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谓脾阴 ?唐容川曰 :“所谓津液是也”。在中医学理论中 ,具有生理功能的“阴” ,概指人体阴液的总称 ,是生命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常称谓“阴精”、“营阴”、“津液”等。讨究脾阴的有形物质概念 ,可视为脾阴即脾脏的阴液。宗《灵枢》中“脾藏营”等论 ,脾阴当为水谷精微物质所化生的“营血”、“津液”等可濡润脾脏 ,并能产生和发动脾脏生理功能的阴液物质。  《内经》曰 :“脏真濡于脾”。在中医学理论中 ,五脏属阴 ,脾脏为阴中之至阴 ;脾脏为人体后天之本 ,气血津液生化之源。近代医学家张锡纯说 :“脾阴足 ,自能灌溉诸脏腑也。”此…  相似文献   

2.
“和营”治法是骨折中期治疗方法,通过对《黄帝内经》中有关营气学说的挖掘,来探讨“和营”治法的内涵。通过对《黄帝内经》中相关条文的复习和挖掘,对营气、营血和营阴进行概念梳理后确立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物质特点和属性归类。(1)“营”是精微物质的本体,具有滋养的特性,而“气”是外在作用的表现。(2)“营”的物质属性是具有濡养、滋润功能的精微物质;营气与血遵循一定规律环绕并行于经脉之中;在经脉运行时发挥化生血液、助推血行和约束血不妄行的功能。(3)卫气者属阳,性走散质浊,循行脉外;营气者属阴,性内守沉净质清,循行脉内。营卫的功用上又兼有“浊阴”和“清阳”的物质特点。“和营”是骨折中期承上启下的重要治疗方法,骨折中期主要病机是“营血失和、筋骨不续”,“和营”治法可使残留瘀血得祛,经脉损伤修复,营气不随意溢于脉外,在行血中稳定化生血液发挥滋养功能,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金晶  柳静 《江苏中医药》2022,54(2):9-12
卵巢早衰作为生殖功能减退的常见疾病,通常表现为月经量少、闭经。明代张景岳提出“经本阴血何脏无之”,契合本病病机。月经为阴血所生,因此“经本阴血”,阴血虚少是卵巢早衰的重要病机。五脏皆有阴血,阴血濡养五脏促进月经来潮,体现中医整体观,同时符合“何脏无之”,五脏阴血的衰少导致五脏血海空虚,终致卵巢早衰的月经改变。本病治疗重点在于增水行经,增水同时予以清火,多法制衡。  相似文献   

4.
<正>1升脾阳与养胃阴的理论基础1.1生理理论基础脾主升、升属阳,胃主降、降属阴;脾主运、运属阳,胃主纳,纳属阴;脾喜燥、燥属阳,胃喜润、润属阴。《难经·四十二难》中亦说:"脾主裹血,温五脏。"所谓"温五脏",就是说明脾在生理上属阳,有温煦其他五脏的功能。此外,李杲在《脾胃论》中又指出:"人察天之湿化而生胃也,  相似文献   

5.
"五脏体阴而用阳"是从"肝体阴用阳"观点延伸而出的,同样由此延伸而出的观点还有"肺体阳而用阴"。通过分析"肺体阳而用阴"观点下肺和肝的体用概念不相一致,否定了"肺体阳而用阴"观点,并间接证明了"五脏体阴用阳"观点的正确性。逐层论述阴与阳,体与用,体用与阴阳,五脏与体用阴阳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阐释了五脏体用的本质是一致的,五脏之体均属阴,为物质结构;五脏之用均属阳,为功能作用。联系古今众医家学说,分述各脏腑之体阴用阳,从而充分理解"五脏体阴用阳",并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治疗“温病”当注重养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爱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1698-1698,1700
按卫气营血辨证温病的治疗当分卫分、气分、营分、血分4个阶段,卫分阶段症状轻、时间短,很快进入气分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邪热炽盛、消烁津液,造成了人体津液的大量消耗及不足,当病变发展到营血分阶段后,不仅使原有的津伤程度加重,而且会进一步波及到营阴、血液,使阴伤发展到更深层次,同时由于病变发展到营分阶段,脏腑组织有明显的实质损害,其功能障碍也更为严重,从而使脏腑化生输布津液、营阴、  相似文献   

7.
1 对脾阴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以脾胃言则胃为阳土,脾为阴土,脾土又有脾阴、脾阳之分,故脾虚又分脾阳虚、脾阴虚,如清·吴澄所说:“脾经虚分阴阳。”一般认为,脾阴即指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膏脂等精微物质,早在《灵枢·五邪篇》即云:“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即针对胃阳有余,脾阴不足而言。《金匮要略》麻子仁丸,即是治疗脾阴有亏,不行其津液于肠,从而出现大便难的“脾约证”,开创治脾阴虚之先河。朱丹溪认为“脾有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  相似文献   

8.
古人理脾多注意脾阳 ,常忽视脾阴。五脏皆有阴阳 ,其本质表现各不相同。《灵枢·本神篇》曰 :“肝藏血 ,血舍魂……脾藏营 ,营舍意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肾藏精 ,精舍志……。”脾为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脾主运化 ,非独脾阳之能 ,还需赖脾阴的资助。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云 :“脾阳不足 ,水谷不化 ,脾阴不足 ,水谷仍不化。譬如釜中煮饭 ,釜底无火固不熟 ,釜中无水 ,也不熟也。”脾之阴 ,乃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血 ,在脾阳的作用下 ,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故脾阴虚体现在以营血不足为主。1 .脾阴虚的证候特点脾阴充盈 ,灌溉一…  相似文献   

9.
脾病虚证阴虚有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之五脏,皆有阴阳,脾病虚证,阴虚有之。然综观近代出版的各种中医书籍,对之论及甚少,包括中医院校的教材,亦未见记述,这是很不全面的,有必要为之辨析。1 脾阴虚证医著有载《灵枢·本神》曰:“脾藏营”。《难经·四十二难》曰:“脾裹血”。说明脾脏之阴精,乃是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脂膏之类,营系血之前身,其与气相对而言属阴,为脾脏功能的物质基础,故称脾阴。随着祖国医学脏象、阴阳学说理论的发展,诸医家对脾病阴虚的认识也逐渐丰富起来。其实,脾病有阴虚的内容,先贤早有记载,如汉·张仲景《伤寒论》中之脾约证,指…  相似文献   

10.
沈安明 《河北中医》2001,23(4):303-304
心力衰竭 (以下简称心衰 )水肿治在心 ,与理不悖 ,然而临床并不尽然。现就笔者所及 ,并参阅文献 ,对此试作探析 ,冀对提高疗效有所裨益。1 心肾的生理心属火 ,赖坎阳以振 ,其藏神而主血脉 ,血液在脉内的正常运行 ,有赖于心气推动、心阳温煦 ,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云 :“诸血者 ,皆属于心。”肾主水 ,藏真阴寓元阳 ,为五脏之根本 ,“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 ,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1] ,而肾之气化功能又赖命火以蒸腾 ,于是水液才能正常输布与排泄 ,肾对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有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2 水液代谢的生理人体水液的代谢 ,…  相似文献   

11.
《灵枢.营卫生会》有"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之说,"卫主气","营主血",卫属阳而营用阴,阳主外而阴主内,卫阳靠营阴的内守而不逸脱,营阴靠卫阳的护卫而不泄漏,共同维持脉管舒缩功能的协调平衡。"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之功能体现与现代医学有关血管内皮及血管外神经丛对血管舒缩、扩张的调节作用有相似之处。本文试对营气、卫气与血管舒缩功能调节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88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南五省中医学院教材《中医脏象学》(以下简称教材)在论述津气关系时指出:“气无形,必有所附着,才能运行输有全身……在脉内的营气需得血液的运载,在脉外的卫气亦需由津液以载之”.意为气不能自行通达全身上下,必须依赖血(津)液的运载才能实现.若是,又怎样理解同一教材所说的“气属阳,主动……血属阴,主静”、“气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力”、“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有赖于气的……推动”和“卫气的性质慓悍滑疾,善于游走穿透”等关于气属阳主动的特性呢?再看教材有关气的定义和解释:“气是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故凡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等  相似文献   

13.
"卫主气,营主血",营卫理论是中医辨病辨证、据证选方、遣方用药的重要基础,长期指导临床实践。营气出中焦,是气血生成的重要物质来源,为脾胃所主,依精微所化,沿脉内而行,循经络畅达全身,生气血以养机体。《灵枢·本神》基于"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等理论以证脾胃对营气的贮藏、营气对五脏的重要营养作用。营气在一天24h中的变化与气血阴阳盛衰及经络循行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营气具有昼夜节律性,且在不同时间段与血压的波动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为高血压病的中医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分析视角,脾胃则是其重要契入点。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认为,肝在五行六气中属木,主风,为十二经络中足厥阴之脉,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藏血。肝以阴血为体,具有调节一身气血的功能。肝藏一身之血,阴血充足则肝体得养,具备正常的体阴之性;肝主疏泄,调节情志,肝气条达则一身气机疏畅而五脏之气协调。  相似文献   

15.
"浊阴走五脏""此受五脏浊气"分别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五脏别论》。"浊阴走五脏""此受五脏浊气"都与五脏有关,存在关联性。联系《内经》其他篇章内容,认为"浊阴走五脏"中的浊阴广义指营养物质,狭义指五味;而"此受五脏浊气"中的浊气具有精微物质、代谢产物、病理性产物、邪气、失常的气机、七情过度等含义。  相似文献   

16.
《内经》五脏阴阳区分的内涵及临床意义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脏象学说中,总体上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然而,就五脏而言,同样可区分为阴脏阳脏.这种区分形式不仅在理论上表明脏腑特性之不同,而且对临床五脏病的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总结介绍黄燕教授对奇恒之腑脑生理特征的见解,主要阐述了脑与血之间的关系。黄燕教授认为, ①脑主神明,以血为本。人的精神活动由脑所主宰,精神变化与五脏息息相关,脑与五脏在精神活动方面的沟 通,是以血为物质基础的。②脑统五脏以治血。大脑通过调节五脏的功能来保障血液在机体中运行有序。③脑 摄血,以化神机。人脑是通过摄纳脏腑供给的营血,在奇恒之腑中化生神机。而神机支配着人体的运动、感知 等生理功能。④元神为使,营血为守。元神在外,是脑生理功能的体现,营血在内,是脑的物质基础。脑和血 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  相似文献   

18.
浅谈肝体阴用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用”指本体和作用,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实有的物质。“用”是“体”的外在表现。一切事物的运动即是“用”。祖国医学称肝体阴而用阳,准确地反映了肝的基本功能及其病理表现。 1 “肝体阴”是肝藏血的互词五脏六腑生理特性不同,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肝为五脏之一,其体属阴。肝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吴成长 《中医药学刊》2004,22(2):314-315
在脏象学说中,总体上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然而,就五脏而言,同样可区分为阴脏阳脏。这种区分形式不仅在理论上表明脏腑特性之不同,而且对临床五脏病的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此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任健  陈宇 《吉林中医药》2010,30(7):635-637
在各类中医教材、论著中,"阴虚"及相关的名词术语存在多重含义。《中医大辞典》等15部辞典及部分专著中对"阴虚"的解释各有不同,且阴虚在各脏腑中含义也有不同;而阴精、阴液、阴血中的"阴"只是修饰成分,无实际意义;阴气则为人体中属阴物质的总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