和氧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机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气胸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频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