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室患者大多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患者产生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问题,使患者难以持续接受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血液透析室护士不仅要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同时应了解患者的需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使其产生信任,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压力和自卑心理,帮助患者建立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国外多项研究表明,BPH是一种进展性疾病,一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会有潜在的器质性病变风险,从而使BPH相关的手术事件发生率升高.因此,现在对于BPH治疗终点的关注已由尿流率、前列腺体积等客观指标转变为下尿路症状(LUTS)的缓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相关手术事件的发生率.BPH治疗的目标是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其手术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临床上很常见、多发的呼吸道疾病,它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甚至使之变得孤僻、内向,产生压抑或恐惧。那么,除了药物控制以外,还有其他的康复手段帮助哮喘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  相似文献   

4.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危险因素,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降低,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压力。为了使护理工作者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学者们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的相关研究,来帮助患者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知识以自我护理,以及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技术水平和质量,使患者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患者回归家庭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100例住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患病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了患者健康知识的缺乏程度,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给予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 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了解到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严重程度与就诊的不及时、健康教育缺乏有密切的关系,对患者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既提高了治疗效果,又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癌症患者会伴随着很多症状,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使其功能减退,还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使其生活质量降低.护士通过疼痛评估、疼痛护理,给予患者及家属及时、正确的指导、宣教,使患者真正的"无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邢芳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159-16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乳腺癌患者也是一群特殊的患者,她们承受着生命和女性美都将受到损害的双重威胁.有人误以为"癌症=死亡",会产生恐惧、焦虑、痛苦的心理反应,怎样才能使乳腺癌患者从痛苦中走出来,完成角色的转换,提高乳腺癌症疾病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冠脉支架术后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方法 通过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期间采取适当有效的护理及指导.结果 可避免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加重,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减少心力衰竭忠者的死亡率.结论 患者及家属能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彤  赵俊敏  秦永静 《河北医药》2010,32(22):3242-3243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由于目前医学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只能通过手术、放射治疗或化疗根治延长患者生命.面对这一疾病,患者感到生命受到威胁,可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反应进行调节适应.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解决问题.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使人们的压抑情绪得不到宣泄,使病情加重而影响生活质量.为此,我们对食管癌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帮助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情绪干预、躯体功能干预、生活行为干预及认知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同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叶红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6):128+130-128,130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各种并发症,增加治疗风险。医护人员应重视、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生活事件对疾病的影响在许多研究中得到证实[1],但仅依据生活事件发生的频数不足以预测对疾病造成的影响[2].因此,相关报道表明生活事件刺激量与哮喘生命质量有相关关系,负性生活事件刺激与哮喘生命质量呈负相关,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可以对哮喘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身心问题分析及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存在的身心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护理措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针对每位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身心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和疏导.结果 通过对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使其存在的身心问题明显减轻,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了解和重视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不良心理状况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尽可能的为患者富有人文关怀的治疗环境,对其疾病的治疗和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护士在做好脑血管病人的临终护理时,应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提高生命临终质量,使之平静地死去.  相似文献   

15.
化疗是晚期肺癌治疗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但化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较大生理心理反应影响诊疗的正常进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诊疗效果,因此心理护理显的尤为重要,使患者消除对肿瘤的恐惧心理,提高尚存生命的质量有很大意义,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需求,并给于相应指导和护理,帮助他们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让病人有坚强的意志,对生活充满希望,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春玲 《河北医药》2012,34(16):2507-2507
产后尿失禁是指由妊娠和分娩引起盆底功能障碍,使患者不自主经尿道露出尿液的疾病.导致产后尿失禁的原因,主要有分娩过程中胎儿对盆底韧带及肌肉的挤压,产钳、臀位牵引的损伤,产后体力不佳、便秘等增加腹部的压力[1].作为产后妇女的常见疾病,产后尿失禁会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如使患者产生抑郁或焦虑心理,影响性功能及婚姻关系,经济负担加大等[2].我院通过孕妇产前教育和产后盆底肌肉恢复训练等方式,降低产后尿失禁发病率,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将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产前培训和产后盆底肌肉恢复训练对产后尿失禁疾病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药物是用来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的特殊商品,合理的药物治疗能使用药风险减到最低,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用药错误导致患者的损伤也恰好发生在用药治疗时,这些药源性损害不仅使患者遭受损伤,还会使医疗单位失去信誉,产生不利的后果,更不幸的事还会导致严重的疾病或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进行正确有效的健康指导,使其解除精神焦虑,延缓疾病的进展,控制各种并发症,改善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讲解与COPD有关的知识,指导COPD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做好其出院指导.结果:COPD病人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复发率和并发症.结论:系统全面的健康指导和正确的功能锻炼,能使COPD病人促进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9.
子宫切除是治疗许多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人们自愿地采纳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子宫切除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使患者产生较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出现紧张、恐惧、焦虑、自卑的行为,所以该类手术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我科通过对48例子宫切除的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地健康教育,在减轻患者压力,顺利接受手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倩茹 《淮海医药》2001,19(2):159-159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多发病 ,多会产生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受到极大影响 ,也给患者的家庭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此 ,做好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的护理 ,对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信心、提高其生命质量都有着极其重大意义。现将我科 1997~ 1999年收治的 4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 ,其中男 32例 ,女 8例 ,年龄 36~72岁。一侧肢体运动障碍 2 8例 ,占 70 % ;失语 6例 ,占 15 % ;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6例 ,占 15 %。功能锻炼前全部征得患者同意 ,并与患者及家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