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青藤碱膝关节腔注射治疗双膝骨性关节炎不同注射间隔时间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最佳注射间隔时间。方法:选择350例门诊及住院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3组患者均给予盐酸青藤碱注射液35mg,双侧膝关节腔内注射,先行左侧膝关节腔注射,间隔一定时间后行右侧注射治疗,每10天为一疗程,A组两侧膝关节注射间隔20min,B组间隔30min,C组间隔40min。结果:3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P<0.017)。结论:盐酸青藤碱双侧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注射间隔时间达40min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氧与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57例,关节腔内注射三氧和玻璃酸钠,同时在压痛明显的软组织内注射三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下降、肿胀症状好转,关节功能明显恢复。结论三氧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经济实用、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把6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运动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前后疼痛及功能评分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LK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和LK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关节冲洗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给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住院次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予微创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复方倍他米松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1周、1月的VAS评分显著降低,HHS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VAS及HHS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微创关节冲洗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给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8年11月,采用关节腔内低浓度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2例81膝,男21例,女41例,年龄56~82岁,平均65.5岁,均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膝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采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关节腔,注入浓度为35μg/mL的臭氧30mL,并行压痛点的直接臭氧注射,不使用其他药物注射。结果: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后1、3、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HSS膝关节评分法,术后疼痛较强明显好转,膝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为72%,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腔内低浓度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魏军营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7):1274-1275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关节腔内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给予观察组玻璃酸钠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关节腔内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5.65%)较对照组(80.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关节腔内注射可明显提高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感,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童利伟  侯雨  夏娟  李砚婷  刘素筠 《广西医学》2023,(4):484-487+49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及罗哌卡因治疗急性发作期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4例急性发作期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口服药物组和膝关节腔注射组,每组42例。口服药物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秋水仙碱片治疗,膝关节腔注射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膝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及罗哌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实验室指标、膝关节超声检查结果,以及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 (1)治疗2 d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膝关节腔注射组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口服药物组(均P<0.05)。(2)治疗3 d后,两组的血尿酸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膝关节腔注射组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口服药物组(均P<0.05)。(3)治疗后,膝关节腔注射组的异常超声表现比例低于口服药物组(P<0.05)。(4)治疗3 d后,膝关节腔注射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药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膝关节腔注射组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口服药物组,而住院...  相似文献   

8.
陈学均  周勤  文传兵 《西部医学》2013,25(8):1186-1188
目的观察依托考昔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1985年Holmes急性痛风诊断标准纳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托考昔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组(E组)和依托考昔组(C组),每组40例。E组:依托考昔6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8天,并于就诊当天进行病变关节腔内注射1.5ml消炎镇痛液(配置方法:复方倍他米松3.5mg+2%利多卡因0.5ml+0.9%NaCl溶液0.5ml);C组:依托考昔12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8天。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第1、2、3、5、8d用药后4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疗程结束后受累关节的压痛、肿胀、关节活动情况,并观察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或腹部不适、腹泻、心悸、胸闷、异常出血)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天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E组优于C组(P<0.05);其他时点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关节的压痛、肿胀、关节活动等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呕吐及胸闷的情况,E组明显低于C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比单独使用依托考昔时起效时间更快,不良反应更少,但两者总体镇痛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医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9%,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要好于单纯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90例,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及关节活动范围评分,记录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1 a后的复发率。结果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RO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仅有2例(2.2%)出现关节疼痛,未出现关节肿胀等其他并发症;随访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3%。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较佳,术后患者疼痛小、并发症少,关节活动良好,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腔冲洗及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对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膝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6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关节腔冲洗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并与采用系统药物治疗的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结果 术后观察组关节肿痛均明显减轻,局部发热消退,关节活动明显改善,SUA值下降或恢复正常,VAS评分显著下降,总有效率100%;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随访3~31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关节腔冲洗联合点式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照射治疗膝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迅速消除症状,缩短急性期病程,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简便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痛风洗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8例,并按年龄、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随机分为3组,即痛风洗剂组33例、热水组33例及对照组32例。所有患者均于就诊当晚服用依托考昔60 mg,痛风洗剂组应用痛风洗剂外用浸泡患处,3次/ d,30 min /次;热水组应用热水浸泡患处,3次/ d,30 min /次;对照组仅服用依托考昔,而不外用。结果浸泡患处1次后,痛风洗剂组 VAS 分值由(7.11±1.47)下降至(4.18±1.14),热水组 VAS 分值由(6.97±1.54)下降至(5.71±1.55),对照组 VAS 分值由(6.95±1.55)下降至(6.28±1.88),痛风洗剂组与热水组、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热水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用浸泡患处6次,即48 h 后,各组间 VAS 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风洗剂能迅速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痛苦,具有快速止痛之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对27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清理、滑膜切除、半月板修整或切除及关节软骨修整,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及功能康复练习。结果 27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术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尿酸盐结晶沉积,术后肿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关节功能得到改善,随访6~36个月均得到满意疗效。结论 对于内科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或痛风石形成的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镜手术治疗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方法简单、效果显著等优点,可作为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均为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开展微创手术,现回顾相关资料。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均无切口不愈合及感染的情况发生,行平均10个月的随访,膝关节疼痛均在术后呈显著减轻表现。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采用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进行评定,手术后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时,采用关节镜应用虽不能替代饮食控制和药物调节等全身性降尿酸治疗方法,但在局部治疗中,其具有较高有效性及安全性,使膝关节功能获得了较大的恢复,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方法进行主观满意度评价、疼痛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结果显示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术前分别为27.54±11.83、35.23±13.25分,术后分别为69.71±21.36、73.28±22.61分。术后改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主观评定满意12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结论关节镜清理术配合中药治疗膝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明显地减轻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卫涛  赵金康  马兴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2):1991-1994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26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经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变化、关节疼痛改善情况,评价关节镜治疗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同时评价联合局部方式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入院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手术,术中改变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患者26例,其中15例患者单纯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11例患者术后进行病变关节局部放射治疗。术后患者随访88.6(3~132)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关节镜手术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统计分析关节镜治疗前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变化。通过患者关节肿痛情况及MRI评估结果判定患者是否复发,并比较单纯关节镜治疗及术后联合局部放射治疗2组间复发有无差异。  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术后病理提示均提示符合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6例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4.60±0.88)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35±0.82)分(P<0.001);Lysholm评分由(41.00±7.45)分升高至(80.27±4.53)分(P<0.001)。单纯行关节镜治疗组术后复发比例为26.67%,关节镜联合术后局部放疗术后复发比例为9.0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能有效减轻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术后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腔臭氧注射联合康复治疗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膝骨关节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臭氧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Lequesne指数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Lequesne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5.0%(P<0.01).结论:关节腔臭氧注射联合康复治疗能减轻膝骨关节炎病人疼痛程度,对病人膝关节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藤碱替代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甲氨蝶呤协同柳氮磺吡啶治疗的基础上,观察联合青藤碱或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门诊或住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青藤碱+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36例和对照组(强的松+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36例。治疗组青藤碱采用静滴+关节腔注射,间隙期口服青藤碱缓释片,对照组采用口服强的松。临床疗效指标为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疼痛VAS评分,实验室检验指标为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4项临床疗效指标均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3项实验室检验指标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明显改善(均P<0.05),两组治疗前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氨蝶呤协同柳氮磺吡啶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青藤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等于或略优于强的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5):133-136
目的评价小四五汤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10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疗法分为A组(51例)、B组(51例);A组口服依托考昔,120 mg/次,1次/d,治疗1周;B组温服小四五汤,200 mL/次,1剂/d,治疗1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关节肿胀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疼痛强度(VAS)、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总体疗效。结果 B组治疗后的关节肿胀评分与活动受限评分(0.65±0.18)分、(0.45±0.12)分均低于A组(0.97±0.21)分、(0.70±0.16)分,P0.05;B组治疗后的VAS评分(2.21±0.83)分低于A组(4.19±1.04)分,P0.05;B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10.25±2.31)mg/L低于A组(17.69±5.14)mg/L,P0.05;B组的总有效率(92.2%)高于A组(76.5%),P0.05。结论小四五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理想,可明显减轻关节肿胀与活动受限,缓解疼痛,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医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与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5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对照组和观察组(n=78),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Womac关节炎指数、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VAS疼痛评分、膝骨关节炎X线分级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omac关节炎指数、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及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的降低,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的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1级患者所占比率明显升高,2级患者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与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进行治疗能够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