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平片与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X线平片和CT扫描在诊断长骨非骨化性纤维瘤中的作用,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平片和CT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部位为胫骨9例,股骨6例,腓骨1例。肿瘤形态为卵圆形,肿瘤的长径2.0~8.0cm,肿瘤边缘均有硬化边。根据X线平片及CT所见分为2型:皮质型或偏心型(12例)和骨髓型或中心型(4例)。讨论: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平片和CT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与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骨化纤维瘤患者的X线及螺旋CT表现,并将之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结果17例长骨病灶表现为累及骨皮质的偏侧性、膨胀性骨质破坏,其内可见残留的骨嵴;病灶突入髓腔,并与之间以菲薄的骨质。手术直视瘤体为菲薄骨皮质包绕的灰黄色或褐黄色组织,镜下由旋涡样排列的梭形细胞、胶原纤维素构成,其间散在多核巨细胞和泡沫细胞,无成骨组织。结论X线平片及螺旋CT能够细致、准确地反映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全余 《西南军医》2009,11(4):695-696
目的评价X线平片、CT扫描在诊断长骨非骨化纤维瘤中的作用,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症状轻微.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或骨干;股骨10例,胫骨8例,腓骨2例;胫腓骨同时发病的2例。皮质型18例,表现为皮质内或紧贴皮质下的单房或多房透亮区,病变向骨内发展突入髓腔,周围有致密的硬化带环绕,以髓腔侧明显;髓质型4例,病灶在骨内呈中央性发展,显示为单房或多房透亮区,边缘有硬化,骨皮质变薄,轻微向周围膨隆。结论术前大部分能够正确诊断;典型病例X线平片即可明确诊断;不典型者需进一步检查,更好地显示病变内部结构及向髓腔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及CT表现特点,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均做X线平片检查,16例拍切线位片,18例做CT平扫检查.结果 21例患者中位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19例;其中胫骨12例,股骨6例,肱骨1例.另外2例中1例位于坐骨,1例位于肋骨,病灶呈圆形3例,椭圆形11例,椭圆形伴骨皮质缺损3例,分叶状4例.结论 非骨化性纤维瘤皮质型病变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征,X线检查多能明确诊断,对于髓腔型病变,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X线检查明确诊断较难,CT对其鉴别诊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18例(21个病灶)均有平片资料,其中13例(14个病灶)有CT资料,8例(9个病灶)经随访观察1~3年,2例手术病理证实。重点分析X线、CT特点。结果18例共21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部10个,胫骨近侧干骺部5个,胫骨骨干3个,股骨近侧干骺部2个,肱骨近侧干骺部1个;单发15例,多发3例。X线表现: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杯口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区,病灶内缘可见硬化边,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14个病灶CT表现:缺损可位于骨皮质表层(11个)或骨皮质内(3个),位于骨皮质表层者缺损表面无骨壳,局限于骨皮质内者缺损表面骨壳可完整;7个病灶凹向髓腔并以硬化边与髓腔分隔,但无膨胀性改变或突入髓腔;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钙化灶。9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4个病灶无改变,4个病灶稍有缩小,1个病灶发展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结论典型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单凭平片即可诊断,但CT比平片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和CT表现,比较X线和CT对非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12例患者均经X线和CT检查,分析其影像学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肿瘤位于长骨干骺端,股骨4例,胫骨8例。X线和CT分为皮质型和髓腔型,皮质型9例,髓腔型3例。手术证实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和CT是诊断非骨化性纤维瘤非常有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髋周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髋周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阅读病理证实的5例髋周骨内脂肪瘤的X线平片和CT片,分析其征象。结果5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1个病灶位于股骨颈,4个位于髋臼。X线平片表现为边界清或不清的不规则形透光区,可伴硬化缘。CT上病灶为类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脂肪密度区,CT值为-60~-120HU,最大径为1.0~3.5cm。病灶边缘不规整,伴有厚薄不等的硬化边,其中3个病灶中心和边缘可见小结节状钙化。结论髋周骨内脂肪瘤和其他部位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相似,CT能对其作出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8.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附22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2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的病理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 ,其中男 12例 ,女 10例 ,年龄 10~ 35岁 ,平均 17岁。 2 2例均作X线平片检查 ,CT平扫检查 7例 ,MRI检查 2例。结果  18例位于长管状骨 ,其中位于干骺端 14例 ,骨干 2例 ,骨端 2例 ;4例位于不规则骨 ,锁骨、肋骨、髂骨及上颌骨各 1例。 2 2例中病变最大长径 6 .5cm ,最小为 2 .0cm ,平均为 3.2cm ,长径与横径之比约为 2 .5 1;病变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呈轻分叶 17例 ;2 0例病变边缘有明显骨硬化带 ,2例位于锁骨及肋骨未见硬化带 ;19例病灶有分隔 ,3例无分隔 ;骨外形膨大 10例 ,无明显膨大 12例 ;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结论 发生于长骨或不规则骨的皮质或髓腔的局限性破坏区伴有清楚的硬化边应考虑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9.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平片及CT诊断(附1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平片及CT表现 ,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14例中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9~ 5 1岁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有完整的X线、CT资料。结果  10~ 2 0岁发病最多 (占 64.3% ) ,多发生于膝关节附近、股骨及胫骨干骺区。X线表现分为两型 :皮质型 6例 ,髓腔型 8例。CT特征表现为 :( 1)局部骨皮质破坏 ;( 2 )病灶内细而短的骨嵴 ;( 3)病灶近髓腔侧有细的硬化线。结论 X线平片结合CT检查可提高NOF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的影像鉴别诊断。方法:分析43例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纤维肉瘤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X线和CT检查显示,14例非骨化性纤维瘤,可见骨囊状膨胀破坏,8例可见纤细骨嵴;12例硬纤维瘤,4例囊状膨胀破坏,8例溶骨破坏,2例可见纤细骨嵴,6例可见粗大骨嵴;16例纤维肉瘤,5例囊状破坏,边缘不规则,11例溶骨破坏。MRI检查显示,9例非骨化性纤维瘤,9例硬纤维瘤,11例纤维肉瘤,T1WI均呈等信号和低信号,T2WI均呈较高信号和低混杂信号;T1WI和T2WI低信号的非骨化性纤维瘤和纤维肉瘤呈局灶状,硬纤维瘤呈大片状。3例纤维肉瘤T2WI可见高信号。结论:影像学能反映骨的非骨化性纤维瘤、硬纤维瘤和纤维肉瘤的特征,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髂骨原发囊样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髂骨囊样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或/和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髂骨囊样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影像学表现。46例全部行X线片检查,38例行CT检查,20例行MRI检查(增强16例)。结果:46例中骨肿瘤29例,其中良性肿瘤12例(骨巨细胞瘤4例,内生软骨瘤、软骨母细胞瘤各2例,血管瘤、骨母细胞瘤、骨样骨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各1例),恶性肿瘤17例(恶性巨细胞瘤、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软骨肉瘤、淋巴瘤各4例,骨肉瘤7例),肿瘤样病变17例(单纯性骨囊肿1例,邻关节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嗜酸性肉芽肿各2例,骨纤维异常增生症10例)。发病部位为髂翼39例,髋臼7例。病变主要表现为髂骨囊样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改变30例,硬化环形成24例,病变内见钙化灶14例,软组织肿块20例。结论:常见的髂骨囊样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一般都具有某些特征性的CT表现,必要时综合X线、MRI表现,可提高定性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MRI与CT在颅底脊索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发生在颅底部脊索瘤的MRI和CT表现,以探讨MRI和CT在颅底部脊索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22例证实的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3岁,平均年龄42岁。22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中7例进行了GT检查。结果:肿瘤发病部位主要位于斜坡及其周围区域,其中斜坡15例、鞍内2例、鞍旁1例、颈静脉孔区2例、蝶窦1例、鼻咽部1例。肿瘤的形态以不规则形最多16例,圆形4例,椭圆形2例。病灶边界清楚15例,边缘模糊7例。MRI表现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以高、低信号为主,其中18例呈混杂信号,4例表现为信号均匀。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强化信号不均匀。CT病灶呈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均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MRI由于有多轴面成像的优势,可以准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其信号特点。CT在显示病灶的骨质破环、残存骨质方面较MRI具有优势。因此,MRI和CT相结合在颅底脊索瘤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跟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跟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跟骨病变影像学表现,其中7例感染性病变(松毛虫感染1例,慢性骨髓炎3例,Reiter’s病1例,结核2例),14例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骨囊肿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成软骨细胞瘤、血管瘤、内生软骨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巨细胞瘤、巨细胞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和脂肪瘤各1例),4例恶性骨肿瘤(骨肉瘤和软骨肉瘤各2例)。25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6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结果14例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11例发生于跟距关节下方,部位较具特征性。感染性病变和良、恶性骨肿瘤影像表现各异,具有各自的相对特征性。结论结合病变部位和平片、CT及MRI综合表现可对跟骨病变进行比较准确的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股骨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其中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皮质型)经随访证实。均行X线平片检查,5例同期行CT检查。结果骨纤维结构不良8例,非骨化性纤维瘤5例,骨纤维肉瘤与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恶性骨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17例中13例于手术前获得正确诊断,正确诊断率76.5%(13/17),4例误诊。结论股骨大多数纤维组织源性病变因其有特殊的影像学所见,手术前正确诊断;而股骨纤维组织细胞源性肿瘤因缺乏影像特异所见,故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  相似文献   

15.
股骨上段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平片与CT表现(附2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股骨上段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平片与CT表现 ,旨在提高对该区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  2 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 ,回顾性分析平片与CT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19例 ( 79.2 % )包括转移性肿瘤 6例 ,骨巨细胞瘤 4例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4例 ,骨囊肿 3例 ,软骨肉瘤、骨肉瘤各 1例 ,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 5例 ( 2 0 .8% )包括不典型骨肉瘤、海绵状血管瘤、软骨黏液样纤维瘤、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及淋巴瘤各 1例 ,平片与CT表现不典型 ,术前定性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不完全一致。结论 平片是股骨上段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CT对病灶内部细致观察及显示软组织侵犯较平片为好。局部病灶活检是确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巨大子宫肌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子宫肌瘤的CT征象,提高其CT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最大径≥15 cm的巨大子宫肌瘤16例进行回顾性CT分析,年龄32~64岁,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肿瘤最大径在15~20 cm 9例,20~25 cm 2例,25~30 cm 2例,30 cm以上3例。浆膜下9例,阔韧带2例,肌壁间5例。2例CT平扫和增强密度均匀,与子宫肌等密度;4例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明显不均匀;10例平扫和增强均不均匀,内见多形性低密度影,其中8例有"复印"征。结论巨大子宫肌瘤有特征性CT表现,CT对巨大子宫肌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