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治疗方药:生地、枳壳、牛膝各12克,桃仁、红花、片姜黄、香附、郁金各10克,赤芍9克,柴胡、川芎、桔梗各6克。若疼痛甚者加元胡10克;胃气上逆呕逆者加代赭石15克;咳嗽加杏仁10克;痰多的加橘红、半夏各10克。治疗效果:本组治疗36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局部无压痛者为痊愈共32例,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偶然出现隐痛者为好转共4例,服药最多的12剂,最少的8剂。病案举例:刘某,女,30岁,1984年3月2日初诊。三个月来,胸闷、胸痛,经本市三医院X光透视未见异常,痛甚牵引背部,胸前痛点固定,检查局部  相似文献   

2.
<正> 治疗方法:野菊花生地赤石脂各15克牛子丹皮各10克荆芥防风各9克生薏米30克白矾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视证化裁,热重:发热,口渴明显、皮疹鲜红,丘疹为主,便干溲黄少,加生槐米、二花各15克,连翘10克;湿重:皮疹以疱疹或水疱为主,破流脂水,糜烂明显,舌淡苔白厚腻者加苦参9克、云苓12克、滑石20克;搔痒明显者加蝉衣6克,姜蚕9克,白藓皮15克;头面为著者加羌活6克,蔓荆子12克,薄荷6克;油腻性痂皮明显者加苍白术各12克,山楂15克;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6克。疗效观察:经治疗皮损消退,自觉症状消失者判为痊愈,共20例,症状明显好转,皮损消退在50%以上者判为好转,共6例;总有效率86%;4例因皮疹泛发,糜烂渗出严重加用激素治愈判为无效。治愈病例服药均在30剂以下,最少9剂,平均18剂。  相似文献   

3.
<正> 治疗方法:金钱草、车前子各30克,瞿麦、扁蓄、海金砂,鸡内金、生桅子各15克,石苇、滑石各20克,木通、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取500~700ml,分2次服。尿血者加仙鹤草30克,三七粉、琥珀各3克冲服:便秘者去车前子加生大黄10克或芒硝10克冲服;腰痛者加杜仲10克,川牛膝15克,腹痛甚者加元胡15克,桃仁10克,小腹痛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王不留20克,丹参30克,乳香6克。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症状消失,B 超尿石影象消失,尿石排出30例,尿石未排出者6例,疗程最短5d,最长30d。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药:苍术、泽泻、猪苓、白术、车前子、白芍各10克,厚朴9克,陈皮6克,茯苓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寒湿型加藿香10克,荆芥10克。防风6克;湿热型加黄连、黄芩各9克,葛根15克;暑湿型加香薷、扁豆花各10克,六一散10克。伴呕吐者加竹茹6克,半夏10克;夹食滞者加莱菔子、山楂、神曲各10克。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为痊愈,共105例;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为显效,共6例;临床症状与体症较治疗前有所减轻为好转,共4例;治疗前后症状与休征无变化为无效,共10例。病案举例:韦某,女,53岁,工人,1983年4月  相似文献   

5.
<正> 治疗方药:柴胡、穿山甲各15g,香附、土贝母、半夏各10g,郁金、夏枯草、海藻、当归、元胡、川楝子、土鳖各12g、牡蛎30g,丹参2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治疗结果:痊愈:自觉症状、肿块消失,1年内未复发共14例;好转:自觉症状消失,肿块缩小一半以上,半年内复发共6例。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6.
<正> 治疗方药:生鹿角30克,生黄芪20克,夏枯草15克,制乳没各9克,以上药为基础方,水煎服,每日1剂。热毒重者加银花,连翘各15克,牡丹皮、黄苓各9克,肿痛较甚者加野菊花、蒲公英各20克,蚤休9克。乳腺有块或乳核者加瓜蒌15克,青皮、海藻、昆布各9克,乳汁阻塞不通者加丝瓜络、路路通各8克,通草6克。治疗效果: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者为痊愈,共32例;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但乳房内尚有残留未完全消散的硬核为显效,共6例;初诊有化脓征兆,经治疗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停药后有复发者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运用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90例,基本处方:丹参、穿山甲、延胡索、海蛤壳各20克,月季花、青皮、佛手、姜黄、香附、露蜂房、猫爪草各15克,生牡蛎50克。肿块较硬者,加石见穿、三棱、莪术;气血亏虚者,加党参、黄芪;腰膝无力者,加山萸肉、杜仲、鹿角霜;心烦不宁者,加栀子、生地。治疗结果:痊愈58例,占64.4%,其临床症状及肿块消失,无压痛;显效18  相似文献   

8.
治疗方药:益母草30~50克,柳根白皮60~80克。湿热型加二花、鱼腥草各30克;中气虚型加黄芪30克;肾虚型加枸杞15克,肉桂3克;瘀血型加丹参30克。治疗结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小便正常,2年以内未见复发者为治愈,共34例;主要症状全部消失,小便细数,1年以内未见复发者为显效2例;主  相似文献   

9.
方药组成及用法:柴胡12克,白芍、鸡血藤、何首乌、公英炭各20克,焦栀子、当归、怀牛膝各10克,白术、醋香附各15克,三七粉3克(冲服),水煎服,日1剂,12剂为一疗程。加减:乳房有肿块者加元参、浙贝母、僵蚕、夏枯草;气虚体弱或月经过多者加人参、黄芪。治疗结果:28例中,痊愈(乳衄止,自觉症状消失)26例,显效(乳衄止,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以自拟“二根二白玄梅桔甘汤”治疗慢性咽炎二十二例,其中五例咽喉部症状全部消失,十一例明显好转,六例症状减轻。兹介绍如下。药物组成:山豆根9~12克,板兰根、玄参各15~30克,乌梅、桔梗、生甘草各10克,白薇、白蔹各9~12克。一日一剂。加味法:声音嘶哑者加金钗石斛10~15克,木蝴蝶6~9克;咯痰不利者加牛蒡子、马兜铃各10克;热毒较盛者加重楼6~9克,连翘10~20克;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加浙贝母5~10克,夏枯草、生山楂、川牛膝15~30克。  相似文献   

11.
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热淋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疗方药:麻黄、杏仁各6~9克,生石膏15~30克,车前子12~30克,甘草3~6克。尿痛甚者加琥珀;热重溲赤者加通关丸;口渴思饮者加麦冬、白茅根;大便干燥者加大黄;小腹坠胀者加川(?)子、枳实;兼阴虚者合猪苓汤。治疗结果:小便完全恢复正常,兼症全部消失者为痊愈,共31例;小便热涩短赤痛明显减轻,或有3~4个主症消失,兼症状大部分减轻者为显效,共4例;主症和兼症有所减轻者为有效,共2例;治疗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26例患者,年龄26~40岁,病程1年者7例.2~4年者16例,5年以上者3例。2治疗方法少腹逐瘀汤加减:当归、玄胡、赤芍各12g.川芎、蒲黄、柴胡、五灵脂、青皮各10g.没药、甘草、小茴香各5g,白芍15g。若体虚气弱者加党参、黄芪各15g;白带清稀,量多者加猪苓、海螵蛸各20g;腰痛明显者加桑寄生、川断各15g;有虚热者加旱莲草、地骨皮各15g。1剂/d,水煎分早晚服,7天为1个疗程。3治疗结果基本治愈(自觉症状及盆腔组织压痛及肿块消失)12例;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盆腔组织压痛明显减轻或肿块缩小)8例;好转(自觉症状及盆腔…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系本院门诊病例 ,均已婚 ,年龄 2 6~ 49岁 ,平均 35岁 ;病史 1~ 3年 2 8例 ,3年以上 2 2例。诊断标准 :(1)下腹坠胀疼痛、腰痛 ,常性交后加重。 (2 )白带增多 ,月经紊乱。 (3)子宫体固定活动受限 ,一侧或双侧附件触到条索状物或囊性肿块 ,有压痛。2 治疗方法自拟消瘕汤 :丹参 15g、莪术 12g、桃仁 10g、香附 10g、当归 15g、赤芍 15g、柴胡 10g、半夏 10g、薏苡仁 30g、土茯苓 30g、海藻 15g。加减用药 :白带色黄、味臭加鱼腥草、黄柏 ;月经量多加旱莲草、丹皮、阿胶 ;腹痛重加没药、元胡 ;下腹冷痛加…  相似文献   

14.
<正> 治疗方药:枳实30克,川楝子、乌梅各20克,山楂、槟榔各15克,花椒10克,胡黄连6克。加水400ml,煎至100ml,加醋100ml,分四次一日服完。加减:呕吐加法半夏10克;便秘加大黄10克,元明粉20克(化服)。治疗效果:共治疗53例。其中腹痛呕吐消失,排出蛔虫,随访三年未复发者为治愈,共45例;症状消失,三年内复发者为显效,共7例;无效而转外科手  相似文献   

15.
<正> 治疗方药桂枝、白芍、紫苏叶各10克,山豆根、桔梗、防风各12克,沙参、板蓝根、连翘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每日1剂,2~3 d为1疗程。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者减板蓝根,连翘量,加羌活10克,干姜6克。兼气虚体弱者。加黄芪12克,大枣4枚。高热汗出,咽喉肿痛者。加银花18克,黄芩10克,兼咳嗽、气喘、痰盛者,加杏仁、白前、浙贝各10克。头闷痛、项强,身困重疼痛者,加羌独活、佩兰叶各10克。治疗结果服药后2d 感冒症状全部消失者为痊愈,共296例:服药3 d后感冒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有轻微咽痛、咳嗽症状者为有效,共57例;服药后4 d仍不奏效,诸症依然如故者为无效,共7例,总有效率98%。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30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占我院外科急腹症的首位。我院共收治急性阑尾炎 4 50例 ,其中保守治疗 30 0例 ,手术 150例 ,现将 30 0例保守治疗的效果及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 0例其中男 170例 ,女 130例 ,年龄最小 5岁 ,最大 75岁。基本治愈 50例 ,完全治愈2 4 4例 ,6例无效后转手术治疗 ,治愈率为 98%。1.2 疗效标准。治愈 :腹痛 ,呕吐 ,右下腹压痛等症状消失 ,体温正常 ,血象复查正常 ,B超检查包块消失 ;有效 :腹痛 ,呕吐 ,右下腹压痛等症状减轻 ,体温及白细胞正常 ,右下腹有轻压痛 ,B超检查包块未完…  相似文献   

17.
<正> 心电图 ST 段降低是由缺血心肌产生的损伤电流所致。笔者根据患者所表现的症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拟定了活血宽胸汤,共治疗3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一般资料男10例,女27例;年龄21~30岁6例,31~60岁22例,61~80岁9例;诊断为冠心病者1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者10例,心肌炎及心肌炎后遗症者11例。治疗方药活血宽胸汤:参、瓜蒌皮、葛根、白芍各15克,桂枝、枳壳各9克,红花6克。每日1剂,煎汤分两次服。冠心病有心绞痛者加服冠心苏合丸,高血压患者加服降压药。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 ST 段恢复正常。好转:症状消失,心电图 ST 段正常与异常交替出现。无效:症状消失后复发,心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8g,当归15g,赤芍、川芎各12g,桃仁、红花、地龙各10g,水煎2次共500ml,混合后分早晚2次温服,日1剂。加减:头痛日久加全蝎10g,蜈蚣3条;失眠、多梦、健忘加茯神10g,枣仁15g;精神萎靡加党参15g,柴胡10g。 治疗结果:痊愈52(病人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停药3个月至半年无复发者);有效33例(病人自觉症状减轻或明显好转);无效1例(病人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者)。总有效率为98.5%。  相似文献   

19.
<正> 治疗方法:桂枝芍药知母汤合三藤汤加减:桂枝知母附子防风各12克赤芍白术鸡血藤海风藤忍冬藤各30克麻黄6克生姜10克甘草3克,开水煎服。治疗效果:本组15例,痊愈8例,显效5例,好转2例。体会:从15例治疗情况看,病程短者,疗效好,治愈率高;病程长者,相应疗程长,治愈率低。关节变形严重者,经治疗后临床自觉症状虽消失,但X光片无明显好转,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 治疗方药:大黄12克,丹皮、桃仁、玄胡、白术各15克,黄连10克,银花、苡仁各20克,冬瓜仁、蒲公英、鱼腥草各30克,乳香,没药、甘草各8克。每日1剂,15岁以下者药量酌减。一般服药2~3剂即效。治疗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1年内未见复发共21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劳累后有轻微疼痛感或1年内有复发者共8例;有效:各种症状明显减轻共3例。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