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48例,根据是否使用丙种球蛋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甲基泼尼松龙+利巴韦林、机械通气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1 g/kg·d)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率恢复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儿治疗48小时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发热缓解、皮疹消退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心率恢复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48小时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起到免疫调节和免疫替代作用,明显改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3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联合静脉免疫球蛋白;对照组常规治疗加静脉免疫球蛋白。用药后记录两组体温下降,皮疹消退,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治疗组在体温下降,退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热毒宁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黄联飞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1805-1806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者39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抗病毒、抗炎和营养支持疗法;实验组20例,加用早期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强化治疗。结果治疗3d的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体温恢复、皮疹消退、口腔溃疡愈合较对照组时间少。两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重症手足口病中早期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安全有效,能够快速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主要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于重症手足口病并肢体瘫痪儿童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手足口病并肢体瘫痪儿童48例,对着4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4人,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儿童,主要采用恢复期治疗模式进行治疗,对于实验组儿童,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模式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儿童的运动功能均无大的差异,对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后,实验组的患病儿童的运动功能恢复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的康复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并肢体瘫痪儿童有着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手足口病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霞  邢莉  高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3,(Z1):287-288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在人类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疱疹性咽炎、心肌炎、心周炎和手足口病。临床常见疱疹性咽炎 ,近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升高 ,多为柯萨奇A5 ,A10等其他型病毒感染引起。本症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 1~ 2岁婴幼儿最多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疼痛性口腔炎 ,手、足、肛周可发生米粒至豌豆大小的疱疹 ,我院门诊自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6月一年多间内共诊治该病患儿百余例 ,现将静脉滴注双黄连疗效观察报告如下。所用双黄连为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1 临床资料1·1 病历选择 本文所选病历均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临床观察,协助及早防治手足口病及减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489例手足口病例。结果 2010年的手足口病重症较多,共收治了9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导致误诊率增高,增加了手足口病危重病例及死亡病例的发生。结论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对于预防手足口病及重症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重症手足口病是危及儿童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易引发肺水肿、心力衰竭和脑膜炎等并发症,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为防止病情向危重症和极危重症发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究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10-01-2018-08-31收治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因素均衡可比的原则,在不同治疗方法中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6,P=0.028。观察组惊跳或抖动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6%,与对照组的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729。结论甘露醇与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效果确切,能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时间,且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行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及退疹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及退疹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手足口病患者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一般病例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78组.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合并感染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滴.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5%(78/80)优于对照组80.8%(63/7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P<0.05).治疗中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热毒宁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GBS)的疗效。方法将24例急性GBS患者随机分为IVIG治疗组(IVIG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12例)。IVIG治疗组注射免疫球蛋白0.4g/(kg.d)连用5天。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结果与结论IVIG组治愈率(58.3%)及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6.7%,75%)。(P〈0.05)  相似文献   

11.
梁晓雷  张廷禄  营亮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355-2356
目的研究连云港市2009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全市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连云港市2009年手足口病监测系统上报的重症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T-PCR检测病原体。结果连云港2009年43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病有明显的夏季发病高峰,83.7%发生在赣榆和东海2县,83.7%病例发生在3岁以下的散居儿童,51.2%的实验室检测结果为EV71。临床症状体征多为嗜睡、喷射性呕吐等神经系统受损症状。结论农村地区的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应重点关注的人群,做好EV71阳性病例的医疗救治是减少重症病例发生比例的重要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是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对手足口病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重症早期预警护理模式可缩短手足口病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家长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上海地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病危险因素,探索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参考指标,加强预测,降低重症病例发生的风险。方法按照1:2比例对23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及46名普通病例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采集患儿咽拭子、粪便标本及疱疹液开展病原学检测。结果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的风险随年龄的增加及首次就诊的医疗机构级别升高而下降;发病到首次就诊时间间隔长及EV71感染发生重症病例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5.537倍和79.644倍。结论低年龄、首次就诊医疗机构类型、发病到首次就诊时间间隔及EV71感染可作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和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近几十年来,手足口病已在全世界各地引起多次爆发或流行,累及地域广、患病人口多,受到人们广泛关注。2008年,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传染病防治法》丙类传染病管理。本研究对手足口病的病原学、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流行概况、传播特点、危险因素和防治对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上海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发病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重症病例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照1∶2比例对73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146例普通病例进行配对病例对照调查,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环境行为因素方面,家中有同住儿童和发病前1个月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的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针(5mg/kg·d)及炎琥宁针(10mg/kg·d),每日1次,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10mg/kg·d)及VitC针(100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2,P<0.01);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经比较,亦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5(P<0.05)、7.227(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机械通气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本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使用呼吸机时间>48 h的重症HFMD患儿1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合并VAP,将其分为2组,VAP组(n=64,并发VAP)和对照组(n=78,未并发VAP)。2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以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贫血、合并营养不良、机械通气过程中是否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频繁气管内吸引、合并肺出血、合并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等为预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各危险因素与VAP的相关性。 结果VAP组与对照组患儿病死率分别为12.50% (8/64),3.85%(3/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 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危险因素在重症HFMD患儿发生VAP中的顺序依次为:机械通气过程中是否再插管、机械通气时间、频繁气管内吸引、合并肺出血、合并呼吸道免疫功能低下,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保护性因素。 结论重症HFMD患儿机械通气后并发VAP发生率较高,相关危险因素多,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可能是控制VAP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分析某辖区手足口病定点医院三年1 017例手足口病出院患者的发病年龄及流行病学季节分布,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辖区内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事实依据。方法以病案首页数据为基础用系统综合查询功能,以基于出院诊断ICD-10编码为B08.401的病例为统计对象,对2011至2013年某医院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探讨。结果 2011至2013年共收治1 017例手足口病患儿,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P<0.05);全年均有发病,以45岁为主;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P<0.05);全年均有发病,以410月高发。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男性报告病例比女性多,流行时间较集中于夏秋季,相关部门应加强防控工作,降低其发病率。病案首页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料,充分挖掘,可以为相关部门利用。  相似文献   

19.
陈颖 《临床医学工程》2013,20(3):322-323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7月收入我院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的56例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中,年龄最大6岁,最小4月龄,其中2岁半(含)以下50例,占89.3%。男42例(75.0%),女14例(25.0%)。本地常住儿童21例(37.5%),非本地儿童35例(62.5%)。治愈50例(89.3%),好转2例(3.57%),自动出院2例(3.57%),死亡2例(3.57%)。住院时间最长23d,最短7d,平均时间(6.8±4.4)d。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好发于2岁半以下男性儿童。治疗上应当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即予加强指标监测,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效控制感染,提高免疫力并减轻全身严重免疫应激反应,可有效降低重症患儿的死亡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济南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济南市831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人肠道病毒(PE)、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特异性核酸。[结果]831例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76.05%,其中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0.19%、18.29%和17.57%。肠道病毒阳性率,粪便标本为75.34%,咽拭子为93.75%(P<0.05);3岁最高(83.41%),≥10岁最低(54.55%);男性为77.10%,女性为74.38%(P>0.05);托幼儿童为83.00%,散居儿童为70.60%,学生为52.38%,其他为50.00%;平阴县最高(93.22%),商河县最低(46.88%)。粪便标本阳性率,病后24h内采集的为86.67%,1~3d采集的为83.11%,4~7d采集的为77.52%,8~14d采集的为62.50%,15~21d采集的为51.02%,22~37d采集的为35.71%(P<0.01)。[结论]EV71是济南市2011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及时采集标本可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