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人体的重要途径,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为寻求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患者造成痛苦,笔者进行了诸多探讨和尝试,现报道如下。1渗漏性损伤的因素1.1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也是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手段,但是,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的隐患,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外渗时有发生而引起局部组织的损伤,甚至皮肤坏死,留下瘢痕,给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痛苦,所以在使用刺激性强、容易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的药物时应注意严格按操作要求,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赵君妍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222-222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最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癌症患者的增多,化疗药物的应用也逐渐广泛,但是化疗药物是强刺激性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会使药物外渗于皮下组织,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造成功能障碍,严重者须经外科清创、植皮,引起医疗纠纷,由此可见,的合理使用化疗药物至关重要。在化疗药物的使用中,要密切观察外渗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化疗药物渗漏,注意观察对因输注化疗药物引起组织严重损伤的原因。总结2008-2009年2例患者,提出治疗措施,对发现疾病因素,药物因素,护理人员认知水平与组织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认为发生强剌激性药物外渗后及时、准确,有效的处理,是防止强刺激性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严重损伤,避免不良后果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神灯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组织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带丽 《医学文选》2006,25(3):453-454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但是由于一些药物浓度较高,对血管刺激性大,或者因病人烦躁不安等原因。容易造成静脉外渗性损伤,引起局部水肿或血肿,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病和抢救工作。笔者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40例静脉外渗病人尝试用神灯(TDP)治疗器治疗,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少量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外渗要处理妥当,避免给患者增加更多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张丽君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7):889-889,891
目的:通过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认真细致科学的护理,达到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病率。方法:了解并掌握外渗发病机制,科学选择静脉,必要时特殊药物如长春新碱给予中心静脉置管用药,及时发现静脉炎和输液速度的变化。结果:正确采取护理措施避免皮肤坏死。结论:通过以上对症观察及处理,减少了因外渗给患者造成的创伤与痛苦。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静脉穿刺的失败,当注射刺激性药物渗漏时,如不能及时恰当地处理,可造成静脉炎,重者会发生局部皮下组织溃疡和坏死。而静脉输液渗漏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难题,它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也影响了抢救和治疗工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不同药物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害进行了不同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高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静脉输液是高龄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 ,但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处于退行性状态 ,故经常出现液体外渗 ,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重则引起组织坏死 ,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为了有效保障老年人的治疗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 ,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 ,总结如下。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1 1 药物因素输入的药物浓度过高 ,输液速度过快 ,输入药物引起血pH值及渗透压的改变 ,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 ,均可损伤血管壁 ,使通透性增高 ,而发生输液外渗。常见的药物有血管收缩药 ,如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 ;碱性溶液 ,如碳酸氢…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当有些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有肿胀感,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如脱水药物中的甘露醇、山梨醇;化疗药物中的顺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紫杉醇等。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痛苦。以使用头皮针出现外渗时为例。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病人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病人由于其自身生理功能特点 ,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液体外渗 ,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 ,重者引起组织坏死 ,甚至造成功能障碍。本文对老年病人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1.1 药物因素输入的药物浓度过高 ,输液速度过快 ,输入的药物引起血浆 pH值及渗透压改变 ,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等 ,均可引起血管壁损伤 ,使其通透性增高 ,而发生输液外渗。常见的易发生输液外渗的药物有 :①高渗液体 ,如 5 0 0 g/L葡萄糖注射液、2 0 0g/L甘露醇 ;②血管收缩药 ,如多巴胺、阿拉明、去甲肾上腺素、神…  相似文献   

11.
夏红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79-2180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对策。方法:对引起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总结,及对预防及处理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即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及患者方面的原因。结论:要预防静脉输液外渗,护理人员必须要提高技能水平;处理静脉输液外渗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尽量减少患者的损失与痛苦。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临床医生在给患者治疗和诊断时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人员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和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技术操作.静脉输液外渗则是护理操作中常常遇见的问题[1].在护理操作中,常因药物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大;或是患者病情重输液周期长,造成血管硬化脆性大;也有患者神志不清、烦躁、肢体乱动不合作等原因而造成针头滑脱液体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生静脉炎.静脉输液外渗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影响药物疗效,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工作效率和治疗的正常进行.我院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发生输液外渗患者分别采用新鲜鱼腥草外敷和50%硫酸镁液湿热敷,对比两种方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3例药物外渗至皮下组织坏死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李海燕 《中外医疗》2008,27(35):186-187
静脉输液外渗若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大,局部皮肤发黑变硬形成溃疡,组织坏死严重,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易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诊室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输液外渗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后果.方法 分析急诊室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预防输液外渗的方法.结果 针对引起输液外渗的患者本身、药物以及护士操作技术等因素,给予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急诊室输液外渗的发生.结论 对急诊室静脉输液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能有效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李玉莲  张欣颖  冯冉 《吉林医学》2010,31(23):3950-3950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注输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严重者需外科清创、植皮,常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不断学习总结,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前,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口服药物种共少.疗效差.因此静脉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在静滴或静推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因素造成药液外渗.轻则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重则造成皮肤缺血性坏死,甚至功能障碍或肢体残疾.给病人带来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资料表明,临床输液外渗一般认为无特定致溢因子.  相似文献   

17.
李珂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613-1614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给药手段,若药物外渗注入皮下组织,随着静脉输注的刺激性液体的增加及给予药物的增多,渗出的液体进入周围组织,局部有肿胀、疼痛,可能会造成局部组织肿胀、坏死,既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又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影响了治疗。为了能够避免和有效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我们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尝试多种防治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外渗虽然是临床常见的护理问题,但是如果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大,组织坏死严重,给病人造成各种严重后果,有可能会引发医患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长期大量输液,微泵使用高浓度药物,刺激性强;留置针局部静脉留置时间过长、或固定不妥;血管脆性增加等原因,容易引起患者静脉输液局部外渗。轻者表现为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有灼热感,静脉弹性差;严重者静脉呈红条索状,伴有局部发紫、剧痛。静脉输液外渗引起局部水肿、血管痉挛,处理不妥当,将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16例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静脉输液外渗程度及药物外渗发生原因。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外渗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药物外渗发生的主要原因均为患儿不配合,其次是固定不规范。结论:循证护理可降低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静脉输液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