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实施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95%)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达到65%)(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P<0.05)。结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时采用胺碘酮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胺碘酮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为胺碘酮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5%),(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P<0.05).结论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通过胺碘酮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5,(19)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12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分为:快速性室上性和快速性室性,快速性室上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普鲁卡因胺组和30例胺碘酮A组,分别给予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快速性室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利多卡因组和30例胺碘酮B组,分别给予利多卡因和胺碘酮。以接受治疗24 h为动态观察期。评价各组间服药24 h后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1发生快速性室上性时,普鲁卡因胺组与胺碘酮A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快速性室性时,利多卡因组与胺碘酮B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危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70.00%)(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LVEDD、SV、LVEF、LAD水平均得到改善,且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CK-MB、BNP、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静脉滴注胺碘酮更有利于改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室功能,提高临床有效率,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型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剂量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120例AMI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随机分为2组胺碘酮组与索他洛尔组,分别进行治疗。结果住院期间胺碘酮组梗死后心绞痛发生次数,应用硝酸甘油量,镇痛药次数均较索他洛尔组少;随访3年,胺碘酮组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再发性心肌梗死,心衰等均较索他洛尔少(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AMI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作用可靠,可作为预防再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徐向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6):2010-2011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率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胺碘酮初次剂量150~300mg(3~5 mg/kg),静脉推注,随病情好转改口服胺碘酮200mg,每日3次,1周后200 mg,每日2次,2周后200mg,每日1次,口服给药维持.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首剂50~75 mg,静脉推注,之后以1~4 mg/min持续静滴,若无效,30 min后再给予50 mg利多卡因静脉推注,如有效以1~2 mg/min静滴维持,1小时内用量不超过300 mg,24小时内用量不超过1200mg,持续48~72小时.结果 治疗组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显效率59.4%,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11例,显效率26.6%,总有效率63.3%.两组在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率失常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临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集的9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 A组患者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组, 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收集并整理实验数据从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数据显示, A组即实验组应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即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A组即实验组45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经数据处理可知: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不但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其效果得到了医患的一致肯定和认同,因此临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ICU胺碘酮治疗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35 mg/kg),疗程为10 min,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临床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结果表明心房扑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源性室性早搏、快速型房颤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4%、94.4%、92.6%和91.3%;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结论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盐酸美西律治疗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美西律片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两组用药观察时间为15 d。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检测;治疗前后空腹抽取肘静脉血,分离血清后采用原子吸附法进行血清钾、镁离子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LVDs与LV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镁、钾离子浓度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不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盐酸美西律治疗ICU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能有效改善预后,其疗效的发挥可能在于有效改善机体内钾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指南》2018,(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在常规改善供血、抗凝等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予以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多卡因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明显低于对照组(2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性心律失常,且不良反应少,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8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性早搏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控制室性心律失常,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0.48%(38/42),利多卡因治疗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0.95%(34/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患者静脉滴注胺碘酮后,对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胺碘酮转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有效率分别为84.6%,88.9%和77.9%。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与利多卡因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胺碘酮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P<0.05),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相对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分析。方法 83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2%)显著优于对照组(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2例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及不良反应,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治疗期间6例出现心动过缓,8例出现低血压,经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均缓解。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快速房颤及急性心衰患者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合并快速房颤及急性心衰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维拉帕米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独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HR、SBP、DBP、LVEF、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HR、SBP、DBP降低幅度、LVEF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拉帕米联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快速房颤及急性心衰患者治疗效果较单独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治疗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