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X 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对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疗效和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观察和比较 2 0例经X 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的脑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特点。结果 大多数经治疗后的脑肿瘤组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凝固性坏死和血管的病变。结论 X 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使星形细胞瘤和大部分脑膜瘤发生变性坏死 ,变性坏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血管数量、病变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的疗效、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对428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脑膜瘤患者进行详尽的影像学随访和组织学研究,以了解和分析其疗效.结果 428例脑膜瘤中,影像学诊断167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261例.肿瘤部位:大脑凸面82例,颅底211例,脑室内23例,其它部位112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平均周边剂量12.5Gy,平均中心剂量26.3Gy,剂量曲线40%~50%.随访2年以上,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病灶明显缩小57例(13.3%),病情稳定297例(69.4%),病灶增大6例(1.4%),其中43例行血管造影检查,37例肿瘤血管染色明显减少.59例脑膜瘤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组织学检查发现脑膜瘤主要病理改变为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降低、血栓形成、小血管闭塞和肿瘤间质增生.治疗后68例(15.9%)出现顽固性瘤周脑水肿、放射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能通过其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减少和阻断肿瘤血液供应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对多数脑膜瘤产生延缓肿瘤生长、减少手术治疗中出血以及推迟术后复发时间的治疗作用.对于无法或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复发性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临床的关系。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观察16例γ-刀照射后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脑膜瘤2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和转移性腺癌2例。结果 γ-刀照射后肿瘤中心和肿瘤边缘的瘤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恶性肿瘤呈急性坏死,良性肿瘤呈延迟性坏死;边缘部位残留的瘤细胞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中γ-刀、X-刀、重粒子刀的特点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血管造影术显示,经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多数脑动静脉畸形在经过几年的潜伏期之后都能消失,但对其过程中出血的风险尚不清楚。方法:对500例采用γ刀进行放射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以下3个时期内出血的发生率:放射外科治疗前、放射外科治疗后与血管造影证实畸形消除之前(潜伏期)以及血管造影证实畸形消除之后。结果:放射外科治疗前42例发生出血(中位随访期0.4年),潜伏期23例(中位随访时间2.0年)发生出血,6例在血管畸形消失后发生出血(中位随访时间5.4年)。与放射外科治疗期间相比,潜伏期内出血风险降低54%(H R0.46,95%CI…  相似文献   

6.
Leksell伽玛刀(γ刀)是一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装置。它通过201束校准射线的聚焦照射,在不开颅的情况下,破坏颅内病变,达到治疗目的。γ刀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某些颅内动静脉畸形、肿瘤和功能性疾患。 1967年第一台γ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问世,至今已有3O多年的临床应用经验。至1997年底,世界范围内有近70000病人分别在82个中心接受了γ刀治疗。特别是80年代后期,随着神经影像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近4年来,中国引进了13台Leksellγ刀,并应用于临床。 本文回顾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历史,简述了Leksellγ刀的组成、构造及治疗原理,并分析了γ刀治疗的适应证。强调在做γ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计划时,必须掌握一定的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学、神经影像学及放射生物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X┐刀装置治疗室屏蔽设计探讨唐虹陈先平于海忠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肿瘤科,合肥230022以加速器为放射源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X-刀)治疗病变,由于其投资较少,应用范围大而深受放疗和外科医师的重视。近期作者以医用加速器防护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ν刀和X刀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两者的治疗精度相同,剂量分布的适形性一致、均匀性X刀优于Y刀,对于复杂靶区X刀治疗效率更高。通过分析比较两种技术在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转移瘤、脑动静脉畸形、垂体腺瘤和三叉神经痛等病变中的治疗效果,表明两种技术在病变控制率、正常组织损伤率等方面无差别;ν刀治疗的临床应用经验更丰富,X刀的治疗方式则更多样化,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95年引进德国Leibinger-Fischer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计划系统(X刀),该系统由Siemens DR3 CT机提供定位图像,在X-刀治疗计划系统上完成治疗计划。98年新引进Elscint公司CT twin flash双螺旋CT机和Elscint prestige 2.0T MRI机器。新引进的CT及MR功能强大、图像处理能力及图像的清晰度均明显提高,但如何利用新的CT、MRI机器提供的图像,在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上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用等中心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以下简称X-刀)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深圳威达公司808型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CT扫描定位治疗胰腺癌。结果 随访3-20个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瘤体缩小50%-90%,有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X-刀治疗胰腺癌是一种创伤小、副作用少、手术安全、疗效显著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指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小体积病灶进行一次性分割、高剂量聚焦照射的非侵入性的治疗技术。自1951年瑞典的Leksell教授倡导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影像学技术、放射生物学及放射物理学等的发展,其基本概念也逐步发展和完善。最早的放射外科是为功能神经外科而设计的。目前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畸形、颅内良性肿瘤和某些恶性肿瘤。全世界已治疗了5万以上的病人。放射外科治疗的主要设备有产生重荷电粒子的回旋加速器、含多个钴源的γ-刀以及配置特殊附件直线加速器的X-刀,其治疗原理相似。但物理技术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颅内肿瘤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光镜、电镜观察16例γ-刀照射后颅内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脑膜瘤2例;颅咽管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垂体腺瘤1例和转移性腺癌2例。结果γ-刀照射后肿瘤中心和肿瘤边缘的瘤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坏死,恶性肿瘤呈急性坏死,良性肿瘤呈延迟性坏死;边缘部位残留的瘤细胞较中心部位多,肿瘤旁脑组织中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但主要以胶质细胞损伤为显著。结论残留的瘤细胞是肿瘤复发的形态学依据,γ-刀对肿瘤旁脑组织的损伤与脑水肿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提示临床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照射剂量及肿瘤大小,以防止肿瘤复发和预防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X刀治疗系统简介杨开军,任文德南方医院神经外科1951年Lekesell首次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之概念。该技术是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确定头部靶点的坐标位置,用高能射线单次集中照射,使靶区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传统放射治疗是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侧脑室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 31例侧脑室肿瘤的生长部位、诊断、病理类型及手术治疗方法、手术入路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 2 7例 ,大部分切除 1例 ,部分切除 1例 ,1例神经上皮性囊肿行立体定向穿刺 +囊肿侧脑室内引流术 ;1例星形细胞瘤行立体定向活检 +后装放疗。结论 :直接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侧脑室肿瘤的有效方法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可以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5.
X—刀简介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新近发展的一门治疗方法。它利用立体定向方法确定颅内靶点,然后将多束放射线汇聚于靶点,局部形成大剂量照射,导致靶点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目销。目前投入临床应用的有。X—刀和X—刀。从原理上讲它们属于放射治疗学。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放射治疗法。后者是根据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放射线敏感程度不同来选择破坏病变组织的。而Y—刀、X—刀则是选用多组小剂量放射线,在我点聚焦,使局部形成有破坏力的放射剂量,而对邻近组织损伤很小。这样就大大扩展了传统放射治疗的范围,不仅可以治疗对放射线敏感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例丘脑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5例囊性肿瘤,先开颅部分切除肿瘤,1月内行γ-刀,X-刀治疗;1例脑膜瘤先行γ-刀治疗,5个月行手术切除病变。结果:随访1年8个月,除1例恶性室管膜瘤术后4个月肿瘤复发脑疝死亡外,余均恢复良好。结论:手术加立体定向放射综合治疗是一种治疗丘脑肿瘤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要用螺钉将金属定位框架固定在患者颅骨,利用三维集束单次大剂量照射颅内病变,以达到不开颅的手术效果。美国Accuray公司研制的射波刀系统,作为新一代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具有实时影像引导及同步动态追踪的优势,无需有创的定位框架,将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应用,从头颈部肿瘤延伸至脊椎以及全身其他部位的肿瘤。文中对射波刀系统的配置、技术特点、治疗流程以及射波刀在颅内外良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作一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由于单分割高剂量放疗具有独特的放射生物学效应,放射外科可用于许多颅内疾病的治疗,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尤其动静脉畸形、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颅咽管瘤,以及垂体瘤、听神经瘤及脑膜瘤等良性肿瘤。此外,一些恶性肿瘤,尤其脑转移瘤、以及恶性胶质瘤、松果体肿瘤和原始于神经外胚层肿瘤均可应用放射外科治疗。最初的适应证——功能神经外科仍有小规模应用,但在癫痫方面正在进行一些重要探索。现以治疗较多的几种疾病为例概述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最新发展(Χ刀简介与展望)朱广迎刘忠华综述王绪审校(肿瘤防治研究所)关键词立体方向放射外科中图法分类号R815.61Χ刀的原理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进步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  相似文献   

20.
目的脊柱转移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见部位,脊柱转移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背部疼痛及感觉、运动障碍,是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拟评估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行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24例,治疗病灶38处,其中颈椎4处,胸椎21处,腰椎9处,骶椎4处,有放疗史患者9例。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等情况,定期随访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在随访12.5个月后(1~25月),生存18例,90%的患者疼痛治疗有效,随访期间内未见放射性脊髓病的发生。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脊柱转移瘤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