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CT定位在颅内肿瘤X-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本文研究了我院X-刀治疗颅内肿瘤过程中CT定位的精度及CT扫描方法。方法:应用人体头颅模型内特定标记物测定CT定位的精度,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不同的扫描方法对颅内肿瘤进行CT定位,观察其效果。结果:利用头颅模型测定的BRW头环CT定位精度为0.65mm,最大误差为1.09mm。对35例颅内肿瘤病人进行X-刀CT定位,选择了直接强化、延迟3分钟和5分钟强化的方法,分别扫描脑膜瘤、听神经瘤、转移瘤、胶质瘤和垂体瘤,多数患者肿瘤强化明显,肿瘤边界显示清晰,效果满意。结论:我院X-刀治疗CT定位精度高,对颅内肿瘤患者的肿瘤定位效果较好,符合X-刀定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颅脑X -刀治疗颅脑疾患可避免因开颅手术对脑组织的创伤 ,适用于脑深部病变、年老体弱者、脑肿瘤手术后复发需进一步治疗不再做 2次开颅手术等患者 ,做到了不开颅也能准确、安全治疗 ,并可保护颅脑内病变邻近的重要器官。在用X -刀治疗前必须在CT或MRI下行定位扫描 ,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X -刀治疗的效果。我院 1 996年 3月开展了此项治疗 ,现将X -刀治疗的CT定位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例脑部病变患者中男 1 1 8例 ,女 82例 ,1 3~ 76岁。脑胶质瘤 46例 ,脑肿瘤术后复发或残留2 6例 ,脑膜瘤 1 6…  相似文献   

3.
CT定位颅内肿瘤X—刀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研究了我院X-刀治疗颅内肿瘤过程中CT定位的精度及CT扫描方法。方法:应用人体头颅模型内特定标记物测定CT定位的精度,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不同的扫描方法对颅内肿瘤进行CT定位,观察其效果。结果:利用头颅模型测定的BRW头环CT定位精度为0.65mm,最大误差为1.09mm。对35例颅内肿瘤病人进行X-刀CT定位,选择了直接强化、延迟3分钟和5分钟强化的方法,分别扫描脑膜瘤、听神经瘤、胶质瘤和  相似文献   

4.
头体部X-刀CT定位扫描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X-刀是近年国内外用于治疗肿瘤的一项先进技术,其本质是用一种特殊形式的放疗手段达到如同刀切的效果。为非手术治疗肿瘤病变开辟了新途径。在进行X-刀治疗前必须经CT准确的定位扫描,它与诊断性扫描有所不同,扫描技术以定位为目的,对操作技术有严格要求。正确的扫描方法与准确的定位是X-刀治疗计划的重要环节。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9年5月为257名行X-刀治疗的患者进行了CT定位扫描,其中男176例,女81例,年龄为4~81岁。其中头部161例,肺部34例,腹部23例,盆腔5例,椎体16例…  相似文献   

5.
颅内疾病X刀治疗中CT定位经验(附12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颅内疾病X刀治疗中CT定位经验(附128例)张英①陈燕萍刘翠敏X刀治疗颅内疾病是通过三维定位,准确聚焦于脑内某一靶区,使靶区接受一次性致死性放射剂量,杀死病变组织达到类似手术效果。我院于1994年引进X刀治疗系统,现将在我科行患者带立体定向头架和定位...  相似文献   

6.
X刀的治疗前螺旋CT定位扫描成像 ,是X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架对病人体内病灶模拟定位的影像依据 ,是X刀对体内肿瘤准确施行放射治疗的根本保证。借此 ,我们就X刀模拟定位的螺旋CT位成像技术参数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的CT/i螺旋CT ,美国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架 ;2 0 0 0年 3月~ 6月X刀治疗前行螺旋CT模拟定位扫描的病人 5 0例 ,其中头部 11例 ,体部 39例。2 结果X刀的模拟定位螺旋CT成像 ,先去掉CT/i床上软垫、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架直接放在扫描床硬板上 ,病人进入体架内 ,行扫描间的体架定位 …  相似文献   

7.
X发术前颅内病灶CT定位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评价了X治疗术前颅内病灶CT定位的方法和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0例人病灶,包括胶质瘤10例、转移瘤15例、动静脉畸形6例、鼻咽癌颅内侵犯5例、垂体瘤4例、脑膜瘤4例、颞叶癫痫10例有其他占位病变6例,进行了X刀治疗术前的CT定位扫描及病灶的确定。结果:颅内二直径大小直径从5mm至45mm不等,病灶中心检出率灰100%,90%的病灶靶点轮廓获清楚确定。结论:颅内病灶X刀治疗术前应用CT定  相似文献   

8.
X-刀治疗脑肿瘤的护理体会高玫张国芬(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250117)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脑肿瘤的治疗方法已由单纯的手术治疗、放疗向X-刀治疗等多种先进方式转变。X-刀治疗机理是通过计算机精确处理,一次或分次从不同弧度给予足以致死肿瘤的X...  相似文献   

9.
伽玛刀、X刀、光子刀与诺力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1年瑞典Leksel首创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1],它以立体定向框架、准直器及放射源为基础,在CT、MR、DSA等影像辅佐下,能准确有效地治疗颅内及体内各种器质性病变及功能性疾患,是二十世纪医学史上划时代的贡献,其杰出代表就是伽玛刀、X刀、光子刀...  相似文献   

10.
1992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 ,我院采用FN -X及Fishchen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治疗系统 (X -刀 ) ,在放射外科治疗计划 (STP)工作站的支持下 ,对 6 90例颅内肿瘤及脑血管畸形 ,用CT定位进行治疗 ,X -刀治疗不开颅 ,无痛苦 ,实现了微侵袭的目的。现就CT定位的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 90例 ,男性 4 0 0例 ,女性 2 90例 ,年龄 4~ 85岁 ,平均为 4 1 2岁。全组病例CT所显示的肿瘤部位及临床病理诊断见附表。附表 :肿瘤的部位临床病理额叶 71脑膜瘤 10 8颞叶 5 4神经纤维瘤 2 9顶枕叶 84垂体瘤 10 6小脑 2 5实…  相似文献   

11.
抗栓酶-3治疗脑血栓形成CT观察结果我院1988~1990年使用抗栓酶-3(svate-3)治疗脑血栓形成76例,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观察分析其疗效。符合1086年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并作脑部CT扫描确诊的126例脑...  相似文献   

12.
胸部X-刀治疗螺旋CT定位扫描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体定向适形治疗 (X 刀 )是当前国内外用于肿瘤治疗的前沿性应用新技术。它与常规放射治疗的主要区别是 :常规放射治疗是利用各种影像照片或模拟机定位 ,而立体定向适形治疗是充分利用先进的影像设备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及X 刀专用软件———X刀工作站[1,2 ] 。将连续CT图像融合在一起确定病变靶区 ,靶点治疗准确 ,最大限度地将放射剂量集中到病变 (靶区 )内 ,杀灭肿瘤细胞 ,X线照射量和部位精确 ,对肿瘤达到如刀切的效果 ,散射少 ,而使病人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接受射线量少 ,避免不必要的照射损伤 ,为肿瘤非手术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但在…  相似文献   

13.
X-刀治疗是用大剂量X线立体定向、定位放疗的新技术,该机采用直线加速器,经过电子计算机及头部特制的立体定向系统,使照射源围绕患者头部等中心作全面旋转,使射线聚焦于靶点,肿瘤组织内剂量高,而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放射剂量锐减,达到形如刀切的治疗效果,故称X-...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刀治疗颅内的疗效,方法:4例颅内肿瘤患者行X-刀治疗,术后与术前对比。结果:1例转移瘤术后消失,余3例肿瘤未见生长。结论:X-刀治疗颅内肿瘤效确切,具有无创,无痛苦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43例垂体瘤患者伽玛刀(γ-刀)治疗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出垂体瘤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及γ-刀治疗前后及术中的护理体会。针对γ-刀放射手术这一新的治疗垂体瘤的手段,结合不同类型腺瘤制订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强调常规护理外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具体提出了患者出院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99国际医学影像、医学物理及精确放射治疗会议于1999年10月3日至1999年10月7日在我国广州召开。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南朝鲜、澳大利亚、亚洲、日本、马来西亚、欧洲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近3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有从事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生物医学工作以及一些内、外科医师,共同讨论了介入治疗、放射治疗、X线、CT、MR、核医学、超声的相关问题,尤其对3维立体定向以及利用CT、MR进行Gamma刀、X刀的定位作了广泛探讨,标志着我国医学影像由单一诊断向治疗转化的又一次跃迁,并向低剂…  相似文献   

17.
杜亚丽  周秀婷 《现代护理》2005,11(5):376-376
目的 探讨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后(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分析脑AVM在γ-刀治疗后至畸形血管完全闭塞的潜伏期内AVM破裂出血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并对我中心所治疗的脑AVM病人(97例)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所护理的病人无论治疗前有无出血,治疗后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 恰当的脑AVMγ-刀治疗后(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可有效防止再出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狼疮性肾炎并发狼疮脑病的临床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并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狼疮疮性肾炎并发狼疮脑病的疗效。方法:分析20例LN并NP-SLE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大剂量MP并CTX双冲击治疗组及标准剂量强的松并CTX单冲击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后(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分析脑AVM在γ-刀治疗后至畸形血管完全闭塞的潜伏期内AVM破裂出血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并对我中心所治疗的脑AVM病人(97例)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所护理的病人无论治疗前有无出血,治疗后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恰当的脑AVMγ-刀治疗后(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可有效防止再出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X-刀的临床应用楚功仁李洪伟陈航X-刀是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窄束高能X线,通过治疗床和照射源的相对和绝对运动,从不同平面、不同角度对病变组织实施等中心照射,以达到治疗目的现代化设施,它和γ-刀等同属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SRS)的范畴,它的问世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