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阻断与不阻断入肝血流肝癌切除术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阻断入肝血流和不阻断入肝血流两种方法行肝切除术.80例患者包含两组:A组为肝切除时阻断入肝血流(37例),B组肝切除时不阻断入肝血流(43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恢复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高于B组[(169.46±31.44)min vs.(150.23±20.38)min(P<0.05);(530.27±195.54)ml vs.(443.72±147.97)ml(P<0.05)];术后两周肝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术前水平,两组分别为62.2%(23/37)、90.1%(39/43)(P<0.05).结论 ①不阻断入肝血流比阻断入肝血流的肝切除术时间短,失血少.②不阻断入肝血流比阻断入肝血流的肝切除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中不同血流阻断方案的应用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接受肝切除的患者78例,依据血流阻断法分为3组,其中29例接受第一肝门阻断法为A组,22例接受半肝血流阻断术为B组,27例患者接受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为C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C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A组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3组在血流阻断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C组TBiL和ALT水平最低,ALB水平最高;A组TBiL和ALT水平最高,而ALB水平最低(P<0.05)。3组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种血流阻断方案在肝切除过程中各具特色,其中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更为安全、有效,更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对肝切除术失血量及肝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来我院行肝切除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对照组则采取传统Pringle肝血流阻断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肝功能情况展开统计与比较。结果经肝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5天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切除术中采取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可对患者的肝脏功能进行有效保护,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采用不阻断肝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肝门阻断组(阻断组)21例和不阻断肝门组(不阻断组)20例,阻断组术中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不阻断组术中不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不阻断组明显少于阻断组(P0.05)。两组术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d及7d阻断组TBIL、ALT均显著高于不阻断组,ALB显著低于不阻断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而不阻断组为5%,明显低于阻断组(P0.05)。结论采用不阻断肝门肝切除治疗肝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减少了对肝功能的影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阻断入肝血流行肝癌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分为两组:肝门阻断组28例,肝切除时阻断入肝血流;无阻断组34例,肝切除时不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中不阻断入肝血流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在肝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和Pringle术式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5d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其他手术基本情况。结果术后15d,观察组肝功能基本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但对照组与正常值存在较显著的差距;另外,两组手术时间和阻断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整体比较,观察组治疗方式更具优势(P<0.05)。结论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在治疗肝肿瘤中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温下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是目前在肝切除术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控制肝出血的方法,长时间的入肝血流阻断易引起术后严重的肝功能不全甚至肝功能衰竭。如何合理选择肝血流阻断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我科自2006年3月以来,对28例肝癌伴有肝硬变的病例采取半肝血流阻断行肝癌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淦勤  邢时龙  曾掌 《江西医药》2021,56(7):971-974,1008
目的 探讨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从2017年5月-2021年5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解剖性切除术的患者中筛选出4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肝血流阻断带的不同分为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组为实验组(23例)与传统肝门阻断带组为观察组(20例).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术中CVP、肝门阻断次数、切肝时间、出血量、输血比例、术后胆漏、肛门通气时间、腹腔出血、术后ALT、TBIL、Hb、乳酸值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应用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患者在肝门阻断所需总费用(8.0±0元VS 502.9±92.25元)、肝门阻断及松阻断总时间(2.85±0.57min VS 11.4±2.35min)指标上明显低于传统肝门阻断带患者.此外使用嵌入式肝门阻断带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平均值较传统肝门阻断带减少约2563元(44377.17±2258.28元VS 46940.40±1732.98元).结论 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能够安全、有效、简便的实现入肝血流的阻断,利于术中出血的控制、缩短手术时间.此外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取材更方便、制作更简单、肝门阻断更省钱省时省力,有利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淦勤  邢时龙  曾掌 《江西医药》2021,56(7):971-974,1008
目的 探讨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从2017年5月-2021年5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解剖性切除术的患者中筛选出4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肝血流阻断带的不同分为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组为实验组(23例)与传统肝门阻断带组为观察组(20例).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术中CVP、肝门阻断次数、切肝时间、出血量、输血比例、术后胆漏、肛门通气时间、腹腔出血、术后ALT、TBIL、Hb、乳酸值等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应用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患者在肝门阻断所需总费用(8.0±0元VS 502.9±92.25元)、肝门阻断及松阻断总时间(2.85±0.57min VS 11.4±2.35min)指标上明显低于传统肝门阻断带患者.此外使用嵌入式肝门阻断带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平均值较传统肝门阻断带减少约2563元(44377.17±2258.28元VS 46940.40±1732.98元).结论 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能够安全、有效、简便的实现入肝血流的阻断,利于术中出血的控制、缩短手术时间.此外自制嵌入式肝门阻断带取材更方便、制作更简单、肝门阻断更省钱省时省力,有利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林川  耿利 《中国药业》2007,16(13):45-45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收治并行手术切除(常温下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术前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行保肝治疗,其中A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静脉滴注(1次/d,共7 d),B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静脉滴注(1次/d,共3 d)及400 mg口服(3次/d,共4 d),于术后第1,7天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手术后TBil,ALT均明显升高,经保肝治疗1周后趋于恢复正常.两组内术后第1,7天TBil,ALT值有显著性差异,而组间TBil,ALT恢复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单独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型及口服片剂序贯使用疗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林川  耿利 《中国药业》2007,16(13):45-45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收治并行手术切除(常温下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术前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行保肝治疗,其中A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mg静脉滴注(1次/d,共7d),B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mg静脉滴注(1次/d,共3d)及400mg口服(3次/d,共4d),于术后第1,7天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手术后TBil,ALT均明显升高,经保肝治疗1周后趋于恢复正常。两组内术后第1,7天TBil,ALT值有显著性差异,而组间TBil,ALT恢复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单独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型及口服片剂序贯使用疗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张辉  李超 《河北医药》2013,(18):2757-2760
目的评价七氟烷麻醉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处理后对细胞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男性患者40例,年龄45~65岁,体重指数20~26 kg/m2,ASAⅠ~Ⅱ,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瑞芬太尼后处理组(B组),每组20例。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中吸入七氟烷2%~4%,维持BIS在40~60。患者均用Pringel法阻断入肝血流。A组实施常规肝门阻断与开放;B组开放前先给予瑞芬太尼2μg·kg-1·min-1持续输注5 min、间断5 min、反复3次药物后处理,之后再行完全开放。并且及时记录术中晶体量、胶体量、肝门阻断的时间和手术时间;在肝门阻断前、肝脏恢复血流灌注后1 h各切取楔型肝组织1块检测ICAM-1表达;术前、术后第1、3、5天肝功能检测。结果 ICAM-1在B组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检测指标与术前相比均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第5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肝癌切除术患者ICAM-1的表达,对于肝癌手术患者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脏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ringle法及Glisson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SGPE)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进行肝切除的患者82例,按照术中血流阻断方式的差异分为Pringle组(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和SGPE组(Glisson鞘选择性血流阻断)。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肝脏功能、出血量、住院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SGPE组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Pringle组(t=13.583,20.723,1.845;P=0.000,0.000,0.07),ALT水平均低于Pringle组(t=8.147,12.021,7.758,P=0.000,0.000,0.000);术后5d SGPE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高于Pringle组患者(t=10.589,14.508,9.223;P=0.000,0.000,0.000),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血流阻断时,应综合考虑到患者实际肝功能的差异,视患者实际的心血管条件进行选择,同时也要考虑到麻醉医师以及主治医师等操作习惯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自身的阻断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百色市人民医院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100例,应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应用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照组应用入肝血流阻断( Pringle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及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清清蛋白( ALB)、血清总胆红素( TBiL)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少于对照组,阻断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各时间段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半肝切除术中的出血控制效果佳,患者肝脏功能各项指标平稳,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26):3717-3719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部分切除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肝部分切除术患者104例(均行肝门区域血管阻断),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试验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药物,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门冬氨酸鸟氨酸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于术前开始应用,连续用药7 d。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1、4、6天清晨空腹抽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并进行比较,同时对不同肝门阻断时间下两组患者术后主要转氨酶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肝脏切除范围、出血量、第一肝门血管阻断时间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4、6天AST、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基本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Pringle法阻断肝门,且阻断时间≥15min的患者中,对照组患者术后AST、ALT水平高于试验组,白蛋白水平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部分切除患者可快速、有效地恢复肝功能,尤其适用于选择Pringle法阻断肝门且阻断时间较长的患者(有明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消化科就诊并被诊断有肝肿瘤的患者27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按奇数、偶数分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14例,治疗组采用选择性阻断入肝动脉血流,对照组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技术,手术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手术中出血量为(426.5±19.8)ml,手术时间为(38.2±9.0)min,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幅度为(8.44±1.6)%,丙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为(6.9±1.4)d,对照组手术中出血量为(519.8±21.6)ml,手术时间为(41.7±10.5)min,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幅度为(20.1±2.5)%,丙氨酸转氨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为(10.2±1.9)d,以上各项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肝动脉血流选择性阻断技术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当中应用所取得的近期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来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本文选择8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平均40例。A组患者选择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方案治疗,B组患者选择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以后,B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ST、ALT)情况优于A组患者,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A组患者为30.00%(12/40),B组患者为2.50%(5/40),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半肝切除术53例应用体会.方法 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施行半肝切除术5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43例,肝门部胆管癌5例,肝胆管结石4例,肝血管瘤1例.其中左半肝切除术35例,右半肝切除术18例.无肝血流阻断者2例,半肝入肝血流阻断23例,常温下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28例.术中失血量200~2000 ml,平均为610 ml.结果 53例中,治愈51例(96.2%),死亡2例(3.8%).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发生明显并发症21例,其中2例肝功能衰竭并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SF)而死亡;4例胸腔积液和2例膈下积液;11例腹水;2例胆瘘.术后1年生存率达81.1%(43/53).结论 实施半肝切除术,要充分暴露术野,注意控制术中出血和切肝量及断面的处理和术后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以供体腹主动脉重建肝动脉对受体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12头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每组6头,受体再随机分为A组(肝动脉吻合组)和B组(腹主动脉吻合组)),每组3头.供、受体动物均接受静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供体动物行快速肝脏切取术取出供肝.受体动物置入Swan-Ganz导管,行背驮式肝移植术,A、B组采用不同的肝动脉重建方式,A组在不阻断腹主动脉下采用肝动脉端端连续吻合,B组在阻断腹主动脉后以其腹主动脉侧壁和供肝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检测开腹前5 min (T0)、无肝期30min (T1)、新肝期30 min (T2)、肝动脉重建后10 min (T3)、术毕时(T4)、术后1 h(T5)6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CWP)、心排量(C0)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cTnI.结果 在T0~T2时,组间各指标无差别;在T3时点,B组HR、CO低于A组,MAP、CVP、PAP、PCWP高于A组,cTnI组间无差别;在T4、T5时,B组MAP低于A组,CVP、PAP、PCWP、cTnI高于A组,HR、CO组间无差别.结论 采用完全阻断腹主动脉和以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的肝动脉重建方式加重了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0.
肝门阻断方法、断肝技术及肝断面精确选择是肝切除术至关重要影响因素,多年来大家提出多种肝门阻断方法[1],极大的提高了肝脏手术的安全性,但是再灌注损伤一直是限制传统肝门阻断技术发展的重要障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30例需肝切除患者,通过经门静脉置管保留肝动脉血供进行第一肝门阻断后行肝切除,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