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探讨,观察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5 例胸腰椎患者采用C臂X线机进行监视,行后路减压、AF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3~48个月),15 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压缩锥体高度完全恢复11 例,恢复90%4 例.按Frankel分级,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为:A级1 例,B级2 例,C级3 例,D级4 例,E级5 例,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86.7%.结论后路减压AF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椎管减压充分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1989年1月~1996年6月,我院应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127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7例中男96例,女31例;年龄15~64岁;致伤原因:重物压伤42例,高处跌下49例,车祸36例;骨折平面:胸段9例,胸腰段104例,腰段14例;根据张光铂分类法:单纯屈曲压缩型11例,爆裂型61例,安全带型7例,骨折脱位型48例;Fram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68例,B级11例,C级38例,D级10例。治疗方法局麻或全麻后俯卧位于脊柱手术架上。以伤椎棘突为中心后正中切口,切除骨折椎的椎板和黄韧带,探查脊髓受压和椎管情况;清除椎管内的血块,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损伤行早期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手术时间为伤后4~36 h,平均12 h。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完全性脊髓损伤有效率2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有效率100%,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内固定无松动及断钉现象。结论早期手术减压效果较好,AF系统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对伤椎复位功能好。该方法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AF内固定加脊髓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AF内固定及脊髓前外侧减压即时减除脊髓压迫,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同时行脊髓前外侧减压,双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31例中,压缩的椎体高度,完全恢复ll例,恢复90%8例,85%3例,80%5例,恢复70%3例,恢复65%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8例术前A级,术后7例无恢复,1例恢复到B级;10例B级术后恢复到C级8例,D级2例;9例C级恢复到D级7例,E级2例;4例D级均恢复到E级。结论: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固定可靠,结合彻底的脊髓前外侧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减少了病残率。  相似文献   

5.
后路减压融合AF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的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方案。方法45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经采用自制椎体塌陷器后路小窗口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式。采用Frankel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1~2小时;出血量为180-380ml,平均240ml,均未输血。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均大于原有高度的4/5,成角畸形消失。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12例,C级23例,D级10例。手术后C级4例,D级15例,E级26例。其中2例早期使用自制椎体塌陷器不当,分离硬脊膜不彻底,神经功能由术前的D级下降到术后C级,但经后期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例术区浅层感染经局部换药引流后痊愈,其余病例未出现断钉、断棒或螺钉松动及其它并发症。结论后路小窗目减压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手术具有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脊柱前中后柱稳定等特点,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脊柱的生理曲度、椎管容积和脊柱即刻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行后路椎管减压加DRF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21例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什后路椎管减压加DRFS内崮定治疗,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一期完成。结果 21例均获随访.平均1年2月.伤椎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57.8%恢复列9I.6%,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进行评定.21例中有16例至少有I级以上的恢复。结论 本治疗方法具有减压卣接彻底,固定牢靠,矫形与功能恢复满意.减压与内固定能一期完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后路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方人路椎管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67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均行后方人路椎管减压。哈氏棒加棘突钢丝固定2例,Dick系统固定22例,RF15例,AF28例。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6年5个月,平均1年1月。67例术后X线照片显示伤稚高度复到90%以上,CT显示椎管矢状经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前方无受压现象。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较大恢复。结论 后方入路减压能一次性清理脊髓马尾周围致压物和完成内固定,稳定脊柱,最大限度地创造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术式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前外侧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手术,一期或二期经胸膜外或腹膜后入路,前路彻底减压,取肋骨或髂骨椎间植骨。结果 27例均获随访,时间9~36(16.4±6)个月。椎间植骨均获成功。随访期间未见后凸畸形复发或加重,无断钉;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减压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直接彻底,脊柱稳定性可靠,可获得神经功能的最大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249-1253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采用ASIA评级,以及VAS评分、SF-36量表和ODI评分评价临床效果;行影像检查,测量后凸Cobb角、椎管侵占率和椎体前缘压缩率等。[结果] 100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1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经相应处理,无不良后果。所有患者获得15~45个月随访。患者ASIA神经功能分级由术前B级31例,C级41例,D级28例,显著改进为末次随访时C级5例, D级56例,E级3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而SF-36量表评分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VAS评分、SF-36量表、ODI评分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术后后凸Cobb角、椎管侵占率等指标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根据骨折类型不同,采用后入路开窗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25例。结果119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24个月。术前后凸成角平均26°,术后平均7°;术前椎管狭窄率平均42%,术后平均8%,112例获得Frankel分级1~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开窗减压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植骨方便等诸多优点,可作为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后入路减压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的效果。方法对27例胸腰椎骨折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及Dick、RF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6~20个月),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由术前的24°平均恢复到10°(5°~1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35%(10%~60%)平均恢复到90%(80%~100%)。按Frankel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标准D级19例,E级8例。结论后入路减压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椎管减压充分等优点,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椎管前后减压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后入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对伴有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112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例经后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治疗.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同时进行.结果:94例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6%恢复到88.6%,cobb氏角由平均17.6°恢复到2°,CT显示椎管矢径明显扩大.结论:本术式具有减压彻底、畸形矫正满意,内固定可靠.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简便、减压、植骨与内固定1次性完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后路内固定侧前方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告50例胸腰椎骨折后路Ⅰ期内固定及侧前方减压。42例平均随访2年8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48%恢复到92.4%,Cobb角由平均17.4°恢复到2°。椎弓根距由增宽11.5%下降到增宽1.2%。CT示椎管矢状径明显扩大。结果显示:采用棒套筒器械复位满意,经后路行侧前方减压彻底。其优点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复位好。  相似文献   

17.
经椎弓根减压与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骨科自1998年2月-2002年4月所收治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患者28例,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减压椎管前壁成形与AF内固定同时植骨融合治疗,对其预后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6个月~4年),Cobb角术前平均31°,术后矫正为10°。28例中26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1~3个Frankel分级。结论本技术方法具有创伤相对较小、操作简便、减压充分、内固定牢固、方便植骨融合等优点,且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恢复椎管容积,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Dick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人施行后入路Dick内固定手术,对手术前后损伤椎体的高度、Cobb角及脊髓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损伤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均小于10°.随访3~48个月(平均10个月),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无丢失,无椎弓根螺钉断裂现象.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评定显示除1例术前为A级者无恢复外,其余2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入路Dick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有效而可靠的方法,早期手术效果好.术后早期行床上功能锻炼,晚下床活动则是防止断钉及脊柱畸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后路减压植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伴有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应用后路减压植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伴有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并获得完全随访的患者32例.通过影像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来评估疗效.结果 32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8~32个月),伤椎后突角、Cobb′s角及脊柱矢状面指数分别由术前(22.1±6.3)、(20.2±5.3)、(22.3±6.8),术后恢复到(4.3±2.1)、(3.8±2.8)、(3.1±3.4),末次随访分别为(6.1±2.7)、(5.4±2.3)、(5.1±2.4).术后伤椎后突角、Cobb′s角及脊柱矢状面指数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末次随访与术后相比,各角度丢失不明显(P>0.05).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后路减压植骨椎弓根内固定可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利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后路减压复位及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发生于胸椎和腰椎的交界区域,而单纯L3~L5的爆裂性骨折则相对少见。对于此类骨折,由于腰椎椎管扩大明显,且该区域不容纳脊髓.因此极少出现完全性瘫痪表现。笔者采用经后路减压复位加短节段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