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采用细胞凋亡率和半胱氨酸天冬蛋白酶3(caspase-3)活性为观察指标,观察急性心肌缺血诱发机体急性应激反应对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两组.对照组:穿线不结扎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结扎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每组根据观察时点又分为3h、6h两个亚组.在预定时间分别取大鼠一眼做石蜡切片后进行TUNEL染色;取另一眼视网膜,进行caspase-3活性检测.TUNEL染色以凋亡指数(染色阳性细胞占所计数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表示,Caspase-3采用活性表示.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结扎冠状动脉3h、6h视网膜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P=0.004,P<0.05),且阳性细胞主要出现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Caspase-3活性均明显升高(P=0.001,P<0.05). 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诱发的急性应激反应可引发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增加,凋亡主要出现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 相似文献
2.
背景急性应激反应可以诱发视网膜细胞凋亡,同时引起视网膜内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量的增加,CGRP在应激反应诱发的视网膜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内源性感觉神经递质CGRP对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应激反应引起的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24只眼,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h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应激反应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动物分为CGRP8-37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12只眼。CGRP8-37干预组大鼠于造模前经尾静脉注射10μmol/LCGRP受体拮抗剂CGRP8-37,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采用TUNEL法和caspase-3活性检测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下结扎大鼠冠状动脉3h后,CGRP8-37干预组视网膜内外核层细胞排列较紊乱、神经节细胞层空泡变性较对照组明显,CGRP8-37干预组视网膜细胞的总凋亡指数为42.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4,P〈0.01)。CGRP8-37干预组大鼠视网膜中caspase-3活性的吸光度值为11.3±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3,P〈0.01)。结论CGRP8-37干预后视网膜应激性损伤加重,提示内源性CGRP对应激反应引起的视网膜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的视网膜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复位后的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探讨RD后视功损害的机制。方法14只成年灰兔,分为正常对照组1只,RD阳性对照组1只,实验组12只分为4组,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建立RD模型,后分别观察1周、2周、3周、4周,观察期满取眼球进行组织切片。采用TUNEL法和细胞计数的方法进行细胞凋亡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细胞凋亡标记基本为阴性。脱离的视网膜在内、外核层发现凋亡标记阳性细胞。在复位的视网膜上观察到凋亡标记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内、外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并随着复位时间而变化(P<0.01)(凋亡细胞计数:1周10.50±3.41,2周6.90±2.42,3周5.50±2.07,4周1.78±1.56)。细胞计数显示实验组除观察4周组外,凋亡细胞数与正常视网膜和脱离时的视网膜分别相比,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RD复位后的视网膜细胞有细胞凋亡的发生,是视网膜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细胞亡是细胞的一种特殊方式,不同于细胞死亡,它既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的性,文中阐述了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分子生物学特点,凋亡与坏死的区别,及其在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听原关联。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彩辉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8,22(3):173-177
细胞凋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特殊死亡形式,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及生化特征;细胞凋亡与细胞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同时也与疾病过程有关细胞凋亡的发生既需要多种基因共同协调又需要多种信号传递系统。本文总结了凋亡的概念形成,形态特征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兴怀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9,23(1):6-12
青光眼是一种主要致盲性眼病,该文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怎样死亡的,为什么该细胞死亡程序被激发,以及未来可有效地治疗青光眼的可能性这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瞬间性视网膜缺血重新灌注对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以升高眼压的方法造成视网膜瞬间缺血重新灌注的动物模型 ,对瞬间性视网膜缺血重新灌注所引起的视网膜细胞凋亡及其相应的一些改变进行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模型及标本制作2 5 0~ 30 0g雌性SD大鼠 2 0只 ,均以 1只眼用于实验观察。盐酸氯胺酮 35mg/kg及盐酸甲苯噻嗪 5mg/kg联合肌肉注射麻醉 ,前房刺入联有灌注液的 2 5号针头 ,调整灌注液的高度 ,升高眼压至 6 5mmHg(1mmHg =0 .133kPa)造成瞬间性视网膜缺血1min或 5min ,然后恢复眼压使血流重新灌注。手术前后常规用氯霉素眼液点眼。视网膜缺血重… 相似文献
8.
细胞凋亡与视网膜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怡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7,21(3):165-168
对于大多数视网膜变性疾患,目前均无满意的治疗,近几年,分子生物学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显著的进步。细胞凋亡这一新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它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特殊方式,不同于细胞坏死,它既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文中综述了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生化特点,与坏死的区别以及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凋亡在脉络膜黑色素瘤引起的视网膜变性中所起的作用,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并发各种视网膜病变的眼球被选作病理组织学和TDTmediatedbiotin-dUTPnick-endlabeling(TUNEL)技术研究。其中4眼观察到凋亡的特征性改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颗粒层细胞核的DNA片断化。结果表明凋亡是脉络膜黑色素瘤并发视网膜病变中神经节细胞和内颗粒层细胞的死亡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视网膜退行性变性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其重要病理特征为进行性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表明,可见光可促使视网膜退行性变性恶化,因此视网膜光化学损伤和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96-198)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兔视神经夹伤模型,观察伤后视网膜组织中一氧化氮的表达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关系,从而探讨RGCs凋亡机制及氨基胍(AG)在伤后对RGCs的保护性作用。方法55只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分正常对照组(5只)、损伤对照组(25只)、AG治疗组(25只)。损伤组双眼夹伤视神经,按伤后1、3、7、14、21d又随机分为5组(5只/组)。AG治疗组于伤后2min耳缘静脉注射2%AG,损伤对照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应用TUNEL染色计数凋亡阳性细胞;比色法测量一氧化氮(NO)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结果正常组视网膜切片中极少见RGCs凋亡。损伤组于伤后1d偶见,3—7d逐渐增多,至14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正常视网膜组织中很少表达iNOS,但含有少量NO。在损伤后二者含量逐渐增高,与RGCs凋亡呈正相关性。同一时间点损伤对照组和AG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兔视神经夹伤后,NO合成增多可能是引起RGCs凋亡的一个因素。而AG通过减少NO的合成,降低RGCs凋亡,对RGCs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Caspase作为凋亡执行和效应过程中的关键酶,其级联活化反应是导致视网膜上光感受器细胞、神经节细胞等发生凋亡的共同途径,与多种常见眼病如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缺血性视网膜损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关Caspase抑制剂的实验研究近年来也备受关注,本文围绕Caspase在视网膜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视网膜激光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FP-MSCs)。13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和MSCs治疗组,分别为15、60、60只。采用激光光凝方式建立视网膜激光损伤模型。激光光凝后1 d,MSCs治疗组小鼠尾静脉注射0.2 ml GFP-MSCs细胞悬液(含MSCs 1×106个),损伤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分别于激光光凝后3、7、14、21 d,处死各组小鼠并摘除眼球。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并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激光斑直径和外核层光感受器细胞核完全缺损区域直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MSCs治疗组GFP-MSCs的迁移情况。 结果 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完整;损伤对照组及MSCs治疗组均可见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但MSCs治疗组较损伤对照组损伤程度减轻。激光光凝后3 d,损伤对照组与MSCs治疗组激光斑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4,P>0.05);MSCs治疗组外核层细胞核完全缺损区域直径小于损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9,P<0.05)。激光光凝后7、14、21 d,MSCs治疗组激光斑直径(t=5.180、5.417、2.381)和外核层细胞核完全缺损区域直径(t=3.530、3.224、3.162)均小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激光光凝后3、7、14、21 d,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内均未见凋亡细胞;损伤对照组及MSCs治疗组小鼠损伤部位视网膜内可见凋亡细胞;MSCs治疗组平均细胞凋亡数均小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42、7.479、6.678、3.953,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激光光凝后3、7、14、21 d均未见MSCs治疗组GFP-MSCs大量向视网膜内迁移;仅于激光光凝后7、14 d时在视网膜下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处有少量迁移。结论 尾静脉注射MSCs能有效限制小鼠视网膜激光损伤范围及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Caspase 3抑制剂Ac-DEVD-CHO对实验性近视眼视网膜细胞凋亡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鸡近视眼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Caspase 3抑制剂Ac-DEVD-CHO的治疗作用.方法眼睑缝合法建立鸡的近视眼模型.玻璃体内注射Ac-DEVD-CHO后按预定时间检影验光,摘眼球,测量眼球外径,并拍眼底照片,用电镜、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酶介导生物素化脱氧尿苷酸末端标记(TUNEL)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视网膜的凋亡细胞.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和色敏比色法分析视网膜Caspase 3蛋白表达及其活性变化.结果眼睑缝合12周时缝合眼与对照眼相比屈光度加深,眼球外径增大.缝合眼中出现漆裂纹样眼底改变(发生率为45.56%),并在缝合眼视网膜内、外核层发现凋亡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眼(P<0.05),且视网膜Caspase 3蛋白及活性均增高.玻璃体内注射Ac-DEVD-CHO后,缝合眼视网膜细胞的凋亡率和Caspase 3蛋白及其活性均减少,而且Ac-DEVD-CHO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作用随剂量的加大而增强.结论 Caspase 3在鸡近视眼视网膜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c-DEVD-CHO通过阻断Caspase 3作用而有效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抗凋亡基因bcl XL 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 首先建立谷氨酸损伤的SD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模型。将体外培养的光感受器细胞分为A组 (正常对照组 )、B组 (谷氨酸组 )及C组 (rAd gfp bcl XL 转染 +谷氨酸组 ) ;其中C组在加入谷氨酸前 4 8h用滴度为 6 5×l0 12 pfu/mL的重组腺病毒rAd gfp bcl XL 转染光感受器细胞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光感受器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 ;用免疫组化法分析rAd gfp bcl XL 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Bcl XL蛋白水平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以评判 3个组神经元凋亡发生与否及凋亡程度 ;采用Hoechst332 5 8染色做正常核和凋亡核的形态学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的Bcl XL 蛋白表达水平有差异 ,DNA电泳分析发现B组呈典型的DNA“梯度”条带 ,而A组和C组几乎无DNA“梯度”条带 ,核形态学检测结果亦证实转染组较未转染组的核有明显差异。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转染的bcl XL 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有抗凋亡作用 ,提高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bcl XL 的表达水平可能为视网膜变性疾病提供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可导致细胞凋亡,凋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许多基因有关,探讨药物对RIRI后视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Nogo-A在大鼠RIRI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Nogo受体竞争性拮抗剂NEP1-40对视网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7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RIRI组和NEP1-40组,RIRI组及NEP1-40组大鼠分别用前房升高眼压的方法升高眼压至大鼠视网膜苍白,持续60 min,然后恢复眼压至视网膜色泽恢复,制作RIRI大鼠模型.术后6h、12 h及1、2、3、7d用过量的水合氯醛处死大鼠,制备视网膜标本.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时间点各组大鼠视网膜的超微结构,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ogo-A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半定量检测Nogo-A mRN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 结果 正常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正常;RIRI组大鼠视网膜再灌注12h后可见少量视网膜细胞器的线粒体嵴异常及空泡化,再灌注后1 ~2d可见凋亡小体;NEP1-40组视网膜的视细胞外节膜盘略疏松,部分线粒体嵴短小,空泡化,未见凋亡小体,视网膜细胞超微结构损害明显轻于RIRI组.TUNEL检测显示细胞凋亡出现于再灌注后6h,并逐渐递增,再灌注后1d凋亡细胞数目达高峰,2d后开始下降,但再灌注后3d仍可见TUNEL阳性细胞.NEP1-40组各时间点间凋亡细胞数目较RIRI组明显减少.正常组、RIRI组和NEP1-40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细胞A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00.850,P=0.000;F时间=34.309,P=0.000),其中RIRI组和NEP1-40组大鼠视网膜细胞AI明显高于正常组,而NEP1-40组AI明显低于R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ogo-A蛋白及其mRNA主要表达于RIRI后的视网膜,再灌注后6h大鼠视网膜中Nogo-A蛋白及其mRNA均开始增加,至再灌注id时表达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弱,但再灌注后7d仍有表达.3个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视网膜中Nogo-A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64.139,P=0.000; F时间=21.772,P=0.000),Nogo-A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93.889,P=0.000;F时间=6.349,P=0.000),NEP 1-40组和RIRI组大鼠视网膜中Nogo-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NEP1-40组大鼠视网膜中Nogo-A蛋白及其mRNA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均低于R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ogo-A可促进RIRI后视网膜细胞的凋亡,NEP1-40能抑制Nogo-A的表达,从而减少视网膜细胞的凋亡,对RIRI后的视网膜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的发展,国际上利用光生物调节进行疾病防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关于光生物调节对DR的防治作用研究鲜见报道. 目的 探讨光生物调节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光生物调节在DR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元并进行传代培养,采用Nissl染色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发光二极管(LED)组,正常对照组细胞采用Neurobasal培养基进行培养,高糖模型组细胞在Neurobasal培养基中添加25 mmol/L葡萄糖,高糖+LED组细胞造模后48 h在培养箱中用LED红光光源进行照射,光源波长为620 nm,最大功率为1W,中心光辐射照度为6.67 mW/cm2.光源置于细胞上方2 cm处,光斑直径为2.0cm,使光斑完全覆盖1个培养孔,每次连续照射300 s,12h后重复照射1次,共照射3次.培养后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培养后2~3d,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呈多边形和椭圆形,可见细胞核及核仁.培养后5~7d神经元突起增多,经Nissl染色后细胞质呈蓝紫色,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比例达91%.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634_±3.176)%、(33.642±9.315)%和(23.914±6.375)%,其中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 LE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l).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可见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中Ca2+荧光像素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LED组细胞中Ca2+荧光像素值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n blot法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高糖模型组和高糖+LED组细胞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34±3.18、2.16±0.46和7.15±1.72,高糖+LED组细胞中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高糖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糖环境抑制抗凋亡的PI3K/AKT通路活性并影响视网膜神经元钙稳态,导致细胞凋亡.低强度LED光照射可激活PI3K/AKT通路,减少高糖引起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视网膜损伤及细胞凋亡情况。
方法
采用升高大鼠眼压到109.725 mm Hg(1 mm Hg=0.133 kPa)持续1 h的方法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常规眼球切片观察不同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视网膜损伤的组织病理改变;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视网膜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erminal dUTP nick end labelling, TUNEL)法定位凋亡的视网膜细胞。
结果
缺血30 min 再灌注24、48 h的大鼠视网膜无明显的病理改变;缺血60 min再灌注24、48 h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细胞明显变薄;缺血60 min再灌注12、24 h的大鼠视网膜有梯状条带。而正常对照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4、48 h组及缺血60 min再灌注48 h组大鼠视网膜均无类似表现。TUNEL法显示视网膜内的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节细胞和内核层光感受细胞。
结论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主要是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细胞损伤,细胞凋亡可能是损伤的重要机制。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296-29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