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峡库区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与监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峡建坝后血吸虫病潜在传播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监测和预防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2005~2006年,调查三峡建坝后生态环境变化、自血吸虫病疫区引进的植物情况;流动人口和引进的动物的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血清HHA检测);建坝后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因素. [结果]三峡库区存在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从血吸虫病疫区引进大量植物,未发现钉螺;调查流动人口552人,曾感染血吸虫病患病率为2.17%,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45%;流动人员的血防知晓率(19.02%)显著高于当地居民(4.85%);从疫区引进大量牲畜,未发现感染血吸虫动物.社会经济发展可能增加血吸虫病传染源传入库区的危险;当地居民生活生产习惯有利于血吸虫感染.监测指标包括引进疫区植物数量、钉螺监测、血清抗体阳性率、粪检阳性率、血防知识知晓率等.[结论]三峡库区存在血吸虫病潜在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植物引进、流动人员和动物的传染源输入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开县三峡库区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因素,为三峡库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开县气象和地理及植被资料,搜集开县2004—2008年疫情资料,采用人工小时法和鼠夹法开展蚊种及蚊密度、鼠种及鼠密度调查;采用鼠笼法捕活鼠收集鼠体蚤,进行分类并计算总蚤指数;采用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查找钉螺。结果开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开县三峡库区未发现钉螺,三峡水库建成后将出现大面积洲滩、沟渠等消落带区,适合钉螺生长;开县2004—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平均发病率为1.81/10万,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和疟疾处于低发病水平;开县三峡库区平均鼠密度为0.97%,存在鼠疫、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传播宿主及媒介;开县三峡库区平均蚊密度为113.90只/人工小时,其中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疟疾的库蚊和按蚊分别占2.29%和8.88%。结论开县三峡库区疾病监测及防治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托幼机构甲肝传播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托幼机构甲肝传播的危险因素研究孔令斌,郭菁华,谷四木,宗生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托幼机构中常见传染病之一,它在婴幼儿间感染时以隐性感染为主,显性感染:隐性感染=1:4.7[1],而且隐性感染者亦可随粪便排出高滴度的甲肝病毒[2],成为甲肝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危险因素,为湿地公园血吸虫病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方案.方法 实验室内环境模拟钉螺生存繁殖,开展湿地区域本地、流动人口血清学和血吸虫病防治知晓情况调查,分析钉螺输入湿地的潜在危险因素,找出湿地区域血吸虫病监测的重点.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3006人,血清学阳性19例,阳性率为0.63%,其中疫区组阳性率为1.00%(15例),非疫区组阳性率为0.27%(4例),两组血清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10,P<0.05).3 006位调查对象中,血防知识知晓率为56.02%,1019岁人群知晓率最低(47.89%),30~39岁人群的知晓率最高(61.10%),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结论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面临着血吸虫病再次流行的潜在危险,血吸虫病监测工作重点应是钉螺输入、流动人口传染源输入和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宣教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三峡建坝后库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及人群生产生活方式、健康知识水平等因素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方法 搜集建坝后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信息;问卷调查试区居民、后靠移民生产生活方式及血吸虫病知识状况,分析目标人群血吸虫病危险行为状况及相互关系.结果 建坝后水流变缓,水库冬蓄夏泄在库岸形成消落带.库区居民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来源主要为河水,分别占68.7%和75.8%;因生产生活需要经常接触江河水比例为45.6%.移民中待业和外出务工人群比例分别由搬迁前的5.7%和5.7%上升为29.3%和18.7%;无害化厕所使用比例88.6%,移民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来源主要为自来水,分别占85.4%和87.O%.居民血吸虫病知晓率为3.6%.结论 库区自然生态及人群生产生活方式、防病知识匮乏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因素;移民区卫生状况改善和库区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血吸虫病的传播和流行,但移民中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对传染源的输入具有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乙肝传播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使用成组设计综合分析乙肝传播的危险因素。方法从湖南省7所省、市级医院中随机抽取乙肝患者159例、对照组316例,对问卷调查结果做乙肝传播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输血、献血、母亲乙肝、共用浴巾、避孕套使用情况和不安全注射等变量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输血次数(OR=3.859)、母亲乙肝(OR=31.080)、共用剃刀(OR=4.702)、共用浴巾(OR=4.241)、避孕套使用情况(OR=7.231)和不安全注射(OR=5.822)。结论母亲乙肝、少用或不使用避孕套、不安全注射、共用浴巾、输血是乙肝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ELISA法对159例孕产妇及新生儿血分别检测HBsAg,HbeAg进行HBV宫内传播率的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者16例,HBV宫内传播率994%(16/159),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宫内传播率1739%(16/6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母血HBeAg阳性、性别、产后出血、产程及羊水污染选入模型(剔除P值为010),OR值(OR95%可信区间)分别为843(204—3476)、486(133—1738)、143(103—196)、112(100—125)及014(002—105)。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是引起全球95%艾滋病(AIDS)流行的病原体,母婴传播是HIV-1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婴幼儿HIV-1感染的主要原因。目前全世界每年因围产期受HIV-1感染婴幼儿超过50万,HIV-1感染孕龄妇支撑着小儿HIV-1流行。仅在1999年内,受HIV-1感染的成人和婴幼儿分别有500万和57万,成人中妇女占46%,估计有240万受染妇女生育,每天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危险因素及传播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SARS流行的危险因素及传播途径。方法 选择广州市经血清学检测SARS抗体阳性病例236例,SARS抗体阴性的健康人20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医务人员感染SARS的危险性比非医务人员大,其OR值为9.63(3.67~25.26),流行期问不到医院可明显降低感染的危险性,其OR值为0.39(0.18~0.83),不接触动物者感染SARS的危险性亦降低,OR值0.29(0.14~0.61)。多人同办公室或多人同厂工作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其OR值分别为4.05(1.34~12.20)和24.43(3.92~152.32),工作场所通风不良的OR值为2.91(1.15~7.37)。无麻疹、流感等疫苗按种史者可能会增加感染SARS的危险性,OR值为2.03(0.93~4.41),但无显著性差异。不吸烟者的OR值为2.43(0.79~7.44),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除与病人密切接触或近距离接触是重要传播途径外,工作场所人口密集和通风不良是感染SARS的危险因素。动物接触史与SARS发生有密切关系,支持SARS病毒来源于动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庚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危险因素,我们于1997年6月~1998年4月对山东省泰安市及所辖新泰市共763名献血员进行了抗-HGV和HGVRNA检测,并对其中6例抗-HGV阳性者及其11名亲属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传染源及钉螺情况。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库区居民440人(其中外出打工返乡人员36人)及流动人口45人;在监测点调查耕牛并对全部耕牛进行间接血凝检测;在库区长江支流、两岸洲滩、沟渠等适合钉螺孳生的危险环境进行查螺;调查钉螺输入情况。结果监测点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牛;未发现钉螺孳生及输入。结论针对可能引起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血吸虫病在库区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三峡重庆库区鼠形动物及其体表寄生蚤种类及密度状况,为预防控制鼠、蚤传播的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开展鼠形动物密度监测和种类调查;采用鼠笼法捕活鼠麻醉后梳检体表寄生蚤查染蚤情况.结果 2009-201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平均鼠密度为1.58%,其中室内鼠密度为1.56%,室外为1.60%;捕获鼠形动物2315只,隶属于2目2科11种,四川短尾鼩、小家鼠和褐家鼠为优势种类,分别占捕获总数的38.75% 、25.14%和19.27%.鼠体平均染蚤率为6.74%;总蚤指数为0.29;共检获鼠蚤5种,分别为缓慢细蚤(占79.16%)、印鼠客蚤(占1.08%)、不等单蚤(占2.54%)、偏远古蚤(占8.90%)和猫栉首蚤(占8.32%).结论 三峡重庆库区存在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重要储存宿主鼠种及鼠疫重要传播媒介印鼠客蚤;鼠形动物结构较为丰富,但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和染蚤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1997-2008年三峡库区主要蚊媒传染病乙型脑炎(乙脑)和疟疾的流行特征及蚊媒生物的密度季节消长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1997-2008年"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监测点乙脑、疟疾和蚊媒生物的监测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和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8年三峡库区乙脑和疟疾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乙脑年均发病率为0.61/10万~1.76/10万,疟疾年均发病率为0.79/10万~0.19/10万.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人房和畜圈蚊密度均低于蓄水前密度,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房和畜圈蚊密度与月均气温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1和0.355;乙脑和疟疾合计月发病例数与人房和畜圈月均成蚊密度分别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0和0.328.结论 1997-2008年三峡库区乙脑和疟疾发病率及蚊类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农村的蚊媒数量变化规律及种群构成情况,为做好蚊媒传染病防治和蚊类危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诱蚊灯诱捕成蚊并进行分类鉴定统计。结果全年3类环境共计诱捕成蚊30 160只。经鉴定分类,捕获成蚊隶属1目1科2亚科4属5种。其中库蚊亚科库蚊属有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伊蚊属有白纹伊蚊,阿蚊属有骚扰阿蚊;按蚊亚科按蚊属有中华按蚊。年均成蚊总密度为134.2只/灯晚。致倦库蚊种群数量最多占46.94%,中华按蚊占26.23%,三带喙库蚊占12.94%。结论诱蚊灯法调查获得的蚊群种群密度消长及其种群构成,对三峡库区蚊媒传染病的防治和蚊虫危害治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了解和掌握重庆所属三峡库区区县的出生缺陷与遗传现状、类型、病因和区域分布情况,为孕前优生、遗传咨询、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再发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进行现场体检,辅助检查;集体对出生缺陷进行鉴定确诊。结果:共鉴定5462例,明确诊断出生缺陷75种1386例,其发生率为25.38%。含单基因病38种378例,占总发生率的27.27%;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8种146例,占总发生率的10.5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4种130例,占总发生率的9.38%;X-连锁显性遗传病3种44例,占总发生率的3.17%;X-连锁隐性遗传病3种58例,占总发生率的4.18%。多基因遗传病20种856例,占总发生率的61.76%。染色体遗传病4种87例,占总发生率的6.28%。其他出生缺陷65例,占总发生率的4.69%。结论:三峡库区区县的出生缺陷涉及病种多,应积极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教育、遗传咨询,加强孕前检查、产前筛查和诊断,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疾病监测点人群健康状况动态变化,为进一步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对库区人群健康的影响积累本底资料,为及时制定卫生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重庆市和湖北宜昌市选择5个县区设置疾病监测点,按照统一监测方案,收集出生和死亡、传染病、地方病和生物媒介等资料,对人群健康相关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09年三峡库区监测点人群年粗死亡率为583/10万,略高于2004—2007年年均值;婴儿死亡率为883/10万,低于2004—2007年年均值;死因顺位前五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与2004—2007年死因顺位相同;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58.22/10万,低于2004—2007年平均值;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率为9.11%;重庆奉节县的地氟病阳性率达33.89%;室内鼠密度平均为2.66%,户外鼠密度平均为2.86%,鼠密度均分别高于2004—2007年平均值。人房成蚊总密度平均为31.11只(/间.人工小时),低于2004—2007年平均值,畜圈成蚊总密度平均为131.64只(/间.人工小时),高于2004—2007年平均值,但二者均低于1997—2007年平均值。结论尚未发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群健康造成明显影响,但应持续开展疾病监测和危险因素监测。  相似文献   

17.
周勇 《职业与健康》2014,(22):3292-3294
目的了解三峡水库成库前后开县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报告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县2005—2012年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乙肝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开县成库前乙肝发病率为133.53/10万,成库后为64.18/10万,8年平均发病率为99.60/10万。结论开县成库后经济发展迅速,免疫规划工作有了明显提高,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农村和城区发病率均下降),成库后40岁以上发病比例均有增加。加强乙肝监测和免疫接种,开展乙肝的宣传教育,将有效控制乙肝的流行。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监测点人群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三峡水库二期蓄水4年后库区人群健康状况及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三峡库区人群健康临测系统"收集三峡库区人群死亡资料、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情况以及媒介生物监测资料等信息,对所收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是引起三峡库区人群死亡的主要病因,五种死因占总死亡例数的90.94%.与水库蓄水有关的介水传染病(甲型肝炎、痢疾和伤寒等)及与虫媒变化有关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均处于较低发病水平.2007年室内、户外鼠密度(3.11%和3.16%)均高于2006年,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黑线姬鼠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的宿主动物,其构成比自2006年(8.16%)起持续增加.畜圈和人房蚊密度高于2006年,但低于二期蓄水前5年的平均值.结论 三峡库区蓄水后生态环境的改变尚未对人群健康产生明显影响,应加强媒介生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7年传染病发病率趋势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04-2017年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传染病发病资料及人口资料,应用Joinpoint转折点回归分析对传染病数据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 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后,2004-2017年库区监测点累计报告传染病7 409例,年均发病率564.48/10万,报告发病率在2004-2009年间呈现明显上升(APC=15.00%, P=0.009),2009年后发病率趋于平稳(P=0.532)。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χ2=326.52, P<0.001)。库区传染病主要以乙型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9.70%。按病种分析显示库区乙肝发病率在2004-2010年间呈现快速上升(APC=30.75%,P=0.006),肺结核在2007-2017年呈现缓慢下降趋势(APC=-6.53%,P=0.011)。 结论 三峡库区宜昌监测点2004-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未发生特异性变化,与我国传染病流行的情况基本一致。需针对库区乙型肝炎、肺结核和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峡水库涪陵段库底卫生清理的方法并评价效果.方法于2002年5-12月开展涪陵区库底卫生清理,范围为坝前135 m抵抗20 a一遇洪水回水线(又称二期迁移线)以下的库底.库底卫生清理对象分为一般性污染源(5 882座)和传染性污染源(68座).一般性污染源包括1 786座畜厩、2 316座粪池、233座化粪池、188座沼气池、202座公共厕所、1 157座普通坟墓;传染性污染源包括22家医疗卫生机构和18座医院垃圾、13座屠宰场、5座兽医站、4座牲畜交易所、6座传染病疫源地、因传染病死亡的人畜墓地.灭鼠与鼠密度监测的范围包括拆迁区、耕作区、人群居住地、仓库、码头、垃圾堆等场所共1 308.62×104m2.主要采用生石灰搅拌、净土回填、漂白粉消毒等方法.结果完成全部库底卫生清理对象的卫生清理工作.灭鼠前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3.97%和2.97%,灭鼠后农耕区、城市拆迁区鼠密度分别为0.65%和0.33%,分别下降83.63%和88.89%.结论通过库底卫生清理,清除了移民区的传染性污染源和一般性污染源,减少了污染源对三峡水体的污染;通过灭鼠工作的开展,降低了鼠密度,控制了鼠介传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