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房室传导系统远端持续性Ⅱ°一型传导阻滞。患者女性,75岁,因严重胸骨后疼痛入院。既往患轻度糖尿病和双分支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和不全性石束支阻滞)。入院后血清酶呈典型AMI曲线变化,临床上因并发房室传导阻滞而安装永久性心肌起搏器治疗。图1示下壁和前侧壁导联新出现ST段压低和T波例置,而无明显病理性Q波和R波振幅降低,此种心电图表现符合下壁和前侧壁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塞(非Q波型梗  相似文献   

2.
急性前间隔梗塞并发束支阻滞不仅增加住院期死亡率,而且亦增加出院后死亡率和猝死危险性.本文旨在评价存活超逾6周的这类患者的远期预后,藉以探讨其最适宜的监护期限.方法:42例急性前间隔心肌梗塞并发束支阻滞的患者.束支阻滞属于急性前间隔梗塞并发症的标准是:(1)住院后发生束支阻滞;(2)急性梗塞前6月内心电图检查无束支阻滞;(3)V_1呈QR型但以往无梗塞.患者在梗塞后最初6周留住在监护病区,严密观察诸如心源性休克、肺水肿、Ⅱ度或高度房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心电图在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诊断上明显受限。本文报道一例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掩盖ACS患者,因其束支阻滞间歇性出现,原本被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掩盖的ST-T改变及异常Q波得以暴露,避免了ACS的漏诊。  相似文献   

4.
征解32:答案     
征解32答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伴左后分支阻滞,QRS波初始间隔向量丢失,使心脏阻滞的发生几率增加。诊断要点:本图例的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1.V1导联q波预警心脏阻滞的意义:本例心电图的最大特征是在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RS波特征性表现的同时,V1导联宽大的M型R波前在小q波,提示心室除极的初始间隔向量丢失。该心电图记录后不久,患者的Holter检查中可见三度房室阻滞心电图,心室率30bpm,由此能  相似文献   

5.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收治的 1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 2~ 4周后心电图的变化。 结果  (1)入院时心电图变化 :心动过速 8例 ,右束支阻滞 3例 ,V1 导联T波、V1 ~V2 导联T波、V1 ~V3导联T波、V1 ~V4 导联T波、V1 ~V5导联T波、V1 ~V6 导联T波倒置为 10、 6、 4、 3、 2和 1例 ,SⅠ >0 1mV、TⅢ 、QⅢ 、SⅠQⅢTⅢ 分别为 7、 7、 9和 7例 ;(2 )溶栓后心电图变化 :心动过速消失 7例 ,右束支阻滞消失 1例 ,胸前导联T波倒置加深 4例 ,SⅠ 变浅 ,QⅢ 减小或消失 ,TⅢ 倒置变浅或直立 3~ 4例 :(3)治疗 2~ 4周后心电图变化 :心动过速消失 ;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 ,ST段回基线 ,QⅢ 进一步减小或消失 ,TⅢ 倒置变浅或直立。 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变化是多变的 ,需动态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6.
Cabrera征(180)     
<正>Cabrera征系1953年Cabrera提出,可有效诊断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患者随后发生的陈旧性心梗,但国内心电学界未能充分重视与研究。[误区的发生]一般认为,心肌梗死产生的病理性Q波均出现在QRS波的前30ms~40ms,而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其QRS波的除极起始存在着异常,因而能掩盖该时间段可能存在的病理性Q波,因而得出的结论是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可掩盖随后发生的心肌梗死诊断。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动态变化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5例明确诊断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前后及出院前的心电图 ,探讨其演变规律。结果 入院时心电图 :右束支阻滞 2例 ( 5 .7% ) ,S1 Q T 10例 ( 2 8.6% ) ,T 倒置 2 5例 ( 71.4% ) ,TV1 倒置 2 2例 ( 62 .9% )。 10例患者溶栓后心电图 :5例 S1 Q T 中 4例消失 ,TV1~ 2 倒置加深或由直立变为倒置 7例 ,R AVF增高3例。出院前心电图 :部分患者胸前导联 T波倒置变浅或变为直立。结论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呈动态变化 ,动态观察对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综合国内207例HCM的心电图表现。最常见的改变是病理性Q波,其它依次为非特异性ST-T改变、左室肥厚、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各类传导阻滞中以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为多见,无1例左束支阻滞。有1例罕见的HCM合并间歇性左后分支阻滞,另1例为出生后即有症状、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为主的先天性HCM。作者报道17例中占首位的心电图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而病理性Q波为次。1/3患者电轴中度以上左偏,4/5患者QTC延长。有1例进展为猝死的梗阻型HCM,生前一年半内Q波宽度、深度多变,而且Q波一度消失,当晕厥发作时描记的心电图中病理性Q波重又出现。这种现象迄今似未见诸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确定急性Q波型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与左室血栓之间的相关关系。材料与方法收集1988年10月至1990年5月间连续收治的首次发生的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82例,其中男67例、女15例,年龄60±13岁。47例采用溶栓治疗。4例伴束支阻滞者及2例伴心肌病者被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方法 对21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R波、Q波和ST段变化进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动态观察。将开始到结束的7次标测分成6个时间间隔.分别计算各个时间间隔的∑R、∑Q、和∑ST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R于胸痛发作后12h内迅速下降;∑Q逐渐增大,24h内变化最显著;EST 12h内迅速下降,48h后渐趋稳定。12例(57%)R波消失,Q波在发病后12h内形成;另9例(43%)于24h内形成。结论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R波下降和Q波形成在快速型和慢速型心肌梗死患者中不同。  相似文献   

11.
1943年Dressler首先根据室性早搏中的异常Q波(Q时间>0.04秒)对1例心电图仅表现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患者做出了心肌梗塞的诊断并由尸检证实。此后许多学者亦纷纷报告了用室性早搏中的Q波诊断心肌梗塞的病例,从而证明室性早搏中的Q波对诊断心肌梗塞有重要的价值。但也发现用此方法诊断心肌梗塞有一定的限制,可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4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图1)示:图为V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距0.72~0.84 s,为轻度窦性心律不齐。P-R间期0.13 s,下传的QRS波群绝大多数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上行R4及下行R2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一致(仅S波略深),其前无窦性P波(R4)或无相关窦性P波(R2),为舒张晚期交接性早搏伴轻度室内差异传导。早搏长间歇后第1个窦性下传的QRS波群呈正常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R间距1.08 s时,下传的QRS波群正常,R′-R间距0.94 s时,QRS波群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R≤0.84 s时,QRS波群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不齐;②交接性早搏揭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1交接性早搏揭示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讨论3相束支阻滞是一种随心率增快而出现的束支阻滞,当心率减慢时束支阻滞消失。发生此现象转变的最低心动周期称为临界周期,即>此临界周期时,束支阻滞消失,≤此临界周期时出现束支阻滞图形。临界周期在不同病例及同一病例不同时期不同,可有一定重叠。本例当临界周期≤0.94 s时呈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0.84 s时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13.
间歇性右束支阻滞较为常见,尤多发生于运动试验时.然而迄今未见运动时有束支阻滞暂时消失的报道.本文报道1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病人在踏车运动试验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暂时消失.患者男,61岁,2年前患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急性期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近端完全闭塞,前降支近端狭窄达75%,并观察到由冠状动脉的左旋支至右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肌酸磷酸激酶高达2340IU.于急性心肌梗塞后第6天ECG检查Ⅱ、Ⅲ、aVF呈现深Q波及T波倒置,V_1、V_2高R波,证实为下后壁心肌梗塞,但无右束支阻滞.在以后随访期间  相似文献   

14.
曾有报道,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伴束支阻滞的病人,在梗塞后6周内迟发室颤和突然死亡的发生率很高。作者连续观察42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伴束支阻滞病人,发病后头6周内在冠状监护室内的情况,并追踪观察至平均13月,评价其远期预后。42例中有24例(57%)在梗塞后6周内死亡,绝大多数死于心源性休克或心脏破裂。6周后随访存活的18例,以评价其监护期是否需要延长。  相似文献   

15.
例1患者女、70岁,因反复晕厥入院。门诊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V1导联连续记录(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83bpm。下传心室QRS波呈左、右束支阻滞型,且不固定比例交替。同时PR间期亦呈长短交替,长短PR间期差>0.06s,其中右束支阻滞型QRS波前PR间期长,约0.16s,左束支阻滞型QRS波前PR间期短,约0.08s,两者形成十分固定的"匹配"关系。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还出现较长时间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及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其前也分别呈现固定的长短两种PR间期(图略),上述情况可以排除室性期前收缩,考虑为房室结双径路,快径路经左束支下传心室,慢径路经右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阵发性心悸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曾因“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塞”而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入院后心电图示:异常Q波,频发房性早搏。其它检查未见异常。在心电监测过程中,突发由房性早搏诱发的宽QRS心动过速,呈左束支阻滞图形,频率为187bpm(图1)。经食管心电图证实为心房扑动伴2∶1房室阻滞。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的过程中,出现短阵心房扑动伴1∶1房室阻滞,QRS波更加宽大,类似心室扑动(图2),但患者神志清楚,血压稳定,并无心绞痛发作,未行体外电复律,增加普罗帕酮的剂量后,心房扑动未能终止…  相似文献   

17.
某些研究提示,心肌梗死后发生束支阻滞是死亡率增高的因素之一。研究对象 1634例Q波型下壁梗死,其中男性1249例,女性385例,年龄60±11岁(19~94岁)。110例住院期间证实有右束支阻滞,其中新近发生者50例,原已存在者27例,时间不明者33例。结果临床特点:伴右束支阻滞者年龄偏大、陈旧性心肌梗死者多、心衰者多,住院期间左室衰竭征象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开展急诊冠脉再血管化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或旁路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 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因AM I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于12 h内成功进行冠状动脉支架(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 I)或冠状动脉旁路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共526例,其中,PC I 481例,CABG 4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前是否合并束支阻滞及束支阻滞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新发束支阻滞组(入院时或术前出现束支阻滞)和未确定束支阻滞组(无以前心电图参考但入院时第1次心电图已显示束支阻滞)。分别将术后束支阻滞消失的患者定义为恢复,未消失定义为未恢复,对新发束支阻滞组恢复/未恢复、未确定束支阻滞组恢复/未恢复的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 I合并束支阻滞患者共81例;AM I新发生束支阻滞发生率为3.4%(18/526);新发生束支阻滞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束支阻滞恢复正常的比例为72.2%(13/18);住院期间AM 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死亡率18.51%(15/81)较不合并束支阻滞患者4.03%(18/447)高;束支阻滞未恢复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23.08%(15/65)较未合并束支阻滞患者病死率4.03%(18/447)高;束支阻滞恢复患者的死亡率0(0/16)较未恢复患者的死亡率23.08%(15/65)低,并且合并束支阻滞患者总共死亡15例,均出现在成功再灌注后束支阻滞未恢复患者。结论 AM I新发生束支阻滞发生率低;AM 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常常预示着高死亡率,是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AM I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可以通过急诊PC I术或CABG术使传导阻滞有所恢复,并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RBBB)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与不合并右束支阻滞的患者的临床经过、心电图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患者,共有81例,其中48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3例为急性非ST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患者的少见心电图图形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归纳几种少见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215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中:①出现J波者16例,其中2例J波与T波融合且振幅逐波交替;②QTc间期改变者44例,其中延长者25例,缩短者19例;③出现(类)右束支阻滞者23例,其中14例持续存在,9例为一过性出现;④出现各种等位性Q波者106例,其中9例表现为新出现的s波。结论心肌缺血可表现为J波出现,QTc间期的改变、(类)右束支阻滞、s波型等位性Q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