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病例资料【例1】男,15岁。主因右髂窝疼痛,下肢活动受限1个月入院,无外伤史。查体:右髂窝可触及6cm×5cm包块,压痛明显,右下肢托马征阳性。B超提示右髂窝肿块,边界清楚,有包膜,穿刺未抽出液体。CT扫描提示:腰大肌后方良性肿物。行髂窝探查术,术...  相似文献   

2.
一、吴××,男,34,枞阳县×镇居民。1978年5月初诊;主诉为右髂窝部疼痛1个月,伴右足不能落地行走半月。患者初起病时感畏寒发热,右胯部疼痛,在当地用抗生素治疗,热除痛减,但右腿不能伸直,右足不能平履而跛行。来我院求治先至西医骨科,拟诊为髂窝脓肿、髋关节挛缩,处理为候床入院(拟牵引或手术治疗),继用抗生素等。复到中医外科,吴老诊察:患者右下肢挛缩呈半屈曲位,右髂窝部拘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70岁。发现右髂窝肿物进行性增大伴疼痛10个月。因肿块巨大 ,固定 ,难以手术切除 ,外院给予 5 FU、阿霉素、长春新碱联合化疗 1周 ,疼痛稍有缓解 ,但肿块未缩小。入院查体 :右髂窝部可扪及一 15cm× 10cm大小包块 ,表面结节状 ,质硬 ,固定 ,压痛明显。X线示 :正位片可见右髂骨重叠区有一 11 5cm× 9 5cm大小、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肿块 ,骨质破坏不明显。CT示 :右髂窝区巨大恶性肿物。血清AKP、血沉正常。为明确诊断行肿块活检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右髂窝 ,以广蒂与髂脊相连 ,肿块 16cm× 15cm× 14cm大小 ,…  相似文献   

4.
【例1】男,38岁。右髂窝反复流脓7个月,诊断为右髂窝窦道收入院。体检:右髂窝有一约0.7cm×1cm之瘘口,周围皮肤红肿,按压有灰白色脓液溢出,有臭味。造影显示瘘道与回盲部相通。手术探查见盲肠后位阑尾,长约5cm,已坏疽,粘连于盲肠壁,根部有直径约...  相似文献   

5.
较罕见的右下腹部包块主要介绍如下几种: 一、腹膜后肿块 1.髂窝脓肿:髂窝脓肿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局部疼痛及髋关节活动受限。肿块触诊囊性感,压痛明显。血白细胞增高,中性比例增加。随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以及抗生素发展,急性细菌性髂窝脓肿已越来越少见。B型超声对确定脓肿很有  相似文献   

6.
我院外科近2年来对髂窝脓肿病例的治疗,采取手术切开排脓、置管引流、切口一期全层缝合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例都为男性,年龄15~61岁,脓肿发生在右髂窝5例,左髂窝1例,病程最长15天,最短8天,都具有髂窝脓肿的4大临床特点:发热、患侧髂窝处疼痛、局部饱满或肿块、患侧屈髋畸形。术前均经B型超声检查证实有液性暗区。手术排出脓液120~450毫升。  相似文献   

7.
盲肠癌并发右髂窝脓肿1例徐叙义311700浙江省淳安县第一医院患者,男,51岁。因右髂窝脓肿切排术后创口经久不愈8月,于1987年3月31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一),腹平软,右下腹触及约3.5×3.5(厘米)肿块,质硬,固定。右腹股沟中点...  相似文献   

8.
以股臀部脓肿为主要表现的肠瘘在临床上少见。我院外科1982年以来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 [例1] 女性,49岁。因发热、右髂窝及股部疼痛,右下肢不能伸直、跛行35天,当地以“髂窝脓肿”切开引流。但术后引流孔溢脓不断,渐消瘦而入我院。检查:体温38.9℃,消瘦、贫血貌,右腰部叩痛,右腹股沟韧带上方有1.5厘米长之引流孔,有少许稀薄脓液溢出,右髋关节半屈位,活动受限,右股部有4×4厘米大之红肿、波动性包块。切开排脓后探及与髂  相似文献   

9.
对非霍奇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误诊为右髂窝脓肿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例1 潘××,男,46岁,干部.因持续性右髋部疼痛伴低热八月余,加重一周,于1978年8月4日入院。1962年患第四、五腰椎结核,曾施病灶清除术,术后情况良好。1977年12月因右髂腰部疼痛伴发热。按右髂窝结核性脓肿非手术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持续性右髂腰部钝痛伴发热,近一周来症状加重,体温波动在39℃左右,右下肢伸直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导管内治疗外伤致髂外动脉、股动脉血栓形成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15岁。因右下肢皮温下降2d余于2008—09—15入院。患者于200809—15早晨因车祸致右髂窝肿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后逐渐出现右下肢皮温下降,无肢体疼痛及肢体麻木,右小腿活动尚正常,行彩超检查示右髂外动脉远心1/2段及右股动脉近心1/2段管腔动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6岁.右髂窝包块2个月,加重半个月.体格检查:面色苍白,消瘦,右髂窝饱满,可触及包块,质韧,无明显压痛,活动不明显.超声检查:腹部脐水平脊柱旁及右侧髂窝分别见范围6.7 cm×3.7 cm及8.0 cm×6.2 cm包块,二者相延续,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内呈密集点状中等回声,散在点状强回声,探头加压后可见其内点状回声缓慢移动,包块不随呼吸运动移动,可见"肠管越峰征"(图1、2).  相似文献   

13.
男,23岁,因右大腿水肿22天,伴右髂窝部肿块、疼痛3天入院。体查:体温37.1℃,脉搏84次,呼吸20次,血压12/8kPa。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cm,脾肋下刚及。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如蚕豆大小,质中,其它淋巴结不肿大。右髂窝可扪及约7cm×5cm肿块,质硬,表面光滑,分界较清,推不动,压痛,无波动感。右大腿明显增粗,中段周径45cm,左大腿中段周径36cm。右足及小腿无肿胀。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6岁。右髂部摔伤二月,发热和右髂疼,用抗菌素治疗一周,右下肢功能障碍。体检:右髂部广泛肿胀压痛,功能活动受限,右下肢短缩变形,生理反射存在。B超诊断:右髂部肿块囊性变。化验:血清碱性磷酸酶87单位,血沉100mm/h,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9.0×10~9/L。 X线片示:右髂骨大部广泛斑点或虫蚀状骨质破坏,髂棘部分缺损,破坏边缘少许增生硬化,髋臼窝破坏股骨头脱位。右第六后肋骨骨质破坏,骨膜增生。手术所见:骼骨呈广泛虫蚀样破坏,周围组织水肿。坏死  相似文献   

15.
小曹:于医生,最近我听说某医院作髂窝脓肿切开引流术造成肢体坏死,为什么髂窝脓肿切开引流术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并发症? 于医生:髂窝位于盆腔两侧,在后腹膜和髂腰肌筋膜之间,是一个疏松的结缔组织间隙。髂窝内有丰富的淋巴结以及髂外动静脉、精索(或卵巢)、输尿管和股神经及生殖股神经等。髂窝淋巴结及其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发生化脓性感染则称为髂窝脓肿。本病是农村常见的一种化脓性感染。小刘:髂窝脓肿有哪些表现?怎样诊断呢? 于医生:髂窝脓肿一般起病较急,往往有畏寒、  相似文献   

16.
莫平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7):528-528
男,65岁。因右下腹疼痛2年在当地县医院行右髂窝诊断性穿刺抽出2ml脓血,诊断为右髂窝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脓液未做细菌培养。术后发热,抗感染疗效不佳,第4天体温达39℃,切口周围皮肤、组织水肿变黑,血性渗出多,右侧胸壁出现一红斑,中央皮肤破溃,转我院。查体:体温36.8℃,右胸部、右下腹见两处直径2cm及6cm大小圆形溃疡面,边缘不整齐,微隆起,呈潜行性破坏,覆盖有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及黑色厚痂,溃疡边缘为浸润性紫红斑,  相似文献   

17.
全麻后喉痉挛引起的肺水肿(||PadleySPG,etal.BrJRadiol,1994;67:654)一位30岁既往健康男性患者因中心性腹痛且向右髂窝部放散24小时入院。患者发热,深触右髂窝部有压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单纯性阑尾切除术,拔出麻醉用...  相似文献   

18.
B超诊断冠脉造影插管所致右髂外动脉损伤1例报告王新华①患者男,59岁,右下腹间断腹痛50余天;近1个月来出现低热,因右下腹部疼痛加重两天,伴恶心呕吐来我院求治。初诊检查:右髂窝处可扪及2cm×3cm大小卵圆形肿物,中度硬,表面光滑,不移动,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肠瘘及腹壁窦道的诊断方法 ,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分析1期长期误诊的结肠癌并肠瘘及腹壁窦道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误诊原因。结果患者主因髂窝脓肿、腹壁窦道形成1年就诊,在外院曾按"右髂窝肿物"治疗无好转,入我院后经腹部CT、下消化道造影及双腔引流诊断为回盲部肠瘘,治疗45d无好转,遂行右半结肠切除、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坏死病灶清除术,合并脓肿、肠瘘及腹壁窦道,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医生应掌握结肠癌的临床表现,拓宽思路,对常规处理不愈的髂窝脓肿应想道肠道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62岁,因"右下肢肿胀2个月余"入院。患者8年前因双侧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硬化闭塞行"左腋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肿胀伴疼痛,步行后加剧。体格检查:右下肢肿胀,软组织张力高,右腘窝压痛(+)。超声检查:左侧腹壁内可探及一人工血管回声,自左侧腋动脉向下走行,至脐水平分出左、右两支分支,分别与左、右侧股动脉相吻合;其中右侧分支人工血管腔内似可见一大小14.7 mm×4.2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