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通借,是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在中医文献中,汉、魏,隋、唐以前的著作通借字比较多,后世医家睎古用通借字也不乏其例。对此,如果“望文生义”,就会大相径庭,误解原意。这些通借字除“声通”外,无甚明显规律可循。汉、唐学者多用“读若”、“读日”明通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凡言读若者,皆拟其音也”。而近人则用“某通某”格式,来表明两字之间的通借关系:“通”前的字为借字,“通”后的字为本字。兹(?)用这一体例,撮集中医文献中常用通借字若干,予以例释,以裨益于初学举一反三。 (一) 内通纳(内与外相对,纳与出相对)  相似文献   

2.
︽素问︾音训三则王沁凯关键词素问音训通假字同源字《黄帝内经素问》的著作时代约在战国两汉之间,书中通假字与同源字的运用甚为普遍。因而,运用音训知识依音破字,易字释义,或通其音义,以助释义,乃为今人研读《内经》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重要内容。所谓音训,即以字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形借 ,指的是由字形结构相近 ,而在读音和意义上又无必然联系且相互借用的文字现象。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则借“守”为“宇” ,胡澍说 :“守当作宇。宇 ,居也。”“守”与“宇”在音、义上没有必然联系 ,只是由于字形结构相近而借用。形近通借和同音、近音通借 ,皆本有正字而不用 ,则借用另一个字来表正字之音义。所不同的是音借以读音相同或相近作为其法则 ,而形借则以字的形体相近作为借用条件。就形近可以借用这一说法 ,最初是由清末学者吴承志提出的 ,其《通斋文集·古书假借举例》中曰 :“其形同而互…  相似文献   

4.
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种,恶性肿瘤即为癌病。祖国医学认为本属“积聚”病范围。历代医籍中记载人参能治“积聚”的文献很多。如《本草纲目》曰:“人参补五脏,久服轻身延年,通血脉,破坚积。”《月池人参传》中云:“人参能养正破坚积。”《别录》记载“人参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本草经疏》则通过人参能补五脏,补脾气的作用而达到消坚积的目的作了如此之论述:“人参能回阳气于垂绝,却虚邪于俄顷。……通血脉者,血不自行,气壮则行,故通血脉。破坚积者,真气不足,则不能健行而磨物,日积月累遂成坚积。脾主治气,真阳之气回,则脾强而  相似文献   

5.
“荣弱卫强”一词,语出五版《伤寒论讲义》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放使汗出”。此“荣弱卫强”之“强”字应读僵音为是。强字,古与僵假借。《伤寒论广项背强对五”等句之强读但,即源于二字可通借。《素问·玉机真脏论》“名日重强”之“强”读僵,说明响经》时代二字就通假使用。《中华大字典》载:“强(冲ng),气血不顺口强。”又回“但为不柔和貌”。但字义项虽多,而中医学上用僵字.主要用其上述二义,描述机体或某部因病出现功能失常、低下、不足、衰弱,或失去形随意使的功能。“荣弱卫强”一词.是仲景通过…  相似文献   

6.
<正> 通假字亦称通借字或假借字,是指意义不同的两个字,由于音同或音近而将甲字借作乙字。如“输”是输送之输,“俞”是俞穴之俞,二字意义完全不同,可是由于二字读音相同,所以古人在书写时常用“输”字代替“俞”字使用。《扁鹊传》中:“因五脏之输”即是一例,这里的“输”便是“俞”的通假字。通假字在古医籍中非常之多,若望文生义,便格格不入,实为阅读古医籍的一大障碍,尤其是青年读者更为感到困难。故此,我们从有关的古代医药书籍中择出习见者凡三  相似文献   

7.
<正> 中医古典医籍中,有许多通借字、古今字,如果弄不清这些字的意义,往往无法读通,甚或因‘字’害义,误解原文。以通借字而言,甲乙两字的形体和意义本不相同,但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甲字便被借作乙字,亦即所谓“本无其意,依声托字”。对此,正如清代文字学家王引之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的“佩”,通倍,古“倍”与“背”通,指愚者相与违背。如作“佩服”之“佩”讲,则文理不通。再以古今字而言,古字和今字有部分意义相通,在表示这部分意义时,古字可以被今字代替。如《素问·调经论篇》“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这里的“反”即返回之“返”,若作相反之“反”解,则与原义大相迳庭。由此可见,弄清这些字的音义甚为重要。但目前这类工具书较少,读者常常为解一字费时很多。为此,我们将中医古典医籍中常见的通借字和古今字,注读音、释字义、标出处、示例句,采用字典的形式,提供给读者,以方便查阅。但对我们来说,这毕竟是一个尝试,犹恐力不从心,衷心希望不断得到同道和专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8.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浸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猝然而痛。”“寒气客于脉外……则缩蜷……因重中于,则痛久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热气留于小肠……故痛而闭不通矣。”内经列举了十四种疼痛的临床表现,并阐明辨证要点及其病因病机。其治疗法则不外乎一个“通”字,这里所谓通并非单指通下、破瘀散结之法,其变通妙用可谓无穷,正如清·高士宗所论“通之三法,各有不同,调气和血,调血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经者,使之旁达亦通之,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  相似文献   

9.
假借是汉字六书之一。中医典籍,特别是先秦典籍,如《素问》、《灵枢》、《难经》等,假借字用得很多。阅读古代医籍,若遇假借字不能破其假象,识其真意,则难以读通,甚至把意思弄反。清,音甜家孙念孙说得很中肯  相似文献   

10.
《内经》一书,通借字颇多,这给阅读与理解经文带来了不少困难。现列举《灵枢》《素问》以及《太素》中所见通借字十则,试释如下,以供参考。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傍通旁,旁,借作方。《说文》:“旁,溥也,从二阙,方声”。“旁”以“方”为声符,故得借“旁”作“方”。《仪礼·士丧礼》“牢中旁寸”句,郑玄注曰:“今文旁为方”。《尚书·吕刑》:“庶戮方告无辜于上”,《论衡·变动》引作“庶僇旁告无辜于天帝”。是皆“旁”、“方”通借之例。  相似文献   

11.
地黄为临床习用之药。鲜者功擅清热凉血,干者滋阴凉血,熟地黄为补血滋阴之佳品。然用其“除痹、通血脉、化瘀滞”则少有报道。地黄,《本经》有:“通血脉、除痹。生者尤良”。《别录》言:“破恶血,通血脉。”等论述。现举李老重用生地验案二则,以窥其运用之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后遗症主要以口眼斜、肢体偏瘫、语言蹇涩为主证。中风后遗症无论是虚证还是实证,究其总的病机亦无非是气血淤滞,经脉闭塞。故临证当以“通”字立法。“通”者,通行经脉也。补气行血亦通,滋阴潜阳亦通,活血化淤亦通,清火化痰亦通,总之“通”之含义不可拘泥,但总离不开气血两个方面。《内经》云:“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少阳,中于背则下太阳。”阐明了中风之证,以三阳经络首当其冲。“头为诸阳之会”,足三阳经从头走足纵贯全身,统领全身气血。三阳经当中又以“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与气血的关系最为密切,《内经》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因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论痞 ,历代各家注解虽不尽相同 ,但大都释其形成为无形之邪 ,内陷于里 ,结于心下 ,以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常 ,气机阻塞而成 ;临床以心下痞塞 ,但满不痛 ,按之自濡为特点。笔者觉得这种解释似欠妥当 ,认为仲景在半夏泻心汤条文中所说的“但满不痛者 ,此为痞”之“痛”字 ,系“通”的假借字 ,痞证当有疼痛症状。理由如下。1 从语言文字学角度讲《说文》云 :“痞 ,痛也”。明确指出了“痞”是以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广韵》亦云痞为腹内结痛。痛和通二字从字的结构上分析均为形声字 ,声符相同 ,形符有异 ,二者属双声叠韵 ,读音完…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论痞,历代各家注解虽不尽相同,但大都释其形成为无形之邪,内陷于里,结于心下,以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常,气机阻塞而成;临床以心下痞塞,但满不痛,按之自濡为特点。笔者细玩其味,觉得这种解释似欠允当,认为仲景在半夏泻心汤条文中所说的“但满不痛者,此为痞”之“痛”字,系“通”的假借字,痞证当有疼痛症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卷中,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其中“洁活”一语,古今注家多以“洁白貌”释之,谓此召杯中空无所有而然。此解甚为常见。亦有人认为:洁洁”为“发发”之通借。此二说均可疑。“覆杯洁洁”,既然指病脉而言,脉象又何来“干净洁白”之说?“杯中空无所有”云云,难免有凿空想象之嫌。言“洁洁”为“发发”,而活、发古韵不同部,未见有通俗之例,故亦为臆测之说。笔者认为,“洁洁”,夜此当是格抽搐掣动之状。洁,系“g”之后起字,此字另…  相似文献   

16.
金栋 《河北中医》1992,14(5):40-41
“胞”字散见于《素问》、《灵枢》诸篇,由于读音不同,有多种意义,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浅析如下。其一为膀胱。《灵枢·五味论》:“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笔者认为“胞”字在此是通假(借)字,其本字应为“脬”,音抛(pāo),即膀胱也。按《说文》:“脬,旁光也。”段玉裁注:“脬俗作胞……胞音包,其借为脬字,则读匹交切。脬者,旁光也,腹中水府也。”历代医家对此“胞”字解释不一,马元台、王安道、汪昂皆认为:膀胱为胞之室,膀  相似文献   

17.
陈贵华  李振彬  杨静 《河北中医》2010,32(2):272-273
痹者,闭也,阻塞不通的意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这是中医学对疼痛病机的经典描述,同时也为疼痛的治疗指明了方向,如何正确运用“通”字治疗痹证,这是古今医家漫漫求索的目标,并留下了许多精辟的经验总结,正如《医学新传》谓“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  相似文献   

18.
文章考察了《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的六个语词,或仅释其义,或兼校其文,总以祛疑解惑、阐明经义为旨归。其具体结论是:(1)“针除”犹言针砭,指的是采用针刺、砭弹的方法来治疗疾病;(2)“津泄”是同义复词,即渗泄、渗漏之义;(3)“嘶败”是同义复词,义谓“(声音)破散”,切不可据杨上善注语而删“败”字;(4)“敷”为“陈”字之形误,而“陈”则是“神”的借字,其义即“树木自然死亡”;(5)“其叶发”的“发”字通“废”,义同于“落”,今存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中的“落发”才是古医经的旧貌,学者或以《素问》“发”字为误,或以《黄帝内经太素》“落”字为注语误入正文,或疑《黄帝内经太素》“发”字为衍,皆不可从;(6)“哕”即呃逆,而其文很可能本作“噫哕”,指的是嗳气和呃逆。  相似文献   

19.
《新中医》1982,(12)
医古文部分古医籍的通借字问题古医籍中,使用通借字之处颇多,不明通借,遇之必捍格难通或误解其义。清代学者王引之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所以阅读古医籍,要明通借之理。所谓通借字,是指古籍中有一些音同或音  相似文献   

20.
管窥篇     
■■《说文·疒部》:“■,寒病也。”徐鍇《说文解字繫传》“:《字书》寒噤也。”《正字通·疒部》“:■,今感寒体战曰。”《广韵》所臻切,音申。“■■”叠用谓寒战貌,古诗每有“寒■■”语。如唐·费冠卿《答萧建问九华山》:“入林寒■■,近瀑雨濛濛,宋·敖陶孙《大风怀林伯农》:“江湖易高风,六月寒■■。”段玉裁注“:古多借洒为■。”并指出“:凡《素问》、《灵枢》《、本草》言‘洒洒’、‘洗洗’者,其训皆寒,皆■之假借。”从声韵上来说,■为山纽真韵,洒、洗并为心纽文韵,山、心准双声,真文旁转,例得假借。一生拼命写书一次在剑风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