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银杏叶滴丸,每次5粒,每日3次,疗程为4周。结果:实验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5.56%,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1.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善和硝酸盐类应用量.结果 治疗组不稳定心绞痛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下丹红注射液能明显提高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闷、憋气、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症,是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心绞痛临床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其中严重的一种,为临床急症,其病理基础是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后触发血小板激活和凝血酶形成,最终导致白色血栓…。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按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我们应用复方参丹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服用肠溶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14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变化及12导联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马超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9):330-330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4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110/120)91.67%,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7/120)72.5%,两组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为(1.4±1.0)次/周,持续疼痛时间为(2.2±0.1)min/次;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为(5.4±0.5)次/周,持续疼痛时间为(5.3±0.4)min/次,两组心绞痛发生次数及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发病次数,缩短持续疼痛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Rho/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联合常规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痉挛)患者,年龄(61±11)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法舒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20例患者均接受乙酰胆碱负荷试验,于给予乙酰胆碱后、首次硝酸甘油(300g)治疗后,给予法舒地尔(30 mg,法舒地尔组)或0.9%氯化钠(对照组),再次硝酸甘油(300g)治疗后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测定痉挛冠状动脉直径,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首次硝酸甘油治疗后痉挛冠状动脉直径改变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2±23.6)%比(42.6±17.2)%](P>0.05).法舒地尔组在给予法舒地尔和再次硝酸甘油治疗后痉挛冠状动脉直径显著扩张,与首次硝酸甘油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0.79)、(2.51±0.78)mm比(2.11±0.62)mm](P<0.01),而对照组痉挛冠状动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均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法舒地尔治疗期间血压和心率是稳定的.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硝酸甘油治疗后,给予法舒地尔可以进一步舒张痉挛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8.
波立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波立维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波立维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对急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我们将出现症状后24h内就诊的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服用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的基础上接受赛诺菲-圣德拉堡公司生产的波立维(84例,即刻300mg,随后75mg,每日1次),安慰剂(84例)治疗持续9~12个月.结果波立维组治疗1个月后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0.95%,无效者16例,无效率19.05%.安慰剂组58例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69.05%,无效者26例,无效率30.95%.随访观察12个月,主要终点为综合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波立维组9.52%,安慰剂组13.10%.波立维组发生出血的患者略多于安慰剂组(2.7%vs 2.4%),但未出现危及生命的出血.结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波立维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明显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及预后,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的效果,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社区医学杂志》2017,(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为92.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NST、∑ST[(88.77±7.99)次/min、(2.61±0.57)个、(1.64±0.38)mm与(86.16±6.68)次/min、(1.51±0.62)个、(1.14±0.45)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粘附率、凝血因子Ⅰ[(4.61±0.67)、(10.89±0.81)、(2.05±0.83)m Pa·s、(17.71±2.21)、(38.09±0.79)%、(4.82±1.11)g/L与(4.21±0.48)、(9.81±0.74)、(1.69±0.76)m Pa·s、(12.54±1.84)、(37.03±0.82)%、(4.04±0.93)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发作频率、持续时间[(7.2±0.9)次/周、(7.5±1.3)min与(4.7±0.6)次/周、(5.4±0.8)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银杏叶滴丸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间于我院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7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85例)与对照组(8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口服银杏叶滴丸,1次5粒,1d3次.1个月后,通过对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状况比较观察,统计2组治疗方案对临床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叶滴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桂枝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进而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服桂枝汤治疗,疗程5周,分别测定心电图,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临床症候总疗效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比单纯西药对照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方法:将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辛伐他汀、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0.9%氯化钠250ml+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50mg静脉滴注,每日-次,治疗二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二周后心绞痛缓解程度、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善的疗效、发作次数及心肌耗氧量.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入组时的-般情况、心功能情况、实验室检查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肌耗氧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几年来我们通过对(UAP)患者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观察分析血塞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6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就诊于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31例)与参照组(29例)。两组均先给予常规治疗方案,以此为基础,参照组患者以阿托伐他汀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方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8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后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后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而且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血塞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方案治疗后,效果肯定,且有效改善了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缩短持续时间,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8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1.1%,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率35.0%,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脂项目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吡格雷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疼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氯吡格雷加丹红注射液组54例,对照组(阿斯匹林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间隔时间、ECG变化情况、硝酸甘油及镇痛剂使用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吡格雷加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法舒地尔辅助治疗国人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检索维普信息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ISI Web of knowledge及Science Direct关于法舒地尔辅助治疗国人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原始研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进行Meta分析。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四项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其中治疗组172例,对照组163例。按Peto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后,其OR:4.38,95%CI:2.14~7.35,P〈0.0001。漏斗图分析提示无发表性偏倚。结论在常规治疗前提下,法舒地尔辅助治疗国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有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