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治疗食管癌34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次全食管切除胃经食管床消化道吻合器颈部食管胃吻合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效果。方法34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左后外侧六肋间切口,游离肿瘤并行次全食管切除,清扫肿大淋巴结。取左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将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上置颈部,行食管胃消化道吻合器吻合。分析该手术及效果。结果术后残端癌4例,发生率为1.2%。吻合口瘘19例,发生率为5.5%。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为O.6%。吻合口狭窄13例,发生率为3.8%,均经食管扩张治愈。结论该术式符合肿瘤彻底切除的原则,残端癌阳性率低。胃放置于食管床内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使用吻合器增加了吻合的可靠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即使发生了吻合口瘘,处理也相对简单,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2.
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优缺点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食管、贲门癌根治术中使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的202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全部用吻合器进行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出血2例,胸腔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4例。结论: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可完成消化道重建中各种端-端、端-侧吻合。具有手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手术速度快;手术时间缩短;术中组织损伤及污染轻微;吻合安全;吻合口光滑;吻合成功率高;能完成手法缝合非常困难的吻合等特点。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恢复快,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用的技术要点包括食管、胃壁的完整切割;吻合器的旋钮松紧适度;切除的胃圈面积足够大等。对操作医师的技术要求相对低,耗时少、创伤小,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果使用不当,仍能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弯管型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优缺点和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科食管、贲门癌根治术中使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重建的202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全部用吻合器进行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出血2例,胸腔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4例。结论:吻合器在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可完成消化道重建中各种端-端、端-侧吻合。具有手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手术速度快;手术时间缩短;术中组织损伤及污染轻微;吻合安全;吻合口光滑;吻合成功率高;能完成手法缝合非常困难的吻合等特点。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恢复快,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使用的技术要点包括食管、胃壁的完整切割;吻合器的旋钮松紧适度;切除的胃圈面积足够大等。对操作医师的技术要求相对低,耗时少、创伤小,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果使用不当,仍能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腹施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式。方法 对1997—2002年经腹部采用GF-1型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35例,食管空肠吻合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胃底贲门癌时,在切除肿瘤及其上方6~7cm食管的同时,清除纵隔下部淋巴结。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亦无食管切缘癌残留,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并发症低于开胸手术。结论 经腹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胃(空肠)机械吻合术,操作简便,术野暴露良好,创伤及生理扰乱较小,且便于扩大腹部淋巴结清除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KYGWA型一次性吻合器在贲门胃底癌中的应用。方法统计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实行根治或姑息性手术的贲门胃底癌患者593例,其中应用吻合器217例(吻合器组),未用吻合器376例(手工组)。对两组的开胸率、吻合口瘘、肺部及胸腔感染、吻合口狭窄、近断端癌残留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吻合器组开胸率为21.66%,手工组为72.87%,吻合器组开胸率明显低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器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4.15%,手工组2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吻合口瘘、肺部及胸腔感染和近断端癌残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贲门胃底癌切除术中利用国产一次性吻合器行消化道重建可以减少开胸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且该吻合器价格低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消化道吻合器在经腹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国产GF -Ⅰ型吻合器经腹行贲门癌切除手术 3 7例回顾。结果  3 7例均一次吻合成功 ,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各 1例。结论 消化道吻合器在经腹行贲门癌切除手术中的食管 -胃吻合或食管 -空肠吻合可作首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吻合确切 ,可避免开胸打击 ,适应证广。正确熟练地使用 ,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全文报告全胃切降术42例,食管空肠吻合采用GF-I型吻合器吻合,在Schlatter's法基础上作下列改进:①延长空肠系膜长度。②食管残端用绕边全层荷包缝合法置中心杆入食管腔,结扎荷包线于中心杆上。③食管空肠吻合口下方3厘米结扎近端空肠。④在食管肠准血吻合处下方5cm切开远端空肠2-3cm,经此口置吻合器完成食管空肠吻合术。距食管空肠吻合口40cm处作Braun's吻合口。此组无吻合口瘘和返流性食  相似文献   

8.
探讨消化道吻合器在经腹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国产GF-Ⅰ型 吻合器经腹贲门癌切除术37例回顾。结果 37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各1例。结论 消化道吻合器在经腹行贲门癌切除术中的食管-胃吻合或食管-空腹吻合可作首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吻合确切,可避免开胸打击,适应证广,正确熟练地使用,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后再患食管癌手术治疗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胃切除术后再患食管癌 2 9例资料。食管癌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残胃代食管术 2 0例、空肠代食管术 3例、结肠代食管术 6例。结果  2 9例除 1例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瘘、1例胸部食管残胃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感染、其余均Ⅰ期愈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下段癌采用残胃代食管术 ,食管中上段癌行结肠代食管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理想的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2000年~2005年经病理证实胃癌行全胃切除术P式空肠代胃重建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代胃贮袋的效果。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瘘及狭窄发生,术后半年内均恢复每日3~4餐的饮食习惯,日均进食量为400g~600g,基本恢复工作能力。结论:P袢代胃操作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不仅减少“无胃综合征”且很少发生返流性食道炎和倾倒综合征及吻合口瘘,是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腹施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式。方法 对 1997— 2 0 0 2年经腹部采用GF -I型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 3 5例 ,食管空肠吻合 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胃底贲门癌时 ,在切除肿瘤及其上方 6~ 7cm食管的同时 ,清除纵隔下部淋巴结。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 ,亦无食管切缘癌残留 ,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并发症低于开胸手术。结论 经腹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胃 (空肠 )机械吻合术 ,操作简便 ,术野暴露良好 ,创伤及生理扰乱较小 ,且便于扩大腹部淋巴结清除范围。  相似文献   

12.
应用吻合器治疗上段食管癌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琦  刘海美 《肿瘤学杂志》2005,11(2):145-146
13例上段食管癌切除后经食管床上提胃到颈部,用CDH-25型吻合器完成食管胃吻合术.13例病人使用吻合器行颈部吻合均获成功,全组上切线均未见癌残留,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无手术死亡,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在食管癌患者颈部及超胸膜顶食管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方法:食管肿瘤位置较高时,行颈部切口,游离颈段食管做荷包缝合,置入吻合器抵钉座,结扎荷包缝线,再连续全层锁边缝合食管残端结扎并固定于抵钉座,还纳抵钉座中心杆入食管床,于胸内完成吻合;肿瘤上缘位置较低时,经胸腔向上游离颈段食管,可切断第1、2肋间血管,同法置入固定吻合器抵钉座,经贲门置吻合器主件行食管胃底吻合。结果:11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3.4%),肺部感染3例(2.7%),食管残端癌残留2例(1.7%),吻合口瘘2例(1.7%)。结论:掌握手术技巧,注重吻合器操作的各个环节,颈部及超胸膜顶食管胃机械吻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96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吻合器重建术后吻合口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96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行吻合器重建食管胃吻合口状态的术后观察及并发症分析。本组食管癌455例,贲门癌513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0.83%,吻合口狭窄0.41%,5年生存率30.5%,10年生存率20.5%,通过用食管胃造影及胃镜的术后观察吻合口状态的动态变化,认为吻合口直径平均21mm,吻合口随术后时间的延续无逐渐狭窄的改变。吻合口周缝钉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脱落,胃包套吻合口起到了一定抗返流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重建吻合口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食管癌手术采用手工吻合与管状吻合器吻合(加强/不加强)重建消化道方法的近远期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对近年我科接受食管根治术的300例病人的预后进行分析,其中手工吻合、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不加强、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浆肌层加强各100例,各组左颈部吻合各20例。结果 手工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6例(颈部4例),吻合口狭窄7例,死亡1例。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不加强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颈部0例),吻合口狭窄2例,无死亡病例。管状吻合器单层吻合浆肌层加强组术后吻合口瘘2例(颈部1例),吻合口狭窄5例,死亡1例。结论 单层机械吻合不加强操作简便、耗时少、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吻合器在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国产管状吻合器在胃癌经腹全胃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5例胃癌经腹做全国切除,应用国产管状吻合器完成空肠侧侧吻合92例,端侧Y型吻合63例,结果153例一次性吻合成功,2例吻合器合失败改行剖胸再吻合,无吻合口瘘及出血,术后随访0.5-2年,无吻合口狭窄发生。结论熟悉国产吻合器性能,操作得当,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胃或近端胃切除时的体会,从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统计1999年1月~2004年12月,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胃体及胃底贲门癌160例。其中142例全胃或近端胃切除,行食管空肠吻合和残胃食管吻合。结果:本组160例,其中18例为肿瘤晚期未能切除,余142例胃体或胃底贲门癌行切除手术。全胃切除空肠食管吻合100例。用吻合器吻合85例,手工吻合10例,5例记录不详。近端胃切除,残胃食管吻合42例,吻合器吻合36例,手工吻合6例。160例中除2例为胃平滑肌瘤外,其余均为恶性肿瘤,切除的142例中,仅2例食管切缘存在癌细胞,其余均切除干净。未切除的18例手术,术后伤口愈合出院综合治疗,手术切除的142例病人中,伤口裂开3例,肺部感染5例,伤口感染1例,腹泻1例,肠瘘1例,手术死亡1例,其余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全胃或近端胃切除,在术中仔细操作,在腹腔可彻底切除肿瘤,在胃肠道重建中,无论吻合器吻合或手工吻合,极少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使用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58例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吻合器保留肛门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方法按照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及直肠系膜全切除术原则,切除近端肠管至少15cn,肿瘤下缘远端2era的直肠,应用吻合器在骶前行结一直肠端端吻合术以保留肛门。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次完成吻合,无1例手术死亡。吻合口狭窄2例、无吻合口瘘。随访1年~5年,复发2例。结论:应用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经腹近侧胃切除行空肠间置术21例。介绍了行R_2近侧胃切除后,切取带蒂之空肠段25~30cm,于结肠后,将空肠近侧端与食管吻合,远侧端与残胃吻合重建消化道。该术式利用空肠段的顺向蠕动阻止酸/苦消化液逆入食管,有效地防止了反流性食管炎。对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也有一定作用。作者认为经腹手术一般不需全麻,对高龄、体弱及有心肺合并症之贲门癌患者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0.
自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作者为31例胃体或累及胃体部的胃恶性肿瘤施行了根治性全胃切除,管状消化道吻合器食管-间置“0”环空肠(代胃)-十二指肠吻合消化道重建术。体会是:对胃体或侵及胃体部的癌,全胃切除术是有价值的。利用国产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间置“0”环空肠代胃术具有以下优点:①重建的消化通路符合生理,食物正常通过十二指肠而具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③代胃袋够大,能满足食物的贮存作用,避免了食糜排空过快;③避免了碱性的十二指肠液向食管返流;④在使用吻合器的情况下,手术简捷易行。为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