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2010年广东省职业中毒特点分析与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2006-2010年广东省职业中毒发生特点,探讨防治要点。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6-2010年网络直报的广东省职业中毒病例,对病例基本情况、职业史、疾病特征、行业分布和企业性质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共报告职业中毒582例,男性334例(57.38%),女性248例(42.61%),年龄集中在16—48岁之间,中位数为30岁;工龄中位数是1年3个月。报告的死亡病例共8例,死亡率1.37%(8/582)。2006年职业中毒病例最多(151例),每年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病总数从2006年的53.74%(151/281)降至2010年的25.66%(145/565)。病例以慢性职业中毒为主,占70.62%(411/582),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以苯为主,占慢性职业中毒病例的46.96%(193/411);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共95起(一般事故89起、重大事故6起),急性中毒171例,引起急性中毒主要为二甲基甲酰胺,占22.81%(39/171)。由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5年共有439例,占总病例数的75.43%(439/582),其中有机溶剂引起的新发急性中毒事故72起,占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起数的75.79%(72/95)。病例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占62.89%(366/582)。单位规模以小型为主,占35.05%(204/582);经济类型主要以私营独资企业为主,占39.18%(228/582)。同时,发生3例及以上职业中毒事故的工厂数占发生职业中毒事故工厂总数的11.74%(35/298),其中≥10例的工厂有6家占2.01%(6/298)。结论广东省职业中毒发生情况不容乐观,防治重点是慢性职业中毒,特别是有机溶剂类;应重点监督制造业、中小型企业的防治工作,加强健康体检和培训;同时应加强防控群体性职业中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本省2006-2010年新发急性职业中毒的特点,为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6-2010年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广东省急性职业中毒新发病例.结果 共报告事故95起,病例171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2.34%,除6起重大事故外,全为一般事故;病例以男性为主,有年轻化的趋势,工龄短;引起中毒的化学物主要为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及二甲基甲酰胺,有机溶剂引起的中毒情况突出;病例集中在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突出反映在小型私营独资企业.结论 广东省预防、控制急性职业中毒的重点应放在制造业、中小企业有机溶剂使用的监管上,整治非法雇佣未成年人从事危重劳动,强化岗前健康检查和培训,健全职业中毒网络报告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山市近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找出关键控制环节,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中山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市共发生食物中毒45起(各年分别为8、14、12、6、5起),中毒人数共828人(各年分别为151、266、219、119、73人);第3季度是中毒高峰,共发生22起,占48.88%,中毒人数400人,占48.31%;中毒原因主要是细菌性,共发生39起,占86.67%,中毒人数738人,占89.13%;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共发生24起,占53.33%,中毒人数458人,占55.31%。结论该市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防控工作,是预防该市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深圳市龙岗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6—2010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共发生麻疹病例2 865例,麻疹发病率分别是16.88/10万、30.18/10万、15.10/10万、2.31/10万、0.71/10万;男女病例分别为1 757例和1 108例。主要发病月份是5—8月,占59.34%(1 700/2 865);主要发病年龄是5岁以下儿童(1 448例,占50.54%)和20~30岁青年(554例,占19.34%);主要发病职业是散居儿童(1 487例,占51.90%)和工人(572例,占19.97%)。95.36%病例(2 732例)无麻疹疫苗接种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 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外来劳务青工属于麻疹防控重点易感人群,2007年以后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对易感人群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山市近年来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找出关键控制环节,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收集中山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报表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全市共发生食物中毒45起(各年分别为8、14、12、6、5起),中毒人数共828人(各年分,51j为151、266、219、119、73人);第3季度是中毒高峰,共发生22起,占48.88%,中毒人数400人,占48.31%;中毒原因主要是细菌性,共发生39起,占86.67%,中毒人数738人,占89.13%;中毒场所以集体食堂为主,共发生24起,占53.33%,中毒人数458人,占55.31%。结论该市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和中毒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防控工作,是预防该市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6-2010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6-2010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3691例,年发病率介于2.98/10万-11.88/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其中6—10月份发病人数较多。占总数的51.12%(1887/3691)。全市发病率最高的区:2006年为黄埔区(31.84/10万),2007-2010年均为花都区(各年分别为21.69/10万、16.99/10万、15.41/10万和8.68/10万)。男性2026例、女性1665例,男女性别比为1.22: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5岁以下低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1.95/10万),其次为20~29、30-39岁年龄组,分别为7.75/10万和6.88/10万;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占22.16%(818/3691)。病例报告情况以临床诊断为主,占84.26%(3110/3691)。结论2006-2010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花都区和黄埔区为高发地区,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危人群,应针对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对其进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广州市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6-2010年细菌性痢疾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病例3 691例,年发病率介于2.98/10万~11.88/10万之间,...  相似文献   

8.
周卫  许红岩 《预防医学论坛》2012,(6):467-468,471
[目的]分析文登市肺结核发病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文登市按患者发病年份计算不同年份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计算病例构成,从不同发现方式、治疗转归等方面判断防治效果。[结果]2006~2010年文登市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较2006年下降了38.15%(P<0.01);男、女肺结核发病年龄构成不同,男性以55~岁年龄组,女性以15岁年龄组所占的比例最高;男女之比为2.32∶1(P<0.01);各职业均有发病,农民所占的比例最大(占70.09%);从发现方式来看,以从其他医院转诊为主(占56.24%);从转诊到位情况看,2006年最低(73.77%),2007年93.70%,以后保持相对稳定;5年涂阳肺结核治愈率均保持在90%以上。[结论]文登市结核病总体转诊到位率、涂阳肺结核治愈率较高,并保持相对稳定,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文登市肺结核发病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文登市按患者发病年份计算不同年份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从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计算病例构成,从不同发现方式、治疗转归等方面判断防治效果。[结果]2006~2010年文登市肺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较2006年下降了38.15%(P〈O.01);男、女肺结核发病年龄构成不同,男性以55~岁年龄组,女性以15岁年龄组所占的比例最高;男女之比为2.32:1(P〈0.01);各职业均有发病,农民所占的比例最大(占70.09%);从发现方式来看,以从其他医院转诊为主(占56.24%);从转诊到位情况看,2006年最低(73.77%),2007年93.70%,以后保持相对稳定;5年涂阳肺结核治愈率均保持在90%以上。[结论]文登市结核病总体转诊到位率、涂阳肺结核治愈率较高,并保持相对稳定,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回顾性调查表,由各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写2004-2006年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的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823起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发病33 012例,死亡151例,波及人数2 926 862人,其中传染病相关事件442起(占事件总数53.71%),发病23 216例,死亡19例,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事件337起(占事件总数40.95%),发病8 474例,死亡80例,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所报告事件频发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共报告605起,占事件总数73.51%。传染病相关事件主要发生在3-6月份,共283起,占事件总数34.39%,其中3月份最多,报告126起;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6、7、9、10和12月份,共201起,占事件总数24.42%。波及人群以学生为主的事件共383起(占事件总数46.54%),发病20 699例,死亡6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且波及该人群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其次波及人群以工人和民工为主的事件189起(占事件总数22.96%),发病5 286例,死亡45例,波及该人群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结论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工人和民工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0—2016年滨州市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变化情况,为评价全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6年全国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登记报告滨州市的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情况,统计分析各年度7县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分析2010—2016年7县区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肺结核登记率的变化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年份和地区间活动性肺结核和新涂阳性肺结核登记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市活动性、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结核病防治工作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2.
邓小懂  冯光永  陈纯翠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61-1362
目的了解清远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探讨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的流行趋势。方法对2006—2010年清远市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清远市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7 309例,新涂阳肺结核病平均登记率为36.03/10万。标化涂阳肺结核病登记率最高的是清新县,为38.37/10万。男性登记数和登记率明显高于女性。15~64岁组的新涂阳患者数占总患者数的78.76%。登记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的趋势。职业为农民的人群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登记病例最多,为5 189例,占总病例数的70.99%。结论十二五期间清远市仍应按DOTS策略做好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在农村,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和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3.
段传伟  刘移民  肖吕武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77-2079
目的掌握广州市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工人健康状况。方法对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受理的282家企业46162名接触粉尘、噪声、苯系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进行评价和分类整理。结果共发现疑似职业病937人,检出率为2.03%;职业禁忌证125人,检出率为0.27%。结论广州市职业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人群的职业健康状况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马艳侠 《中国校医》2014,(7):509-509
目的了解2010—2012年沛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2年沛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沛县2010—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 482例,年均发病率为69.94/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1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96.86%,特别是1~2岁儿童,占73.49%。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发病呈两个高峰,2010、2012年发病集中在4~6月,占43.11%,2011年发病集中在10~12月,占15.23%。结论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年龄和性别差异,应重点加强1~2岁幼儿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6—2010年贵州省职业病新发病例的发病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0年贵州省职业病报告卡,对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结果 2006—2010年贵州省职业病新发病例930例,死亡54例(总病死率5.8%);尘肺病占85.6%,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占4.4%和8.7%;非公有制企业新发病占58%,高于公有制企业;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是职业病高发行业,新发病例共占64%。结论贵州省职业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疾控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广东全省以及省级、地市级、县(区)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指标包括:每万常住人口配置疾控卫生人员数,疾控卫生人员学历,专业背景和技术职称构成。结果 2006-2010年,全省疾控卫生人员数从8 886人增加到9 261人;每万常住人口疾控卫生人员数从0.955人减少到0.887人。省级和地市级疾控卫生人员学历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县(区)级疾控以大专为主;各级疾控卫生人员专业以预防医学为主,其构成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地市级和县(区)疾控卫生人员技术职称以初级为主,各级疾控机构高级技术职称构成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全省疾控机构需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培养高素质疾控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王鑫 《中国校医》2014,(10):744-744
目的掌握东海县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强度,为制定防制措施控制水痘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3年东海县水痘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东海县共报告水痘425例,年均发病率为9.11/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9岁以下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65.18%,其中以3~5岁组发病最多,占23.76%(101/425),男女发病比例为1.53∶1;发病居前3位的为散居儿童(35.53%,151/425)、学生(30.12%,128/425)、幼托儿童(16.71%,71/425);各乡镇均有病例发生,牛山镇最多,104例(24.47%),南辰乡最少,4例(0.94%);除2010年4、9月以外,其余年份和月份均有病例发生,4—7月为发病高峰。结论水痘是可控制的传染病,针对幼托儿童、学龄前散居儿童及学生等重点人群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顺德区2006—2009年麻疹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和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顺德区2006—2009年麻疹报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顺德区共报告麻疹病例1344例,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占4年发病总数的50.07%,1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居第二,占25.67%。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9年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结论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大大降低了顺德区麻疹的流行程度。建议继续完善预防接种查验证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监测和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兆成 《中国校医》2011,25(8):574-575
目的分析沭阳县近年来梅毒流行情况与发展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沭阳县的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沭阳县共报告梅毒病例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34/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43.93%;梅毒病例中以I期梅毒为主,占37.16%,年龄分布以20~49岁年龄段为多,占72.48%;男女性别比为1∶1.2;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家务待业居多,占44.50%。结论沭阳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主要为农民,防治的重点应放在青壮年和农民工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浅析2006—2009年广东省新发尘肺发病特点,寻找防控对策。方法运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广东省报告的新发尘肺病例资料,按病种、地区分布、行业分布、企业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广东省新发病例517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病例506例,占97.9%,女性病例11例,占2.1%,病例中Ⅰ期尘肺297例(57.5%),Ⅱ期尘肺165例(31.9%),Ⅲ期尘肺55例(10.6%),尘肺种类以矽肺为主,占83.6%;病例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建筑业等,私营企业占48.4%;发病工种呈多样化分布,以磨工钻工最多,工厂其他工种也很突出;所有病例分布于232家企业中,其中10家企业的新发病例超过10例,最多的达到73例。结论广东省尘肺新发病例仍然居多,且有上升和群体性发病趋势,应加强尘肺病防治;监管和防治重点是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同时应防控群体性尘肺病事件的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