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致慢性重型肝炎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朵玲 《临床荟萃》2003,18(2):110-111
拉米夫定因其强有力的抑制HBV复制作用、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给药方便、价格相对低廉等特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有在治疗期间因出现病毒变异和耐药性 ,导致病情恶化者。本文报告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停用拉米夫定后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1 病历摘要例 1 男性 ,38岁 ,原有HBsAg、HBeAg、抗 HBc阳性 8月余。 2 0 0 1年 2月因乏力、纳差、尿黄 ,拟诊“慢性乙型肝炎”住院。入院后予保肝、降酶、退黄及膦甲酸、拉米夫定抗病毒等治疗 ,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 1994年 7月至 1998年元月应用无环鸟苷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 8例 ,另将同期 2 8例慢性乙型肝炎一般综合护肝治疗设为对照组 ,以比较两组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疗效 ,初步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及复制指标(HBeAg或HBVDNA)阳性 ,病程 6月至 12年患者 5 6例 ,其中男 48例 ,女 8例 ,年龄 17~ 5 0 (平均 2 5 .75 )岁 ,在病程中转氨酶异常者 46例 ,一直正常者 10例 ,均符合 1995年北京第 5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无环鸟苷联合干扰素组 (治疗组 ) 2 8例…  相似文献   

3.
吕红 《临床荟萃》2000,15(22):1042-1043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慢性化主要是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引起。近年作者运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血清HBVDNA拷贝数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32 6例慢性HBV感染者 ,均为我院 1995~ 1999年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男 189例 ,女 137例 ,年龄 18~2 5岁 ,平均 34.2岁 ,抗 HBC均为阳性 ,均未进行过抗病毒治疗和免疫治疗。诊断按照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无症状HBV携带者 (ASC) 6 2例 ;慢性乙型肝炎 (CHB) 2 47…  相似文献   

4.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病毒性肝炎仍是我国主要传染病之一,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均可以引起慢性肝炎,但目前尚没有一种根治性的药物。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改善肝脏功能、防止肝纤维化治疗以及免疫调节治疗。而抗病毒治疗是其中最重要措施,近几年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干扰素是国内外公认的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疗效的一线药物。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标准疗程结束后,40%~50%患者可取得完全效应(HBeAg、HBVDNA阴转、ALT降至正常)。但停药后一年,有部分病人复发。最近有资料报道,停药后随访…  相似文献   

5.
a—1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无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春芬  宋鸿范等 《临床荟萃》2000,15(22):1031-1032
为了观察α 1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远期疗效 ,对采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1~ 3年的追踪随访和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在我院门诊和病房经干扰素治疗的 6 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均符合下列条件 :乙肝病毒血清学复制指标 (HBeAg或HBV DNA)阳性持续半年以上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高于正常 1倍以上 ,年龄 >14岁 ,单纯乙肝病毒携带者 ,合并其他肝炎或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 ,半年内应用过皮质激素或免疫增强剂者不纳入本观察组。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是人体感染HBV后 ,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免疫调节紊乱 ,导致肝细胞损伤、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因此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针对其发病的各个环节 ,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本文就作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各发病环节 ,近几年常用或开始应用的几种药物作一综述。一、抗病毒药物(1)干扰素 (α -IFN) :α -IFN是一种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目前α -IFN仍是临床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有效及首选药物 ,被认为是目前最有价值的抗HBV制剂 ,其有效率约为40 %。α -…  相似文献   

7.
孟飞燕 《临床医学》2007,27(11):81-81
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中,拉米夫定疗效好、起效快而被广泛应用,但长期应用易导致乙肝病毒DNA发生变异而影响疗效.为提高抗病毒疗效我们用拉米夫定联合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拉米夫定 (LAM )作为新一类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已取得了一定疗效 ;治疗 1年后 ,ALT的复常率为 4 1%~ 72 % ,HBeAg/抗HBe血清转换同时HBVDNA阴转者为 16%~17% [1] 。但有关LAM治疗HBeAg阴性 /HBVDNA阳性 (前C区变异 )CHB患者鲜见报道 ,作者等对LAM治疗该类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作了观察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2 0例CHB患者为 1999年 1月至2 0 0 0年 6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 ;男 84例 ,女 36例 ,平均年龄 38.5 (16~ 5 5 )岁 ,HBVDNA…  相似文献   

9.
作者使用猪苓多糖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重点观察了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半年、1年、2年、3年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以探讨联合治疗方法对HBV的抑制作用。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根据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乙肝病毒传染性比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强 10 0倍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统计全世界有 3 5亿以上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每年至少造成 2 0 0万人死亡 ,使乙型肝炎成为世界上第九大致死原因。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高发区 ,根据 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人群中HBsAg阳性率平均为 9 75 % ,约 1亿 2 0 0 0万人 ,占世界HBV感染人数的 1/3 ,2 0 0 0万人将最终死于乙肝相关疾病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3 0 0 0万 ,10 % 3 0 %可发展为肝硬化 ,部分病人可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肝 )患者反复发病的原因 ,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和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因此 ,抑制HBV复制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作者采用α1b干扰素 (IFN α1b)、胸腺因子D(TFD)和抗乙肝转移因子 (HBV TF)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住院的慢性乙肝患者 79例 ,随机分成两组 ,即治疗组 40例 ,对照组 39例。治疗组男性 33例 ,女性 7例 ,年龄 17~ 5 9岁 ,平均 (37.4± 12 .5 )岁 ;对照组男性 33例 ,女性 6例…  相似文献   

12.
作者应用口含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993~ 1 996年我院收治乙型肝炎患者 79例 ,病程均在半年以上 ,且为HBV高度复制患者(HBeAg 、HBVDNA ) ,诊断、分型符合 1 990年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会议标准。治疗前未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随机将患者分为 3组 ,第 1组 30例 ,其中慢迁肝 1 1例 ,慢活肝 1 9例 ;第 2组共 1 9例 ,慢迁肝 8例 ,慢活肝 1 1例 ;第3组 30例 ,慢迁肝 1 4例 ,慢活肝 1 6例。第 1组患者每日舌下含服 (干扰素 (Lmmulin(毅丰医药管理有限公司提供 ) 2 0 0…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及免疫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CHB)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我国有现症CHB患者约 2千万人 ,每年有 2 3 7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的疾病 ,其中有 15 6万人死于肝癌。因此 ,加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 ,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阻止病程进展最为有效的方法 ,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α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其中 ,核苷类似物中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是拉米夫定 ,即将应用于临床并有较好前景的是阿德福韦。免疫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另一种清除病毒的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的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米夫定 ( 3TC)是一种胞嘧啶核苷类似物 ,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有很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1,2 ] 。国外对拉米夫定抗HBV治疗已开始 3期临床观察 ,而国内少有报道。我们应用拉米夫定对慢乙肝患者进行 1年的治疗 ,对其疗效和安全性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①入选病例均为我院 1997~ 1998年住院患者。诊断根据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标准 ,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 2 3 7例 ,男 196例 ,女 41例 ,年龄 2 4~ 67岁。治疗组 12 8例 ,对照组 10 9例 ,两组年龄、肝功能指标均无显著差异。②所有病例HBsAg、H…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YMDD变异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拉米夫啶长期服用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 (HBV)基因变异 (YMDD变异 )而由其引起的耐药问题倍受关注[1] 。但我们对 2年来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动态监测发现 ,部分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就存在YMDD变异。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 :从 16 5例在本院就诊的拟服用拉米夫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 ,随机抽取 2 9例作治疗前YMDD变异的检测 ,其中 ,男 18例 ,女 11例 ,年龄 17~ 4 9岁。均符合2 0 0 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病史及HBV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均在半年以上 ,HBV D…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和耐药株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引起的全球性疾病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有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 (Lamivudine) ,α干扰素为非特异性抗病毒药物 ,且有免疫调节作用 ;拉米夫定为抗病毒药物 ,是一种双脱氧核苷类似物 ,吸收后在体内代谢成为拉米夫定三磷酸化物 ( 3TC TP)。HBV在复制过程中存在前基因组RNA的逆转录过程 ,3TC TP在逆转录过程中可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 ,由于其戊糖环为双脱氧硫代呋喃糖环 ,不具有 3′羟基 ,不能形成磷酸二酯键 ,所以可以阻止下一个核苷…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观察护理徐丽凤,黄P,何健军干扰素不仅具有广谱抗病毒及抗肿瘤的作用,而且能抑制细胞分裂,调节免疫应答作用。临床上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取得较好疗效,使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相似文献   

18.
拉夫米定 (Lamivudine ,商品名为贺普丁 )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1年来笔者观察了28例慢性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患者的疗效 ,HBV -DNA转阴率达85 %以上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年龄10~55岁 ,其中20~40岁占80 %以上。男性23例 ,女性5例。病程5年~20年不等。取乙肝大三阳 (HBsAg、HBeAg、抗HBc)或小三阳 (HBsAg、抗HBe、抗HBc)HBV -DNA阳性者 ,其中ALT高于正常者23例 ,正常者5例。二、治疗方法取本药0.1克口服 ,一天一次 ,疗程要求至少1年。三…  相似文献   

19.
Dig─HBVDNA探针检测血清HBV─DNA与临床应用谢春元,林德裕,许建平(广东汕头市中心医院515031)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位于乙肝病毒的核心,是乙肝病毒活性复制的指标[2]。应用Dig-HBVDNA探针(随机引...  相似文献   

20.
1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乙肝五项 (俗称二对半 ) ,是检查乙肝病毒 (HBV)感染最常用的血清学标记。其意义见表 1。表 1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HBsAg抗 -HBcHBeAg抗 -HBe抗 -HBs意义 - -急性乙型肝炎现症感染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 - -急性乙肝感染恢复期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相对稳定 ,传染性弱。 - -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 HBsAg可能为不同的亚型。- - - -窗口期或慢性乙肝病毒低滴度复制。- - 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 - -乙肝现症感染或近期感染。- - - 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