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产并胎膜早破15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 (PPROM)的围生儿病生率和病死率相当高 ,积极恰当治疗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 ,现就我院1 9 97年到 2 0 0 0年早产并胎膜早破 1 52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PPROM指孕满 2 8周而不到 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的患者。 1 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我院收治分娩的PPROM患者 1 52例 ,同期早产分娩总数 546例 ,占同期早产总数 2 7.84%。 1 52例中 ,年龄 2 1~ 35岁 ,平均 2 5.6岁 ,其中经产妇 58例 ,初产妇 94例。入院孕周 ,2 8~ 34周 58例 ,34+1~ 36周 63例 ,36+1~ 37周 31例。2 发生胎膜早破的因素本…  相似文献   

2.
早产胎膜早破是指孕满 2 8周而不满 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早产胎膜早破的围生儿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因此正确处理早产胎膜早破是减少围生儿病率的关键措施。本文对我院 1995~ 2 0 0 1年收治的早产胎膜早破 11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住院分娩总数 6 80 0例 ,其中早产胎膜早破 110例 ,占分娩总数的 1 5 %。病人年龄 2 0~ 41岁。其中经产妇 32例 ,初产妇 78例。孕 2 8~33+ 6周 38例 ,孕 34~ 36 + 6周 72例。1 2 胎膜早破的原因 臀位 19例 (18 5 % ) ,双胎 10例(10 1% ) ,妊高征 8例 (7 4%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病原因、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对64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周分2组进行比较.结果64例中原因明确的首位因素是阴道炎;不同孕周两组剖宫产率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孕周两组早产对母亲影响无明显差异;孕28~34周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7周者(P<0.01),4例新生儿死亡均发生于孕34周前.结论定期产检,注意下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及治疗.对于孕28~34周者在胎膜早破时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同时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促胎肺成熟,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早产一直是围产医学研究的重点 ,早产和胎膜早破经常同时存在 ,但胎膜早破后使早产的处理变得很复杂化 ,其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相当高。本文对 12 0例早产并胎膜早破孕妇的治疗和母婴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评估保守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993年 1月~ 1998年 12月我院早产并胎膜早破孕妇 12 0例 ,平均年龄 2 6岁 (19岁~ 36岁 )初产妇85例 ,经产妇 35例 ,单胎 10 8例 ,双胎 11例 ,3胎 1例。1.2 诊断 本文按妇产科学理论规定 ,妊娠满 2 8周~ 37周之内结束者称为早产 ,临产前破膜者称为PROM、PROM诊断依据是孕妇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12月68例胎膜早破并发早产的临床资料。结果孕28~34+6周与孕35~36+6周分娩方式比较阴道分娩率高于剖宫产率,孕28~34+6周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发病率明显>孕35~36+6周(P<0.05)。结论积极防治未足月胎膜早破,尽量延长孕周至35周以上,加强早产护理,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成秀岩  顾俊杰  陈岚华 《江苏医药》2000,26(11):910-910
胎膜早破 (PROM )会导致产褥感染和胎儿窒息早产等并发症 ,我院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收治 376例 ,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5年间住院分娩 3632例 ,早产145例 ,胎膜早破 376例 ,为PROM组 ,随机抽样取同期分娩无胎膜早破 4 50例 ,为对照组。PROM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孕产次及孕周上均无明显差异。二、诊断标准 :对符合下列指征之一的孕妇即可确诊为PROM。 (1)见阴道内有液体流出 ;(2 )窥器检查见液体自宫颈口流出 ;(3)酸碱试纸测定阴道pH值 >7。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 χ2 检验和t检验。结  果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09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 58.72%早产胎膜早破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周与孕34~37周间,早产胎膜早破分娩方式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孕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比明显高于孕34~37周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孕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胎膜早破和早产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使早产的处理变得复杂化,且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围产儿死亡率相当高。所以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将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将我院从1997年3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54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指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且孕周满28周而不满37周的病例。胎膜早破的诊断方法比较简单,产妇入院后用阴道扩阴器观察阴道穹窿有无羊水池或羊水流出并用石蕊试纸测试,变色即可诊断为胎膜早破。我院1997年3月至2002年10月胎膜早破合并早产54例,同期分娩2853例,占分娩总数的1.9%…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因素、分娩方式、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对PPROM产妇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PPROM相关因素中以不明原因、头盆不称为主;孕28~35周与孕36~37周PPROM产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5、孕36周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孕37周者;孕28~35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感染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孕36、37周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PROM应先排除宫内感染,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孕28~35周采用期待疗法,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孕36~37周者与足月妊娠的PPROM处理相同。  相似文献   

10.
胎膜早破为常见的产科并发症 ,是头位难产的早期临床表现 ,与感染有着密切联系 ,现将我院接收的 46例头位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6例均来自我院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住院分娩的头位胎膜早破者 ,孕周分布在 30周~ 42周 ,其中孕 37周以下者 10例 ,占 2 1 7% ,孕 37周以上者 36例 ,占 78 3% ;年龄在 2 0~ 32岁之间 ,平均 2 3 3岁 ;初产妇 44例 ,经产妇 2例。1 2 方法 将随机抽取的同期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者 80例为对照组与之比较。两者在孕周、年龄、产次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有可比性。1 3…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 ,现将我院45例胎膜早破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来源 :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207例 ,年龄20~35岁 ,孕周28~42周 ,其中胎膜早破45例 ,胎膜未破162例作为临床对照组。1 2诊断标准 :临产前破膜为胎膜早破。1 3统计学处理 :采用x2 检验。2结果2 1胎膜早破与分娩方式 :见表1。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胎膜早破组 ,P<0 01,胎膜早破组头盆不称及胎儿窒迫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 01。2 2胎膜早破与母婴并发症 :见表2。胎膜早破组中 ,早产、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新生…  相似文献   

12.
侯卫萍 《河北医药》2003,25(5):366-367
早产胎膜早破 (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 ,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 2 8~ <3 7孕周内发生胎膜破裂且最终分娩者。PPROM的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发病率及孕产妇感染率均较高 ,其围生儿病死率的高低与PPROM的分娩孕周以及临床处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 ,PPROM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1年 1月 1日至 12月 3 1日分娩总数为 3 12 8例 ,其中孕≥ 2 8~ <3 7孕周发生PPROM孕妇 94例 ,发生率为 3 .0 %。平均孕周 3 5 + 3周 ,年龄 2 2~ 3 8岁 ,平均 2 7岁。其中初产妇 77例 ,经…  相似文献   

13.
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28~37周内的胎膜破裂且最终导致早产者。据文献报道犤1,2犦,PPROM约占妊娠总数的2%~3%,约占整个早产的1/3。其中70%~80%的孕妇在1周内分娩。PPROM的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发病率及母体感染率较高,围生儿死亡约占整个围生儿死亡的20%左右,其围生儿死亡率的高低与PPROM的分娩孕周及其处理有关。本文对220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相关问题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4874例,同期发生胎膜早破585例…  相似文献   

14.
吴月芳  尚清 《中国医药》2006,1(12):758-759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分娩方式和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孕妇1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35周后分娩的新生儿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孕35周前分娩的新生儿,不同孕周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分娩方式应结合母亲及胎儿的实际情况、剖宫产要考虑本院新生儿抢救水平,慎重进行。〈孕35周胎膜早破者,尽力延长孕周,最大限度地改善围生儿结局,如无早产儿救治能力要及时转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好发因素、处理与妊娠结局。方法对10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好发因素、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及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90.2%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存在好发因素。〈34孕周者围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34孕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2,P〈0.05)。〈34孕周者新生儿窒息率高于近足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P〈0.05)。结论积极预防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发生,对不同孕周的患者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胎膜早破指胎膜破裂发生于产程正式开始前 ,可导致围产儿感染性疾病的增加 ,而减少该病的关键在于早期监测[1] ,本文通过探讨分娩时取脐血行C反应蛋白测定及新生儿取耳试子分泌物培养 ,可早期发现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治疗以改善围产儿预后。资料与方法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取 140例。月经周期规律 ,预产期核对正确。胎膜早破组 70例 ,年龄 2 1~ 35岁 ,孕周 35~ 4 1周 ,胎膜早破至分娩的时间 12~ 80小时 ;对照组 70例 ,年龄 2 1~ 38岁 ,孕周 37~ 4 1周。所有孕妇均排除急性风湿病、胶原疾病及肝病。…  相似文献   

17.
210例早产胎膜早破妊娠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正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702-1703
目的:观察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妊娠结果。方法:对210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0例中孕28~34周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6 6周者(P<0.01),6例新生儿死亡均发生于孕34周前。结论:对于孕28~34周者在胎膜早破时采取期待疗法,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4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妊娠结局。方法对收治的121例早产胎膜早破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3.2%;胎膜早破相关因素中,流产、引产史构成比最高,为51.2%;28~34+5周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率;35~36+6周阴道分娩率低于剖宫产率。胎膜早破的患者,其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随孕周增加而增加,死亡及窒息的比例随孕周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对于孕28~34+5周早产胎膜早破者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5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胎膜早破与难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雅琴 《河北医药》2000,22(3):198-198
胎膜早破 (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是常见的分娩并发症 ,约占分娩总数的 12 .4% [1 ] ,与难产及感染有密切关系。为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 ,现将我院 1996年 1月 1日~ 1997年 12月 31日住院分娩的头位胎膜早破 94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94例孕周分布在 37~ 42 3周 ,年龄2 4~ 32岁 ,平均年龄为 2 6 .8岁 ,全部为初产妇 ,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头位分娩无胎膜早破病例 2 43例与之对照 ,条件与胎膜早破组相仿 ,有可比性 ,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1 2 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妊娠结局。方法将PPROM患者48例按照孕周大小分为孕28~35周组16例与孕35~37周组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潜伏期为1~56.5h,平均18.0h,存在可能易发因素者占64.6%。孕28~35周组与孕35~37周组患者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5周组新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于孕35~37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死亡3例均发生在孕30周前。结论对于孕28~35周的胎膜早破患者宜采取期待疗法,以减少新生儿合并症的发生。对于孕周小者,尽量延长孕周至30周以上,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