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例1 男,66岁。左上胸背部疼痛伴吞咽哽噎感4个月。曾息肺结核,血吸虫病。胸部X线片示:左肺上叶后段有团块状密度增高影。胃镜活组织检查示:食管下段鳞癌。术前临床诊断:肺癌合并食管癌。1999年8月行左侧开胸探查术,发现左肺上叶后段有-5cm×4cm×2cm大小、质硬的肿块,食管下段有长约4cm的肿块,行食管下段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左肺病变楔形切除术。病理检查:肺中分化乳头状腺癌,食管溃疡型低分化鳞癌,浸润到外膜层伴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术后7d发生重症肝炎,术后10d发生胃食管吻合口瘘、切口及肺部感染。经给予护肝,胸腔冲洗,切口换药及强效抗炎治疗后,上述症状改善。术后17d息者因经济原因出院,术后1个月死于全身衰竭。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性,45岁。上腹部隐痛不适半月伴黑便2d于2007年1月11日入院。查体:贫血貌,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辅助检查:红细胞2.56×10^12/L,血红蛋白70g/L.大便潜血阳性。CT检查:胰头占位性病变,6.8cm×5.7cm。临床诊断:胰腺癌;上消化道出血并贫血。2007年1月13日行胰腺癌根治术。手术所见:肿物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部后壁黏膜下层,界限清楚。突向肠腔,大小6cm×5cm×4cm,胰腺未见明显异常。术中快速病理冰冻切片诊断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于2007年1月23日出院。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性,36岁。因腹胀5个月,消瘦1个月于2006年10月9日入院。有乙型肝炎病史3年,母亲死于肝癌。查体:腹膨隆(腹围84cm),腹部张力高,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AFP 1210μg/L,CEA 4.19μg/L,CA199 10.45kU/L。丙氨酸转氨酶70U/L,天冬氨酸转氨酶90U/L。腹水常规:比重1.030,总细胞28.8×10^9/L,白细胞0.2×10^9/L。腹水病理检查:多量间皮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白细胞。腹部CT检查:腹膜腔多发占位并腹水,脾稍大,肝硬化,未见肝脏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4.
病例1男,54岁,以“肝炎后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入我院内科。经保守治疗1个月,出血停止,腹水消失,肝功能好转.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提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为预防再次出血转我科。查体:巩膜无黄染,可见蜘蛛痣。腹部平坦.全腹无压痛,肝未扪及,脾左肋缘下8cm,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正常。血清总蛋白72g/L,白蛋白35g/L。ALT80U/L,ALP70U/L.总胆红素60μmol/L,直接胆红素13μmol/L.间接胆红素47μmol/L,凝血酶原时间15s(参照值为11~15s),B超和CT检查均提示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并腹水少量。经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门奇静脉断流加脾切除术,手术顺利,在手术即将结束清洁腹腔时发现脾床及切口广泛渗血,经缝扎、反复纱垫压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管状胃和膈肌缝合固定在预防经颈、胸、腹三切15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6月至2013年7月980例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均行管状胃代食管手术。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530例,未作特殊处理,其中食管上段癌63例,食管中段癌382例,食管下段癌85例;B组450例,将胃缝合固定于膈肌,其中食管上段癌43例,食管中段癌343例,食管下段癌6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死亡。B组与A组相比较,其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经颈、胸、腹三切口治疗食管癌手术中,通过将管状胃与膈肌缝合固定可以降低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0岁,因“20d前腹部不适,伴恶心,干呕,无呕血、黑便”于2006年9月13日收入院。查体:右上腹可触及一约6cm×6cm的包块,包块质硬、边界尚清、活动度差。腹部左侧肋缘下三横指可触及肿大脾脏,余未见明显异常。辅检:白细胞3.50×10^9/L,红细胞3.27×10^12/L,Hb:99g/L,血小板88×10^9/L;血CEA、CA125、CA199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75岁。因上腹部饱胀、疼痛伴间歇性呕吐1个月入院、近1个月体重下降3kg.其胞弟因患胃癌去世。查体:剑突下饱满.可扪及一肿块,边界不清,局部深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辅助检查:血清总蛋白58.30g/L,白蛋白32.9g/L,血气分析提示轻度碱血症。血常规:WBC6.67×10^9/L,N0.8.L0.12,M0.07;RBC2.79×10^9/L,Hb83g/L,HCT184×10^9/L。[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69例食管癌行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前壁圆空端侧吻合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及经验总结,方法:颈、胸、腹三切口.首先进行胸部操作然后改平卧位颈腹部手术同时进行,胃代食管经食管床颈部吻合,胸顶、胸腔内、膈肌食管裂孔三处固定胃壁结果与结论:颈、胸、腹三切口,适合于中,上段食管癌患者,其优点是暴露好,利用淋巴结消除;胃前壁圆孔吻合符合食管口径生理解剖,避免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颈、腹手术同时进行不增加手术时间。食管次全切后,食癌残留、复发减少,胃代食管经食管床符舍生理解剖,减少了胃张力,颈部吻合利于暴露,胸腔内渗出减少。  相似文献   

9.
男性,4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月入院,检查:食管吞钡检查发现中上段充盈缺损狭窄。病变长约5cm。近端食管扩张。诊断为食管中上段癌。于1989年2月27日在静脉麻醉下经右胸上腹部切口行食管癌切除,食管一胃胸顶吻合术,剖胸后发现:癌肿位于奇静脉平面,长约6cm,侵出肌层。包块约6×5×5cm,质硬,表面凹凸不平,与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60岁,因“发热伴寒战3d”于2011年5月3日入院。既往有腹部外伤史,间断便血1年。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贫血貌,结膜苍白,巩膜无黄染,周身皮肤无出血倾向,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血常规:白细胞3.0×10^9/L,血红蛋门84g/L,血小板54×10^9/L。骨髓穿刺结果正常。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7岁,主因慢性腹泻、腹痛3年,加重伴黑便1 d于2013年4月5日入院。既往糖尿病史9年,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治疗,血糖控制尚可。高血压病史4年,间断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每天1次,血压波动在140~180/70~90 mmHg 之间。无手术及外伤史,无肝炎及结核病史。本次发病于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较前加重,4次/日,伴有黑便、腹部隐痛,无发热,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无恶心、呕吐等症。入院查体:T 36.9℃,Bp 138/74 mmHg,R 24次/分,P 86次/分,身高172 cm,体重88 kg,体重指数29.4,患者神清语利,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音,心率86次/分,律齐,未闻及早搏及杂音,腹软,胃区及左下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Morphy征阴性,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辅助检查:白细胞9.5×10^9/L,红细胞3.4×10^12/L,血红蛋白110 g/L,血小板152×10^9/L;便常规:未见白细胞、潜血阳性;检查肾功能、血离子、肝功能、心肌酶正常范围,血脂:甘油三酯4.8 mmol/L,胆固醇5.75 mmol/L,肝炎标志物及梅毒、艾滋病抗体阴性。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3岁,主因下咽梗噎不适10 d入院。辅助检查:①食管镜:食管距门齿35 cm至齿线可见凸向管腔新生物,有蒂与食管侧壁相连,表面糜烂(图1)。活检病理:食管恶性肿瘤,考虑鳞状细胞癌。②上消化道造影:食管下段黏膜破坏中断,钡剂通过受阻,食管腔内可见圆形充盈缺损影,表面有钡剂涂抹征(图2)。③胸部CT:食管腔内可见类圆形软组织肿物影,肿物一侧壁与食管相连,管腔呈偏心性狭窄,增强扫描肿物轻度强化(图3)。积极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并清扫淋巴结,顺利康复出院。术后诊断:食管癌肉瘤。手术切除标本:食管腔内一5.5 cm ×3.5 cm×3.0 cm 黄褐色带蒂肿物(图4)。术后病理:食管癌肉瘤侵及黏膜肌层;临床上下残阴性;淋巴结:胃左0/6,贲门0/3,食管旁0/3,下肺韧带0/2,隆突0/2转移。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共存,免疫组织化学:CK(+),Vim(+),Ki-67(60%),P63(+),P40(+),HMB45(-),CD (+/-)。术后未行放、化疗,随访17个月,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4岁。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胃镜检查示:于食管下段距门齿40cm贲门处有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食管贲门癌。于2007年4月28日在全身麻醉下经左侧开胸,行全胃切除+弓下空肠食管吻合+空肠侧侧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第1d突感剧烈胸痛,剧烈咳嗽后胃管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体,失血量〉100ml/h,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在此期间给予输血、止血、药物冲管、静脉滴注止血药物均未控制出血,急诊行胃镜检查,于空肠食管吻合处左侧可见渗血,用1:10000肾上腺素加用血凝酶局部喷洒止血,出血停止后撤管。术后第5d,胃肠减压管再次引流出血性液体,共约500ml,胃镜检查见食管下段吻合口左侧有一活动性出血灶,呈喷射状,用1:10000肾上腺素喷洒,释放止血夹后,出血停止。术后第7d,坐起后晕倒,解大量黑便,考虑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1月应用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术(transhiatal esophagectomy,THE)为1例贲门失驰缓症终末期患者行巨食管切除。全麻下于上腹部切口经食管裂孔钝性游离中下段食道,经颈部切口游离上段食道,切除巨食管后,将胃和颈部食道于颈部行改良式大口吻合,手术历时4.5h,出血620ml,随访6月,患者除发生短暂声嘶外其他情况良好。THE可用于巨食管的切除,具有不开胸、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67岁。因解白色胨样便10d.肛门肿物脱出3d于2009年5月6日入院。查体: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肠呜音正常。取左侧卧位.肛门部可见一5.0cm×5.0cm×6.0cm椭圆形肿物脱出,呈暗红色,水肿明显。近中央有一2.5cm×3.0cm溃疡型肿块:见图l。脱出肿块无法复位至肛门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4.3×10^9g/L,血红蛋白102g/L;肝肾功能电解质:白蛋白25.7g/L;  相似文献   

16.
病人男,36岁,主因肝区疼痛不适1周入院。查体: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无肝掌,前胸可见数个蜘蛛痣。腹部饱满,肝脾触诊欠满意,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WBC3.9×100/L,RBC5.41×10^19/L,Hb174g/L, PIT61×10^9/L;HBsAg、HBeAb、HBcAb均阳性;ALT56U/L,胆红素正常。腹部CT:肝硬化、脾大;肝左叶占位。2003年12月3日行肝动脉导管造影及栓塞化疗术,术后给予抑酸、保肝等治疗,恢复顺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57岁。因吞咽困难3月余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距门齿24~32cm处食管右侧壁及后壁的黏膜呈不规则菜花样隆起,表面糜烂。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鳞状细胞癌。胸部CT示:食管中、上段管壁增厚,在颈根部气管、食管右侧可见一软组织密度结节影,短径约19mm,贲门胃底可见一圆形囊性密度影,胃壁受压。血清淀粉酶:234U/L(正常36~128U/L);尿淀粉酶600U/L(正常0~490U/L)。上腹部加强CT示:胃小弯侧有一类圆形厚壁囊状影,大小约67mm×52mm×55mm,壁厚约8mm。囊性肿块的下壁与胰腺体部密不可分,病灶内密度较均匀,  相似文献   

18.
食管胃吻合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呼吸衰竭(简称急性呼衰)是食管胃吻合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据文献报道川,目前急性呼衰已成为食管贲门癌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科1985~1997年,共行食管胃吻合术4186例,术后并发急性呼衰26例,抢救成功18例,死亡8例。护理体会如下。1!院床资料本组26例,男ZI例,女5例。年龄42~78岁,平均64.6岁。病变位于食管上段8例,中段10例,下段4例,责门部4例。病变长度3~10cm。均在全麻下手术,行食管大部切除加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22例,贲门癌切除加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4例。手术时间为110~150min,平均138…  相似文献   

19.
1981年初至1998年底对103例食管癌患者行左侧开胸,食管部分切除,胃经食管床在弓上84例或颈部19例行食管胃吻合,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78例,女性25例,年龄32~78岁。病变部位中段46例、中下段44例、中上段9例、上段4例;病变范围4~11cm。经病理检查,鳞癌101例,食管胃黑色素瘤1例,鳞癌兼黏膜下平滑肌瘤1例。手术方式经左胸侧后第6肋或第5肋切口,游离胸段食管及清除周围淋巴结,充分游离全胃达幽门,清扫胃左动脉周围淋巴结,断胃后在胃底最高处作3cm长切口…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7岁。胃胀、返酸2月余伴黑便1月于2006年4月17日入院。2年前因左肺大泡在我院行肺大泡修补、胸膜固定术、查体: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正常,腹软,全腹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2.69×10^12/L.血红蛋白53g/L,红细胞压积19.6%,淋巴细胞0.61×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11.4。入院前大便潜血(++),入院后大便潜血(-),白细胞5~6/HP。结肠镜检查:结肠多发平滑肌瘤?腹部超声:肝脏左叶肝囊肿,直径0.8cm;脾脏厚4.3cm,表而和边缘光滑,切迹明显,实质均匀,提示:脾大,肝囊肿。胸片:胸部术后改变,侧位左肺可见小结节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