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心病患者死亡时间分析及其夜间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肺心病患者夜间可以突然死亡,为此,我们分析了肺心病患者夜间死亡情况,以期探讨其原因和预防措施。 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近十年来住院期间死亡的肺心病69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7例,年龄23~85岁,平均61岁。  相似文献   

3.
对肺心病夜间死亡的观察及护理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心病病人常常夜间病情变化快,可在睡眠中急性发作,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伴室性心律失常而死亡。近几年,在临床护理中,我们观察到肺心病夜间死亡率较其它疾病高,并进行分析,总结出护理要点,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死亡114例,均为1983年以来住院的肺心病(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8例,女性66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27岁。并取同期死亡的脑血管病人114例作对照。男性60例,女性54例。年龄最大92岁,最小23岁。分析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4.
肺心病患者的夜间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科2002—04~2004—04共收治肺心病患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最大92岁,最小50岁,平均70岁。其中抢救无效死亡18例,夜问死亡9例,多在23:00~04:00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2002年7月,我院收治肺心病患者并失眠50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失眠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2001-01~2001-12肺心病204例夜间观察与护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23例,女81例,50~60岁64例,45~50岁12例,60岁以上128例.病情好转出院186例,死亡18例,其中夜间死亡11例.本组夜间死亡人数与总死亡人数之比为11∶18,占死亡人数的61.1%.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2002年7月,我院收治肺心病患者并失眠50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失眠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2例,女18例,45~75岁。入睡困难22例(44%),清晨觉醒过早15例(30%),睡眠时间短8例(16%),睡眠中断5例(10%)。2原因分析2.1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肺心病的主要症状,也是造成失眠的常见原因。由于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对呼吸道长期刺激,使机体和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遭受损害,故咳嗽不断;支气管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鳞状上皮化生,粘液腺及杯状细胞增生、分泌亢进,痰液增多,从而加重了咳嗽、咳痰,严重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由于肺、支气管、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患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平均患病率为0.41%~0.47%。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尤其是夜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护理观察的重要性。现结合临床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22例肺心病患观察。谈谈夜间护理观察体会。  相似文献   

9.
分析进入ICU患者死亡相关因素,95例死因分别为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猝死。对重危患者入科前护理、护士在防治MODS方面的作用、呼吸机使用的过程护理与护士调控呼吸机的权限以及ICU护理人员缺编方面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夜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护理观察的重要性。笔者现结合临床上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33侧肺心病患者的观察,谈谈护理观察体会。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夜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护理观察的重要性,笔者结合临床上肺心病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对13例肺心病患者的观察,谈谈护理观察体会。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所致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的心脏病。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夜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忽视护理观察的重要性,笔者结合临床上肺心病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肺心病患者昼夜病情变化特点及夜间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昼夜病情变化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 5 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Sa O2 、2 4h动态心电图的昼夜变化情况 ,其中 8例行 2 4h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  5 0例患者夜间 Sa O2 均下降 ,其中 35例 Sa O2 下降幅度大于 10 % ,凌晨 1:0 0~ 3:0 0 Sa O2 最低 ;凌晨 0~ 4:0 0肺动脉压力为 2 4h中的最高值 (5 4.1±2 4.3) mm Hg;白天与夜间房性早搏发生率分别为 (81.1± 14.8)次 / 12 h及 (2 0 7.4± 81.6 )次 / 12 h,2 0例白天无室性早搏的患者 ,夜间发生室性早搏 ,平均为 (89.9± 2 3.5 )次 / 12 h,2例出现多形性及多源性室性早搏。结论 根据肺心病患者夜间 Sa O2 明显下降、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且心律失常发生率较白天明显高的特点 ,除延续夜间治疗外 ,加大夜间护理力度 ,特别是加强呼吸道管理 ,防止夜间 Sa O2 下降 ,是提高肺心病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呼吸衰竭是引起肺心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病死率高,病情变化快,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夜间值班护士少,容易忽视病情观察的重要性,所以更需要大量细致的护理工作。通过68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夜间观察及护理,现将护理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夜间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延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401-14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易发生于夜间,老年患尤为明显。2000年10月~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老年肺心病患89例,现将夜间护理与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夜间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寇延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9):1401-14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易发生于夜间,老年患者尤为明显.2000年10月~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老年肺心病患者89例,现将夜间护理与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病情易变、多变,易发生于夜间,老年患者尤为明显。2000年10月~2001年10月,我院共收治老年肺心病患者89例,现将夜间护理与观察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9例,55~93岁,病情好转出院77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9例,其中夜间死亡6例。2夜间观察与护理2.1重视床头交接班,掌握患者日间病情变化及主要治疗措施,患者心理状态、休息及饮食情况,掌握常用的血气分析指标,以助于夜间病情观察和判断。2.2加强排痰和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因夜间易发生痰液浓缩及聚积,加之排痰功能低下,咳嗽咳痰反射减弱致呼吸道分泌物排…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83年1月~1991年12月收治肺心病428例,死亡102例,死亡率为23.83%.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支、肺气肿是北方常见、多发病 ,病程迁延 ,反复发作 ,极易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病人多次住院治疗 ,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极大压力。肺心病病人由于夜间二氧化碳潴留严重 ,故需严密观察 ,加强巡视 ,实现观察的时间性、连续性、完整性[1] ,按护理程序的方法 ,给予病人身心两方面的整体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缩短病程 ,提高疗效效果显著 ,受到医患好评。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总结几点经验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992年 8月~ 1999年 6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 819例 ,其中年龄最大者 89岁 ,最小者 37岁 ,平均年龄 6 8岁 ,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MHD患者中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并与同期透析对照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的120例MHD患者中死亡26例,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和感染是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选择透析治疗时机过晚、高血压、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高、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等是主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重点评估血压、选择早期透析、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血液透析护理管理,建立个体化的整体透析治疗与护理方案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