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对直肠癌Miles术后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后拔除尿管,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拔除尿管。并观察两组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有效和无效排尿、尿路感染以及排尿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排尿成功率显著提高,发生尿路感染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呋喃西林膀胱冲洗能有效地促进直肠癌Miles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排尿成功率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防治进行探讨。方法对在我院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膀胱冲洗,第5天进行提肛训练和个体排尿训练,拔管时预留膀胱冲洗液,拔管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等综合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留置尿管。两组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为8~10d,拔除尿管6~7h后自行排尿2~3次后测残余尿量。结果拔除尿管后实验组发生尿潴留3例,再置管率为5.0%;对照组发生尿潴留19例,再置管率为31.7%。两组患者在排尿顺畅程度、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运用综合干预措施,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预防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拔除留置尿管的不同时机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随机分组,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时拔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管,观察拔管后第1次排尿量,排尿是否需要诱导。结果:两组患者排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膀胱充盈时拔管比膀胱空虚拔管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黄蕙  曾莉 《现代保健》2010,(6):108-109
目的探讨用输液余量确定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尿管拔除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输液余量≤250ml;B组:250ml〈输液余量≤500ml;C组:输液余量〉500ml。通过3组输液余量的不同,选择尿管的拔管时机,观察各组患者拔管后排尿效果、尿潴留及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结果B组排尿效果最好,尿潴留和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最低,A组和C组排尿效果均较B组差,尿潴留及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均较B组高。结论输液余量250~500ml时是最佳的拔管时机,此时拔管可以缩短自行排尿时间,减少因膀胱充盈不够或充盈过度引起的排尿困难和重插尿管的发生(继发性尿潴留).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病人拔除尿管的时机对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拔除留置尿管的不同时机对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 234例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随机分组, 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时拔管, 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管, 观察拔管后第 1次排尿量, 排尿是否需要诱导。结果: 两组排尿量无明显差异 (P>0 05); 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1)。讨论: 膀胱充盈时拔管比膀胱空虚时拔管优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尿管拔除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20例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拔管,对照组在非充盈状态下拔管,观察这两种状态拔除尿管后患者的排尿情况。结果两种拔管方法对留置尿管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采用在充盈状态下拔尿管,自主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膀胱充盈状态下拔尿管,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地预防拔尿管后尿潴留及尿失禁的发生,减少重新导尿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的拔除尿管方法,减少留置尿管患者拔除尿管后引致尿道疼痛、血尿及尿潴留等并发症。方法将20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予开塞露注入膀胱后,抽除尿管气囊内液体后再回注入0.2~0.4ml注射用水,让尿管随尿液排出的拔管方法;对照纽采用传统拔除尿管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拔除尿管后患者的排尿疼痛度、血尿、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疼痛度较对照组低(P〈0.01);实验组血尿为0例,对照组7例(P〈0.01);实验组尿潴留0例,对照组6例(P〈0.05)。结论实验组的拔管方法优越,痛苦少,无血尿及尿潴留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必要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148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且术后均在短期(1~7d)留置尿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拔除尿管前需夹闭尿管,对照组则开放引流进行直接拔管。对比两组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及尿路刺激征、导尿管重置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路刺激征及导尿管重置情况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在拔管前夹闭尿管并未缩短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具有膀胱过度扩张等风险,由此可知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夹闭尿管并无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留置尿管拔除时机对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探讨拔除留置尿管的不同时机对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40例留置尿管病人随机分组,A组20例在膀胱充盈时拔管,B组20例在医生下医嘱后,不论膀胱是否充盈立即拔除尿管。结果:A组自动排尿率为95%,B组为80%自动排尿率;结论: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比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能明显减少尿潴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神经外科病人就两种尿管拔除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一种最佳的尿管拔除方法。方法选择80例神经外科留置尿管的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尿管拔除法即在尿管拔除前注入开塞露至膀胱内,待膀胱充盈时抽尽气囊内的液体后再回注0.4ml液体,边按摩膀胱边拔除尿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尿管拔除法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拔管后自然排尿成功例数。结果实验组自然排尿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尿管拔除法拔除尿管后排尿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尿管拔除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18例接受导尿的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者79例,为试验组;未发生感染者139例,为对照组。记录年龄、性别、住院诊断、尿管留置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卧床时间、是否膀胱冲洗等因素。结果Logistic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尿管留置时间≥7天(OR值5.59;95%CI1.94~16.16)、卧床时间≥15天(OR值4.23;95%CI1.85~9.67)、膀胱冲洗(OR值3.63;95%CI1.83~7.23)与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明显相关。结论尿管留置时间≥7天、卧床时间≥15天、膀胱冲洗是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发生相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不同时间的尿路感染率、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尿管外端菌落培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以及膀胱刺激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尿管外端菌落培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于预防留置尿管患者发生相关性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利多卡因用于预防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 将65例因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于拔除导尿管后立即予浸润2%利多卡因1 ml的棉球放置尿道口20 min以上再排尿;对照组33例,为常规拔除导尿管的患者.比较两组尿潴留发生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残余尿量为(53±22)ml,发生尿潴留1例(3.12%,1/32),对照组分别为(163±32) ml和8例(24.24%,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对于宫颈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的尿潴留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求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及家庭护理的可行性方法,以降低医疗及护理成本,避免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储留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结合自我间歇性导尿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进行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测定、实验室尿沉渣测定以及细菌计数评价。出院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后指导,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为基础,自制评分量表。从两组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及常见并发症发病率的角度,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价。对照组采取常规留置尿管护理,出院后进行常规护理教育。结果两组患者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h尿沉渣检查、细菌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WBC数量、细菌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重建十分有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核心温度冲洗液对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量和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试验组为核心温度冲洗液,对照组采用常温冲洗液,观察膀胱痉挛情况及冲洗液用量。结果:试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膀胱冲洗液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行持续膀胱冲洗患者采用核心温度膀胱冲洗液,可有效减轻膀胱痉挛、术后出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18例接受导尿的患者中,并发尿路感染者79例,为试验组;未发生感染者139例,为对照组。记录年龄、性别、住院诊断、尿管留置时间、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卧床时间、是否膀胱冲洗等因素。结果Logistic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尿管留置时间≥7天(OR值5.59;95%CI 1.94~16.16)、卧床时间≥15天(OR值4.23;95%CI 1.85~9.67)、膀胱冲洗(OR值3.63;95%CI 1.83~7.23)与导尿并发尿路感染明显相关。结论尿管留置时间≥7天、卧床时间≥15天、膀胱冲洗是导尿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过程监控”基础上提出“预防性过程监控”概念及可行的监控方法,实验性应用于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控制中,评价监控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将某院神经内科2007年1-7月留置导尿的15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07年8月-2008年2月留置导尿的14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执行留置导尿常规护理,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护理外,采用评估督促和宣传教育等方法进行预防性过程监控。结果实验组留置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χ2=11.10,P<0.01);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的时间比较,实验组70%的患者留置导尿时间在13.10 d内,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 d;留置导尿11~30 d、>30 d时,实验组导尿相关泌尿系感染率分别为6.67%、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77%、57.89%(分别χ2=8.27,P<0.01;χ2=5.13,P<0.05)。结论评估督促和宣传教育等预防性过程监控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膀胱功能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膀胱功能治疗仪低频脉冲治疗组、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3组治疗5天拔除尿管后有效率、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逼尿肌压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仪组、针灸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5%和50%,治疗仪组和针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6.936,P=0.008)。治疗后治疗仪组、针灸组和对照组最大尿流率量分别为(16.6±2.35)、(13.3±1.77)和(10.1±1.59)mL/s;残余尿量分别为(20.5±5.68)、(25.5±7.72)和(60.5±10.26)mL;膀胱逼尿肌压力分别为(78.5±7.88)、(75.5±7.88)和(56.5±7.88)mmH2O.治疗后针灸组和治疗仪组的最大尿流率、膀胱逼尿肌压力明显〉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对照组(P〈0.05);且治疗仪组效果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膀胱功能治疗仪能有效治疗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而且具有安全、简便和患易于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PKRBT)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将126例膀胱肿瘤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分别给予PKRBT和TURBT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肉眼血尿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2年内复发率、闭孔神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肉眼血尿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年内复发率、闭孔神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KRBT治疗膀胱肿瘤弥补了TURBT术式的不足,疗效优于TURBT。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减少全麻患者留置尿管所致苏醒期间躁动的效果。方法:全麻下行泌尿外科手术的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麻醉后留置尿管,观察组60例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尿管,对照组60例用液体石蜡润滑尿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并记录麻醉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心率更平稳。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尿管后再行导尿,能减轻全麻患者苏醒期间因尿管刺激而引起的躁动,提高了麻醉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