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贾林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5):100-100
目的:探讨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3月~2007年3月120例RRI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及对症处理,治疗组予以乌体林斯注射液肌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乌体林斯肌注观察组显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体林斯注射液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体林斯注射液加化疗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方法:乌体林斯加化疗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42例。以单纯化疗药物治疗组38例作为对照,观察乌体林斯对于老年肺结核病人疗效情况。结果:乌体林斯加化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症状改善率、痰菌阴转率、病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体林斯(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对治疗老年肺结核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在抗炎、平喘、止咳和吸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滴参芪扶正注射液,在用药前后取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免疫细胞,与对照组进行免疫水平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种理想的免疫调节剂。对老年肺心病的急性加重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亚同 《重庆医学》2003,32(1):30-31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在抗炎、平喘、止咳,吸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滴参芪扶正注射液。在用药前后取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免疫球蛋白,与对照组进行免疫水平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种理论的免疫调节剂,对老年肺心病的急性加重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功能免疫刺激剂--乌体林斯加黄芪小青的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乌体林斯加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小青龙汤并加味重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黄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50例,以气管炎菌苗为对照(对照组52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80%,明显优于对照组(57.7%,P<0.05)。能明显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乌体林斯注射液及中药黄芪加小青龙汤对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其作用与它们共同增强呼吸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丹红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抗炎、解痉、化痰、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兑入5%葡萄糖针250ml静滴,1次/d ,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等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肺循环阻力从而改善心肺功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乌体林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10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乌体林斯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发病率、住院次数,并对治疗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乌体林斯治疗组发病次数、住院次数均减少;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CD4+/CD8+、NK细胞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体林斯能够提高COPD缓解期患者的免疫功能,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8.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翔敏  翟同钧 《重庆医学》2006,35(13):1219-122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即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扩血管、利尿等。治疗组常规治疗加参附注射液。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肺功能指标、心功能参数及超声右心形态学变化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免疫增强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患儿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单向扩散法和荧光法 ,检测了 10 0例RRTI患儿分别用乌体林斯注射液和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细胞亚群百分数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RRTI组患儿免疫指标均非常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乌体林斯注射液含服治疗后IgG .IgM含量和CD3、CD4 、CD8百分数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转移因子口服液口服治疗后IgA .IgM含量和CD3、CD4 百分数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免疫功能降低是RRTI发病的重要因素 ,免疫增强剂对RRTI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何咏  虞玉存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137-13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每天30ml.连续10-15天,观察右心功能纠正、肺部感染控制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气血注射液防治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中药气血注射液、西药钙通道阻断剂异搏定(Vp)及中西药合用对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血注射液及Vp均可明显降低慢性缺氧引起的肺动脉压升高程度,且前者的效果显著优于后者;气血注射液还可显著改善缺氧造成的右心室收缩性能指标(IC)下降,并可使IC接近平原正常值。气血注射液的效果并不因合用Vp而加强。气血注射液、Vp及二者合用对大鼠颈动脉压、心率及左心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在缺氧过程中,增强心脏代偿能力可能滞延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Paraquat 5mg/kg一次腹腔注射造成大鼠肺病变,注射后14~21天,肺苍白、血管减少、血管口径变小,肺血流减少、小血管外肥大细胞明显脱颗粒。这些变化类似低氧引起的肺动脉变化。“活血化瘀”复方能改善以上肺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求更好的系统解剖学教学方法.方法 将泰山医学院2008级本科护理学专业(麻醉护理与重症监护方向)1班和2班109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以学习小组为基础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系统解剖学.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试题进行闭卷考试,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5.0%以上的学生对以学习小组为基础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以学习小组为基础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图分析“SARS”的快速蔓延对我国的“卫生防控体系”造成的严重冲击 ,思考我国预防医学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医学实践中真正地体现“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并以此为契机去建构适应我国现今和未来需要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 ,以有效维护公众的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捉”的本义是“握、持”,作动词用。六朝时,“捉”的意义开始虚化,转向介词。隋唐以后,介词“捉”构成的处置句的用法比较普遍。明以后“捉”字句消失于文献资料。现代汉语只在少数方言中保留了“捉”字句的用法,“吴语西播”是这些方言共同保存“捉”字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运动着的有机整体,人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在不断地运动中取得统一的过程。"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相互结合不仅构成了人体生命的运动观,而且参照中医整体观的特色,它贯穿于整个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辨证施治,治疗治则等诸多方面。本文拟从"动静结合"理念的形成、理念特点及其在中医康复临床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28例已行胆囊切除带T管引流的胆石症病人中,静脉滴注我院中药制剂“茵陈胆道汤”。发现,在胆酸丢失、胆汁成石指数增高、胆汁成石性增高的情况下,应用该制剂时,胆汁成石指数无明显变化;并且胆汁中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及胆汁UCB/T Bil%值等均较注药前明显降低。提示该制剂具有阻止胆固醇过饱和之成石性胆汁生成和阻止胆色素性成石性胆汁的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8.
UTILIN"S"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肺结核在抗结核治疗同时UTILIN“S”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及结束时免疫功能的变化(CD3,CD4,CD8,NK,IgG,IgA,IgM)。结果 在抗结核治疗同时肌注UTILIN“S”可使肺结核患者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丹参和黄芪治疗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91例气虚血瘀型心力衰竭(心衰)病人选用丹参和黄芪治疗作用。16例作气囊漂浮导管监测,发现黄芪明显增加心排出量、每搏量及心脏指数,而丹参无此作用,提示黄芪有正性肌力作用;30例给黄芪加党参,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及某些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44例先丹参,继之丹参加黄芪,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有明显改善,且能改善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提示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流变学及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性,黄芪有补气强心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医学院校"两课"教学建设的方法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科院校"两课"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本文基于我校"两课"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医科院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校"两课"教改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