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皮瓣矫形加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淳民 《河北中医》2010,32(8):1266-1267
目的观察皮瓣矫形加侧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9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0例采用皮瓣矫形加侧切术治疗,对照组110例按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180例均治愈,15例术后肛门水肿,无肛门狭窄及出血;对照组110例均治愈,28例术后肛门水肿,1例轻度肛门狭窄,1例术后出血。2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皮瓣矫形加侧切术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合剂治疗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倒在PPH术后辨证运用本院经验方熏洗消肿合剂、熏洗止痛合剂熏洗肛门部;对照组40例在PPH术后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肛门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术后5天,治疗组肛门水肿、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合剂治疗PPH术后肛门水肿、疼痛等并发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内括约肌松解术在对解决环状混合痔切除术后出现的切口水肿,疼痛,愈合慢和肛门狭窄、肛裂等问题的临床效果,笔者对70 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术中行内括约肌松解术,结果 显示:术后患者切口愈合快,痛苦小,无水肿,无肛门狭窄、肛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治疗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2例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TST术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愈率,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尿潴留、出血、肛门坠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肛门水肿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术治疗Ⅲ~Ⅳ度痔病的疗效与PPH术相似,但TST术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手术安全、有效、微创,是符合肛门直肠生理的治疗痔病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均用挂线疗法治疗。结果:治愈83例,好转4例,治愈率95.4%。术后无出血、无肛管狭窄。结论:挂线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止血生肌散治疗肛门疾病术后开放性创口止血和生肌的效果.方法:通过采用止血生肌散、玉红纱条治疗肛门疾病术后病人334例与采云南白药、玉经纱条治疗肛门疾病术后病人334例的术后用药比较,观察止血生肌散在肛门疾病术后开放性创口的止血、创口的平均愈合时间、毒副作用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创口止血效果100%,创口的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缩短7-10天,无有发生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止血生肌散外用防治肛门疾病术后出血及促进创口愈合效果明显、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RPH治疗中度及中度以上直肠前突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中度及中度以上直肠前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在28~40分钟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33.68分钟,术后患者的便秘、肛门处梗阻感等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随访观察1年,无复发病例,无感染等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能有效缓解中度及中度以上直肠前突症的便秘、肛门梗阻感等症状,手术成功率及有效率高,可缓解患者痛苦,并且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深和提高对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治疗的认识。方法:对7例先天性肛门闭锁伴前庭瘘的检查手段、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中3例行瘘管后移肛门成形术(FBMAP),4例行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ASARP)。3例FBMAP术中1例创口感染瘘复发,1例直肠阴道损伤,1例黏膜回缩。4例ASARP术无上述并发症。结论:瘘管后移肛门成形术组术后创口感染瘘复发率和阴道直肠损伤率高于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术后并发症与年龄无关。术前准备与术后大便控制及加强营养是手术成败的关键。ASARP术中显露好,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分享结直肠肛门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3 月深 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 6 例因自身原因或误吞不能消化的异物需要经腹手术或经肛门取出的患者的临床资 料,总结结直肠肛门异物取出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6 例患者中,1 例在腰麻下经肛门取出异物,1 例在无麻醉下 通便灌肠经肛门排出异物,1 例在局部麻醉下经肛门取出异物,3 例在无麻醉下经肛门取出异物,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 10 ~ 60 min,均未发生肛门括约肌损伤、直肠肛管黏膜皮肤损伤、腹盆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 1 月未 见便血及肛周感染等,恢复良好。结论:对于结直肠肛门异物取出技术成熟的手术团队,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选择 合适方法的前提下,将不同方法应用于异物取出术中,可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后给予前列通瘀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术后尿潴留、排便困难、肛门坠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通瘀胶囊能降低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整形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锋  周华君  冯静娟 《四川中医》2006,24(12):85-86
目的:评估整形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遵循肛门整形原则,对125例诊断为环状混合痔的患者采用整形法治疗。结果:总治愈率为100%。疗程10-21天,平均15天。术后无肛门溢液、溢气、粘膜外翻及肛门畸形、狭窄等现象。结论:整体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可缩短疗程,并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肛门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27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应用肛门支撑捆扎法行消化道重建.结果:27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快速冰冻无残端癌,无吻合口瘘,肛周感染1例(3.7%),吻合口出血、狭窄均未发生,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为75.3%及6.25%,术后排便功能优良,无大便失禁.结论:肛门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保肛术吻合口痿、狭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虚挂线法治疗前方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68例前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虚挂线组和实挂线组,各34例。虚挂线组采用松弛挂线法治疗,而实挂线组则采用勒割挂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以及对肛门功能和形态的影响,随访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虚挂线组术后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实挂线组,VAS评分低于实挂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Wexner肛门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虚挂线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实挂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挂线组术后肛门形态评分低于实挂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挂线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实挂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挂线组1例挂线处未愈合,行局部麻醉下切开括约肌,实挂线组无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 a均无复发。结论:虚挂线疗法与实挂线疗法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柱状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柱状缝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术后肛门功能(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7、14d疼痛,术后7、14d出血,术后1、3d水肿及术后肛门狭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柱状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方法:65例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术加中药坐浴的治疗方法。结果:一期愈合62例,需二次手术3例。术后随访1-2a,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2例遗有轻度肛门畸形,无肛门失禁。结论:一次性根治术并配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脓肿,疗效好,无并发症和后遗症,使患者免于二次甚至多次手术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侧切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施行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加侧切术,术后予协定方中药坐浴;对照组施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术后予高锰酸钾(1:5000)坐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疼痛、水肿,尿潴留以及肛门狭窄和肛门失禁)的发生情况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出血、疼痛、水肿,尿潴留4方面的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肛门失禁;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肛门狭窄,试验组无肛门狭窄患者.结论:外剥内扎侧切术联合中药坐浴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能减少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观察组47例采用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对照组52例采用切开挂线开放引流治疗。结果:观察组47例全部一次性治愈,平均疗程(26±2)d,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及后遗症,肛门功能良好;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82.69%,平均疗程(38±8)d,术后肛门皮肤缺损6例,稀便失禁1例,污染内裤7例。结论:本疗法具有疗效好、痛苦小、疗程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将118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58例采用传统手术。术后观察两组疼痛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术后随访均1年.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保护肛门功能,减少复发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改良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保留了肛门粘膜及皮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愈合时间,是治疗肛裂的有效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9.
PPH术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梅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94-995
目的探讨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今年来,应用PPH术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48例,同时对部分痔核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为20~40min,平均3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全部病例术后肛门形态恢复良好,术后肛门平整,无水肿、无肛门失禁、无肛门狭窄、无术后大出血、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PPH术加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味防治妇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行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2组患者术后均予以常规药物、心理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汤加味,对照组口服四磨汤,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术后腹痛、恶心呕吐、膀胱功能障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和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发生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味能有效防治妇科术后并发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