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临床423例全口总义齿修复资料,在初戴后发现有Ye与颌位错误者29例,6.86%;在166例再次作全口义齿修复者中,因Ye与颌位错误而重作义齿者32例,占19.28%,列重新修复原因之第三位,本文随机选择因Ye与凳位勘误而就诊要求重任全口义齿患者30名进行分析并予纠正治疗,在纠正前后分别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并对比其咀嚼效能,结果显示患者咀嚼效能在纠正治疗后平均读数较纠正前增了107%。表明由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口腔科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20例,为每位患者制作1副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以该义齿为模板,采用义齿复制技术再制作1副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每例患者交替戴用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和解剖牙合全口义齿3个月以上,采用UV-2450型分光光度计,集中进行咀嚼效能测定。结果 2种牙合型30 s咀嚼效率吸光度值: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0.898)明显高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0.657),t=8.581,P<0.001,2种牙合型咀嚼效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20例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高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因素对侧方颌位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进行随机调研,利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对咀嚼效能定量分析。结果:侧方颌位(P=0.8107)、性别(P=0.7342)、偏侧咀嚼(P=0.4466,P=0.4005,P=0.155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早期(P=0.811)均对咀嚼效能无显著性影响。结论:临床工作中则不刻意进行牙合型的修改。为需测定咀嚼效能的实验筛选研究对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一种治疗性全口义齿矫正全口义齿患者不正确颌位关系的效果。方法 让11例有不良颌位的无牙颌患者戴用笔者制作的一种上颌后牙为瓷人工牙,下颌后牙区似导板的治疗性全口义齿。采用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记录患者戴用治疗性全口义齿矫正前后颌位的改变情况。结果 矫正后闭口轨迹末端位的集中性明显提高;下颌运动轨迹的对称显著改善;CRO-ICO三维滑动幅度减少,滑动中牙齿能均匀稳定的接触。结论 治疗性临时全口义齿,对矫正前伸、偏斜等无牙颌患者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口义齿修复中,良好的颌位关系是决定全口义齿稳定性和固位性的关键因素。确定水平颌位关系是义齿修复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目前临床医师多凭借临床经验,采用教科书上提出的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某种方法来确定全口义齿的颌位关系。本文分别对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旨在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6.
全口义齿牙尖斜度与咀嚼效能和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全口义齿人工牙的牙尖斜度与义齿咀嚼效能及义齿稳定性的关系,为义齿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首先采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对全口义齿人工牙的牙尖斜度与咀嚼效能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选用同一品牌、同一规格3种牙尖斜度(0°、12°、33°)的人工牙后牙,用蘸印泥压印法统计各类人工牙的(牙合)面接触面积,并通过数学方法分析人工牙的(牙合)面接触面积与义齿咀嚼效能间的关系.结果牙尖斜度大者,咬切食物的分力大,但义齿受到的侧向分力也大;(牙合)面接触面积的大小顺序为33°牙<12°牙<0°牙,义齿行使功能时,人工牙的压强大小与(牙合)面接触面积成反比.结论使用牙尖斜度大的人工牙咀嚼效能高,但不利于义齿的稳定;牙尖斜度小的人工牙咀嚼效能低,但有利于义齿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吸光度法对30例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应用吸光度法测量30例无牙颌患者分别采用直接咬合法和哥特氏弓描记法确定正中关系制作完成的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哥特式弓描记法优于直接咬合法制作的全口义齿。结论:哥特式弓描记法是可推广的确定正中颌位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全口义齿固位与适合度对咀嚼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排牙法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异同。方法:采用上颌排牙法、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为10名无牙颌患者分别制作3副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后,通过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比较不同排牙法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异同,并与有牙颌进行对比。结果:在单侧咀嚼和双侧咀嚼2种咀嚼方式下,全口义齿患者的咀嚼次数和咀嚼效能均少于有牙颌组,本实验3组全口义齿在3个月后均发挥了良好的咀嚼效能。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全口义齿的咀嚼次数和咀嚼效能无统计学差异,但均好于上颌排牙法全口义齿。结论:下颌排牙法和综合排牙法的全口义齿排列的人工牙能够减少在咀嚼过程中不利于全口义齿稳定因素的影响,提高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长正中、半解剖、平面(牙合)3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收集刃状、低平或凹型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长正中(牙合)型、半解剖(牙合)型与平面(牙合)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n =20)。采用固定咀嚼时间和咀嚼次数2种方法,测定患者戴牙1、2、3、6个月后的咀嚼效率,比较三者的咀嚼效率。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长正中(牙合)型、半解剖(牙合)型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平面(牙合)型全口义齿(P <0.05)。结论:对于刃状、低平、凹陷状牙槽嵴条件的无牙(牙合)患者,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能恢复良好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1.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轻度改变的简易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轻度改变在临床上较常见,如下颌前伸、偏左偏右等轻度改变,一般在0.5~1.5mm之内.多因在制作全口义齿确定正中(牙合)关系时,没有取得正确的正中(牙合)关系.对于这种轻度改变,我们通常用调(牙合)的方法加以解决.但由于调(牙合)会破坏人造牙的正常解剖形态,另一方面若掌握不当调磨过多,还会降低垂直距离而影响患者面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预成全口托牙的启发下,使用单颌垫底的方法,改正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轻度改变的病例,经5年临床观察3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轻度的下颌前伸.偏左偏右等改变均能改正.经临床观察患者,全口义齿的咬合功能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平衡对全口义齿咀嚼效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苏剑生  韩杰  赵芸  郑光榕 《口腔医学》2001,21(4):193-194
目的:研究平衡对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吸光度法来测定20例全口义齿戴用者在正中选磨前、正中选磨后以及正中与非正中选磨后的咀嚼效能。结果:(1)正中选磨后的咀嚼效能明显高于选磨前的咀嚼效能(p<0.05);(2)正中与非正中选磨后的咀嚼效能略高于仅正中选磨后的咀嚼效能,但无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1)平衡是决定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口义齿修复后进行系统选磨是非常必要的;(2)咀嚼效能测定可作为评价全口义齿平衡的功能性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花生仁为试料,用PA-720系统测定全口义齿戴牙者的咀嚼效能测定值稳定,精确,可靠,该测试方法先进,简便,信息全。实验结果:1.全口义齿患者的咀嚼效能明显低于完整自然牙列者,但戴牙患者咀嚼后食物颗粒大小的频粉分布与正常人相同,均呈正偏态分布,2.新旧全口义齿间咀嚼效能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手术前后胎力,咀嚼效能的变化,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从2008年2月~2008年10月对24例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接受正颌手术的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根据畸形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两组,仅接受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16例(单颌治疗组),接受LeFort Ⅰ型截骨术合并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8例(双颌治疗组)。利用咬合力计和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3、6个月的胎力和咀嚼效能进行测定。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胎力及咀嚼效能显着低于术前。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胎力和咀嚼效能已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时,单颌治疗组患者的胎力均值超过术前,而双颌组患者的咀嚼效能均值也高于术前。结论:正颌手术短时间内对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的胎力、咀嚼效能影响较大。随着手术后患者对新的胎关系逐渐适应,其胎力和咀嚼效能均有明显变化。单颌治疗组胎力改善较快,双颌治疗组咀嚼效能提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颌位关系的确定是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常规应用的蜡托在颌位关系确定和转移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变形和移位,从而导致颌位关系确定失准.而热压真空成形改良型托可以避免上述情况,提高确定颌位关系的准确性和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吸光度法测定义齿粘着剂对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使用义齿粘着剂前、后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改变。方法:对21名全口义齿固位条件差的患者,用吸光度法同体测定使用义齿粘着剂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结果:使用义齿粘着剂前、后吸光度值变化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义齿粘着剂可以明显提高全口义齿使用效能,增强患者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7.
即刻全口义齿修复者颌弓-牙弓协调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例即刻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进行修复前、修复后戴用3个月以及再次全口义齿修复戴用3个月时颌弓相对宽度的测量,并用吸光度法测定即刻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时患者的咀嚼效能。结果表明:①即刻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后,患者牙槽骨水平吸收明显,下颌吸收速度比上颌快(P<0.01),上颌弓趋于变窄,而下颌弓趋于变宽,颌弓-牙弓协调性发生了明显变化。②再次全口义齿修复戴用3个月,患者牙槽骨水平吸收明显减慢,颌弓-牙弓协调性未发生明显变化。③即刻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时患者的咀嚼效能与颌弓平均吸收率之间呈负直线相关,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提示:即刻全口义齿修复未能阻止牙槽骨水平吸收,未能改变牙槽骨水平吸收方向,戴用即刻全口义齿3个月,颌弓与牙弓不协调,必须再次全口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通过T-Scan Ⅱ对由不同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对12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的无牙颌患者在相同垂直高度的条件下,同时制作了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哥特式弓轨迹顶点直向前lmm以及自然咬合法确定的三种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分别记作义齿A、B、C),用T-ScanⅡ咬合力计检测义齿调(牙合)前、后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以及咬合接触时间三项指标,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牙合)前,义齿A、B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相比义齿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A咬合接触时间明显长于义齿B和C(P<0.05).义齿A调(牙合)前后只有咬合接触时间显著减少,其他两项指标调(牙合)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义齿B调(牙合)前后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齿C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调(牙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咬合接触时间调(牙合)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哥特式弓轨迹定点前lmm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合更能与肌肉、关节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进行初步评定分析。方法 :用改良吸光度法测量常规全口义齿和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修复牙列缺失后的咀嚼效能。并计算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咀嚼效能占常规全口义齿的百分比。结果 :两例病例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达到常规全口义齿的 75 %以上。结论 :折叠式上颌全口义齿 ,是一种对小口畸形无牙颌患者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