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联合药物膀胱灌注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膀胱灌注药物可以提高浅表性膀胱肿瘤(STCC)治疗的效果,联合用药对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减少其毒副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药物。本文就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联合药物灌注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膀胱肿瘤术后不同药物膀胱灌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术后30%~90%患者5年内可能复发,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医院均采用膀胱内药物灌注来预防肿瘤复发,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和膀胱全切机会。我院自1994-01~2005-01对189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给予膀胱灌注,分别选用噻替哌(TT)、丝裂霉素(MMC)、卡介苗(BCG)、羟基喜树碱(HCPT)行腔内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随访观察6~60个月,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药物,并对这些药物疗效进行比较,现将其治疗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卡介苗用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腔内灌注治疗已有20多年历史,它在预防肿瘤复发、阻止肿瘤进展以及降低死亡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和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最有效的一线药物。但其抗肿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使用也存在许多问题。此外,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限制了其临床推广。今后的研究应着重于明确卡介苗抗肿瘤机制、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研究开发新型疫苗用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5.
我科对19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行阿霉素膀胱灌注,其中6例于灌往后分别收集24小时内的小便,测定排除药物的总量,发现24小时排出总量占给药总量的43.78%,19例病人灌注后相互测定阿霉素血药浓度。结果2、24、48小时分别为30.57、35.01及42n.41ng/ml,临床观察未见阿霉素全身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物对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6):634-635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卡介苗(BCG)以及THP与BCG交替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 163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UR-BT)后,随机分为3组:THP组,BCG组以及THP+BCG组,分别用THP,BCG以及THP与BCG交替3种方法行膀胱灌注,比较3组肿瘤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HP组的肿瘤复发率为1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BCG组的肿瘤复发率为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THP+BCG组的肿瘤复发率为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结论 THP+BCG组的效果优于THP组和BCG组,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76例患者应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应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6例患者灌注期间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膀胱刺激症、膀胱内烧灼感、尿道狭窄、胃肠道反应。其中1例中断灌注,2例更换药物,其余能顺利完成灌注。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化疗期间,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有助于化疗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经膀胱镜电灼术、膀胱部分切除术,2年内复发率达600%~90%,故术后均常规进行膀胱内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灌注治疗。丝裂霉素C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肿瘤细胞较敏感,是烷化类细胞抑制剂,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其分子量大于200,不易被膀胱黏膜所吸收,如膀胱黏膜无创伤或创面已愈合则无全身反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膀胱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0例膀胱肿瘤患者,根据患者肿瘤分级、临床分期及患者病情分别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1~2周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灌注治疗,术中及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本组15例于灌注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灌注后短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2~3 d后消失.随访1~3年中,8例患者膀胱镜检见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复发率为10%.结论 在手术治疗后采用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易被患者接受,预防复发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尤其对多病灶复发的浅表膀胱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不同温度吡柔比星药液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上进一步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60例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膀胱肿瘤行膀胱灌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热吡柔比星药液行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进行常温吡柔比星药液行膀胱灌注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生肉眼血尿和膀胱刺激征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及肉眼血尿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热灌注吡柔比星药液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膀胱刺激征及肉眼血尿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数字表达法将本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80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后膀胱治疗,给予两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系统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注前、中、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保持膀胱灌注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经膀胱镜电灼术、膀胱部分切除术,2年内复发率达60%~90%,故术后均常规进行膀胱内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灌注治疗[1].丝裂霉素C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肿瘤细胞较敏感,是烷化类细胞抑制剂,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其分子量大于200,不易被膀胱黏膜所吸收,如膀胱黏膜无创伤或创面已愈合则无全身反应,不良反应少[2].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化学性膀胱炎、骨髓抑制、尿道狭窄,少见的有膀胱壁钙化、膀胱容量减少等[3].我科于2001年1月~2004年1月采用丝裂霉素C对病理分级为I级、Ⅱ级的2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施行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肿瘤复发,操作简便,疗效肯定,易于护理.现将灌注治疗的护理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灌注吡柔比星膀胱化疗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68例使用吡柔比星化疗的患者,分析其不良反应报告,找出有哪些不良反应发生。结果68例患者中,有49例尿痛、尿急、尿频,有10例血尿,2例恶心,7例膀胱内有烧灼感。结论使用吡柔比星进行灌注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膀胱局部,如果在药物要加进地塞米松、利多卡因,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预防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的措施。由于膀胱灌注疗程长,患者对化疗的认识及配合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依从性,指导患哲学会与病同行,顺利渡过化疗期极为重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综合治疗部于2009年6月-2009年12月对109例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8例膀胱肿瘤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予THP 30 mg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用8周,以后每月1次,共8个月.结果:8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复发9例,13例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其中1例有严重的化学性膀胱炎.结论:THP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0~30个月,其中7例肿瘤复发,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膀胱灌注需长期且反复进行,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耐心解释膀胱灌注重要性,详细说明灌注的间隔时间及疗程,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完成整个过程。灌注中的正确操作,灌注后的卧位护理对确保膀胱灌注的疗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手术切除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8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及预防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85例手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患者中7例于灌注治疗过程中复发,9例完成灌注治疗患者于随访过程中复发。结论:膀胱肿瘤手术切除后膀胱灌注治疗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率,安全性高,应作为常规治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肿瘤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确诊后应首选手术治疗.经尿道行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约有50%~70%患者肿瘤复发[1],故一般术后采用膀胱内化疗药物灌注治疗以期杀灭潜在的残留癌细胞,以防复发.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出现,使膀胱内药物灌注的临床疗效得以很大提高.2000-2008年我们对4种常用化疗药物卡介苗(BCG)、丝裂霉素(MMC)、羟基喜树碱(HCTP)、吡柔比星(THP)行膀胱内灌注并进行为期8年的临床观察,肯定其在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可使肿瘤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40例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并且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平均随访12个月,未出现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膀胱肿瘤患者术后给予膀胱灌注,期间给予相应地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