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振幅整合脑电图变化的影响,旨在用振幅整合脑电图这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判断亚低温的疗效。方法:34头5 ~7d的新生猪随机分为四组:常温正常组(n= 7)、低温正常组(n= 9)、缺氧缺血(HI)常温组(n= 9)和HI低温组(n= 9)。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和机械通气吸入6%的氧气制备HIBD模型。HI后2h,低温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鼻咽温度35℃±2℃,肛温36. 0℃±2℃)。常温组维持肛温在39℃左右。采用脑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HI及亚低温后不同时间振幅整合脑电图振幅波谱带的变化,分析aEEG各种波形出现的比例。结果:正常新生猪aEEG表现为连续正常电压(CNV),HI24h后HI常温组连续低电压(CLV)、爆发抑制(BS)、平台(FT)比例较缺血前明显增高(P<0. 05),亚低温治疗组CLV、BS、FT比例增高的程度小于HI常温组(P<0. 05),HI后6d亚低温治疗组恢复至CNV的比例大于HI常温组(P<0. 05)。结论:亚低温可明显降低HI后严重aEEG异常波形(CLV, BS和FT)出现的比例,证实亚低温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hu CL  Wang XY  Cheng XY  Qiu L  Hu SH  Yang JL  Xu FL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911-915
目的 探讨全身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结扎 7日龄Wistar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 7 7%氧气 6 0min制成脑缺氧缺血 (HI)模型 ,随机分成低温组(30℃ ,n =18)和常温组 (36℃ ,n =18)给予维持恒定目标温度 10h。在HI后 2 4h ,每组 8只取脑进行匀浆用于半胱天冬酶 2 ,3(caspase 2 ,3)活性测定和Western蛋白印迹检查 ,其余每组 10只在HI后 72h处死 ,取脑进行石蜡包埋 ,冠状切片 10 μm用于活性caspase 3,凋亡诱导因子 (AIF) ,发夹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 (HPP)检测凋亡及相关因子 ,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免疫组化染色用于计算脑梗塞体积和海马CA1神经元丢失 ,HE染色计算脑损伤积分。结果 常温组在HI后 2 4h损伤侧大脑半球caspase 2 ,3的活性 [(2 7 7± 14 7)、(94 9± 5 3 1) pmol/(min·mg蛋白 )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7 6± 0 7)、(12 9± 0 5 ) pmol/(min·mg蛋白 ) ]和低温干预组 [(7 9± 3 4 )、(2 1 1± 18 7)pmol/(min·mg蛋白 ) ],P <0 0 1;而低温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低温组caspase 3的激活受到明显抑制。免疫组化显示常温组活性caspase 3及AIF的阳性细胞数(中位数 14 8 5 ;2 2 /视野 )明显高于低温组 (中位数 4 8 5 ;9/视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7日龄大鼠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组假手术组(C组),缺氧缺血正常温度组(HI组),缺氧缺血后30分钟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脑皮质细胞匀浆用于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及免疫组化bax基因表达,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HI组MDA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1),亚低温组MDA含量明显低于HI组(P<0.01);亚低温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HI组(P<0.01).因此,亚低温可以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头部贴敷式亚低温治疗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新生大鼠的脑组织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脑组织的保护机制。方法:将84只Wistar新生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常温对照组、假手术亚低温对照组、HIBD模型常温恢复组、HIBD模型亚低温治疗组。各组动物在HI后不同时间点(2,6,12 h)断头取脑,提取脑组织线粒体并测定其中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结果①HIBD常温恢复组及亚低温治疗组在2,6,12 h时Ca2+ATP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3.17±0.81,2.26±0.53,1.31±0.78 μmol/mgPr.h及5.25±0.61,4.59±0.81,4.61±0.62 μmol/mgPr.h,但亚低温治疗各组该酶活性均明显高于相应的常温组(P<0.01)。②HIBD常温及亚低温2 h组Na+K+ATP酶活性较之假手术组无明显改变,6 h、12 h组该酶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分别为3.76±0.78,3.12±0.53 μmol/mgPr.h及5.25±0.66、 4.74±0.80 μmol/mg Pr.h,但亚低温治疗组明显高于相应常温组(P<0.01)。结论 贴敷式局部亚低温可增加HIBD后脑线粒体ATP酶活性,保护脑组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05-307]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7日龄大鼠制成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组:假手术组(C组),缺氧缺血正常温度组(HI组),缺氧缺血后30分钟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脑皮质细胞匀浆用于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应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及免疫组化bax基因表达,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HI组MDA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1),亚低温组MDA含量明显低于HI组(P<0.01);亚低温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HI组(P<0.01)。因此,亚低温可以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亚低温对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大脑皮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血糖水平影响的研究,探讨亚低温对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新生鼠HIBD标准化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亚低温和34℃亚低温干预组及假手术组,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脑皮质区NSE阳性神经元数目,并利用微量血糖监测仪测定血糖。结果:缺血缺氧后12 h,24 h亚低温干预组大脑皮质NSE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1℃亚低温组:(54.3±6.5) vs (82.3±6.0),(34.6±5.6) vs (53.3±5.6),P<0.05 或 0.01;34℃亚低温组:(56.8±7.1) vs (82.3±6.0),(32.9±4.9) vs (53.3±5.6),P<0.05]。缺氧缺血后12 h,24 h 血糖水平[31℃亚低温组:(5.74±1.52),(5.89±1.62) mmol/L;34℃亚低温组:(5.69±1.48),(5.91±1.53) mmol/L]亦显著高于对照组[(3.64±1.22),(4.16±1.54) mmol/L](P<0.01)。31℃亚低温和34℃亚低温干预两组间各个时期大脑皮质区NSE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亚低温可通过抑制神经元内NSE活性及升高血糖水平,对HIBD新生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对幼猪外伤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幼猪外伤性脑损伤(traum atic brain in jury,TB 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幼猪TB I模型(液压法)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颅温37.5℃~38.5℃;n=10)和亚低温组(34℃±0.2℃;n=10)。检测脑脊液中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水平变化,监测颅内压的变化以及病理检查脑梗塞体积及脑损伤积分。结果常温组TB I后48 h颅内压达高峰,峰值(38.7±6.7)mmHg,亚低温组颅内压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各时点指标均比常温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TB I后24 h、48 h、72 h亚低温组脑脊液NSE水平较常温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亚低温组脑脊液S-100、CK-BB测定值亦明显低于常温对照组各个时点的水平(P<0.05、P<0.001);脑损伤积分及脑梗塞体积亚低温组分别为(10.2±3.0)mm3和(38.4±23.5)mm3,显著少于常温对照组(16.4±4.2)mm3、(85.6±18.2)mm3;P<0.05。结论颅内压、脑脊液生化指标物NSE、S-100、CK-BB水平,病理分析证实亚低温对幼猪TB I具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新生7日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NGF治疗组(n=16),对照组(n=16)和假手术组(n=8),缺氧缺血(HI)后即刻腹腔注射100 U NGF或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注射),然后观察NGF对HIBD模型鼠的体重增长、脑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并用TUNEL法原位标记DNA片段,观察NGF对HIBD后脑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NGF治疗组体重增长(4.16±0.24) g明显高于对照组(2.86±0.17) g,(P<0.01);TUNEL检测结果,HIBD后24 h治疗组左侧海马和皮质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99.75±19.61,182.75±19.12)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5.50±32.67,271.00±28.36)(P<0.01);HIBD后48 h治疗组左侧海马、皮质凋亡细胞数(分别为77.75±15.76,82.50±19.1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6.50±16.96,122.75±16.56)(P<0.01)。结论:外源性NGF对HIBD后脑细胞凋亡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温对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HI)后硝基酪氨酸形成及细胞骨架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和胞衬蛋白)降解影响。方法 结扎7日龄Wistar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后吸入7.8%氧气60 min制成HI模型,随机分成低温组(30℃,n=18)和常温组(36℃,n=18),均予维持恒定目标温度10 h。每组8只,在HI后24 h处死,脑组织匀浆用于Western蛋白印迹检查,余每组10只在HI后72 h处死,进行硝基酪氨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正常脑组织有少量硝基酪氨酸形成,在HI后24 h硝基酪氨酸生成明显增加,低温干预后硝基酪氨酸生成减少,HI后72 h皮层及海马齿状回的硝基酪氨酸的阳性细胞数低温组明显低于常温组(P<0.02,P<0.01)。微管相关蛋白-2的相对分子质量820、70条带在低温组降解明显低于常温组,胞衬蛋白在HI后降解为相对分子质量150、120两条带,低温组胞衬蛋白降解明显减少。结论 低温能抑制硝基酪氨酸生成和细胞骨架蛋白的降解,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一氧化氮合酶、钙离子蛋白酶和半胱天冬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物实验已证明美金胺对缺氧缺血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美金胺治疗能否改善脑缺氧缺血大鼠的长期预后,目前尚无有关研究资料。该研究应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探讨缺氧缺血后即刻使用美金胺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长期预后的影响,以期对美金胺的有效性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为今后建立安全有效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60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缺血组(HI组)和美金胺20mg/kg治疗组(治疗组)。各组分别于23日龄始连续5d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训练,于28日龄和35日龄正式测试,比较各组的逃逸潜伏期(EL)。结果:28日龄各组EL(s)值分别为:35.1±5.3(HI组)、20.6±3.4(治疗组)以及23.1±21.8(对照组),其中HI组与对照组在EL值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35日龄各组EL值(s)分别为:35.6±32.3(HI组)、16.3±13.2(治疗组)以及19.7±16.7(对照组),其中HI组与对照组EL值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HI组和用药组则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大鼠在脑缺氧缺血后即刻使用美金胺可显著增强其空间辨识和学习记忆功能,改善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p53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神经系统退行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p53抑制剂p ifithrin-α(PFT-α)在多种动物实验模型中显示神经保护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未成熟脑在缺氧缺血(H I)后p53表达的时相变化及p53抑制剂PFT-α干预对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C57/BL6小鼠在H I后3,8,24,72 h处死取脑组织进行p53和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MAP-2)免疫组化染色,探讨p53表达的时相变化及其与神经细胞损伤的关系;为了探讨PFT-α是否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新生9日龄C57/BL6小鼠分别于H I后即刻给予不同剂量(1,2,8 mg/kg)的PFT-α腹腔注射以及2 mg/kg的PFT-α分别在H I前1 h、H I后即刻及H I后1 h腹腔注射,在H I后72 h灌注取脑,进行脑损伤的大体形态学评分。结果:正常脑组织p53免疫组化染色偶见阳性细胞,H I后p53的免疫反应性增加,缺氧缺血侧大脑皮层、海马及纹状体的p53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对侧大脑半球(P<0.01或P<0.05)。p53阳性细胞数于H I后3~8 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并且p53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MAP-2阴性区域(脑损伤区)。采用H I后不同剂量及H I前后不同时间给予PFT-α,干预组脑损伤大体形态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新生小鼠缺氧缺血后早期脑组织p53即开始表达;p53的表达与神经细胞损伤分布区域一致;单纯应用p53抑制剂PFT-α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细胞凋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亚低温治疗是HIE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缺氧缺血后凋亡通路上关键成分的变化,探讨亚低温减轻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7日龄SD清洁级大鼠, 建立新生大鼠HIBD标准模型。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常温缺氧缺血组 (IN, 肛温=37℃)和亚低温缺氧缺血组 (IH,肛温=33℃)。采用TUNEL结合苏木素-伊红染色、神经元Nissl染色等方法检测脑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线粒体及胞浆细胞色素C蛋白改变;分别用RT-PCR和显色底物法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及其酶活性改变。结果:IN组海马CA1区TUNEL阳性锥体细胞明显增多,DNA电泳梯状条带明显;72 h亚低温治疗显著降低脑细胞凋亡发生率,与常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6.4±1.7 vs 25.3±1.5,P<0.01)。IN组胞浆Cyt c水平6 h开始明显升高,72 h达高峰,而线粒体内Cyt c水平则出现相应的下降;亚低温治疗组胞浆Cyt c水平降低和对应线粒体Cyt c水平的升高,以24 h、48 h和72 h最为明显,与I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IBD后24 h组结扎侧脑组织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增加,亚低温治疗显著降低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以48 h、72 h 治疗组最明显(P<0.05),而caspase-3酶活性却在24 h达高峰,亚低温治疗可明显降低HIBD 后24 h 的caspase-3酶活性,与常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42±0.5 RFU vs 34.7±3.2 RFU ,P< 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HIBD后细胞凋亡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作用于凋亡通路的多个部位:减少Cyt c释放,减轻或抑制caspase-3表达及其蛋白酶活性等。[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1):37-4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皮质及海马区芳香化酶细胞色素P450(AROM)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雄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96只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雄激素组,每组32只。雄激素组和HIBD组制作HIBD模型。缺氧缺血(HI)后两组动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丙酸睾丸酮(25 mg/kg)和等量的花生油。于HI后24 h、72 h、7 d、10 d观察各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及AROM和NGF表达的变化。结果:电镜下可见HIBD组神经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核肿胀,染色质凝集成块状,线粒体减少、肿胀,可见大量凋亡细胞。与HIBD组相比,雄激素干预组神经细胞排列较整齐,神经元核膜完整,染色质均匀, 细胞凋亡少见,神经元轴突再生明显。HIBD组HI后24 h NGF与AROM表达出现阳性反应,HI后72 h 明显增多,7 d达高峰,10 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雄激素组皮层和海马NGF与AROM的表达在HI后72 h、7 d 和10 d 明显高于HIBD组和假手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雄激素干预可增加脑组织NGF和AROM的表达,促进神经细胞形态的恢复及神经元轴突再生,减少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华  韩玉昆  吴保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3):210-213,218,I001
目的 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第二信使蛋白激酶C(PKC)和 1,4 ,5 三磷酸肌醇 (IP3 )及c fos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生后 7d龄Wistar大鼠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后放入含 5 %氧气和 95 %氮气的密闭容器 2 0min的方法制作HIE模型 ,分别于造模后 0 ,4 ,12 ,2 4 ,4 8,72h及 7,14 ,2 1d留取标本。对照组只做假手术 ,时间点与HIE组一致。PKC蛋白定量采用Lowry法 ,活性测定采用γ - 3 2 P催化活性测定法。IP3 测定采用放射受体竞争结合法 ,c fos基因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 ,HIE新生鼠脑皮质、海马神经细胞膜PKC活性降低 (P <0 .0 5或 0 .0 1) ,脑皮质神经细胞胞浆PKC活性升高 (P <0 .0 1) ,海马神经细胞胞浆PKC活性变化不大 ;动态观察PKC活性显示上述改变在造模后 72h内明显 ,并持续到 14d ,造模后 2 1d基本恢复正常。与此同时 ,脑皮质、海马神经细胞IP3 含量降低 ,丘脑IP3 含量升高 ,以上改变在 14d基本恢复正常。新生鼠HIE造模后即刻脑组织各部即有不同程度的c fos表达 ,且于缺氧缺血后 4h达高峰 ,以后强度逐渐降低 ,并持续至 72h。脑皮质c fos表达以Ⅱ -Ⅴ层明显 ,海马以CA1和DG区明显 ,CA3区也有表达 ,丘脑c fos表达稍有增加。结论 HIE诱导第二信使PKC及IP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雄激素对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新生鼠脑组织磷酸蛋白聚糖(phosphacan,PC)及NG2蛋白聚糖(NG2)表达变化及其与缺血缺氧脑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关系,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制作新生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雄激素干预组(于模型制成后即刻注射丙酸睾丸酮25 mg/kg)。于缺氧缺血(HI)后24 h、72 h、7 d、10 d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和电镜切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PC和NG2蛋白聚糖在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透射电镜对比观察各组海马和皮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细胞凋亡、神经元轴突再生及胶质细胞增生情况。结果:①HI后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假手术组于术后24 h细胞表面见较小的突起,72 h、7 d及10 d细胞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突起,未见凋亡细胞;HIBD组HI 24 h、72 h、7 d和10 d时细胞表面无突起或仅有较小突起;雄激素干预组的神经元轴突较HIBD组后增长明显,但较假手术组弱。②HI后脑组织PC和NG2的表达:假手术组海马和皮层均存在少量PC和NG2的表达,海马的表达高于皮层。HIBD组在HI后24 h 表达开始呈阳性反应,HI后72 h明显增多,7 d达高峰,10 d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雄激素干预组,PC和NG2的表达时程和分布与HIBD组相似,HI后24 h、72 h、7 d和10 d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HIBD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和NG2可能是HIBD后抑制神经元轴突再生的重要因子之一,雄激素可能通过调节胶质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抑制PC和NG2表达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基因及其产物在调节脑内能量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近来葡萄糖在围产期缺氧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关注。该研究拟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内GLUT3基因表达的影响,评估葡萄糖的缺氧缺血脑保护作用。方法:对7日龄SD新生大鼠通过调节25%葡萄糖的注射次数及时间或禁食12h,分别建立单纯低血糖组,缺氧缺血(HI)组,HI前低血糖组,HI后低血糖组,HI前轻度高血糖组,HI后轻度高血糖组,HI前重度高血糖组以及HI后重度高血糖组;另设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应用RT-PCR方法,分别在HI后2,24,48,72h及7d对各组新生大鼠脑内GLUT3基因进行测定。结果:正常组GLUT3基因表达量随日龄增加而表达量增高,HI可引起GLUT3基因表达量的短期上调,至HI后72h及7d则非常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1)。HI前低血糖组GLUT3基因表达量在各缺氧缺血组中为最低,尤其在HI后72h显著低于HI组(P<0.05)。HI前重度高血糖可明显上调GLUT3基因表达量,在HI后大部分时段的GLUT3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或0.01)。HI前轻度高血糖对GLUT3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如HI前重度高血糖组。在HI后无论轻或重度高血糖组以及HI后低血糖组,其GLUT3基因的表达时相均与HI前低血糖组类似。结论:结果提示HI前低血糖可使GLUT3基因表达和产物合成明显下调、脑病理改变加重;HI前重度高血糖则使GLUT3基因表达和产物合成明显上调、脑病理改变显著改善;在缺氧缺血前预先补充足量葡萄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内应对缺氧缺血的侵袭、改善缺氧缺血程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雄激素对缺氧缺血后脑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探讨雄激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64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对照组和雄激素干预组。通过结扎左颈总动脉和吸入8%氧气和92%氮气的混合气体制备新生鼠HIBD模型。假手术组仅做颈正中切口,游离左颈总动脉,不结扎,不行低氧处理。雄激素干预组在模型制成后即刻注射丙酸睾丸酮(25mg/kg)。缺氧缺血(HI)后6h、24h、72h、7d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在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表达的动态变化。HI后6h、24h、48h断头取脑制作脑匀浆,测定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左脑的皮质及海马可见少量Bcl-2蛋白和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表达,与HIBD对照组和雄激素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72hBcl-2蛋白在皮层和海马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IBD对照组(P<0.05或0.01)。雄激素干预组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在HI后24h显著低于HIBD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Bax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别。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对照组HI后6h大鼠脑组织中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HIBD对照组HI后24hSOD活性降至最低值,MDA含量升至最高。雄激素干预增加了SOD活性,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48hSOD活性均明显高于HIBD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雄激素干预亦导致了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雄激素干预组HI后6h、24hMDA含量均明显低于HIBD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雄激素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下调Bax蛋白表达以及通过减少抗氧化剂的消耗和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剂(XIAP)过度表达对正常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以及XIAP对未成熟脑在缺氧缺血(HI)后硝基酪氨酸和4-羟基壬烯醛(4-HNE)形成的影响。方法新生9日龄转基因XIAP过度表达及同期野生型C57BL/6小鼠在HI(结扎左颈总动脉加10%氧气吸入55min)后3、24、72h处死,取脑组织进行硝基酪氨酸和4-HNE免疫组化染色;部分未进行HI的动物取脑组织进行匀浆用于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West鄄ern蛋白印迹显示雌性转基因动物XIAP蛋白表达量高于雄性,XIAP过度表达组和野生组脑组织中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半胱天冬酶-9、半胱天冬酶-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免疫组化显示HI后24hXIAP过度表达组大脑皮层和海马CA1区硝基酪氨酸和4-HNE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野生组(P均<0.01)。结论XIAP过度表达对正常情况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无影响,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缺氧缺血新生猪脑线粒体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实验性缺氧缺血后新生猪不同时段脑线粒体DNA8003bp损伤,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能量代谢障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将3日龄新生猪(n=50)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BD实验0,24,48,72h组。实验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置于8%氧气2h制作HIBD动物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取各组动物左侧大脑海马区皮质提取脑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DNA,mtDNA),LXPCR方法扩增检测200bp及8003bpmtDNA片段。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以积分光密度(IOD)值表示。结果:8003bp片段缺氧缺血后0hIOD值22.616±2.276较对照组56.995±0.317显著降低(P<0.05),24h时IOD值为27.719±0.309和48h为49.491±3.233,有所恢复,仍低于对照组(P<0.05),72h时IOD值为55.972±2.236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氧缺血后新生猪脑海马区神经元mtDNA发生断裂性损伤,72h恢复至正常水平。缺氧缺血性mtDNA损伤可能与缺氧缺血情况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下降及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