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内经供有积饮之说,并无痰饮之名。至《金匾要略》始有“痰饮”之称,前贤对痰饮病均有较详细的阐述,为后世治疗本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病因病机痰饮之证,有寒热虚实表里之分,不可执言痰属热,饮属寒。故痰与饮,虽为同类而实有阴阳之别,部位之分。阳盛阴虚,则水液凝而为稠油之痰;阴盛阳虚,则水液溢而为稀薄之饮,或蕴于里,或出于表,两者虽有区别,实出一源。而痰饮之生,或外感风寒,或内伤饮食,或因火郁,或因食滞,或脾虚不能制水,或肾虚不能化湿,皆能导致痰铁。然痰饮之作,多由元气亏乏,阴盛阳衰而致。痰饮之形成与…  相似文献   

2.
“阴火”理论是李杲《脾胃论》的中心内容,也是他创“甘温除热”法的重要理论依据。脾胃不足,不同余脏,或肝,或心,或肺,或肾皆可涉及,故李氏《脾胃论》有肺之阴火,脾之阴火,肾之阴火,心之阴火,肝之阴火。  相似文献   

3.
湿论     
湿论清·杜铜峰撰湿者,天地蒸润之气。所感之由,或因雾露之侵,或因阴雨所客,或因汗出衣裹,为风所关,或因水涉泥行,为寒所郁,或汗出当风而坐,或卧卑湿之地。或伤于皮肉筋骨,或感于头目四肢,尤多患于腰脚者,盖伤干湿则下先受之也,更喜侵于脾胃者,以其气相同也...  相似文献   

4.
医论纂要     
医论纂要督任二脉论清·李潆撰夫人身之有督任,犹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督任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不离,合之以见浑沦无间,此修真者之周行也。惜夫举世昏昏,尽趋歧径:或默朝上帝;或内视脏腑;或存神闭息;或服气吞巨;或运气...  相似文献   

5.
《内经》厥论篇谓阳明厥逆衄呕血,此阳明指胃腑而言也。盖胃主受纳与腐熟水谷,以降为和。然有时不下行而上逆,胃中之血亦随之上逆,其上逆之极,可将胃壁粘膜排挤破裂,而成呕血之证,或循阳明经络上行,而成衄血之证。是以《内经》谓阳明厥逆衄呕血也。由此可知无论其证之或虚或实,或凉或热,治之者,皆当以降胃之品为主,而降胃之最有力者,非赭石莫属,因此我在治吐衄之证,主中皆重用赭石,再细审其胃所不降之所以然,而各以相当之药品辅之。现将临床多年所用之方,详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痰证治验四则安徽省芜湖中医学校(241000)袁银根中医所称之痰,有狭义之痰和广义之痰两类。狭义之痰,一般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咳咯而出,或呕恶而出,因视之可见,闻之有声,故又将其称为有形之痰。广义之痰,是由于机体气机郁滞,或阳气衰微,不...  相似文献   

7.
武君 《东方养生》2006,(7):152-155
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昼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或堂或庑,或舟或车,总无一定之在,而夜间所处,则止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分先后者也。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中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为中医四大证之一,得之者或亡、或瘫、或口不能言,一人患之,举家因病致贫,苦不堪言。笔者学医行医数年,略有所得,以为中风之治疗,不外3大原则:平肝熄风,豁痰开窍,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9.
大道至简     
医道之难也,难于辨证,辨证之难也,难于验体,体质验明矣,阴阳可别,虚实可分,病症之或浅或深,在脏在腑,亦可明悉,而后可以施治,此医家不易之准神也。——朱莘农《夹阴证治》  相似文献   

10.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晚年所著《医医病书》,或话某病证辨证要领;或论某病证治法独见;或发明某病证病机真诠。论为医,力摒世俗之陋见;论医术,具古今之妙识;论病证,摅一己之心法。若能领会而贯通之,临床自能左宜右有,应用不穷。  相似文献   

11.
赵桂芝 《河南中医》2006,26(3):12-13
张仲景之《伤寒论》很好地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对太阳病变证(坏病)更是提出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对太阳病变证中诸虚证治疗时,仲景谨察病情之轻重、标本之缓急、以及虚之所在,分而治之。或虽虚而症状轻微,可不药而愈;或细分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虽病机证候相同(或相似),但表现的症状不同,则治疗时方药亦不同;或虽有相同(或相似)症状,但病机证候不同,故治亦不同。  相似文献   

12.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晚年所著《医医病书》,或话某病证辨证要领;或论某病证治法独见;或发明某病证病机真诠。论为医,力摒世俗之陋见;论医术,具古今之妙识;论病证,摅一己之心法。若能领会而贯通之,临床自能左宜右有,应用不穷。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通报》2008,7(6):30-30
齿者,骨之余,髓之所养,故齿属肾,上龈属胃,下龈属太阳。凡动摇豁脱,或大痛,或不痛,或出血,或不出血,如欲脱之状,皆属肾病。其虽疳,龈肿溃烂,臭秽而不动者,皆属阳明,或兼诸经错杂之邪。(《医贯》)若阳明膏粱之变,湿热上攻,则牙床不清而为肿为痛,或出血生虫,而黑烂脱落。(玉纶)若肾虚作痛者,遇劳即发,午后更甚口渴面黑,倦怠遗精,此皆脾胃虚之证。(《医贯》)  相似文献   

14.
房事外感论治班秀文,班兆根房事外感,是指行房伤精之中,骤感风寒,或感冒风寒未愈而行房,或夏月行房之后,恣意乘凉,触犯风寒之气而得,或旅途劳役伤精,抗病力弱而感受外邪之病变。古人称之"夹阴伤寒"。由于本病的发生,是与性生活有关,民间称之"夹色伤寒"。本...  相似文献   

15.
专病笔谈——中风病(6):针刺治疗中风介入时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和平  高伟铿 《中国针灸》2005,25(2):109-110
1.1传统针灸以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为依据,根据病位之浅深、病情之轻重、标本虚实之先后缓急的不同,把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进行辨证治疗,或用针刺,或用艾灸,或针灸并用。而就针刺而言,或用毫针补法,或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除逢时针法外,传统针灸治疗中风是不择时机的,也就不存在针灸治疗中风的时机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养生之道,原无高下,细加判分,则千差万别。或进补,或游旅,或乐享天伦,或耽于嬉戏,可历数而无能遍举耳。更有创作怡情,书画逸性者。昔颜回鼓琴自乐,庄周慕之;嵇康诗琴忘忧,世人羡焉。至若钟嵘之处幽穷而尚诗,陶潜之著文章以自娱,皆佳话美谈。渊明且作《桃花源记》,传诵于今,自娱之极至也已。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瘀水证治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晋生 《四川中医》2004,22(8):24-25
瘀水互患和瘀水同源之理论源于《内经》,而瘀水同治之系列方药则见于《金匮要略》。本文总结归纳了仲景治疗瘀水证方药特点,即:化瘀与利水并举,并根据瘀水轻重不同治有所重,主次分明。或使瘀水从二窍而行,或使瘀水从前窍而出,或据邪正盛衰,伍以扶正之品,使瘀水除而正气不伤,或据病之轻重缓急,究因治本,分别以汤药荡涤及峻药缓用。  相似文献   

18.
张锡纯习用的对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名医张锡纯毕生注重实践,勇于创新,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不少见解有独到之处,而其所制方剂之药物配伍方法更具特色,值得借鉴。本文仪就张氏习用的对药作~粗浅分析。祖国医学认为,“阴平阳秘”为人体正常生理状态,而阴阳失调即属病理,调其阴阳,“以平为期”则是总的治疗法则。具体遣方选药,又当依据药物性味,“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操,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索问·至真要大论》)用药性之偏纠正人体之偏.令阴阳归于平衡,使疾病向愈。然而,某些药物,特别是性味偏胜较著…  相似文献   

19.
宋镇星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1):492-493
中医神治八法宋镇星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瓮安558200)陈士铎在《石室秘录》的128法中,专列一神治法。曰:“神治者,通神之治,不可思议,而测度之以人谋也。或剖腹以洗肠,或破胸以洗髓,或决窦以出鸟雀,或用药以化龟蛇,此尤不经之奇,未足以取信也。惟是寻...  相似文献   

20.
陈意治疗面部黧黑斑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陈意教授治疗面部黧黑斑的经验作了介绍,并附以笔者临床验证之医案。陈师临证,外感重寒热,杂病重虚实,对面部黧黑斑的辨证论治以辨其虚实为先,认为其发病机制为邪犯肌肤,日久则肝郁气滞,或气滞血瘀,或痰浊阻滞,或气血不足,或阴虚热灼,致气血不和,失却荣润肌肤之职所致。故治疗当辨其虚实,定其病因,或活血祛瘀,调畅气血;或健脾益气,化痰通络;或益气养血,宁神祛斑;或清热泻火,育阴活血。陈师还提出面部黧黑斑均不离瘀血之作祟,故对于面部黧黑斑的治疗,活血祛瘀之法绝非可有可弃之法,较之于单纯疏肝理气化痰健脾益肾养血之剂,更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