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胆脂瘤型中耳炎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耳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胆脂瘤上皮的特性、胆脂瘤骨质破坏机制及胆脂瘤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基因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手术治疗进展,就手术方式、开放式乳突术腔的处理以及听力重建手术三个方面来讨论。 相似文献
3.
从31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取出42块听骨(包括21块槌骨及21块砧骨)。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有8块槌骨及18块砧骨受到破坏。41例听骨有组织学改变。7例听骨细胞角蛋白染色呈阳性表达。在组织学方面证实了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具有病变残留,而且听骨大体破坏情况与组织学改变的严重程度并不相关。认为利用手术显微镜对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的再利用可行性进行评估并不可靠,胆脂瘤型中耳炎听骨不宜用于听骨链重建术。 相似文献
4.
5.
68例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对 6 8例 (72耳 )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 ,且胆脂瘤的侵蚀性较强 ,及时行 CT检查十分必要。术中常发现砧骨长脚和镫骨上结构受破坏 ,面神经水平段最易发生骨管缺损 ;手术治疗以开放式乳突根治彻底清除病灶后可行鼓室成形术 ,对提高听力 ,防止病变复发有一定优势。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原则下儿童胆脂瘤型中耳炎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灶 ,加鼓室成形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胆脂瘤型中耳炎细菌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共92例确诊的胆脂瘤型中耳炎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从细菌学角度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原因及指导临床用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高、易复发,多年来抗生素的使用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在抗生素滥用、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的今天,如何选择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疫苗的使用无疑给出了一个新的答案.本文就近年来国外与中耳炎预防有关的疫苗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11.
胆脂瘤型中耳炎骨质破坏机制的组织酶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介绍酶类在胆脂瘤型中耳炎骨质破坏机制中不同阶段的作用。碳酸酐酶是脱矿物质阶段产生H+离子的主要酶类,使胆脂瘤组织处于酸生环境。胶原酶是基质降解阶段有机基质分解的主要酶类,还有溶酶体酶、钙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纤溶酶等多种酶类参与,这些酶类共同作用使胆脂瘤周围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1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耳流脓及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乳突改良根治术是治疗胆脂瘤型及骨疡型中耳炎的主要方法,手术目的是清除病变组织,获得干耳;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持续或间断流脓, 相似文献
13.
腺样体微生物学与复发性中耳炎、顽固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腺样体是如何与中耳炎发病相关联,尤其在复发性中耳炎、顽固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及如何处理腺样体从而达到治疗中耳炎的目的,近十年来再次吸引了小儿耳鼻喉医师们的目光.本文就腺样体的微生物学、腺样体的耐药菌、腺样体切除与中耳炎、疫苗等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部疾病,在临床上对部分保守治疗患者单纯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出现炎症的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造成听觉细胞和听觉神经的损害,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细菌生物膜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及反复急性发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细菌生物膜在中耳炎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颌面畸形,由于颌面畸形使得腭咽部肌肉解剖异常,造成咽鼓管功能障碍,致使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发病率升高,继而引起听力下降。虽多数患者幼年行腭裂修复术及鼓膜置管术等方式进行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因中耳病情迁延而变为慢性中耳炎,需要手术治疗。延安 相似文献
16.
17.
颞骨CT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在胆脂瘤型中耳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316例(330耳)。术前均按常规进行颞骨HRCT扫描,再经术中显微镜下探查,记录病变结果与HRCT表现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HRCT的诊断价值。结果:盾板、鼓室及鼓窦天盖骨质缺损、乙状窦骨板骨质缺损等的术前HRCT与手术符合率100%。而神经骨管骨质缺损,水平半规管骨壁破坏的符合率分别为66.7%和78.9%。软组织占位符合率为100%,但是90%为胆脂瘤与肉芽混合型;听小骨受侵符合率为95%。结论:颞骨高分辨率CT对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尤其对判定骨质缺损的范围与部位,制定手术方案和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CT诊断仍有其局限性,不能取代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6,(6)
1前言激光诞生于1960年。20世纪70年代末Escudero等[1],Perkins[2],DiBartolomeo和Ellis[3]将激光应用于中耳手术并获成功。随后由McGee[4,5]等,Lesinski[6,7]等证实了氩激光、CO2激光及KTP激光在镫骨切除术、镫骨再手术及慢性中耳疾病中应用的安全有效性。历经40余年的发展,已 相似文献
19.
颞骨先天性胆脂瘤少见,常见于岩尖部和中耳腔,其发病源于胚胎期的外胚层在两层融合过程中上皮残余未消失,日后逐渐增生发展形成的肿块.本文就其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分型、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岩尖胆脂瘤是一种少见疾病,本文就岩尖胆脂瘤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