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脉粥样斑块与蓝趾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粥样斑块与周围动脉栓塞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检测了4 例蓝趾综合征患者的主动脉。结果 4 例患者均于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检出溃疡型和活动型粥样斑块。结论 主动脉粥样斑块破溃可能是蓝趾综合征患者动脉栓塞的重要栓子来源。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是一种罕见并危及生命的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SMAS患者的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间夹角一般介于6°~25°之间(正常范围为38°~56°),SMAS也被称为威尔基综合征,石膏管型综合征,肠系膜根部综合症,慢性十二指肠梗阻或间歇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相似文献   

3.
张文静 《天津护理》2007,15(4):246-24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主要侵犯的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下肢缺血、坏死等。临床上,根本治愈动脉硬化尚难以实现,外科实施动脉重建是当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措施。现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又称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LRV)压迫综合征,根据肾静脉解剖位置可分为两型,一种是指左肾静脉穿行于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之间受压~([1]),一种是指左肾静脉从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穿过并受压~([2]),多经内科治疗后好转,较罕见。当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的夹角≤35°时将会出现血尿、蛋白尿、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等临床症状~([3])。对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的胡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与20例正常肾血管的资料,测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左肾静脉最窄处直径。结果:胡桃夹综合征患者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夹角为39.3,°正常对照组的为70°。正常对照组左肾静脉直径为12 mm,而胡桃夹综合征患者为3.1 mm。结论: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能精确测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夹角以及左肾静脉的直径。  相似文献   

6.
姜殿德  杨海发 《临床荟萃》2004,19(24):1413-1413
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 NCP)也称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左肾静脉受压出现类似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病态,即左肾静脉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其压迫、变窄、瘀血引起血尿,临床中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现对我院门诊首诊误诊2例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shagg一词指的是凸凹不平,毛糙之意.1945年,FLory对一名严重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做了尸检,他除了在主动脉壁上发现有新近形成的动脉粥样腐蚀性溃疡外,还惊奇的看到全身多个脏器的小动脉有胆固醇结晶栓子存在.这使他意识到有一释放胆固醇的栓子源,从这里将其播散全身,后来他将取自粥样硬化斑块的胆固醇物质注入兔子的主动脉,结果准确的复制出多发性胆固醇栓塞的动物模型.近代,源于主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的多器官胆固醇栓塞多被称为主动脉shaggy”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李丽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248-4248
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是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面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或主动脉分裂:本病少见,发病率为每年每百万人口5~10例,以成年男性多见,男女比例3:1,50~60岁为高发年龄,但多急剧发病,60%~70%患者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心包填塞、心率失常等心脏合并症。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动脉疾痛。其中以腹主动脉,降主动脉、双侧肾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及升主动脉等。累及动脉全层,受累动脉各层均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及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断裂,导致管腔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和继发性血栓形成而闭塞。本病多发于年轻女性,发病的高峰年龄在15-30岁,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加岁以后较少发病,国外资料患病率2.6/百万,我国患病率无确切统计。该病并发症多,危害大,治疗较为棘手,我科于1998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多发性大动脉炎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胡桃夹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腹部增强多期扫描,并获得各种后处理图像。对比分析58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及35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病例组)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夹角的大小、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的距离、左肾静脉左肾门处内径与最狭窄处血管内径以及两者的比值。结果胡桃夹综合征患者左肾静脉(LRV)受压狭窄程度较正常人明显;病例组、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分别为20.3°±6.1°和46.8°±16.2°(P0.001);左肾静脉水平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距离分别为(3.3±1.3)mm,(9.8±4.9)mm(P0.001);左肾门处内径与最狭窄处血管内径比值(D_2/D_1)分别为3.9±1.3和2.0±0.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能精确地评价左肾静脉狭窄程度,在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以血栓栓塞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少见,应熟悉和加强对这类特殊表现夹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以主动脉主要分支血栓栓塞为特殊表现的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转归情况。结果:本组5例中在初诊时有4例误诊,误诊达80%。血栓栓塞部位:左锁骨下动脉和肱动脉各1例,右髂外动脉1例,左股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内科保守治疗2例,转外科治疗2例,血管内超声消融血栓加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人术1例。转归:死亡2例,遗留功能障碍2例,痊愈1例。结论:血栓栓塞为主要表现的主动脉夹层容易误诊,预后恶劣。应注意严格追溯病史和体检,选择多排CT、MRI和造影能尽快确诊,血栓栓塞部位缺血严重应尽量外科或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2.
徐世文  王磊 《临床医学》2004,24(5):64-65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又称胡桃夹现象(nut-cracker phenomenon),是由于左肾静脉在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压呈现血尿或蛋白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自1999—2003年,我院共收治12例,均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胡桃夹”现象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由左肾静脉在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挤压伴有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腹痛和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疾病。血尿多在剧烈运动之后和傍晚出现,久站立和行走时易感腿胀痛和疲劳。目前临床已证实“胡桃夹”现象与体位有关,笔者在追踪随访护理中实施改变体位的护理措施,如平卧位、蹲位、右侧屈膝卧位后。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监测肥儿动脉血流频谱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超声多普勒用于研究肥儿脐动脉、主动脉、颈动脉,内动脉,肾动脉及子宫动脉等的血液动力学,取得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对妊高征的研究显示子宫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降低,消失甚至侄可据此在妊高征的亚临床期对其进行预测对脂儿内发育迟缓的研究多采用监测脐动脉、主动脉S/D值,普遍证明IUGR肥儿脐动脉S/D值较正常为高。  相似文献   

15.
胡桃夹综合征(NCS)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左侧肾静脉(LRV)在腹主动脉(AO)与肠系膜上动脉(SMA)之间受压导致肾静脉高压、出现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和腰腹痛为主的一种少见病。我院收治院前曾误诊的3例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何子祥 《临床荟萃》1989,4(3):104-105
本文简述几种具有急性腹痛的综合征,旨在提高认识,为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一、腹绞痛综合征 (Abdominal Angina Syndrome) 又名内脏绞痛、肠绞痛、间歇性缺血性蠕动障碍、腹间歇性跛行、缺血性腹痛综合征,肠系膜动脉间歇性缺血、腹血管功能不全综合征。系因腹主动脉的胃肠道分支的开口处由于动脉硬化而致狭窄或阻塞所造成,受累动脉多见于肠系膜上动脉。以中、老年男性多见。 腹绞痛通常在餐后15~30分钟发作,持续1~3小时,疼痛的强度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和进食的量有关。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体重减轻。亦可为慢性持续性,在长期缓解后复发。或呈一小时  相似文献   

17.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即胡桃夹现象,是指左肾静脉(LRV)汇入下腔静脉行程中走行于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A)之间,在二者形成的夹角内受到挤压,主要引起血尿、蛋白尿、左腰痛的一种临床综合征。MSCT能清晰显示SMA与AA之间的夹角及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是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cclusive diseasc,ASO)是由于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1]。主要累及的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下肢溃疡缺血坏死等[2],临床上根本治愈动脉硬化尚难以实现。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应用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31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共收治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介入治疗患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52~88岁,  相似文献   

19.
邓滨 《临床医学》2011,31(9):107-108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即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走行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使其机械受压,回流障碍而发生瘀血时,左肾静脉通过交通支使肾盂、肾盏黏膜下静脉窦内压上升导致出血,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血尿、直立性蛋白尿、腰腹痛,男性还可以表现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少见病。  相似文献   

20.
俞红云  何萍萍 《护理研究》2007,21(2):432-433
主动脉缩窄(CoA)是指先天性的主动脉局限性狭窄,管腔变小,发生于主动脉峡部,接近于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处,有的缩窄可同时发生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间。术后由于多种原因患儿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在早期给予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将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